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为法考专用账号:
读者你好,我是墨洒。
01
前几天分过来一个比较简单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的案子,上诉人的上诉理由非常简单,认为一审法院核定的损失数额前后不一致。
看到上诉状的时候我还在纳闷?
一审法官不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吧?
是不是笔误啊?
影响最终的裁判结果吗?
结果当我仔仔细细、认认真真的看一审卷宗的时候,我发现上诉人说的没错。
一审法官把被扶养人生活费的数额在核算时认定的是100800,等到计算最终损失数额时,带入的数额就变成了18000。这一下子就导致上诉人的损失总额少了82800元。
最终的裁判结果也就一错再错。
02
看到这种质量的判决我还是挺恼火的。
不仅当事人权益受损,也徒增上级法院的工作量。
但是没想到的是,我一个电话打过去,让我更加火大了。
我要了个电话给法官打过去,本来客客气气表示想请教一下案件的情况,顺便问问一审法官当时是怎么考虑的。
一审法院看了这个案子之后,倒是没有嘴硬地说自己判的没毛病。
先是承认工作上有失误。
然后画风一转,把矛头指向了法官助理。
先是说自己工作有多忙,一周要开多少个庭。
之后又开始说文书基本上都是法官助理写的,法官助理确实可能不太认真。
听到他说这话,我很生气,我质问他:那您核稿了吗?
或许他是习惯了别人这个时候给予他足够的情绪价值,告诉他“您太辛苦了!”,而我偏偏没有。
所以他愣了好几秒,回答我说:嗯,我核稿了,可能看的不认真。
我说:那不就得了,咱们签字就得负责任。助理只是辅助性质的工作,出了问题还是法官要担着的。
03
这样的法官我真的不是见了一次两次了。
文书写的好了,荣誉都是自己的,文书写的差的,就变成了法官助理写的。
有的法官助理甚至背锅常态化,总有些人可以在出问题时把自己择得干干净净。
所以跟这类人工作背锅在所难免,但并不是每个锅都要背,不该背的时候也不要怕得罪人。
有些小事背背就算了,如果文书是你写的,那可能质量不是上佳,被吐槽一两句也无伤大雅。
但涉及自己切身利益、会被追责、什么终身责任的锅千万别背,哪怕是得罪领导。
可能有些领导会用不敢担当来PUA你。
保持清醒头脑,等你被诫勉、处分影响提拔、考核、工资时,没有人会说你有担当就网开一面不追责了。
到时候该怎么办还是得怎么办,而且承诺你的领导说不定在你处分期还没满就调任新职。
所以任何时候都要维护好自己的利益,不害人,但也不要被别人害。
在体制内工作这么久,学到最多就是工作留痕迹,不要小看自己的工作记录本,有时候可以救你于水火,一定要做到职责明确,做好分内事。
该自己做的一丝不苟的最好,不该自己做的千万别往身上揽,当有一天真有啥事发生的时候,也好明哲保身。
04
什么是背锅?其实就是背过。领导犯了过错,你来承担责任。
前两天,有位道友跟我说:我们部门领导总是针对我,遇到好事没我份。一遇到坏事就甩锅给我,背了自己吃亏,不背得罪领导。这个背锅侠到底要不要当呢?
这是大家在职场上经常遇到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职场上的锅:一种是甩锅,一种是接锅。
所谓甩锅就是领导推卸责任,主动把责任甩给别人,领导是主动的,科员是被动的。
对于这种锅,能不背就不背。因为这是强买强卖。因为这口锅里没有人情世故。
你是被动的,你背了,领导不会感激你,觉得你是应该的,甚至觉得你是软蛋,下次有锅还甩给你。
以上。
作者 / 墨 洒编辑 / 墨 洒 设计 / 墨 洒
法考专栏在公众号及墨洒学长(小红书、微博、今日头条)同步更新。
接投稿本公众号。
读者关注后私信领取《中国法院2022年度案例》。
法考专栏在公众号及墨洒学长(小红书、微博、今日头条)同步更新。
接投稿本公众号。
读者关注后私信领取《中国法院2022年度案例》。
诉讼实务
律师、法律工作者、法检工作人员共同学习交流的专业平台,专注于法律知识的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