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摆脱年龄焦虑最好的方式
情感
2024-10-20 09:00
内蒙古
作者 |
帆
书
· 青洛
来源|帆书樊登读书(ID:
readingclub_btfx)
海蓝博士说过这样一句话:
“人生50岁开始,60岁绽放,70岁灿烂,80岁辉煌。”
而现实生活却是,人生20年学习,30年工作,20年退休。
似乎中年人不配谈理想,老年人不应谈工作。你只能等日子一天天流失,等行至暮年,感慨一声:
“年龄大了,别再折腾了,认老吧。”
耶鲁大学教授贝卡·利维教授把这种现象称作消极年龄观。
他著作在《不被定义的年龄》这本书指出:
衰老是一个被灌输的观念,而非科学事实,年龄观念会深刻影响你的体力、记忆力、心理健康甚至寿命。
换言之,真正决定你人生状态的,并不是年龄,而是你的年龄观。
一旦走出年龄焦虑,你的人生将永远是精彩的万花筒。
1.困于年龄的人,每一步都在下坡
在网上看到一句很扎心的话:
“年龄就像一个巨大的笼子,等我们回过神,早已被囚禁其中。”
很多人被困在年龄这个笼子里,带着无奈、认输的姿态,困兽般、冷冷清清地过完了后半生。
英国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便是典型的例子。
狄拉克是标准的青年英才。
年仅24岁,他便取得了剑桥大学博士学位,没过几年,他又发现了量子场论,著成《量子力学原理》一书,这本书现在仍是很多院校的教科书。
30岁那年,他晋升为剑桥大学的首席教授,隔年斩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此后,狄拉克还在继续做研究、发论文,但他没再发现新的科学理论。
心灰意冷之下,年纪轻轻的他写下“年过三十,赖活不如好死”的悲情小诗,逐渐沉寂在平淡的生活中。
白天,他上上班,工作之余,他游游泳,约约饭,彻底成为了一名平凡人。
和自己前半生的辉煌相比,狄拉克的人生彻底走向了下坡路。
他把自己困在年龄的魔咒中无法翻身,将人生的所有可能性掐灭在31岁那年。
现实生活中,普通人更是陷入年龄焦虑,在现实与梦想的缝隙中进退两难。
《南方都市报》曾针对年龄焦虑进行过一个调查,发现受访者中超过八成的人有年龄焦虑,主要表现在职业、婚姻、健康、外貌等方面。
贝卡·利维教授提出过一个理论,叫“刻板印象具化理论”。
他认为:
“对年龄的刻板印象会无意识地影响一切。”
30岁必须结婚,40岁必须生娃,50岁该带孙子了,60岁就腿脚肯定不好了。
我们就这样被年龄焦虑裹挟着,用年龄作为借口,一步步阻碍着自己的成长。
最终,在无尽的遗憾中,走向了生命的终点。
想起电影《黑天鹅》里说的:“挡在你面前的,只有你自己。”
强加给自己的年龄限制,就像慢性毒药,悄无声息地侵蚀着你的心力,禁锢着你的人生。
保持开放心态,踢开焦虑这块绊脚石,才能不断塑造崭新的自己。
2.年龄不设限,人生无极限
书中讲到这样一个故事。
乔纳斯医生年轻时,总认为老人是老态龙钟、难以自立的。
后来,当他发现年老的导师和同事们总是精力满满时,便尝试换一种活法。
他开始不断钻研自己的业务,同时积极去做热爱的事情。
退休后,他去了一家教学医院工作。
每周一,乔纳斯医生都会参加大查房,帮助其他医生和实习生们分析案例,掌握病人情况。
他还在一所医学院给新生讲授医学诊断课程,分享他积累了几十年的医学知识。
闲暇时,他醉心于法式烹饪,种植稀有兰花;他还迷上了近距摄影,散步时都要把相机挂在脖子上。
更令人称奇的是,他还通过考试,成为了一名业余飞行员。
原来,仅仅年龄观念的转变,就可以让一个人的人生发生质的变化。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一名戏剧演员在60岁时,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要背诵弥尔顿的《失乐园》。
他每天背诵,练习,从未间断。
终于在一次朗诵会上,他用三天时间,成功演绎了这部有6万单词的长篇史诗。
人称“铁修女”的布德尔,从50岁开始参加铁人三项全能比赛,至今参加了350多次。
82岁高龄时,她创造了“最年长铁人三项选手”的世界纪录,并将纪录保持至今。
拥有积极年龄观的人,不仅能自由享受人生,还能真正延长寿命。
贝卡·利维教授做了长期的跟踪调查得出结果:
对老龄化持最积极看法的受试者,比持最消极看法的受试者平均多活了七年半。
想起村上春树说的一句话:
“不用把人生的每一个目标都定在年龄线上,什么年龄该做什么事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当你找到你热爱的东西,你的人生才真正开始。”
很多人认为什么年龄就该做什么事情,过了年龄再做,仿佛就不可理喻。
可人生没有应该做什么的年龄,只有热爱做什么的自己。
年龄不设限,人生便不是单行线。
不被年龄定义,你的人生才有无限可能。
3
.
