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韩佩瑄:游内蒙古包头五当召

文摘   文化   2024-09-12 00:00   河北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游内蒙古包头五当召   

   天津 韩佩瑄    

      在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的五当沟的山谷上,有一座内蒙古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藏传佛教寺院——五当召,地处包头市西北约70公里。五当召依山而建,随坡而起,高低错落,重重叠叠,鳞次栉比,布局和谐,建筑群落与自然山水相辅相成。这里是大青山南麓吉忽伦图山之阳,寺院周围群山环抱,苍松翠柏遍布,加上高原特有的蓝天白云,环境十分优美。五当召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五当召为喇嘛教(黄教)格鲁派寺庙,与西藏的布达拉宫、青海的塔尔寺齐名,是我国藏传佛教的三大名寺之一,素有“小布达拉宫”的美誉。寺庙始建于清康熙年间,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重修,由五当召第一世活佛罗布桑加拉错以西藏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为蓝本兴建,乾隆皇帝题名“广觉寺”。寺庙原名“巴达嘎尔庙”(藏语),意为“白莲花”。“五当”为蒙语“柳树”的意思,因当地沟口柳树最多,人们便称它为“五当召”,“召”为庙宇之意。全寺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有2538间房屋,分五层建筑,鼎盛时有喇嘛1200多人。主要建筑由六宫、三府、一陵和喇嘛住宅组成,各幢建筑自成一体。随着山势的逶迤,两侧的建筑呈扇形分布,寺院周围没有围墙。所有建筑均采用藏式建筑风格:梯形楼式建筑,上窄下阔,平顶、小窗,屋檐部分有一条赭色边麻装饰,主体建筑有金色的法轮、金鹿,宝幢,红色的柱廊,外层表面涂抹一层白石灰。远看座座殿堂洁白如雪,楼顶金光夺目,十分壮观。

       五当召的建成,有一段“鹰衔经冠、奶化白莲”的传说。据说有师徒三人在建庙选址途中,一只金雕衔走了师傅的经帽后落在树上,此时一中年妇女提着木桶解拴白花牛犊,牛犊将木桶碰翻,木桶里的牛奶倾洒成朵朵白莲。莲花是佛界的标志,释迦牟尼成佛时“步步生莲”,金雕是释迦牟尼佛的护法神。而且,这里树木茂密,青草萋萋,松柏成荫,山花遍野,泉水潺潺,于是将五当召建在此地。

      临近五当召景区的道路两侧,竖立着五颜六色的经幡,随风飘舞;形状不一的岩石上,手绘着色彩斑斓的各种经文和佛像图案,未到景区,就让人感受到一种浓郁的藏传佛教氛围,还以为来到了西藏。景区入口前,建有经幡广场、祈福广场和涤心莲池。

      五当召由6座大殿(苏谷沁独宫、却依林独宫、洞阔尔独宫、当圪希德独宫、日木伦独宫、阿会独宫)、三座活佛府(洞阔尔府、甘珠尔府、章嘉府)和一座陵堂(苏波尔盖陵)组成,另有白塔两座。6宫是喇嘛们念经、拜佛、集会、说法和举行宗教仪式的地方。

      寺庙的最前部是前殿苏谷沁独宫,共3层,高22米,前廊5间,是全寺最大的建筑。殿门的两侧墙上描绘的是四大天王像,他们手持琵琶、宝剑、绢索和宝塔分别代表风调雨顺,旁边是一幅六道轮回图。整个建筑由81根石柱支撑,每个石柱上面都用彩色龙纹栽绒包裹着。殿内底层为大经堂,面阔和进深各9间,是僧众集会和诵经的场所,每天早晨,各殿喇嘛都要聚集在这里念经。地上满铺地毯,排列着数十排座榻。殿的顶部漂浮着经幡和帛画,四壁满绘工笔重彩壁画,内容为释迦牟尼一生的佛经故事,还有帐房毡房、寺塔伽蓝、城市村落等景物穿插点缀画中。大殿的二楼、三楼是供奉佛像和藏经的地方。二楼天井北面墙壁上绘有一组西藏布达拉宫、色拉寺、甘丹寺以及五台山等著名佛教圣地的鸟瞰图,最后一幅为五当召的全景图,二楼内供奉释迦牟尼和宗喀巴塑像。三楼内有国家一级文物:两座高大的曼陀罗坛城,即祭供、修道的坛场,铜质、圆底,上面制成宫殿形状,底部做成城墙,还有须弥山和云水图案。苏谷沁独宫的顶部有鎏金宝幢,高达3、4米,在太阳的照耀下金灿灿的,十分夺目。

