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洞的心》|深入痛苦的根源,那里有我们最大的敌人

文摘   2024-05-29 19:20   英国  

失控的女人,玻璃碴扎伤的赤裸双脚,四溅的食物,杂乱抛掷的衣物,烧焦的咖啡,带血的注射器…… 

这看似令人绝望的情景,却也远比不上她内心的绝望。

“噢,伟大的灵,我听到你在风中的声音,
我周围世界中的一切生命都来自你的呼吸,
请倾听我们的呼号,因为我们是如此渺小。
请帮我与我最大的敌人和解——那就是我自己。”


这是《空洞的心:成瘾的真相与疗愈》这本书里描述的一个成瘾者的祷告。

住在黑斯廷斯市区东部的成瘾者,借由毒瘾的短暂快活以逃避痛苦。他们生于极恶的环境,历经童年创伤,自此活在自我厌弃的痛苦循环中,一种“刻板、退缩、充满焦虑的情绪机制”。

读者们对那段祷告留言说:“原来人们的痛苦都是相似的。自我挣扎、自我嫌弃、自卑自怜……”

也有人留言:“要想获得拯救,首先要不讨厌自己,接纳自己。”


成瘾离我们绝非遥远——它只是一种对痛苦的逃避。如果我们坦诚承认,痛苦在生活低谷期里是无处不在的。

为了逃离痛苦,我们可以去疯狂购物、连夜打游戏刷剧、情绪性暴食、投身于性爱、沉浸于工作并忽视他人和自己……

作者加博尔马泰说,“不要问:你为什么成瘾;而是问:你为什么痛苦。”

何来的痛苦?—— 因为一无所有,因为看不到未来,因为实在没能喜欢上自己。

比起那些更不幸的人,我们已经拥有很多,但各种形式的成瘾依然肆虐,这是为什么?

或许是这个工业化的世界,不平等且贫富分化的现实,经济萧条的不安全感,因缺乏真实连结而增长的孤独,还有美化这一切的网络和社交媒体……


那天我打开公众号,想从“温柔且坚定”地活出自我的女孩身上,寻找一些慰藉和鼓励。

但南辕北辙,在她们的光环下,我非但没受到鼓励,反而陷入更深的自卑——

比起四处旅游、笑容满面的vlog博主,我们可供获取的快乐似乎太少;比起优秀自律的学习博主,我们的努力微乎其微,我们的成就屈指可数……

反倒是这本书,作者对痛苦的真实刻画,读者们对痛苦的共鸣、接纳最糟糕自己的慈悲,让我感到宽慰。

“不管跌落再低的谷底,也不讨厌自己,要接纳自己”,这就是慈悲。

那时我意识到,人可以对自己多么苛刻——

Ta把失败和挫折归于自己,忘记自己所经历和承受的苦痛,还忍不住与处境不同的人做比较。

Ta的嘀咕无处不在:你真不怎么样,你做不到,你没脸活着了,不如逃避吧。

实在是受不了这种pua了。


潸然而下的泪水,是一种呐喊,是渺小自我迸发出的反抗,它试图摆脱这种自我苛责的罗网。

紧紧地抱住自己的娃娃,就像被温柔的慈母拥抱。

她能看到那个勇敢而可爱的我,就算再落魄和不完美,也足够好的我。

就像那张照片,一对小两口的车子翻了还着了火,他们却在翻倒的车前大笑着合了影——庆祝自己逃过一劫、幸存下来。

我也庆祝自己,又读完一年书,又渡过了考试的难关,与不幸患癌的爱人渡过了异国的深冬,缓缓积攒了临床咨询经验,在做音乐和自媒体的路上向前爬了一小段……

生活苦难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敌人是背后那个失望而充满苛责的自己。

多一点关怀和释然的大笑,敌人也会变成挚友。

成为朋友之后,生活的坎儿总是能慢慢过的。


愿你被自己善待,积极地生活~  ☀️💦🌱


小K🌙

伦敦大学精神分析硕士

伦敦在执人本主义派心理咨询师

🍃

一个真诚好奇的酷儿

独立自由的灵魂



月亮的潜意识空间
提升思想认知,积极实践自身的主体性,掌握属于自己的生命力和能量。涉及领域:心理学、社会学、哲学、文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