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适合冬季阅读的治愈散文~
01
异国留学成了许多人的青春体验。
大家都想走出去,为自己的眼界和履历镀一层金。
除了学习知识,留学更是主动地与熟悉的故乡、生活、亲友保持距离,在遥远里,重新审视与理解那构成自己的的一切。
与朋友们对话让我发现:留学会使性格发生变化。比如曾经内向的人变得外向,而外向的人却变得内向——
原本内向的人,在动荡的环境中,比从前更意识到对孤独的恐惧。父母和故友不在身边,为了适应新的环境,内向的人决定放下孤傲、结交新朋友。
也有曾经外向的朋友,因为踏出了旧时的语言舒适圈,大言不惭的健谈忽然被沉默接管,竟也因此变得更喜欢沉浸于思考。
02
留学的一大障碍是语言。
非母语的学生与母语学生竞争,这是一件极不公平的事情。
课堂上或是社交场合,常常特别想用流利的英语大展身手,以语言喷绘一幅国内民生的画卷,给好奇的外国同学开开眼界。
只可惜当嘴巴跟不上脑子的时候,仿佛是擅泳的海龟在陆地参加跑步比赛。
要说中国留学生总喜欢扎堆抱团,那的确情有可原。
当课堂上我们这坐右边的一排,由于一整节课保持沉默的海,以至于教授渐渐地只面朝左边讲课时,那内心可真是不甘。
几个人心照不宣地,在下一节课,鼓起勇气磕磕绊绊地问起各种问题来,总算是为这一排人的存在出了口气。
留学的年岁,一定有一章节是在嘴里进行的。
留学的青春犹如牛轧糖的热烈,黏而硬,泛着微甜,一直含到融化消尽。
03
适合留学的人,一定有能力给自己足够的爱。
放下对往昔的怀念,站在孤独之上,嗅到一种清鲜亢奋快要超载的自由。
这种自由感很可能是一种幻觉,因为留学只象征着一个暂时阶段:
我们选定了自己热爱的课程、开始独立兼职赚点零花、浅尝辄止地结交新伙伴、远离了父母的“控制”、又尚未进入996的机械钢轮。
这种自由像是在早春冰山或屋顶边缘上溜达,仿佛随时就有失足跌落的风险。
——也正是因为短暂,才弥足珍贵。
在每个夜晚的聚散离合里喊着一些东西,积攒激情而后释放,如洪水之湍急,火炮之爆炸,转瞬即逝,危险又炙烈。
04
沈奕斐说,“很多人在意识到连接的重要性,往往是在父母去世后。”
当一个人发现自己漂泊在世界上无依无靠的时候,曾经安然的存在,霎那就空缺了一大块。
出国留学有点儿类似这种情况。
不仅是物理距离,渐渐有一些事难以跟与父母分享,比如之前的染新冠风波。留学中浮现的种种属于我们这一代的问题,大家不禁选择报喜不报忧。
更多还有西方个人主义文化的影响。
消费主义和个人意识昭示着传统家庭的离散,人们成为城市里的闲逛者和享乐者,是看客也是演员。
留学而乐在其中者,或许是对这种无拘无束、流浪漂泊的感觉,感到上瘾。
而留学却辛酸孤独者,大概是对那牵住风筝的线,抱有执念。
05
对一些人来说,留学获得的并非自由,而是对陪伴和归属的更强烈的向往。
有一晚家里突然停电了,跑到同学宿舍的公共琴房学习,进来一群中国留学生,大家为一个女孩庆祝生日,边弹吉他边唱歌。
吉他和民谣,真的就特别适合留学冬天的夜晚。
那晚正好在读傅菲的“雨滴在大地上重逢”。她说,我们每个人都如一滴雨,从天空孤独地下落,清冷而无尽,耳边只有风声,把自己奉献给繁荣的大地。
许多读者从雨的比喻里看到了孤独。有一位读者读到的却不是这样。
她说,我们同在云里诞生,从同一片天空落下,为风吹拂,为江河接收,没有看到孤独,从始至终都有陪伴和归处。
🍁 ❄️ ……
小K🌙
成长中的心理咨询师
伦敦大学精神分析硕士在读
🍃
一个充满好奇的女孩
独立自由的灵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