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特别策划|“断亲”,勿断情

学术   2024-10-25 20:30   北京  

“或许那些所谓的疏远,只是因为我们走的太快,而父母们还站在原地。” 

——电视剧《如此可爱的我们》


本文约 3101 字,预计阅读时间 10 分钟。



独自开始求学生活后,“家”这个词便成为心底最柔软的牵挂;当我们羽翼渐丰,飞往远方,与家人相处时间也因此减少。


相隔千万里,科技弥补沟壑,沟通不算太难。但离开家后,我们似乎都心照不宣地选择了“报喜不报忧”,这种“断亲”的现象悄然在年轻人中蔓延。这并非是真正的断绝亲情,而是一种选择性的疏离,即在追求个人独立与自由的同时,我们有意无意地减少了与家人的交流。这份疏离无形中筑起了一道墙,隔断了我们和家人情感的流通,造成了亲密关系的疏远。亲情需要主动维系,同时也是我们重要的情感来源。因此,独立向前走的同时,也要回回头看看他们的身影。





     

“断亲”并不是当今社会的特有概念。费孝通先生曾说过,“中国文化中的家是一个非常有弹性的概念”,而“这种近乎无限的弹性意味着家的概念不是以其边界来限定的,也缺乏一个固定的内核。中华文化的‘家’是一个关系性的存在。”因为“家的大小和性质是由它在具体情境下所囊括的人际关系所决定的”,所以,虽然独生子女家庭逐渐成为中国社会普遍现象,但较少的亲戚网络与少子化,却让本该更加粘合的家庭关系稍显淡化。


“断亲”大多表现为:他们很少再轻易地寻求父母的依靠,也不再像以前一样频繁与家人联系。进入大学后,年轻人们的社会性关系逐渐增多,他们开始学着自主判断和独立生活,对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有了更为清晰的感知,家人的嘘寒问暖常常让年轻人们感到无所适从的“越界”。也许是因为年轻人受到上一辈“以‘爱’为名”和“为你好”的关心所羁绊,但是自我意识正在觉醒和成长,所以他们会对此感到不安与防备;又或许是因为年轻人们构建了独属于自己的“精神领地”,并不急于向家人敞开大门,与家人的共同话题逐渐减少。





为了更加全面地反映当代年轻人们的“断亲”现象,我们在学校里展开了调查。

我们调查了大学生在独立求学过程中与家人的联系频率、沟通方式等方面,并寻求了大学生对于维系与家人之间情感联系的看法和建议。


1

家人联系频率和方式





在与家人联系的频率方面,大多数人选择每天联系或每周与家人联系1~2次,较少人选择每月联系1~2次甚至更少。 


在联系方式的选择上,最受欢迎的是用微信或短信发送文字信息,其次是视频通话。由此可见现代通讯工具在维系家人关系中扮演重要角色。

联系频率统计

联系方式统计

(我们十分推荐视频的方式,因为这是非常具有温度的联系方式哦)


2

分享内容和隐瞒情绪





     在沟通的内容方面,同学们通常都会主动分享生活琐事、学业情况和心情感受,而大部分同学表示会向家人隐瞒负面情绪或问题。一方面来看,同学们大多选择“报喜不报忧”,为了不让父母操心;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家庭成员之间坦诚沟通、彼此开放包容才能更好地维系关系,诚实表达情感和反映问题促进良性的沟通。


是否会隐瞒情绪


我们看到在受访者中虽然有小部分的同学认为上大学后与家人的关系逐渐疏远,但是也有近两成的同学认为关系更加亲近。不论关系变得亲近与否,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认为在独立求学期间与家人保持联系是重要的。



在被问及如何增强与家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时,访者们建议分享生活中的趣事或成就,定期打电话或视频通话,主动向家人表达感激和关心,以及在家时多陪伴家人。除此之外,受访者们还提出了一些观点:



我们无需为家庭关系的变化而感到沮丧——也许你是第一次离家这么远、第一次需要应对亲密关系的变化,而你开始独自一人直面成长路上的风雨,并逐渐成为坚强的成年人,虽然有时候会感到孤独、无助,但这都是正常的感受。真正的爱不会被距离所消磨,也无法被阻挡。


无论是一次有意义的对话、一张特别的合影,还是一段回忆深刻的瞬间,这些都是我们亲密关系的见证、成长中宝贵的财富。无论岁月如何流转,这些幸福的碎片一刻也不会蒙尘,它们始终在我们的记忆里闪闪发亮。





接下来,

让我们来听听大家和家人的故事。


1

重温家的温暖





去年国庆,我并没有打算回家,觉得自己足够独立。自6岁起,我就开始了6年的寄宿生活,那年,校园插卡式电话机是我与家人唯一的联系方式。


似乎我早已习惯了一个人面对生活的起伏。今年,出乎我自己意料,我选择回家度过国庆。也许是那份深埋心底的牵挂让我想要回去。


家乡的吃食和风景一如既往,国庆期间,我几乎没有去繁华的市中心玩耍,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陪伴家人。我曾在夜晚和爸爸促膝长谈到凌晨三点,也曾和妹妹一起熬夜看《密室大逃脱》直到天亮,然后去睡觉,早上6点半,我俩依然倔强地爬起来赶早茶。这些日子赋予了我活力,回校时感觉自己满血复活,生活依旧有趣有盼。


