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冬季的到来,很多家长发现,今年的冬天似乎与往年有所不同。孩子不仅总是有上火,而且鼻涕也总是带黄色、咳嗽痰也多。
还有的家长说,往年孩子感冒了不怎么发烧、清鼻涕留一会儿就好了,今年的感冒症状却显得更厉害,一感冒就会出现咽喉肿痛、咳痰不愈·、爱发烧等诸多症状,也特别难好,
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就来说一说。
其实,这种表现跟今年的气运对孩子身体的影响有关。今年孩子内热和痰湿特别重,一旦感冒,寒包火的情况就特别多。
脾虚与时令
今年为“大寒湿”之年,湿邪与寒邪较为盛行。湿邪易困脾,使脾的运化功能减弱;寒邪则直接伤害脾胃,导致脾胃虚寒。对于儿童而言,由于其生理特点为“脾常不足”,即脾胃功能相对较弱,因此更容易受到这两种邪气的影响,出现脾虚症状。
积滞与淤堵
脾虚导致运化能力下降,食物不易消化,容易形成积食。积食又可与湿气结合,进一步加重脾胃的负担,形成恶性循环。湿气与寒邪共同作用,使身体更易于淤堵生滞,影响气血的流通。
内热与生痰
在淤堵的基础上,体内气血运行不畅,容易产生郁热。脾又是生痰之源,易导致湿浊内生,进而化为痰饮,使得孩子的身体状况更为复杂。可能包括烦躁、口渴、便秘、舌红苔黄、痰多、咳嗽等。
再加上气运反常,很多地方冬行春令,该热不热、该冷不冷,更扰乱了身体正常的阴阳平衡,所以很多孩子一到冬季,身体里面越来越郁热,痰湿也越来越重。
在身体的这种危险状态下,一旦遇到降温外感风寒,就会形成“外寒内热”的情况。
所以今年冬天,孩子“寒包火”的感冒会特别多。
如果孩子已经表现为明显的“外寒里热”,有寒包火感冒了,我们就要注重散外寒+清里热。
一方面,注重宣散、发汗,头面四大法、拿肩井、推三关等手法能祛邪解表。
另一方面,用清天河水、清肺经退热肃肺、加固藩篱。
此外,也要及时帮助孩子调肠胃、防积食,以防积食内热与外邪勾结,加重热象。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平时我们家长也要特别留心孩子的状况,是否身体已经有积食、内热。
• 多看看孩子的舌苔,是否厚腻;
• 多摸摸孩子的小手小脚,是否发热;
• 多观察孩子口气、大便,是否异常。
• 多留意孩子是否有嘴唇红、脸颊发红的情况。
如果有热象了,可以做一做清天河水、水底捞明月等手法来清热泄火。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但是想要孩子不热、不滞,关键还是要保持中焦脾胃的畅通,消积食、助运化,让脾胃有一个健运的状态;此外还要注重化除痰湿,避免大寒湿之年带来的不利影响。
通脾胃,一定每天要多做
补脾经、运板门、揉中脘和摩腹
这些穴位手法都是调整胃肠功能,增强消化动力的重要穴位,能理脾胃气机,助脾胃运化。而且这些手法都比较温和
✔ 补脾经、运板门可以随时随地做,做多少次都没有关系;
✔ 揉中脘和摩腹可以在孩子饭后半小时做,更能加强助消化的作用;
✔ 摩腹还可以在睡前做,不仅调理脾胃,还能促进睡眠。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除了这几个穴位,家长还要学会活学活用。孩子有积滞了,马上用“三清二运(清胃经、清脾经、清大肠、运板门、运脾经)”;积滞化热、腑气不通,马上掐推四横纹。这些很基础的穴位手法,都能帮助脾胃健运。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化痰湿,一定每天要多做揉丰隆、阴陵泉
阴陵泉主要针对湿,丰隆穴主要针对痰。当孩子湿和痰的情况都比较严重时,两个穴并用:
✔ 阴陵泉每天都可操作。因为阴陵泉主要针对湿的来源,健脾化湿,先阻断化痰的源头。
✔ 丰隆穴每周操作3次。在化湿的基础上,增加化痰的力量,排出体内的无形之痰。
如果家长有时间的话,也可以给孩子每天做一套开璇玑(分胸八道、下推中脘、顺时针摩腹、下推关元),打通上中下三焦,让脾胃能畅通、湿气有出路,垃圾毒素全排出,身体更轻松。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以上这些手法,建议都配合具有健脾助运效果的精油来配合操作,更能助疏通气血、调理脾胃、加强运化,防止脾胃淤堵、积滞、内热的产生。
这些关键措施做好了,孩子身体通了、痰湿少了,内热也就没有那么严重,也就不怕外寒了。
- 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