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下降、外邪肆虐,外感发热的孩子也越来越多,考验家长的智慧与应对能力的时候又到了。
在我公众号里,我经常向家长们推荐一个经典且有效的退热手法——“清天河水”。这个手法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达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退热降温的目的。
然而,很多家长可能并不知道,在运用“清天河水”的同时,结合另外3个小动作,可以让孩子退烧的速度快上一倍!今天,我就来详细解密,帮助家长们更加从容地面对孩子的发烧问题。
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清天河水”的基本操作。
清天河水,顾名思义,就是沿着孩子前臂内侧的正中线,从腕横纹中点推至肘横纹中点,仿佛是在清理一条河流,让体内的热邪得以疏散。
这一手法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刺激了前臂上的多个穴位,特别是心经和肺经的穴位,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从而达到退热的效果。
操作时,家长先用温水涂湿孩子的前臂,作为介质,并加强散热效果。
然后用食指和中指并拢,以适中的力度和速度,沿着前臂内侧正中线,从下往上单向推按,每次约推100-300次,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耐受情况适当调整。
推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孩子皮肤下微微发热,这是气血流通的表现,也是退热的前兆。
清天河水可以应对孩子一切发烧,包括实热、虚热、外感发热、积食发热、五脏积热等等。现在外感病增多,孩子只要有发烧的症状出现,不管多少度、高热还是低热,都可以给孩子用这个手法,一天可以用多次。
如果孩子发热症状急、度数高,可以在清天河水的基础上在,增加3个小动作,加强退烧效果。尤其当孩子发烧度数超过38.5度,更有必要使用。
第一个小动作,就是在完成“清天河水”之后,改为拍打。这一步骤被称为“打马过天河”,是清天河水的延伸和加强。拍打可以进一步激发经络的活力,促进气血的更快运行,从而加速退热过程。
具体操作
家长可以用手掌,轻轻拍打孩子前臂内侧刚才推按过的区域,力度以孩子能耐受为宜,避免过重造成不适。拍打时,可以沿着前臂从下往上,或者做圆周运动,每次拍打约1-2分钟,直至局部皮肤微微发红,感觉温热即可。
注意,拍打的时候,仍需要不断补充温水介质。
第二个小动作,是在进行“清天河水”和“打马过天河”的同时,家长可以口里向天河水的位置轻轻吹气。这一做法看似简单,实则能进一步加强降温效果。
首先,通过清天河水和打马过天河,皮肤毛孔已经张开,吹气能加速皮肤蒸腾,让体表温度进一步下降。
其次,吹气也蕴含着中医“气行则血行”的理论。通过吹气,可以将家长的正气(即健康的气场)传递给孩子,帮助驱散体内的病邪。
具体操作
操作时,家长需保持口腔清洁,一边推或拍天河水区域,一边深吸一口气,对准孩子前臂内侧的天河水区域,轻轻吹出,注意气流要柔和,避免直接吹到孩子的眼睛或鼻孔。每次吹气可持续几秒钟,重复数次。
第三个小动作,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在完成上述两步之后,采用捏挤的手法,让局部出痧。
出痧,是中医刮痧、扯痧等疗法中常见的一种反应,通过刺激皮肤,使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毛细血管扩张,进而排出体内的毒素和热气,达到清热泄毒、强化退热的目的。但是,刮痧拔罐对于体质娇弱的儿童来说刺激过强,故用捏挤法。
捏挤法也是强刺激法,比常规推拿手法强,但又不像刮痧、扯痧那样痛,令孩子难以接受。捏挤法与取痧同功,作用力强而孩子易于接受。
具体操作
挤捏时,家长可以用拇指和食指对称置于前臂内侧的正中线,沿着孩子前臂内侧的天河水区域,从下往上,同时用力向中央推挤。
注意:
1.手指在皮肤表面并无摩擦,而是推挤皮下组织;
2.力度要适中,既要能够刺激到皮肤,又要避免造成疼痛或伤害。
3.挤捏过程中,如果发现局部皮肤出现红点、红斑或轻微淤青,即为出痧现象,这是正常的治疗反应,不必过于担心。
捏挤出痧后,孩子的体温往往会明显下降,精神状态也会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