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新国:汲古开新 正大浑朴——谈鲍贤伦的隶书创作

文摘   2025-01-21 17:25   天津  

对于当代隶书创作,我认为在较长时间内存在着创作风格严重趋同、正大书风普遍缺失的现象。但是,有一位当代书家的隶书创作不趋时流、个性凸显、大气磅礴,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他就是浙江书家鲍贤伦。

本世纪初,鲍贤伦的隶书创作便引起我的特别关注,每逢其展览举办、作品集出版,我都及时了解掌握。记得2014年6月,“我襟怀古——鲍贤伦书法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览规格高、规模大、模式新、学术性强,引起书坛内外的广泛关注。对于那次展览,我想无论是谁,不管是否懂书法,踏进中国美术馆,一定会被馆内中央大厅那面弧形大墙上35米长、4米高,每字半米见方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书法作品所震撼。徜徉展厅,在雄浑古拙、酣畅跌宕气息的包围下,人们仿佛穿越千年历史去到秦汉,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独特的审美意趣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久久难以忘怀。

鲍贤伦是当今书坛少有的几位专注秦帛、倾情简牍书法艺术探索而独具个人面貌的成熟书家,同时又是一位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担当和独特人文情怀的文化工作者。我认为,追溯鲍贤伦的隶书创作,对于当代书法创作,特别是当代隶书创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更高的艺术视野上对鲍贤伦的书法艺术创作进行更深入的考察和更理性的思考。


题石门坑摩崖春及拓片

纵观鲍贤伦近十年来举办的“梦想秦汉”“濠上观鱼”“我襟怀古”“随我抚古”“霭霭停云”“大块文章”“琅琊寻古”“水送山迎”“烟景入怀”等一系列主题鲜明的书法个展,无论展览的总体构思、整体布局,还是作品内容的选择、形式的安排等,都可以说是匠心独运,体现出较为鲜明的“原创性”,常令人耳目一新。同时不难发现,这些展览和作品并不仅仅在向观众展现高超的书法创作技艺,也着意于展示和表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因而,这些展览大多是带有学术思考和学术内涵且具有导向性的,从某种角度上可以说是开创作和展览之新风,有着积极的意义,并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大家知道,20世纪以后,大量带有古代字迹的各种文物陆续出土,如甲骨文、简牍、帛书、陶文等,为今人书法学习取法和创新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但当我们冷静地回顾和分析当代书法的发展历程时,不难发现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当代书家及时利用新资源特别是新出土文物的意识不强、热情不高,尤其是在创作中参考借鉴的观念更新不快、反应比较迟钝,大多数书家的视野仍局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的取法标准和创作思路,特别是在隶书创作中,仍取法《曹全碑》《礼器碑》《石门颂》《乙瑛碑》等传统名碑,最新考古成果之于书法往往不能像它们之于其他学科那样马上被重视和利用。鲍贤伦长期在文物战线工作,有着更多了解、接触新出土书法文物的机会和便利,文化视野开阔,艺术积淀深厚,加上其眼光犀利,因而他的书学道路与大众相径庭,有着独特的审美视角和趣味,能独辟蹊径,大胆取法和借鉴秦汉简牍、帛书等新出土的书法新资源,并加以吸收创变,从而创作出独具风格的隶书作品。因此,在当代隶书的取法道路、创作实践和艺术思想的探索上,鲍贤伦有着筚路蓝缕的开拓之功。

由于受展厅效应和展览评审体制等的影响,在当下的书法创作中,普遍存在注重作品外在形式美感,刻意追求技法、章法上的“精巧”和“趣味”的现象,导致作品普遍缺乏厚重、古拙、正大之气息。我们知道,隶书的书写技法虽然并不十分复杂,但是其气韵的高古与厚重却不容易把握,因为它既是前人艺术和传统文化精神熏陶的结果,又是书家主体高昂的精神气质的对象化。它不但需要书家对秦汉文化、秦汉艺术精神有精深的了解与感悟,更需要书家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精准的艺术表现力,并在长期的文化浸染和书写实践中逐渐消融与吸收。反之则容易把隶书写得单一、流俗,易形成以甜媚、流俗、飘浮为主的创作风格,致使隶书创作缺乏大气、高古、质朴之美。

