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CCNS丨超声骨刀助力神经外科手术,夏成雨教授分享手术心得与案例

学术   2024-12-28 09:30   上海  

2024年10月18-20日,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主办,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的“第十八届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年会”(2024 CCNS)在厦门隆重召开。


脑医汇-神外资讯荣幸地参与了此次医学盛会,与全国各地的神经外科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共襄该领域学术盛举,并聚焦探讨神经外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发展动向。期间,我们特邀多位国内神经外科知名专家接受了专访,这些精彩的采访报道将分期发布于我们的2024 CCNS特别报道栏目。本期特为大家呈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夏成雨教授的专访报道,诚邀各位阅读并分享!




01

脑医汇-神外资讯:夏教授,您好!非常高兴能够在“第十八届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年会”上采访到您,请跟我们分享一下您这次带来的主题讲座?

夏成雨教授:

本次讲座主要分享了《超声骨刀在颅底外科的手术经验与体会》。超声骨刀以往多用于脊柱外科,而在神经外科,特别是颅底外科,尚未普及作为常规手术器械。颅底肿瘤手术中,安全暴露至关重要,而现有神经外科动力系统(如磨钻)存在打滑、卷棉片等风险,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
超声骨刀在神经外科最初应用于脊柱外科,其微幅震动与垂直作用力特性使其在颅底手术狭小空间内具有显著优势。相较于磨钻,超声骨刀无需清理术野、棉片,避免了周围损伤,且不会发生打滑,对保护面听神经等关键结构尤为安全。自2020年10月起,我将其作为常规手术器械使用,至今已四年,积累了丰富经验。
超声骨刀的应用,使得一些复杂颅底肿瘤(如岩斜坡脑膜瘤侵及海绵窦)的全切除率增加,可通过传统枕下乙状窦后入路结合超声骨刀,可安全暴露并切除部分此类肿瘤,同时最大程度保护神经。对于中下斜坡脑膜瘤等位于神经间隙内的肿瘤,超声骨刀也提供了有效的切除手段,实现了既切除肿瘤又保护神经的目标。
此外,超声骨刀在硬膜外硬膜内切除前床突骨质方面表现出色,如颈眼动脉瘤暴露、鞍区肿瘤暴露,特别是巨大蝶骨嵴脑膜瘤的术前骨质去除,可阻断血供,提高手术安全性。Dolenc入路教学中,超声骨刀使年轻医生在培训后即可在开颅阶段独立完成去除前床突骨质,大大节省了主刀医生的精力。

我还利用超声骨刀处理了鼻颅底沟通的巨大肿瘤切除后的颅底骨质缺损问题。由于颅骨修补材料获取不易,我尝试使用颅骨内板作为重建材料,且通过超声骨刀成功进行片状切割并修复。我认为超声骨刀在颅底手术中极为有用,它现已成为我颅底手术中除磨钻之外的必备器械,能广泛应用于各类颅底手术。


02

脑医汇-神外资讯:您作为国内神经外科领域的杰出专家,您在颅脑和脊髓肿瘤以及烟雾病的治疗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能否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您的主要研究方向和近年来的重要成果?

夏成雨教授:

我除颅底肿瘤外,也擅长其他肿瘤治疗,但近年因精力所限,主要致力于颅底及脑深部肿瘤的治疗。由于患者多来自全国各地,许多手术需我亲自全程参与,而恶性肿瘤因发展迅速,且病情紧迫,常难以兼顾。曾有一典型病例,患者来自山东,2019年发现松果体区巨大脑膜瘤伴脑积水,因风险高,全国求医未果,至2021年3月病情加重,行走困难,后求治于我。手术自中午12时开始,我亲自操刀,直至晚上8时结束,期间因肿瘤复杂,暴露大脑大静脉及其分支,止血耗时较长。此类手术每一步均至关重要,稍有不慎,患者即面临生命危险。

另外,我也开展烟雾病搭桥手术,此手术虽对熟练医生而言属常规,但烟雾病存在诸多争议与难点,因其不可逆,故手术时机的选择和围手术期管理至关重要。需注意的是,患者常有术后喝老母鸡汤、排骨汤等荤汤大补的误区,这可能导致症状加重。我特别关注烟雾病围手术期易发生的脑梗,而非出血。为此,我曾在国际SCI期刊发表文章。对于缺血性烟雾病,我主张术中维持比平时高10mmHg的血压直至患者完全清醒,并提前补液,以避免因术前禁食水导致的血容量不足和低血压,从而降低脑梗风险。对于出血性烟雾病,我也维持其术前正常血压并补液,因同样存在脑梗风险。

