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家长问过,哪些手法是日常每天都可以做的?我往往都会推荐调理脾胃的手法。
脾胃是后天之本,在孩子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是像“土地”一样需要持续维护的根基。今天我们来讲一个非常方便、实用的手法,只要推推抹抹,就可以起到调理脾胃、增补气血的作用。
我们说脾与胃相表里,也就意味着在功能上它们是互相配合的,在病理上又会互相影响。脾属于阴土,胃属于阳土,它们还通过经络相互联系,足太阴脾经属脾络胃,足阳明胃经属胃络脾。
胃主受纳,脾主运化:
胃负责“受纳”和腐熟食物,而脾则负责“运化”,将食物转化为人体可以吸收的精微物质,并将其输送到全身。没有胃的受纳,脾无物可运;没有脾的运化,胃中的食物不能转化为身体能够吸收的营养。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
脾“升清”,负责将水谷精微向上输送到心肺,再由心肺分布到全身。胃的主要功能是“降浊”,即将食物中的糟粕向下输送,最终排出体外。这一升一降的过程,就是脾胃协同工作的结果。
通俗地说,脾胃组合主宰了孩子的消化吸收系统,把食物变成能量供给孩子的日常所需,又将体内的垃圾顺利排出,维持着身体的动态平衡。长高长肉、增强抵抗力都需要依赖于脾胃调和。
如果脾的运化功能失常,可能会导致湿邪困脾,影响胃的受纳和降浊功能,反之,如果胃的功能失常,也会影响脾的升清功能,两者功能不协调的时候,孩子就会食欲变差,没胃口吃饭,容易感到腹胀,甚至出现恶心呕吐、拉肚子的情况,拉出来的大便是酸臭的。
所以在实践中,我们往往会脾胃同调,以此来改善孩子的厌食、腹泻等肠胃的不适。有没有可以同时操作、又简便有用的推拿方法呢?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个——
1、先取少许精油涂抹在手掌根,将孩子的小腿暴露出来,以外膝眼(膝盖前外侧凹陷)为起点,沿胫骨(小腿前面纵向凸起的骨头)外侧缘向下搓揉,通过脚踝中点,继续沿脚背向前搓至第二足趾趾尖;
2、然后转至足大趾内侧末端,沿足内侧缘向上经过内踝,继续沿小腿内面前侧经小腿中央,向上搓揉,直达膝盖内侧。
这个手法选取的是孩子的小腿至脚掌部位,刚好是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相交的区域。从名字上就不难看出,这两条经络分别对应调理胃、脾相关的问题,在经络走过的位置施以手法,便能增强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增补气血、提高抵抗力。
操作至手掌和孩子小腿部位的皮肤微微发热即可,也可以采取拍打刺激的方式来疏通经络气血,注意用虚掌,并掌握拍打力度。
还要注意这个细节:
★顺经操作为补法
从小腿外侧自膝盖推抹至外踝,是顺着胃经的走向;
再从内踝推抹至膝盖内侧,是顺着脾经的走向。
按照这个方向操作,可以更好地提升脾胃能量。
在家里操作时,不仅位置容易找,推拿的力度也方便控制,孩子也就会更配合。
在小腿的内外侧,还有我们常用于调理的大穴:
足三里-调理脾胃、补中益气
足三里作为胃经的合穴,就是胃经经气汇聚壮大的地方,是气血最旺盛的地方。经常按揉刺激足三里,能够让胃经的经气逐渐壮大,相当于间接给脾胃“施肥”,让脾胃更加强壮。
丰隆-健脾和胃、驱逐痰湿
丰隆穴,胃经浊气在此沉降,刺激丰隆穴可以调和脾胃,从而起到沟通表里,上下的作用。脾胃虚弱导致痰湿堆积在体内,也可以通过按摩丰隆来健脾和胃、化湿排痰。
三阴交-祛湿健脾、滋肾阴
三阴交穴在脾经、肾经、肝经三条经脉的交汇处,气血物质都在此交汇。既可健脾理血,又可益肾平肝,对肝、脾、肾三脏都有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正所谓“脾主中,肾肝主下,中下焦一穴可以尽之”。
所以推抹脾胃经,不仅是通过经络推拿起效,也一并刺激到了以上调理大穴,帮助孩子排除痰湿垃圾、调养肝肾。这个手法同样也适用于成人。
操作推抹时一定要注意加上润滑的介质,避免擦伤皮肤。如果能够用上调理脾胃的草本所制成的精油,便能助力手法的能量成倍提升。
脾胃虚弱的孩子,皮肤也容易出现干燥、起皮、湿疹的情况,精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不适。
油的性质会让有效成分在皮肤上停留更长的时间,就算推拿已经停止,它也在源源不断地加强着手法的力量,持续刺激经络、穴位发挥调节作用。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