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资料
入院检查
术前颅脑MRI:右侧大脑半球硬膜下血肿,右侧大脑半球脑沟脑回变浅(箭头所示);右侧大脑半球水肿,导致大脑中远端分支稀疏(圆圈位置)。另见大脑中动脉M1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箭头所指)。
治疗经过
颅骨钻孔并冲洗后,自钻孔骨孔小心置入可视化内镜,镜下观察见蛛网膜下腔表面有血液分解物淡黄色沉积,蛛网膜下腔脑表小动脉血管扩张(上图)。
术中术后病情稳定,术后第二天,24小时硬膜下引流量为7ml,给予拔除硬膜下引流管,拔管顺利,拔管后复查CT。
拔管后,当日CT见血肿引流效果明显,脑组织受压解除,脑水肿减轻。
病情变化
术后第五天7:30及11:00,出现间断言语不清、左上肢麻木,左手活动不灵症状,短时间内可自行缓解。
诊断思路:
急行颅脑MRI平扫+弥散加权成像:左侧枕部、右额颞顶部硬膜下血肿好转,右侧大脑半球脑沟内高密度考虑蛛网膜下腔充血(出血)(箭头所指),颅脑MRA见大脑中动脉分支较前改善,远端血管显影(圆圈位置)。DWI 序列可见局限于脑皮层的异常高信号(圆圈位置)。
给予补液、改善循环药物治疗,患者当日症状未再次出现。
一波三折
术后第七天凌晨突发意识不清,四肢强直阵挛,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患者癫痫发作后再次出现,右手无力、言语不清症状,给予复查颅脑CT较前无变化。
拨云见日
根据反复发作情况,考虑继发性癫痫,遂给予抗癫痫药物改善,肢体症状明显好转,建议给予脑电图检查(患者家属拒绝),至出院前癫痫有效控制,出院时肢体肌力正常。
血肿与癫痫之间的联系:
在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中,术后癫痫的发生可能与脑皮层充血及血肿的直接刺激相关。通过内镜观察可见,蛛网膜下脑皮层表面血管扩张明显,提示局部血流变化。血肿及其代谢产物(如血红蛋白及其降解产物)具有显著的致痫性,这些物质可刺激脑皮层,诱发癫痫发作。
Todd 麻痹的特征及影像表现:
Todd 麻痹,又称癫痫后麻痹,是由学者 Todd 命名的一种暂时性瘫痪状态,其特点如下:1. 常发生于部分性或全面性癫痫发作之后;2. 表现为迟缓性瘫痪,通常涉及单侧肢体或偏侧肢体无力,偶尔出现局部肌肉瘫痪、失语等症状;3. 感觉障碍较少见,主要与癫痫后局部脑部低灌注导致的缺血、缺氧相关。
癫痫发作后局部脑氧分压和血流量会持续降低,引发血管收缩,进一步加剧缺氧状态,从而出现 Todd 麻痹。磁共振成像(MRI)中的 DWI 序列可见皮层异常高信号,其分布多沿局部皮层脑回,与缺血性卒中的血管分布不符,部分病例还可见局部皮层肿胀。
临床提示及警示:
对于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的患者,尤其是老年人或既往有脑卒中病史的患者,术后出现单侧或偏侧肢体瘫痪,颅磁共振成像(MRI)及头颅CT影像检查亦排除了术区再出血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应警惕部分发作性癫痫后Todd麻痹,本病例最终由隐匿性的部分性癫痫发作,变为全面性癫痫发作,发作后肢体症状再次出现,更加证实了Todd麻痹的发生,因此通过规范化诊治与术后管理,可进一步优化患者的诊断及治疗。
专家简介
牟晓东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
从事神经外科工作 19 年,曾在首都医科大学天坛医院颅脑创伤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介入科进修学习
擅长颅脑创伤、脑出血手术治疗,神经重症等的临床诊疗
担任山东省疼痛医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潍坊市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潍坊市中西医结合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潍坊市中西医结合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潍坊市医学会脑血管病多学科联合委员会委员等学会任职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脑医汇App全新功能“AI问答”正式上线,您临床实践中的得力助手!欢迎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