打破年龄枷锁,过自定义人生
英国作家、布克奖得主莱芙利在87岁时这样描述变老的感觉:
“从未如此流光溢彩”。
如果你也想要流光溢彩的生活,一定要试试这几个方法:
1.转变观念
史蒂芬·柯维说:“要改变现状,首先要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先要改变我们对问题的看法。”
要走出年龄焦虑,反思自己的年龄观是第一步。
在焦虑来临的时候,要及时识别自己对年龄的消极看法,并积极转念。
比如,当出现类似“都多少岁了,还能干啥”的念头时,要赶紧喊停,及时纠正。
当看到某个老人颤巍巍、神情木讷的样子时,你要告诉自己这只是个体现象,优秀的老年群体多得是。
不被消极看法迷了心神,才能打破禁锢,走向自我肯定。
2. 正确归因
作者在书中讲了一个故事。
一位85岁的老人因膝盖有隐痛感而去看医生。医生告诉他,你这块膝盖已经85岁了,你还能指望什么。
这位老人马上反驳,我的另一块膝盖也85岁了,它可没一点疼痛。
医生并没有诊断膝盖真正疼痛的原因,而是随意把疼痛归咎于年事已高。
而真相是,这位老人一块膝盖疼痛,只是因为他在铲雪时拉伤了肌肉。
生活中,我们很容易把发生在中年人、年老者身上的疼痛、精力不好等情境归咎于年龄。
所以,我们要调整我们的因果思维,走出总将日常情境归咎于年龄的思维误区。
找到情境发生的真正原因,才能将自己从年龄焦虑中解放出来。
3. 重塑思维
纽约大学哲学教授詹姆斯·卡斯,在《有限游戏与无限游戏》一书中提到:
世界上两种类型的游戏,即“有限游戏”和“无限游戏”,有限的游戏以取胜为目的,而无限的游戏以延续游戏为目的。
有限游戏思维下的人生只关注得失,而无限游戏思维下的人生却拥有更多自由。
诚然,衰老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它会伴随着免疫力下降、肌肉松弛、记忆力减退、反应迟缓等各种生理衰退现象。
但人生从不是有限游戏,所有年龄都只是站点,而非终点。
面对年龄增长,不害怕失去,不限制自己,去尝试,去体验。
用行动打破年龄枷锁,拓宽能力边界,你便能收获自定义人生。
写在最后
杨绛先生说过:
“你的年龄应该成为你生命的勋章,而不是你伤感的理由。”
困住你的从来都不是年龄,而是你内心对年龄的焦虑,和对自我的否定。
真正清醒的人,早把年龄活成了养分,滋养着内心的诗和远方。
记住,年龄只是数字,唯有行动才能打破桎梏。
点个
「在看」
,
愿我们都能走出焦虑,跳出桎梏,践行热爱,一步步描绘属于自己的人生新画卷。
作者 | 青洛
来源 | 帆书樊登读书(ID:readingclub_btfx)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分享,请长按下方图片,关注我,更多好书持续分享。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g3OTk4MjU3OA==&mid=2247486035&idx=1&sn=f9ec539bf625694c736200205f24002c
温迪读书
若你决定灿烂,山无遮,海无拦。不负光阴,阅读成长,一直在路上。
最新文章
《白鹿原》:沉得住气,是掌控人生的必备钥匙
《明朝那些事儿》:在自己的节奏里,过好这一生
《向前一步》:真正厉害的女人,身上都有一个“敢”字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世间的所有烦恼,都有对症良药
读懂《云边有个小卖部》,你就明白了人生的3个真相
如果觉得格格不入,不妨读读加缪《局外人》
《遥远的向日葵地》:你的心态,就是你的命运
摆脱年龄焦虑最好的方式
张爱玲《倾城之恋》:读懂这10句经典语录,悟透人生悲喜
《追风筝的人》:人生下半场,做一个不拧巴的人
《悉达多》:人生最难的觉醒,是向外施,向内求
若觉生活不快乐,就读读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
人生最难的觉醒:善待自己
张爱玲:你只看到我的凉薄,却不曾看懂我的温柔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停止内耗,你的人生就顺了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最真实的人性,在于唤醒自己
读了五遍《肖申克的救赎》,终于明白,高手总是选择“窄门”
杨绛: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远山淡影》:人这一生,都在为选择买单
董宇辉:前行,自有答案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遇事的第一思维,决定了你的人生走向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真正能治愈你的,只有自己
读了李娟的《冬牧场》才发现:所有生活,都有另一种选择
《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生活越难,越要修炼幸福力
《摆渡人》:如果事与愿违,请相信一定另有安排
《生命的礼物》:人这辈子,最重要的是什么?
人生各有渡口,不必羡慕别人
张爱玲《半生缘》经典语录20句,说尽人性,读完通透了
麦家《人间信》:凡事磨你,皆为渡你
放下,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这一生,投资自己最好的方式
看了三遍《知否》,顿悟了明兰逆袭为强者的四个真相
《一生一事》:最好的修炼,专注自己
毛姆《刀锋》:所有困境,都有出路
木心经典语录40句,句句入心,渡了无数人
治愈生活最好的方式,读汪曾祺《人间草木》就明白了
读了三遍《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就会明白,所有“情绪”,都源于恐惧
《抑郁的力量》:人生最难的觉醒,是善待自己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爱自己,是一生的功课
再读《世界尽头的咖啡馆》:所有迷茫,都有解药
重温《悉达多》:所有经历,都是成全
《谁动了我的奶酪》: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是这三种“弱者思维”
欧·亨利《最后一片藤叶》:自己淋过雨,总想为别人撑把伞
《泰坦尼克号》:最真实的人性,这部电影说尽了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10句话,治愈了我的精神内耗
重温《老人与海》: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强大的心境
《月亮与六便士》:生活怎么选,都有遗憾
再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与自己和解,是一生的修行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我们一生都在通过阅读去蔽
《悉达多》:人生最难的觉醒,是向内求和,向外施爱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