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学术研究与专业创作,会多大程度地指向不同技能、思维或品格?本期,工作坊特别邀请几位同门,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云团”2010级硕士生并2013级博士生缪贝、2019级博士生徐晶晶、2024级博士生林琴琴,三位在攻读学术型学位的同时,兼长于电影创作,对于电影的“跨界”实践,也有不同心得感受。
博士后研究方向 | 电影的进化:新媒介语境下电影的本体、影像与创制之变创作经历 | 导演、编剧《当我们相爱时在干什么》,获第 11 届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国际大学生影视作品评选活动“实验作品类最佳创意奖”;导演、编剧《蒹葭》,获第 20 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之第 14 届大学生原创影片大赛“作品入围奖”、第 12 届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国际大学生影视作品评选活动“实验作品类入围奖”;编剧《魅影狂花》网络电影,于爱奇艺、腾讯上映 从学生时代导演、编剧短片的自由创作,到进入业界成为一名编剧,经验谈不上,说说感想。 似乎有一种约定俗成的观点,认为学术创作和剧本创作是两种不同的写作方式,一个趋于理性,一个趋于感性。正是因为这样偏见,当学习电影理论的学生初进入业界创作时,总会感受到一种目光——你是搞理论的,所以你不懂创作。所以,今天更要特别谈谈两种写作的相同。 通常,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被认为是一本文学理论著作,而我真正开始研究它,是在一门剧作课上。它可以很好的指导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故事的写作,但实际上,学术写作也是“一种故事”写作,或者说,它们都可以囊括在“叙事”之下。理解了这一点,不管学术写作,还是剧本写作,在本质上,都没有离开古希腊的“叙事”原则,即,观点/主题,论据/事件(动作),连词/分镜头衔接和场的衔接,等等。如此,便可在两种领域贯通了。这也带来了一种额外的体验,就是当再听到“搞理论不能搞创作”时,便会淡然一笑。 上面说了二者理论上的相同,再说实践方面的不同。就实操上看,相对而言,学术写作的土壤,是远优于创作的土壤的。 学术写作虽然需要面对激烈而残酷的竞争,但由于专家评审、主编遴选等选拔机制的存在,好的文章还是可以“不问出处”的。然而,进入“这里”进行艺术创作,似乎更像进入了一个巨大的赌场,每一个进场的都被告知人人都有机会赢得特等奖。悬赏之高,之诱人,让人意乱神迷。既然是赌场,那么失败是常态,赢家才是少数。 为何如此?以我的浅见,相对学界,行业它如今依旧没能建立出合理、专业的评价体系。好与不好,或看个人喜好,或以数据为纲,更妄论其中的利益纠缠,使得专业评估沦为空谈。有些时候,评估创作、谈论创作、指导创作,本身已经成为一种别样的时代“大创作”了。而某些评奖更是一场笑话。当然,好作品偶然也是有的,总有专业、努力并幸运的人。但若开始借机讲述行业故事,个人成长,建议听听就好。对了,还有那头在房间里住着的神奇大象,如今这些年,也越发神奇了起来。 最后,总得来点正能量的。学术写作和艺术创作,是唯二两种,可以让你远离繁冗的日常,突然进入一种心流的状态的行为。虽然物质贫困,但一场与自己的深度精神交流,在如今已经算得上阿Q们的奢侈了。另外,如果你可以同时拥有学术写作和艺术创作两项技能时,就会有一个意外发现——原来可以拥有两片海洋。在这一边受困时,还有那一边的大海让我们游泳。 尽管我们还要面对现实,和房间里各种的“象象”们,但还请多多吃点好吃的,常常做点能做的,偶尔写写能写的,就已足够此生。创作经历 | 声音指导《云霄之上》,获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最佳影片;《胡阿姨的花园》作曲,获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纪录片;声音设计《让蜂飞》,获浙江省纪录片“丹桂奖”最佳短纪录片;声音指导《收获月影的季节》,入围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短片竞赛单元 所谓“跨界”,就“电影声音”理论研究和实践来说,两者并没有整齐划一的分界线,电影声音经典理论场域中便充满着哲学家、电影学者、导演、演员和 音乐家们的各种观点、书写和作品。电影声音现代理论开启以来,中国电影学界与业界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有着广泛的对话,以北京电影学院为阵地的学者、作者和学生则是电影理论研究和创作的重要力量。 作为以科技为底和商业驱动的声音创作,其内核是本体的声音叙事和美学。现代电影声音理论强调其“本体性”,而非“附属性”或“安静”的层级。的确,在所谓“商业”创作或制作中,“对标”“参考”是相对普遍的创意生发流;“目的”“功能”是常规的创作生产导向,理论与实践或多或少存在裂隙。幸好,“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之间亦无准确的分界,作为电影声音理论的求学者和实践者,理论研读和声音内容创作既是本职工作,也是对电影的热爱所在,努力在个体和作品中达成两者的对话。
博士生研究方向 | 中国电影研究、叙事研究、电影创作理论
创作经历 | 编剧、导演《老山高丽足五两》, 入围第十三届全球华语大学生影视奖;编剧、导演《绿洲》,获第42届蒙特利尔国际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影片”、第7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中国单元”最佳摄影奖并最佳影片提名、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第19届大学生原创影片大赛“最佳剧情片”、北京电影学院第十六届国际学生影视作品展isfvf“中国优秀学生作品”、第16届“半夏的纪念”北京国际大学生影像展“最佳制作作品”、入围2018年洛杉矶女性国际电影节、香蕉新导演掘地计划10强、成龙电影艺术馆微电影大赛“最佳影片”;担任长片电影《海底沙漠》执行制片人,获上海电影节WIP电影项目;编剧长片电影《你不来,我不老》,获第18届夏衍杯“优秀电影剧本奖”
我曾经以为,所谓经验,就是“经过体验”。在我小学时候,从家到学校要走很长的一段泥路,每次都要跋山涉水,风尘仆仆,然后筋疲力尽方可抵达。前些年重游故地,我发现那段泥路早已建成双车道柏油大马路,然后,我开始怀疑我的记忆,那条曾经泥泞漫长的小道,如今不过三分钟便可走完,曾经的艰辛仿佛在一瞬间被抹去。于是,我意识到,所谓“经验”,不仅是一次次的“经过”与“体验”,它更是被时间折叠后的记忆残片,带着感知的重力,被重新定义。我们以为自己记得的是路途的艰难,实则记住的是当时的我们:那个未曾掌握尺度与节奏的自己。 学术与创作亦然。创作中的直觉与灵感,初看似无迹可寻,然而在学术反思中却形成了新的脉络。与此同时,创作实践不断挑战学术的边界,激发出新的理论思考与批判。经验,既是对过去的再认识,也是对未来的再预见——它不仅承载着曾经的步伐,更塑造了通往下一段路的方式。
影想·迎新 | 云团2024博士新生(北京师范大学)
主编 | 陈可馨
编辑 | 刘安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