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镜时代】传承大医精神,发展新质力量|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开启“三镜时代”

学术   2024-12-23 18:36   上海  


近期,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马驰原教授团队率先在江苏省内成功应用VITOM 3D外视镜完成多例显微手术。此外,马驰原教授团队应用3D外视镜联合内镜、显微镜开展多种手术入路的解剖演示及3D外视镜下大鼠颈动脉缝合操作训练。3D外视镜技术正成为神经外科手术的新质力量,这也将为患者带来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正式步入外视镜、内镜和显微镜的“三镜时代”。


马驰原教授与外视镜的故事还要从6年前说起,2018年1月21日在中央电视台首播的《挑战不可能》节目中,马教授在全国亿万观众的关注下,现场模拟脑科手术的过程,完成鸽子蛋卵膜精准互换缝合。节目要求整个操作在四十分钟内,在保证不伤蛋膜的前提下磨破鸽子蛋壳,再用手术刀取出一块蛋膜,形成缺口。随后从鸡蛋上取出蛋膜,把缺口缝合。用镊子夹着0.3毫米比头发还细的针,将薄如蝉翼且十分不耐拉扯的蛋膜缝合,还要做到鸽子蛋倒过来,十秒钟蛋液不能流出。因为蛋壳膜承受力比脑膜更差,这样的挑战难度甚至超过一台精细手术,即便如此高难度的操作,马教授依旧凭借精湛的技术在外视镜的助力下完成了这个“不可能”。




科室介绍

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肇始于1958年,当时只有刘承基1位神经外科医生,3张病床。此后,经过五任主任的接力奋进,科室先后历经南京军区神经外科中心、南京军区神经内外科研究所、全军神经外科中心,2012年荣升为全军神经外科研究所,2022年被评为联勤保障部队重点学科,实现科室建设五级跳。科室现为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联勤保障部队神经外科专科联盟东部区域牵头单位、首批江苏省神经疾病区域医疗中心,连续多年获得复旦大学排行榜最佳专科提名,位居华东地区前列。科室被授予国家卫健委脑出血外科诊疗基地、国家卫健委神经介入进修培训基地、国家脑肿瘤注册登记平台核心单位、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镜医师培训基地、市级神经外科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基地。


科室展开床位229张,设6个病区、2个专科监护室、5个专科手术间、1个DSA治疗间和1个移动CT室,年手术量达3000余台,三、四级手术占80%以上。


东部战区总医院马驰原教授使用Rubina 4K荧光神经内镜手术场景


东部战区总医院马驰原教授使用VITOM 3D外视镜手术场景


马驰原教授评价道: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是较早开展双镜联合手术治疗颅底病变的科室。无论是垂体瘤或者鞍上病变,用显微镜和内镜,或者都用内镜,在经颅和经鼻两个方向进行手术,科室都已较早开展。在听神经瘤内听道这部分,我们用内镜将内听道肿瘤切除,其余部分用显微镜进行清除,这也是科室很早就已经开展的工作。随着设备技术的不断发展,神经外科已经进入了显微镜、内镜和外视镜共存的“三镜时代”,其中VITOM 3D外视镜结合了显微镜的视野与内镜设备小巧能抬头手术的优点,成为神经外科手术“三镜时代”中的重要一镜。VITOM 3D外视镜为微创神经外科手术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成为神经外科手术的新质力量。


手术应用

近日,马驰原教授开展了一例3D外视镜下右侧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在手术中3D外视镜出色的立体成像效果,使得血管和神经辨识清晰,表现出很强的层次感。3D外视镜能够更真实地再现手术区域的立体结构,使得术者可以进行更为精细的操作。通过“外视”让术者及整个手术团队共同抬头看屏幕,解放了传统显微镜手术中术者与目镜的绑定,减少了长时间手术对术者眼部与颈椎的损害,手术过程更得心应手,手术团队的配合也更加同步且高效;同时外视镜能提供更广的视野和三维立体的画面,提升手术的效率。


VITOM 3D外视镜手术场景


解剖示教

10月31日-11月3日,由东部战区总医院承办的“紫金山脑科学峰会与神经外科论坛暨刘承基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在南京召开。为迎接大会,进一步夯实神经外科医生的专业知识,强化基础并重视实践,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举办了内外镜手术入路解剖与临床应用高级讲习班、颅底手术入路培训班、硬脑膜缝合培训班及显微血管吻合培训班。


期间马驰原教授团队使用3D外视镜进行了“眶内及眶尖的额颞眶颧经颅入路”、“海绵窦、Meckel’s腔、岩尖区的经口经上颌窦入路及额颞眶颧经颅Dolanc+Kawase技术“、”翼腭窝、颞下窝区的经口经上颌窦入路及额颞眶颧经颅入路”等多个关键区域的不同手术入路,在大脑中展开一场精细的“地图探险”。马驰原教授提到,多视角联合的方法使得学员能够更清晰地了解每一个解剖细节,并在实际手术中实现更精准的操作。


VITOM 3D外视镜解剖场景


模拟操作


在解剖示教操作后,马驰原教授团队的茅磊主任带教进行了大鼠颈动脉吻合操作培训班,血管吻合技术是神经外科一项重要的技能,广泛应用于脑血管搭桥中;而熟练掌握此项技能通常需要长时间的实验室训练。大鼠的颈总动脉直径为0.8~1.0mm,与人类的题浅动脉分支粗细相近;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烟雾病行STA-MCA搭桥的动物练习中,尤其是颈动脉的端端吻合训练中,这是最基础的练习模型,其血管粗细适中,与人体血管管径相当。茅磊主任使用3D外视镜进行了操作示教,3D外视镜更为开阔的术野、高清三维立体图像质量以及团队共享画面的优势使得学员可以更高效的学习操作步骤,缩短学习曲线。


VITOM 3D外视镜带教场景


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一直走在医疗技术创新的前沿,此次成功应用VITOM 3D外视镜也体现了团队对微创外科技术的不懈追求。我们相信,外视镜的出现将为微创神经外科提供更多可能,在外视镜、内镜和显微镜的三镜时代,神经外科手术将迎来更多的突破和进步。


专家简介


马驰原 主任医师

  • 医院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科室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国家卫健委脑出血外科诊疗能力提升项目专家委员会青委执行主委

  • 兼任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全国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全国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 先后于美国Barrow神经科学研究所、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麻省总医院、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交流访问。带领团队长期致力于脑肿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在国际上首创神经内镜“经一又二分之一鼻腔入路”,倡导内镜经鼻颅底骨瓣复位技术和硬膜缝合技术,得到国内外同行广泛认可

  • 对垂体腺瘤、胶质瘤等脑肿瘤精准诊疗的分子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坚持多学科交叉,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在脑肿瘤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入选原南京军区334高层次人才、江苏省333人才、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等

  •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课题、江苏省社会发展面上项目等。先后获得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医师青年奖、全军医疗成果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苏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奖等

  • 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60余篇,获得国家专利12项,主译《经鼻内镜颅底肿瘤手术学:多学科合作》等专著

  • 技术特长:垂体瘤等鞍区肿瘤的MDT治疗;以神经内镜为特色的颅脑肿瘤、脑出血、脑积水的微侵袭治疗;脑功能区肿瘤术中唤醒/清醒手术等


识别二维码,前往马驰原 主任医师学术主页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推荐阅读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脑医汇App(原神外资讯/神介资讯App)话题圈子”重磅上线,这里有各种专业问题及权威解答,点击“阅读原文”抢先体验!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神外资讯
【脑医汇】品牌旗下新媒体,传播、分享神经外科领域的最新进展,为神经外科医生提供一个学术交流、业务交流的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