在三国时代,孟达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存在,他的一生充斥着背叛与权谋,在各方势力间辗转腾挪,最终落得个凄惨下场,实在是自作孽不可活的典型。
孟达出身不算低微,其父靠贿赂上位,他早年与法正一同效力刘璋,却未得重用。待刘备入川,他顺势转投,可在蜀汉阵营,依旧没混出大名堂,只做到宜都太守,还受刘封节制,而老友法正却平步青云,此时他心中的不甘与怨愤想必已悄然滋生。
襄樊之战成为孟达命运的转折点。关羽威震华夏之际,急需援兵,孟达却与刘封未施援手,直接导致关羽败亡、荆州沦陷。这背后,孟达进谗言让刘封拒援,此等行径彻底激怒刘备,毕竟关羽于刘备而言,既是兄弟又是股肱。孟达深知闯下大祸,索性叛蜀投魏,那封《辞先主表》虽文采斐然、言辞恳切,却难掩其临阵脱逃、卖主求荣的本质。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孟达至魏后竟备受恩宠。曹丕识人不明,仅凭他人几句夸赞,便对孟达青睐有加,不仅同辇出行以示亲昵,还委以新城太守重任,统管三郡,孟达一时风光无限。他也确实有些文才,《在魏与刘封书》《上堵吟》等作品,尽显其文笔功底,可这些才华并未用在正途。
随着曹丕、夏侯尚、桓阶等靠山接连离世,孟达在魏处境急转直下,成为孤臣。此时诸葛亮出于北伐战略考量,向他伸出橄榄枝,孟达摇摆不定,而曹叡早已知晓其谋,假意安抚。司马懿却不给他喘息之机,率大军八日奔袭,孟达众叛亲离,慌乱中虽射死五子良将徐晃,却难挽败局,最终身死名灭。
孟达一生,有机会择明主、展抱负,却因贪生怕死、追逐私利,反复背叛,将各方信任践踏殆尽。他的悲剧警示世人:忠诚乃为人处世、建功立业之根本,背信弃义者,纵有一时风光,终难逃自作自受的命运,沦为历史中的反面教材,遭人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