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像盛行的年代回归阅读
听觉文化研究
听觉文化研究是文化研究领域里面新起的重要维度,它考察人们生活在怎样的历史和现实的声音环境里,以怎样的方式和心态去听,体现了怎样的社会关系。如同晚近的文艺理论、传媒学、史学、文化人类学等曾经围绕视觉问题,共同造就了“图像学转向”之后的“视觉文化研究”一样,听觉的文化性问题也日益在不同学科的互动中凸显出来。本书收集、甄别和翻译了当今听觉文化研究前沿的重要论文和著作章节,期待通过借鉴国外前沿的听觉文化研究和展开本土研究实践,来形成一套有效的听觉文化本土表述话语。
声景学:我们的声环境与世界的调音
本书首次系统性地从理论构建的高度提出了声景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分析与设计方法,是一本同时涉及声景学、地理学、历史学、文化学、人类学、音乐学和信息科学领域的学术理论著作。虽然离原著首次出版已近五十年,但该书仍是世界范围内整个声景学科与声音生态学科的奠基性著作,是声学与声景学相关科研和应用领域的必读书目。
声音
本书勾勒出一个名为“纯声学”的新学科的轮廓。声音因此不再是知觉失谐或“黑暗大陆”的象征,而是应倾听技术及其命名之需而成为建构中的文化客体。通过梳理有关声音领域不同学科如音乐、声学等的研究现状,本书作者邀请我们探索日常生活领域以及文学、音乐与电影领域的声音现象。此外,作者还总结了伴随电话与留声机的出现,声音内涵所经历的历史性嬗变,最后批判性地反思了理论之于狂飙突进的实践领域的滞后。
视听:幻觉的构建
电影·电视·广播中的声音
本书系统论述了电影声音(及理论)发展史以及如何在电影、电视、广播中应用声音,使其发挥视听综合优势。
大地的钟声:19世纪法国乡村的音响状况和感官文化
本书是阿兰·科尔班分析、研究了19世纪约1万起与钟有关的事件后取得的成果。作者发现这些不寻常的事件背后存在着一个社会秩序和权力的体系。“钟”正是这一体系的一个结点,它支配乡村生活的节奏,确定其空间范围,决定集体和个人的身份,表现人们对土地的依恋。钟声构成一种语言,建立了一种交流系统,个体之间、生者和死者之间业已消失的联系有赖于“钟”得以传达和重建。钟还反映了集体的欢乐、火与血的威胁以及流行病带来的恐怖。各种集体的激情无不求助于钟声。同时,能否控制钟声的使用权成了乡村社会权力斗争支荡的焦点。本书具有法国年鉴学派的遗风,注重细节的真实,尤其注意对社会意识和民众心理的研究,村料翔实,以小见大,论述精当。其精微细致的研究方法会对学界多有启发。
声音与感受力
延伸阅读
新书推介|数字电影美学
新书推介|快电影、剧透与新消费文化
读书|物与触觉,形而下的遐想
影想读书会|从媒介考古到未来预言
主编 | 陈可馨
编辑|马玉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