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家族的顶级教养,那些有关知识、财富与爱的秘密

企业   2024-10-31 10:03   北京  

与马斯克每天赠送选民100万美元的拉票行为不同,股神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于10月23日发表声明:“巴菲特目前并未、将来也不会代言投资产品、以及代言或支持政治候选人。”事情的原因是,随着人工智能产品的普及,社交媒体上出现了越来越多冒充巴菲特代言投资产品或支持政治候选人的虚假广告。伯克希尔的这一行为非常的巴菲特,因为他从不公开支持任何政治候选人,也不会推荐任何具体的股票。


巴菲特今年已94岁高龄,仍然掌管着美国第一个市值达到过万亿美元(2024年8月底达成)的非科技公司。如此高龄,很难不让人问起财产和事业的继承人问题。然而,遍观巴菲特的三个孩子:第一个孩子——女儿苏茜成了一位家庭主妇,养育着两个孩子;第二个孩子——大儿子霍华德成了一位农民和摄影师;第三个孩子——二儿子彼得成了一位音乐家。没有一个孩子从事投资行业。


霍华德(左)、苏茜(中)和彼得(右)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为什么会这样?巴菲特在这件事上没有事先布局吗?


《父亲巴菲特教我的事》是巴菲特的小儿子彼得写的一本自传体图书,书中回顾了自己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择业经历、家人对自己的影响,并总结了自己从家族继承的价值观。可以说这本书是了解巴菲特的家族文化和教养哲学的一个珍贵窗口。



彼得在书的开篇说:“这是一本关于价值观的书”“钱买不到快乐,而人的价值观才是最稳定的货币”。接下来我们就通过彼得所描述的价值观,来了解巴菲特家族的教养哲学。


(1)没有什么是理所应当的


有人出生在富裕家庭,有人出生贫寒;有人生来健康,有人生来残疾;有人生于和平年代,有人生于战乱……有多少幸运的案例,就有多少不幸的案例,但这是他们“应得”的吗?


彼得回忆道,自己小时候用到“值得”“应当”这样的字眼时,母亲总会有些不悦,以前他并不明白为什么,现在他理解了,是这些字眼背后的观念冒犯到了母亲:有的人天生就配得上成功、幸福,而有的人天生就不配。彼得区分了“理应拥有”和“努力配得上”两个概念,前者的意思是天生就配得上,后者的意思是经过后天努力而配得上。彼得认为,出生之时,是随机性主导了一切,因此不存在“理应拥有”的说法,出生之后,我们才有了自主行动的机会,到这时,才会有“努力配得上”的东西。


出生富贵的孩子通常被认为处于极为优越的竞争地位。但事实通常没那么简单,书中引用了心理学家玛德琳·莱文的研究数据:


富裕家庭中有30%~40%的青少年饱受心理问题的困扰。其中,十几岁的女孩子中有22%临床诊断得了抑郁症,这一数据是全美国平均水平的3倍。在这些抑郁症患者中,10%~15%最后选择了自杀。


这就是巴菲特所说的,出身富裕的人“出生时含在嘴里的金汤匙成了插入后背的金匕首”。巴菲特家族当然知道这种“诅咒”,所以他们在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到自力更生的重要性。


彼得小时候也能从家里拿到零花钱,但这是通过做家务自己挣来的;彼得的哥哥喜欢种地,巴菲特送给他一个农场,但他要向巴菲特上交租金。关于给孩子多少钱,巴菲特说:“要给他们足够的钱做他们喜欢的事,但不能给他们太多钱让他们可以无所事事。”


彼得精准地理解了父母的理念。他在走上音乐的道路之初生活颇为拮据,因为喜欢做音乐是一回事,而靠做音乐吃饭就是另一回事了。但是他除了努力接活,就是努力工作,没有开口向家里要过钱。因为他明白,一方面,父母不会让他的“金汤匙”变成“金匕首”;另一方面,自己的自尊,只能通过自己的工作来建立。


(2)不为金钱工作


这是一个与巴菲特家族职业操守相关的原则,也是彼得从家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价值观。


在巴菲特家族中,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是在自己不感兴趣的岗位上每周工作七八十个小时,“纯粹的努力、自我的克制、奉献出的工时”并非美好的品质,而是一种自我虐待。


