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尔系数”遭吐槽,网友:中国那么多好吃的,那老恩格尔他吃得明白吗?

企业   其他   2024-11-06 17:18   北京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提起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可能大家都不陌生。 


这个系数是由19世纪的德国统计学家恩斯特·恩格尔(Ernst Engel)在1857年提出的,指的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图源:wikipedia.org


 他经过统计和调查,分析了当时多个家庭的消费数据后,得出了一个结论:


The poorer is a family, the greater is the proportion of the total outgo [family expenditures] which must be used for food. ...The proportion of the outgo used for food, other things being equal is the best measure of the material standard of living of a population.

一个家庭越穷,必须用于食物的总支出(家庭支出)的比例就越大……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用于食品的支出比例是衡量人口物质生活水平的最佳指标。 


恩格尔系数的提出确实具有一定的依据,正常来说,食品支出是一个家庭里必不可少的刚性消费,且通常维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因此,当一个家庭里总收入增加了,食品支出虽然也相应增加,但整体来看,食品的支出增加的百分比低于其收入的增幅。


与此同时,其他的支出比如教育、健康、娱乐休闲等支出也会相应增加,这样一来,用于食品的支出占整个消费支出的比例就会相应减少,而这也意味着生活水平也相应提高。


也就是说,一个家庭里,把钱用于吃喝的比例越高,家庭越穷;比例越低,家庭收入也相应更高。以此类推,家庭如此,国家亦是如此。一个国家越富裕,人民生活水平越高,其恩格尔系数就越低,而越是贫穷、生活水平低,恩格尔系数就越高。


因此,恩格尔系数也被当作衡量各国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联合国还划分出了相应的恩格尔系数等级:

Above 59%——poverty,即59%以上代表贫困; 


50-59% —— a state where daily needs are barely met,即50-59%代表勉强满足日常需求;


40-50% ——a moderately well-off standard of living,40-50%代表小康生活水平;


30-40%—— a good standard of living,30-40%代表生活水平良好; 


below 30%—— a wealthy life,即低于30%表示富裕的生活。 



 根据国家统计局2024年2月29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8%,其中城镇为28.8%,农村为32.4%。 



不过,也有很多经济学家提出:恩格尔系数只能作为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而非唯一指标。


比如,一提起恩格尔系数,就会有无数中国网友跳出来吐槽:这个不适合去衡量中国!


原因无他,中国好(三声)吃的太多,好(四声)吃的更多。


作为能排在“嫖赌”前面的“吃喝”,在广大中国人心中那是堪称精神图腾般的存在:


“当你买了一件无用的东西,两分钟后:早知道就买两斤排骨了!”


“2块的电动车不舍得开,200的火锅说吃就吃。”


“30块的月卡犹豫半天,40的炸鸡桶看都不看就下单。”


“99一件的T恤,凭什么这么贵,坚决不买!99元的小蛋糕,有点贵,但贵一定有它的道理,必须尝尝!”


“我妈:别乱花钱!

我:那我少吃点

我妈:那不行,吃还是要吃好!”


……


那些“恩格尔系数”拉满的网友们,还开启了对恩格尔的“花式网暴”:


更有一位叫“白文顺”的网友提出了“白文顺系数”,没想到得到了一众热烈拥趸:

图源:抖音评论截图


民以食为天


中国人在“吃”上能有多执着?


在中国,几乎每个节气假日都有对应的美食,清明吃青团,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冬至吃饺子,小寒腊八粥,元宵吃汤圆……


在美食的制作上,更是五花八门,常见的有‌煎、‌炒、‌炸、‌蒸、‌煮、‌烤、‌烙、‌焖、‌氽、‌煲等等。


不同地方还有着各自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流传下来的还有八大菜系:川菜、鲁菜、淮扬菜、粤菜、浙江菜、闽菜、湘菜、徽菜。


无论是麻辣为主的川菜、咸鲜的鲁菜,还是清淡的淮扬菜、香辣的湘菜,都有着各自鲜明的特色,也因此成为全球公认的中国饮食菜肴流派。


图源:quora.com


此外,最值得说道的,就是中国的食材之丰富。


有人总结,在中国,好吃的叫食材,不好吃的叫药材。


而食材呢,也分两类,一种是能直接吃的,另外一种是需要想点办法才能吃的。


没毒的用来做菜,而那些有毒的——那就拿来泡酒。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先辈们经历过数不清的战乱饥荒,由此也发掘了各种食材,以及各种食物五花八门的吃法。


