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
它们很温暖,我注视它们很多很多日子了。”
汪曾祺的文字,简单治愈,被许多人喜欢、模仿。
他就像邻家一个可爱的老头。
在清浅的日子里,优哉游哉地坐在摇椅里,温和地给你讲世间烟火,讲人情世故,讲快乐时光。
在《人间草木》这本书中,美食,美景,风物,都是他的心头所爱。
一蔬一饭,一草一木,家人常坐,灯火可亲。
他把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溢满欢喜,注入活力。
用爱和善意细细编进故事,似在提醒我们:
别烦恼,莫消沉,好好生活,慢慢相遇。
1.平凡中,以烟火浸染心灵
在《人间草木》中,汪曾祺带我们走进一个“吃”的世界。
他不仅会吃,还懂怎样做好吃。
在汪老笔下,"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他写故乡高邮的鸭蛋,“质细而油多,筷子一头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引得无数人垂涎。
还有冒出嫩叶的枸杞头的吃法。
用开水焯了,切碎,加香油、酱油、醋,凉拌了吃,那滋味“极清香”。
他了解各地菜系,对每一种口味都有见解。
如四川菜多浓厚强烈,而昆明菜比较清淡纯和。
相比于广东的盐焗鸡、常熟的叫花鸡、山东的八大块,湖南的东安鸡,德州的扒鸡。
他觉得还是昆明的汽锅鸡最好,“肥而有味,汤清如水,鸡香扑鼻。”
就连普通的番茄炒鸡蛋,他也深有研究。
制做时,要以鸡蛋清、温熟猪油于小火上,不住地搅拌,油蛋交融,嫩如鱼脑。
汪老说:“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
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
想起林语堂说过的一句話:“人世间如果有任何事,值得我们慎重其事的,不是宗教,也不是学问,而是吃。”
我们大多生而平凡,感受幸福的能力也不尽相同。
但热爱食物的人,心里一定不孤单。
当你倦了,累了,不妨停下来,品一杯香茶,尝一口美食,闻一抹花草香。
请相信,在入口入心那一刻,会让你感到满足和治愈。
2.逆境时,以乐观熬出回甘
人生多磨难,生活岂能处处美好。
在动荡年代里,汪曾祺在西南联大求学,三天两头有警报拉响。
在《跑警报》一文中,明明是危险时刻,却被汪老写得令人忍俊不禁。
之所以用“跑警报”,而不是“躲警报”或“逃警报”,是因为“躲”,太消极;“逃”又太狼狈。
唯有“跑”字于紧张中透出从容,最有风度。
有趣的是,也有不跑的。
有个女同学,一有警报,她就去洗头。
因为别人走了,锅炉房的热水,就可以独自享用;
还有一个郑同学,一有警报,就用大漱口缸到锅炉火口上去煮莲子。
哪怕不远处就有乒乓落下的炸弹,仍神色镇定。
警报解除了,他的冰糖莲子也好了。
汪老后来解释说,中国人的心理是有很大弹性的,长期以来,生于忧患,已经很“皮实”了。
面对任何猝然而来的灾难,有一种“儒道互补”的精神,精髓即“不在乎”。
而这种“不在乎”精神,是永远征不服的。
凭着这份乐观无忧的心,也让他在特殊时期,得以扛过更大的磨练。
当时,他被下放农村,对于别人,感受到的多是苦涩和心酸,甚至绝望。
可他却能随遇而安,在劳动中以苦为乐,不断学习。
他耐心给果树喷波尔多液,闲暇时,为研究站画马铃薯图谱。
画完后,他会随手把各种薯块埋进牛粪火里,烧烤,吃掉。
他调侃,“像我一样吃过那么多马铃薯的,全国盖无第二人。
感觉他和苏轼很像,是一个豁达开朗的人。
即便经历很多,承受生命之重,却活出了生命之灿烂。
犹如人间草木,皆有情,更从容。
有人说,心中有诗意,处处皆清欢。
身处低谷,不消沉;陷入困境,不怨怼。
心态好,得也欢喜,失也不悲。
再苦的日子,亦能熬出回甘。
3.生活中,以温柔润泽亲情
或许,被爱填满的人,写出的东西会丰盈。
汪曾祺从小生长在一个宽松有爱的家庭环境,尽管他三岁时,母亲就去世了。
可他的父亲很随和,很少见他发脾气,对待子女,从无疾言厉色。
儿时,父亲会为他用染了色的绢布糊蜈蚣风筝,再用胡琴的弦放风筝;
还在西瓜的瓜皮上雕镂出花纹,做成西瓜灯,里面点上蜡烛,穿街走巷,引来邻居孩子的羡慕。
在学业上,父亲是关心但从不强求。
汪曾祺的作文,每获好评,父亲都会拿出去到处给人看。
十七岁初恋时,暑假在家写情书,父亲还在一旁瞎出主意。
汪老回忆,父亲喝酒,给他也倒一杯。抽烟,一次抽出两根,还总是先给他点上火。
这种祥和的关系,被父亲称为“多年父子成兄弟。”
好的家风是可以传承的。
汪曾祺对待自己的儿女也同样亲切随和。
对于儿子的几次恋爱,他“闻而不问”,从不干涉,相信他自己的选择。
孩子们对老爸常常称呼“老头儿”,就连孙女也这样叫。
亲家母听见了,说这孩子“没大没小”。
可汪老不仅不生气,还觉得,一个有人情味的家庭,必须做到“没大没小”。
父母叫人敬畏,儿女“笔管条直”最没意思。
生活中,有多少人能在原生家庭里汲取到这样的爱护和滋养?
牛奶被孩子打翻了,是批评责骂,还是一笑了之?
取决于一个人是否被善待过,或是否想做那样温柔宽厚的父母。
都说,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
亲情的融洽,家庭的和谐,都是温柔宽和得来的礼物。
4.写在最后
采枸杞的夫妻、玉渊潭的槐花、泡茶馆、葡萄月令、栀子花的香、山丹丹花的美、荠菜的妙用……。
汪老用最平淡的语言,为我们勾勒出了趣味盎然的生活。
他把爱藏在生活里,行动里,细节里。
花鸟鱼虫,一草一木,在他眼里,皆是风景,都有灵性。
正如他在《人间草木》中所说,世间万物皆有情,难得最是心从容。
他没有大喜大忧,天然恬淡。
他喜爱美食,常抱膝闲看,带着笑意,用孩子一样天真的眼睛,搜寻生活的美好。
不由想起一句诗,“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即便经历世事沉浮,阅尽人间沧桑。
当俯下身子看到草木生发,春风又绿,热爱生活的人依然可以生出喜悦之情。
身处烟火人间,修一颗平常心;在苦难中,存一份自在心;在俗世里,保有一份真性情。
不纠结、少焦虑,随遇而安。
用一颗初心,安静地慢煮生活,定会与美好相遇。
点个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分享,请长按下方图片,关注我,更多好书持续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