在巴菲特看来,就职业操守而言,再也没有什么比探索自我、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更重要的了,只有这样,工作才能成为一件即使困难,“也能让人心生欢喜甚至感受到些许神圣的事”。彼得这样描述巴菲特工作时的状态:


当我的父亲进入工作状态时,他就像进入了一种‘入定’的状态,灵魂超然于外物。他身着日常所穿的卡其布裤子与一件穿旧了的毛衣出现在办公室时,整个空间散发出一种近乎圣洁的沉静感,一种忘我地把自己完全融入手头事物的人才会有的沉静之感。


图源:Wiki Commons


彼得6岁开始学琴,回忆学习钢琴的过程,他“从入门到放弃”一共发生过三次。他中途甚至想放弃高中最后一年的学业,去全职做摄影,虽然被自己的母亲略施小计给阻拦了下来,但是在斯坦福大学就读三个学期后,他还是选择辍学,去全职从事音乐工作。


巴菲特得知彼得的决定后也没有明确的反应,因为他习惯倾听,而不是给出评判。直到有一天,巴菲特在走向门口的时候顺便说道:


彼得,你知道吗,其实咱们做的都是一样的事。音乐是你的画布,伯克希尔是我的画布,我每天都会在上面添上几笔。


对彼得而言,有这一句话就足够了。


他践行父亲的理念,跟随自己的兴趣和热情去选择职业和工作,在这个过程中,金钱不是评估工作价值的标准,而是工作的副产品,是顺带而来的,当你把工作做好时,金钱就自然地随之而来了。与之相似的是,当你可以投入地学习知识和技能,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好的同时,幸福也就随之而来了。


(3)笃信教育的力量


这里的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彼得认为学校教育更接近于职业培训,目的是帮人们在毕业后找到一份工作,这只是教育极其狭小的一个方面。重要的是,我们还要涉猎谋生之外的知识。儿童最宝贵的天赋之一是对外界的好奇心,彼得认为:“父母能为儿女做的最棒的事之一就是为孩子的好奇心添一把火。”


彼得的家人极其关注孩子所受到的教育。他从外祖父身上学到了读书的习惯,因为外祖父喜欢通过读书来学习一些暂时来看用不上的知识。彼得写道:


我看到了安安静静坐下来读一本书能够给人带来多么大的平和与喜悦。我依然能想象得出他放松地窝在自己的懒人沙发中,裤子恨不得提到下巴,而假牙多半会放在手边一个玻璃杯中的画面!


彼得的父母也经常建议他去查找资料,自己寻找答案,这培养了彼得的好奇心和自主学习能力。而这对他的自力更生是极为有益的,因为在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竞争的一个重要维度,就是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和速度。


彼得的母亲苏珊尤其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


彼得回忆道,母亲苏珊关于自己的教育做过很多事,她在彼得童年时期就尽可能地让彼得接触很多背景不同的人、听很多故事,比如作为寄宿家庭接收来自非洲和捷克的交换生,家里也经常有远道而来的客人。她想知道这些跟自己不同的人如何生活,他们会遇到什么困难,会做出怎样的努力,有什么样的抱负和信仰。苏珊做的这一切,让彼得明白了一个道理:“每个人都有值得我们一听的故事可讲。”也就是中国古语所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


彼得的母亲,苏珊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4)信任,相信世界

和他人总体来说是好的


诸多价值观中,彼得把信任排在了非常靠前的位置。他认为:“信任是一种相信这个世界很美好的信仰。”这个世界事实上并不完美,有很多不公,不善良的人也并不罕见。但是,我们可以选择相信这个世界是美好的。读到此处,我原本以为彼得在自欺欺人,他当然可以一厢情愿地相信世界是美好的,因为不美好的事情已经被自己的家庭给摆平了。


读到下一句话我就放弃了这种想法,彼得说:


如果你想游刃有余地行走其间——甚至还希望在此过程中保持身心愉悦——那么相信这件事是很有必要的。


重要的是拥有一种面向世界的安全感,而不是隔绝任何困难。因为隔绝困难只能是暂时的,而安全感是感到乐观、自在和敢于尝试的前提。一个乐观的孩子才有源源不断的心理能量,去应对漫长人生中数不尽的困难。


