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铜鉴湖文化研究会会长袁长渭之邀,为研究会篆刻印章以做纪念。
铜鉴湖位于钱塘江畔的杭州西湖区双铺镇西北,地处石龙山、狮子山、云泉山、昙山等大小山峦之间,可谓群山环抱、境绝幽邃,曾是钱塘泗乡面积最大的湖泊,自古就有西湖“姊妹湖”的美誉。在古籍中,铜鉴湖曾有多种别称,如明圣湖、金牛湖、石湖等。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就有记载:“县南江侧有明圣湖。”《民国杭州府志》更是点明:“石湖,在定山南乡,石龙山下。汉时名明圣湖,宋时更名石湖,今名铜鉴湖。”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钱塘江泥沙不断淤塞等原因,这座曾为泗乡人民骄傲的湖泊,到了近代已逐渐湮没,成为仅剩零星水塘的陆地。随着近年来钱塘泗乡的迅猛发展,恢复重现铜鉴湖的往日风采成为有识之士的共同期盼。其中,钱塘泗乡土生土长的袁长渭便是一位代表人物,他不仅长期在此担任领导,而且还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泗乡文化研究者。袁长渭利用工作之余踏遍泗乡大地,探访留存于这片土地上的每一处历史文化遗迹,牵头成立了铜鉴湖文化研究会,并向西湖区委区政府提出恢复铜鉴湖的具体建议和方案,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经过层层努力,铜鉴湖防洪排涝调蓄工程项目于2018年5月正式获批。三年后的2021年12月,铜鉴湖主湖区全面建成并完成蓄水,一座湖光山色美如画的湖泊终于重现于钱塘泗乡大地。
用小小的印章为这段泗乡文化佳话做一个见证,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能通过篆刻的形式为弘扬铜鉴湖文化出一份绵薄之力,我当然是义不容辞的。至于篆刻内容,袁会长嘱我自定,这反倒增加了我篆刻的难度。颂扬铜鉴湖的妙词佳句历代层出不穷,究竟选什么词句既通俗易懂,又能充分展现铜鉴湖的魅力呢?我决定从泗乡最著名的历史文献《定乡小识》中寻找灵感。
在清代张道的《定乡小识》中,对铜鉴湖有这样一段细腻而生动的描述:“湖藏山腹,境绝幽邃,烟鸥雪鹭,伊轧唼呷,飞浴于苹花荻笋之间,终日不绝。茶歌樵唱,激响晴波,红树青林,一川如画。”凝练而优美的文字,令人宛若置身于绝美幽静的湖光山色之中。尤其是一头一尾的“湖藏山腹”和“一川如画”,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可以说,“湖藏山腹”精准描摹了铜鉴湖的地理形态特征,而“一川如画”则形象呈现了铜鉴湖的旖旎风貌。为了相映成趣,我决定分别用阴文和阳文来篆刻“湖藏山腹”和“一川如画铜鉴湖”二印。
文字内容确定后,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选择何种印风。说实话,像这类描摹自然江川河流风光的作品,我首先想到的是皖派大家邓石如的“江流有声断岸千尺”,那婉转流丽的线条和舒张有度的布局将自然美景的气势与魅力尽显无遗。但是,铜鉴湖地处钱塘江畔的之江大地,而钱塘江又是浙江的代表,古称“浙”,又名之江,毫无疑问,选用浙派印风来治此二方印,才是最佳之选。
也许有人以为,钱塘江边多滩涂之地,那铜鉴湖周边的地势肯定开阔而又平坦。事实上,铜鉴湖是被群山环抱着的,“湖藏山腹”才是其最大的地理特征。为此,我首先选用了阴文篆刻此章,以契合“藏”字;然后在章法布局上,通过笔画的密布和印面的留红来展现群山与湖面。具体设计中,“山”字笔画舒朗,大块留红,代表的是平静荡漾的湖面;“湖”“藏”“腹”三字笔画密集,恰如群山环抱。印面整体呈现的正是铜鉴湖三面环山、一面通陆的地理特征。同时,对“湖”“藏”“腹”三字的笔画排布我也做了精心设计,分别在这三字的右上角、右下角和左下角留出相对多一点的红地,既可以消解与“山”字大块红地之间的强烈对比,使整体印面更趋平衡,又能在“湖”“藏”“腹”三字中都产生群山环抱湖面的效果。此外,“湖”字和“腹”字都有一个“月”部首,分别在印面的左下方和右上方,为了避免雷同,在字法上着重强调这两个“月”的不同(“腹”字的“月”其实是肉月旁,而“湖”字的“月”才是真正的月字),并且将这两个部首中的红地分别留在下方和上方,从而产生一种呼应效果。
阳刻的“一川如画铜鉴湖”,设计起来更加复杂一些。因为浙派篆刻多用短刀碎切,笔画横平竖直,线条拙朴苍劲,这种印风用来表现铜鉴湖的悠久历史和泗乡的淳朴民风自然是合适的,但如何体现铜鉴湖秀美旖旎的另一面呢?我主要从两个方面做了尝试。一是通过字法的变化,在横平竖直的线条笔画中加入婉转流利的笔势,给原本硬朗的印面增添一些柔美气息,以表现铜鉴湖旖旎秀美的一面。具体设计上,譬如用史川私印的字法在“川”字的头部勾画出三个半圆弧;将“如”字的“女”字旁线条也设计成交叉的弧度;在“鉴”字和“铜”字的“金”字部首中设计出两个小小的半圆口,与右上角“川”字中的三个半圆弧形成错落有致的呼应。二是充分利用浙派短刀碎切刀法,将印章边框处理得斑驳迷离,从而产生一种波光粼粼的意象效果。另外,为了增加印面的对比变化,对“铜”字和“鉴”字、“川”字和“湖”字也作了一些特别的设计。“铜”和“鉴”中都有“金”字,但一个在底一个在旁,那就干脆选用不同的字法,将一个横向压实、一个纵向拉长,以避免在相邻位置产生笔画雷同;在篆体中,“川”字和“湖”字的三点水都可以写成简单的三竖,且分别位于斜对角的位置,处理不好也会显得呆板,而正是通过史川私印字法的运用,才将“川”完全变化出了与“水”字不同的字形效果。
方寸虽小,饱含情谊。谨以此二印,向为传承弘扬历史而付出满腔热忱的文化义士致敬。(附图为陈博君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