鲍贤伦一直对秦简帛书和汉隶保持着敏锐的感受力,同时一直努力从中寻求个人的艺术形式和语言,保持着自己独特的个性与见解,不故步自封,博学约取,兼收并蓄,坚持厚积而薄发,做到与古为徒、以古为新、入古出新,这从其近十几年个展的命名中就能明确传递出信息。而从鲍贤伦展览的作品中我们亦能强烈感受到,无论哪种形式,哪怕是小手札、小斗方也都充满才情天趣,正大气象充溢其间,让人感受到那种大美学的视觉冲击力,而这种正大气象正是当前书法界所缺少的。因而其系列书法展堪称一场场持续弘扬正大气象的书法创作宣言。


《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

考察鲍贤伦的隶书创作,我们不难发现,其作品中传承的厚度与时代的广博得到一种和谐统一,既富庙堂正大气象,又有山林野逸之趣,集厚重和巧拙于一身,既古意盎然,又新趣迭出,亦今亦古,亦旧亦新。其书结体雄强厚实,平中见奇;用笔简洁凝实,轻重自如;线条敦实圆融,劲健放逸;整体上生机勃勃,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鲍贤伦在结体和用笔上融入时代的审美意识和个人的创作理念,拙中寓巧,俗中带雅,举重若轻,善于吸收转化和创变,充分体现了其对隶书的深入感悟。因此,鲍贤伦隶书在当代书坛成为一种标签,具有其独特的艺术符号和语言;鲍贤伦书法学习和创作方法对于当代书法创作的创新有着积极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其于书法的学习求索精神也是后学者的榜样。

鲍贤伦隶书创作的探索与实践无疑明确告诉我们:首先,在当前书法创作中,要把取法的眼光扩展到风格形式多样的新书法资源上来,不管这些新出土面世的书法遗迹是主流的、经典的,还是非主流、非经典的,我们都有必要去关注它并作深入的探究,从中汲取艺术的营养,迸发思想的火花,从先人墨迹所展示出的纷繁中去获得创作的灵感和思想的启迪;其次,当代隶书创作要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切勿盲目跟风,要自觉与时风保持距离,主动追寻正大书风,自觉弘扬正大气象,让博大沉雄、壮丽豪迈之气成为当代隶书创作的主流和主导。

当然,对于当下鲍贤伦的隶书创作,我们也应该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和清楚的认知,那就是:鲍氏隶书已形成独特、鲜明的个性,但这还只是一个逗号,先生仍在不断地追寻和探索中,不管今后这个探索是否会有一个更加令人满意的结果。正如鲍贤伦在《写着,写着》一文中说道:“真正的‘人书俱老’者可说是凤毛麟角。‘苍老’作为一种审美境界,那笔墨气象该是文化、人生、自然的天作之合。我虽然心里明白这个趋势,但总难舍一个梦想:60岁以后有点进步,70岁以后再有点点进步。梦想当然是奢侈的,但是万一实现了呢?”因此,我们仍将继续对鲍贤伦的创作和学术活动予以关注和追寻,并对他今后的隶书创作和当下隶书创作的发展态势有着更加深切的期盼和美好的愿望!(附图为鲍贤伦书作)


破浪叠茅联






中国书画报
《中国书画报》创刊于1986年,以弘扬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为宗旨,是全国书画领域具有权威性的主流媒体。此官方平台,主要发布书画业内新闻、艺坛趣事逸闻、书画专业知识、书画家宣传展示、书画展览信息及展赛信息等内容。欢迎您与我们互动与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