如此重要的信念来自何处?彼得认为这与金钱和物质条件没有关系。重要的不是大房子、富裕的邻居,而是房子里的爱、邻里的礼尚往来——“它是用一个个拥抱、一个个冰激凌筒以及一次次功课的辅导换来的”。


彼得认为自己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他的家庭在社会流动性极大的今天一直保持着稳定的状态,它从小到大都生活在一幢平平无奇的房子中,而这幢房子距离外祖父母家只有两条街的距离。“我父母与外祖父母家之间的那片空间……是一段爱的走廊。无论走到哪一端,都有大大的拥抱在等着我。”


家庭之爱和邻里之爱造就情绪上的安全感和对他人以及世界的信任,而信任外界的人才会乐观地去探索世界、寻找自我。


(5)用包容应对

现实中的差异与冲突


彼得的母亲为了培养他宗教包容的理念,在他十几岁时带他去体验不同教堂的礼拜仪式,包括教众情绪狂热的浸信会教堂、仪式古老的犹太教堂,并在家里给他准备了有关东方宗教、佛教或印度教的书籍。目的是让他认识到:每一种信仰都应该让人在“追求人生的意义与精神超越的过程中结成同盟”,而不是造成割裂。


彼得的父母在家中非常看重思想的开明:


我们认为人应当永远对别人、对不同的观点表示尊重;永远要试着去理解争论中的对立观点。这不仅是一种道德上的要求,也是思想上的需要:理解反对观点是一种锻炼思维的方式。


为了让彼得理解与自己出身不同、机遇不同的人的生活,苏珊有时会带着彼得去物质条件不好的地方拜访友人。彼得说:


在这些居民区中,我看到的显然是与我们流着同样的血,与我们一样胸中有爱、心中有梦的人,只是他们生于一种不同的境遇,想要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会更不容易。


彼得后来关注印第安人的生存境况,创作展现印第安人生活和精神面貌的音乐,并通过自己的慈善基金会来帮助印第安人和世界各地的女性,这显然离不开母亲苏珊的苦心孤诣。


(6)帮助那些

没有自己幸运的人


巴菲特在给这本书的推荐语中说:


彼得和我持相同观点,即这个世界并不亏欠于你,而你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来为这个世界做些事情,尤其是为受苦的人们做些事情。


巴菲特自己更是身体力行,在2006年6月,他宣布将会把大部分资产(370亿美元)全部捐给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以下简称盖茨基金会),三个孩子则每人负责管理一个10亿美元的基金会。他们的任务是学习如何用这笔钱去帮助别人。


当彼得思考如何用这笔钱去帮助没有自己幸运的人时,他想到了父亲“投资价值被低估资产”的原则,于是开始思考哪些人在全球范围内被低估了,他看到了女性;当霍华德思考如何使用这笔钱帮助别人时,他看到了非洲受苦受难的人;苏茜则用这笔钱去援助家乡奥马哈的学校和教育系统。


2024年6月28日,巴菲特修改了自己的遗嘱,他表示随着孩子们变得更加成熟,他制定了现在的计划:当自己去世时将停止向盖茨基金会捐款,而是用所有财富成立另外一家慈善信托基金会,由自己的三个孩子管理,他们必须一致决定如何使用这笔钱。


据统计,截至2023年,巴菲特已累计为盖茨基金会捐款393亿美元,超过2006年的370亿美元,而对其捐赠会持续到他去世。巴菲特的剩余资产绝大部分是他持有的伯克希尔的股票,按该公司的目前市值估算,这些股票的价值超过1 300亿美元,没错,18年间他虽然捐了超过2006年自己身价的393亿美元,但同时又通过伯克希尔公司挣了1 300多亿美元……


巴菲特家族的顶级教养是留给世界一个“慈善永动机”,永动机的一部分是拥有源源不断赚钱能力的伯克希尔公司,另一部分则是继承了家族价值观、知道如何用这些钱做慈善的后代。





新东方英语
新东方旗下新媒体,提供实用的备考技巧、留学咨询、双语美文等英语学习素材,跟新东方名师一起,快乐学英语,轻松看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