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山东,大家的第一反应便是高考大省、教育强省、孔子老家。在山东人民心中,教育也是重中之重!在山东,有个说法叫“不孝有三”,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个,而是指“不考研、不考编、不考公”!
在山东这个教育强省,有两所响当当的985大学——山东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所我国改名“最频繁”、经历6次更名的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的前生是1924年创建的私立青岛大学。
那时,正值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民族危机深重的年代,但一群怀揣教育梦想的国人,毅然决然地在齐鲁大地上创办了第一所本科教育起点的现代大学。
私立青岛大学校门 图源学校官网
初创时期的私立青岛大学,学科设置相对简单,以工科、商科为主。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逐渐增设了土木工程科、铁路管理科、采矿工程学科、机械学科、电机学科等,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修业期满且试验及格者,将被授予某科学士学位,这一制度在当时的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1929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收用私立青岛大学、省立山东大学校舍校产,批准成立国立青岛大学。
国立青岛大学校门 图源学校官网
这一时期的国立青岛大学,不仅继承了私立青岛大学的优良传统,更在学科设置上进行了大胆创新。1930年,文学院、理学院相继成立,涵盖了中国文学系、外国文学系、教育学系、数学系、物理学系、化学系、生物学系等多个学科领域。1931年,教育学系更是扩充为教育学院,下辖教育行政系、乡村教育系,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
1932年7月,学校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赵太侔任校长。在他的带领下,学校注重基础建设,扩大院系规模,严格教学管理,鼓励科学研究,形成了学校历史上的第一次兴盛。然而,好景不长,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立山东大学奉命南迁,遭受重大损失,被国民政府教育部责令暂时停办。
国立山东大学校门 图源学校官网
1946年春,国立山东大学在青岛复校,赵太侔再次担任校长。他带领全校师生加强师资力量,扩大院系规模,改善教学设施,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学科和人才基础。这一时期,学校创立了海洋研究所、水产系和水产研究所,开启了中国培养高等水产人才之先河,学科也不断得以拓展。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国立山东大学迎来了新生。1951年,学校与华东大学合并,定名为山东大学,华岗任校长兼党委书记。合校后的山东大学规模空前壮大,形成了五院十八系和两个研究所的格局。学校实施“文史见长,加强理科,发展生物,开拓海洋”的办学方针,成就了学校历史上第二个兴盛时期。
然而,随着国家教育政策的调整,1958年10月,山东大学大部迁至济南。留在青岛的部分以山东大学(青岛)名义继续办学,并筹建一所面向海洋的大学。1959年3月,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国第一所海洋高等学府——山东海洋学院成立。这一时期的山东海洋学院,以海洋科学为特色,逐步发展成为国内海洋科学领域的领军学府。
山东海洋学院成立大会 图源学校官网
进入20世纪80年代,学校着眼于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在重点保证海洋和水产学科发展的同时,大力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促进基础学科、人文社会学科、应用学科以及新兴交叉学科发展。1988年,学校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1994年实现了国家教委与山东省政府共建体制,获得重点支持。1996年学校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
山东海洋学院校门 图源学校官网
进入21世纪,学校在全国率先举起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的旗帜,全力促成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国家海洋局和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同重点建设。由此,青岛海洋大学跻身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行列。
2002年10月,学校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标志着学校正式迈入“国字号”985大学的行列。
图源学校官网
尽管中国海洋大学在海洋科学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社会舆论中,它时常被冠以“末流985”的称号。这一称呼不仅反映了学校在综合排名中的相对位置,也折射出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困境。
2024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海大排第57位
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在文理工医等领域均有涉猎,但除了特色学科外,其他学科的实力并不突出。
文科在学界中缺乏足够的地位和影响力;工科除了计算机和土木水利外,其他专业实力较弱;医科领域更是空白;海大虽然长期以“理科见长”自居,但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实力并不强,业界声誉不高。这种全方位的弱势状态,使得中国海洋大学在与其他985高校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在双一流建设中,中国海洋大学虽然入选了双一流A类高校名单,但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并不突出。与第一轮双一流建设相比,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中很多上游211高校都取得了显著进展,而中国海洋大学则显得相对滞后。这不仅影响了学校在双一流建设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加剧了社会对学校“末流985”的印象。
尽管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但中国海洋大学从未放弃为国家海洋事业做出更大贡献的初心和使命。作为青岛唯一本土的985大学和中国海洋科学领域的领军学府之一,中国海洋大学在海洋强国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图源学校官网
在人才培养方面,中国海洋大学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学校不仅拥有优秀的师资队伍和先进的教学设施,还注重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通过与企业、科研机构等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和创新创业平台等方式,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创新创业资源。
天使号学生实习组照 图源学校官网
在科学研究方面,中国海洋大学坚持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原则,着力打造海洋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学校牵头筹建的崂山实验室于2022年挂牌成立,构建了高校—国家实验室融合发展体系。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学校在海洋科学领域的科研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也为国家的海洋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中国海洋大学还主持建设了我国地球科学领域首个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以及海洋领域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多场多体多尺度耦合及其对海工装备性能与安全的影响机制)。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推动了学校在相关领域的科研进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也为国家的海洋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注入了新的动力。
综合科考实习船“东方红3”船 图源学校官网
在学科建设方面,中国海洋大学也取得了显著进展。目前,学校的地球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工程技术、化学、材料科学、农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学与生态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微生物学等10个学科(领域)已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的行列。这一成绩的取得不仅提升了学校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为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
图源学校官网
未来,中国海洋大学将继续秉承“海纳百川、取则行远”的校训精神,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的综合性海洋大学。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海洋大学将为实现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加卓越的贡献!
点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