回家的短暂的5天里,我吃到久违的家常菜,看到熟悉的夜景,最重要的是陪伴那些对我来说无比亲切的人。


他们健康安好,便足矣。


2

重拾家庭谈话的温暖





其实我曾一度很不喜欢家庭谈话,每次听到“我们聊聊吧”,内心都会产生一种叛逆与抗拒。虽然家中的谈话方式总是平等而亲切,每次交流后,父母也总是用他们的智慧引导我走向更好更适合我的成长方向,但我依然十分抗拒。或许是那时的我尚未体会到沟通的意义。


然而,大学生活让我慢慢改变了这个心态。去年刚入学时,我对“回家”这个念头并不感冒,以为在北京总能找到不断的新鲜感,但一年之后,我发现自己心理上感到疲惫,竟然毅然决定国庆节回家。当我重新回到父母身边,与他们谈心时,那种久违的熟悉感扑面而来。家,始终是一个能让我安心的地方。


3

一起做饭的温馨时光




(家人一起做饭)


温馨的记忆不仅限于深夜长谈,最让我难忘的,是与家人一起准备晚餐的时光。


那是大年三十的晚上,厨房里满是忙碌的身影。大家都在为一顿年夜饭而“拼命”着。漫天飞舞的蒸气与厨房里弥漫的香气共同勾勒出了一顿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一道道美味的佳肴陆续摆上了餐桌。那一晚,我们全家围坐在一起,享用着亲手烹制的美食,聊着生活中的趣事。这样的瞬间让我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幸福,也让我更加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


4

冬日里的相互搀扶




(大雪地滑,家人互相搀扶)


冬天的一个周末,我们一家决定去买年货。那天,厚厚的雪覆盖了大地,路面滑得让人走路都需要小心翼翼。我们手牵着手,互相搀扶着走在雪地里。家人之间的关怀与照顾,在寒冷的冬天里显得格外温暖。


这些片段虽然普通,却是我最珍视的记忆。在独立求学的路上,或许我们和家人的联系不再像过去那样频繁,但每一次回家,都是一种心灵的重逢与治愈。


那些我们曾以为平凡的瞬间,往往在岁月流转中变得无比珍贵。





正如这些故事所展示的那样,无论我们走得多远,家始终是心中最温暖的归属。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或许会减少与家人的互动,但这种选择性的疏离并不意味着亲情的淡化。事实上,这反映了我们在追求独立与成长过程中面对的一种普遍困境:如何在自我与家庭之间找到平衡。


然而,正如每一段亲密关系一样,亲情也需要用心维系。重建亲情纽带的关键在于开放与坦诚的沟通,尤其是在面对负面情绪或困境时,避免一味的“报喜不报忧”。当我们选择独自承受压力和负面情绪时,不仅剥夺了家人帮助我们的机会,也无形中加深了双方的情感隔阂。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呢?我们需要意识到家人并不是生活中仅仅分享快乐的对象,家是我们能够最安全、最真实表达自我的地方。通过建立更多样化的沟通方式,如定期的深度对话或视频通话,可以有效缓解情感的疏离感。此外,家人也应更加尊重年轻人的独立性,减少“越界”的干预,通过倾听、理解的方式给予情感支持。


亲情的纽带是双向的,家人之间的包容与开放至关重要。


作为年轻人,我们在独立与家庭之间找到新的平衡,不仅能让我们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支持与关爱,也能让家人们更加了解我们的生活与成长。当我们意识到亲情并不是束缚,而是一种坚实的力量时,那些原本的疏离感将会被慢慢化解。我们不需要为了保持独立而与家人疏远,也不需要将困境隐藏在心中,亲情的纽带就在每一次的真诚分享和温暖互动中得到重建。


家庭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永远的依靠,无论在外漂泊多久,那些熟悉的味道、温馨的瞬间都会让我们感到温暖,给予我们慰藉。重建与家人间的情感纽带,不仅是为了更好地融入彼此的生活,也是为了在独自面对世界的过程中,始终有一个坚强的后盾。让我们勇敢地打开心扉,重新感受亲情的力量,在独立成长的同时,与家人共同见证彼此的人生旅程。




主笔|唐恺泽 袁冰晗 黎晏辰 谢砚琪

文编|李若水

美编|刘昀端

审核|张子莹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文心

文化推荐|特别策划

随笔时评|图片故事



文心北外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媒体《文心》。以“人文、思想、生活”为宗旨,以营造北外文化氛围为己任,为大家带来新闻资讯和人文思考。在这里,见证思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