比如让外国人见之变色的皮蛋、臭豆腐、毛蛋……以及能横扫整个欧洲,堪称过敏原集大成者的“五仁月饼”。


甚至连全株都有剧毒的魔芋,都能被我们的祖先给硬生生做成各类美食,所以才有了如今令人欲罢不能的“魔芋爽”。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在中国,关于“吃”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甚至算得上一门学问。


从古至今,关于美食的诗词文章层出不穷。


苏东坡作为知名的“吃货”,留下的美食诗篇数不胜数。


吃荔枝时,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吃蒿笋时,他说:“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吃馓子时,他说:“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

吃鱼时,他说:“青浮卵碗槐芽饼,红点冰盘藿叶鱼。”

……

不仅会吃会品,苏东坡还会研究制作美食。


比如猪肉怎么做,他自有一套心得:“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哪怕被贬谪下放,到地儿一看,非但不伤春悲秋,第一反应是:“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出自《初到黄州》)


除了苏轼,李白、杜甫、陆游等著名诗人同样留下了诸多美食相关的诗词。


李白以螃蟹下酒,送别友人,留下“摇扇对酒楼,持袂把蟹螯”的佳句。


陆游也是不遑多让,初夏的绿荫里,他一边品着时令鲜果奶酪,一边写下“槐柳成阴雨洗尘,樱桃乳酪并尝新”;初冬的寒风中,又一边对着鲜美的鲈鱼羹大快朵颐,一边思念着故乡,写下“鲈肥菰脆调羹美,荞熟油新作饼香”……


除了诗词,关于美食的散文名篇亦是比比皆是。


小学时的语文课本里,汪曾祺描写故乡端午的鸭蛋——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无论什么时候读,都忍不住口水直流,仿佛那冒着红油的蛋就在眼前。


除此之外,还有刘绍棠笔下那碗清香鲜嫩的榆钱饭——


“九成榆钱儿搅合一成玉米面,上屉锅里蒸,水一开花就算熟,只填一灶柴火就够火候儿。然后,盛进碗里,把切碎的碧绿白嫩的青葱,泡上隔年的老腌汤,拌在榆钱饭里;吃着很顺口,也能哄饱肚皮。”


人人都说新疆是个好地方,留在我们儿时记忆最深的一定是课本里的《葡萄沟》——


“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要是这时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图源:pixabay.com


 除了葡萄,肖复兴写的《荔枝》更是一绝:


用小拇指甲盖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



图源:pixabay.com


要不说,最会写美食的还要数中国作家呢?


这一字一句,将那些看似普通日常的美食,写出了无尽的吸引力。




在中国,“吃”有时不仅是吃。


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与“吃”关联。


比如,把谋生叫“糊口”,把岗位叫“饭碗”;被雇佣了,叫“混饭吃”;被开除了,叫“炒鱿鱼”;形容一个人混得好叫“吃得开”;摊上官司了,叫“吃官司”……


对于中国人而言,食物所提供的不仅是饱腹价值,还有社交价值、情绪价值。


比如,人们见面打招呼的方式,一句“吃了吗?”瞬间拉近彼此距离,在平实的烟火气中透露出日常温暖人心的关切。


工作或生活中受朋友恩惠了,一句“改天请您吃饭!”,以轻巧而熟稔的方式将感谢融入其中。


遇到难事了,吃点好吃的排解一下;碰上好事了,吃点好吃的庆贺一下。


红白喜事、升学宴、送别宴、接风洗尘宴……人们聚在一起,用美食来串联起关于人生的记忆。


正所谓“人生苦短,再来一碗;人间大事,吃喝二字。”


无论再大的事—— “没什么是一顿好吃的解决不了的,如果不行,那就两顿!”



肖复兴与你共赏人间好时节。
愿你活得鲜活又真实,享受每一个季节的蔬果与鲜花。


新东方英语
新东方旗下新媒体,提供实用的备考技巧、留学咨询、双语美文等英语学习素材,跟新东方名师一起,快乐学英语,轻松看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