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患者日益增多。在面对这种新鲜骨质疏松骨折的患者时,医生可能会产生诸多的疑问:
这类病人都需要手术吗,哪些需要手术?
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内固定?
有哪些内固定系统可以选择?
不同类型螺钉的特点是什么?
哪些螺钉可以尝试,哪些不推荐用在这种情况?
进行内固定时,需要主要重点考虑哪几个重点因素?
每次内固定都要进行融合吗,还是有可能保留部分活动度?
本期内容中,来自上海华山医院的王洪立教授详细阐述了骨松性胸腰椎骨折内固定选择的关键考量因素和策略。王教授首先指出内固定选择需考虑的三个核心方面:螺钉选择、伤椎处理和融合考量。随后,他系统介绍了各种内固定选择的优缺点,包括骨水泥强化螺钉、USS系统、单轴钉、单平面螺钉、可膨胀螺钉和皮质骨螺钉等。专家强调,内固定选择不能一刀切,应根据患者的骨质量、骨折形态、复位需求、年龄以及现有器材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评估。通过两个典型病例分析,专家展示了如何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内固定方案。
欢迎点击下方链接观看完整视频,并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同事;同时关注唯医加星标,为您持续提供优质骨科学习资源。
点击下方小程序,观看完整内容
主要知识点
1、骨松性胸腰椎骨折内固定选择的三个核心考量:
螺钉选择
伤椎处理(恢复力学支撑和形态)
融合考量(是否每例都需要融合)
根据AO SPINE DGOU分型标准进行术前决策分型,判断是否内固定
2、各种内固定选择的特点:
骨水泥强化螺钉:显著增加抗拔出力,但抗疲劳载荷与普通螺钉无显著差异
USS系统:适用于非骨松患者,重度骨松患者可能导致切割
单轴钉、固定钉、单平面螺钉:需要更多临床总结和报道
可膨胀螺钉:临床应用尚有限
皮质骨螺钉:主要固定后柱和中柱,在新鲜骨松性骨折中应用存在争议
3、内固定选择的影响因素:
骨质量
骨折形态
复位需求
患者年龄
可用器材
4、个性化方案制定:
重度骨松患者(如T值<-4.5):考虑骨水泥强化螺钉
轻中度骨松患者(如T值-3.0):可考虑传统USS系统配合人工骨植骨,不融合,术后9-12个月取出内固定
5、关键结论:
骨松性胸腰椎骨折的内固定选择不能一刀切
需综合评估多方面因素,制定个性化内固定方案
持续关注新型内固定技术的发展和临床应用效果
今日直播
点击以上图片,立即预约👆
往期推荐
想获取更多相关资讯
欢迎点击关注「唯医医生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