我在临床工作中遇到多例矢状窦旁及大静脉窦旁脑膜瘤复发患者,其中部分因切除不彻底或伽玛刀治疗后出现癫痫等问题而难以再次手术。对于矢状窦旁脑膜瘤,我采用了一种不同于传统观点的手术方法,即不考虑Sindou分型,术前也不依赖MRV检查,而是力求安全全切,尤其注重保护引流静脉和脑皮层,避免矢状窦堵塞。

传统观点认为,应等待脑膜瘤自行闭塞矢状窦后再手术,以减少出血和保护静脉回流机制。然而,肿瘤生长方向不可预测,可能同时闭塞矢状窦并压迫周围组织。此外,传统手术常残留部分瘤体,用电凝处理基底,但碳化可能不完全,且过度碳化可能影响静脉回流。我主张尽可能彻底切除瘤体,同时保护引流静脉和脑皮层。在手术中,我尽量减少电凝使用,而用血管钳撕除瘤体基底,以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并保护肿瘤与正常硬脑膜界面以及瘤脑界面。对于出血,我采用明胶海绵、缝合或血管钳等方法控制,待瘤体处理完毕后再处理残端。

此外,我遇到多例因放疗、伽玛刀治疗后肿瘤升级而再次手术的患者。典型病例为一个来自黑龙江抚远的年轻教师,初诊于国内某医院并手术,(术后病理为Ⅰ级),矢状窦内有肿瘤残留,继续增大,经伽玛刀治疗后瘤体继续增大,后转至我院全切,病理升级为Ⅱ级。术后两年,患者未接受放疗,生活正常,复查未见复发。另一患者为巨大矢状窦旁脑膜瘤,外院手术后残留,伽玛刀治疗无效,瘤体持续生长,我院前后为其切除六七次,虽病理为级,但至今已10年,患者存活。此外,乙状窦、窦汇等脑膜瘤在我院均可安全全切,此类病例非个例。矢状窦旁脑膜瘤占脑膜瘤25%,常见于年轻患者,伽玛刀治疗后可能出现脑实质水肿、癫痫等,导致手术难度增加,患者处境艰难。

我还擅长处理颈静脉孔区肿瘤,此类病例常面临求医困难。因神经外科与五官科医生往往各自擅长领域有限,对跨颅内外生长的肿瘤处理不够全面。例如,有浙江患者患颅内外沟通型神经鞘瘤,在某医院仅切除颅内部分,颅外部分采用伽玛刀治疗,但肿瘤继续生长,并出现多种症状。后该患者求助于我,我成功全切肿瘤,至今无复发。另一患者,舌下神经来源的神经鞘瘤,术后复发并粘连脑干,求医无门,几乎放弃治疗,后经我尽力切除肿瘤,至今已4年,患者正常生活。更有患者历经13年全国求医,肿瘤长达15cm,严重影响后组颅神经功能,几乎无法行动和进食,最终在我处成功全切肿瘤,恢复正常生活。此类病例众多,散落各地,因中国人口基数大,更显其普遍性。

最后,因为每个人所擅长的领域不尽相同,参与学术会议,大家可以广泛交流并相互学习各自累积的经验,这无疑将极大地推动神经外科领域的进步,同时也将对病人的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专家简介

夏成雨 教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

  • 主任医师、硕导、博士后合作导师

  • 临床医学博士(华山医院硕博连读毕业)

  • 安徽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学医师分会第二届主任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七届委员

  • 中国医促会颅底外科学分会第三届委员

  •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第八届青年委员

  • 中国垂体腺瘤协作组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

  • 第十届“羊城好医生”、安徽省首届卫生健康杰出人才、安徽省第八届“省直十大杰出青年”

  • 美国梅奥医院、凤凰城BNI、德国鲁尔大学、Greifswald大学访问学者

  • 连续8年获评好大夫在线全国“年度好大夫(神经外科)”(2017-2024)

  • 擅长:各部位脑膜瘤、垂体瘤、听神经瘤等颅脑肿瘤,尤其颅底及脑干肿瘤、矢状窦等大静脉窦旁脑膜瘤全切术;烟雾病联合搭桥;颈动脉斑块狭窄内膜剥脱术

  • 成功手术来自浙、苏、沪、津、黑、川、滇、吉、内蒙古、重庆、山东、江西、湖北、广东等20个省或直辖市疑难复杂颅脑肿瘤

  • 原中国科大附一院颅底及脑干肿瘤外科主任(2016-2024)、院杰出技术骨干

  • 原中国科大附一院南区副院长(2020-2024),分党委委员(2018.12-2024.8)


识别二维码,前往夏成雨 教授学术主页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脑医汇App(原神外资讯/神介资讯App)话题圈子”重磅上线,这里有各种专业问题及权威解答,点击“阅读原文”抢先体验!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神外资讯
【脑医汇】品牌旗下新媒体,传播、分享神经外科领域的最新进展,为神经外科医生提供一个学术交流、业务交流的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