      却依林独宫,并列于苏谷沁独宫的西侧。藏语的意思是“法苑”。殿内有全寺最大的的铜铸弥勒佛像,弥勒佛是释迦牟尼圆寂后的接替神。佛像高达10米,头戴五叶宝冠,肩饰莲花,身上的璎珞钗镯等雕刻得十分精美。此宫为专门研究讲授佛教经典和哲学理论的宗教哲学学部。

      洞阔尔独宫,高据于苏谷沁独宫和却依林独宫之上,又称黄庙,是五当召现存最古老的建筑。后半部墙壁上所绘壁画均以黄色作底色。殿门正中悬挂着用蒙、满、汉、藏四种文字铭刻的乾隆题写的“广觉寺”匾额。殿内供奉着五当召第一代活佛洞阔尔·班迪达的塑像,藻井图案由双龙和莲花组成。前厅的壁画有着250多年的历史,是全寺壁画中保存最好的,有“内蒙古壁画之冠”的美称。殿堂外面顶上装饰着法轮和卧鹿,法轮象征佛法无边,卧鹿象征众生向佛。此殿设时轮数学部,专门研究讲授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占卜和造曼陀罗法则。殿前宽阔的广场为讲经台,也是佛学院举行升学考试口试和神学辩论的地方。

      当圪希德独宫,位于洞阔尔宫西侧,俗称“驯服殿”。殿内排列威德金刚、可畏金刚、胜乐金刚等9尊护法金刚像,它们都是喇嘛教中的护法神,专司镇压邪魔,塑像形态威严、逼真,手持各种凶器,项上悬挂骷髅项链,脚下践踏恶鬼,表现出对破坏教义者有生杀之权。殿内柱上盘绕铁质蟠龙,身驾祥云,张牙舞爪,腾空欲去。

      日木伦独宫,建筑在山顶上。建于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是全寺建成最晚的一座大殿,俗称新庙。此殿设教义戒律学部,是传授喇嘛教历史及教义、教规的地方。殿内供奉黄教的创始人宗喀巴的铜像,高达9米,塑有金身,当阳光从天窗上照射下来的时候,铜像全身都是金灿灿的,寓意佛光普照。宗喀巴铜像东西两侧,沿墙壁龛内还有1000个同一姿势和表情的宗喀巴小泥塑像,象征宗喀巴化身的千佛。

      阿会独宫,位于洞阔尔独宫的后部,是寺院唯一的一座面西朝东的佛殿,设纠德巴(密宗)和满巴(医学)二部。殿门两侧绘有六道轮回壁画,殿内正面墙上为泥塑山洞,供奉有释迦牟尼及其弟子阿难、迦叶,十八罗汉和四大天王塑像。二楼供奉有白度母和绿度母塑像。大殿中还挂有大量的唐卡,内容均为喇嘛故事。

      苏波尔盖陵,位于阿会独宫旁边,是一座小巧的二层楼,为五当召历代高僧的灵塔殿。原为五当召一世活佛的寝室,活佛圆寂后,其骨灰供奉在这里,之后历代活佛圆寂后,也都将其骨灰安置于此,共供奉了历代7位活佛的舍利子。7座鎏金铜塔依次排列,最高者1米多,镶嵌珍珠、玛瑙,塔罩的雕刻十分精细。南壁供奉有无量佛1躯,面庞清丽,手捧宝瓶趺坐,体态优美。五当召供奉的活佛共有7代,最后一代于1955年圆寂。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第八世洞阔尔活佛坐床,使五当召的民族宗教文化得到完整延续,也使五当召成为全国境内历史形制保留最完整的佛教寺庙之一。 

      三座活佛府邸位于阿会独宫的南面,其中洞阔尔活佛府自成院落,环境优雅,是一座二层藏式楼房,为三世活佛洞阔尔的居所。正厅为活佛当年议事及接受王公贵族朝拜的地方,屋内玻璃花灯高挂,陈设繁多。屋内左右两侧各有一座金漆檀木佛龛,高2米,还陈列有寺院历年收藏的珍贵文物,多为乾隆皇帝御赐。一世活佛当年居住在甘珠尔府;西藏十四章嘉喜乎克图克喇嘛在内蒙古传教时住在章嘉府;五当召历代其他活佛的住所在洞阔尔活佛府。

     两座白塔是寺院内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塔高3层,塔身高18米,宽6米,内供奉释迦牟尼佛的舍利子等佛教文物。

      五当召内藏有2000幅唐卡。唐卡是以布、丝绸或纸为地,刺绣或手绘的富有藏民族特色的卷轴画。唐卡艺术是藏传佛教普度众生的法门。佛教认为普通民众不识字,就以绘画的方式告诉民众离苦待乐的方法,告诉大家生活里就有佛法的人生理念。因此唐卡不同于普通的绘画,而是有着强烈的宗教色彩和标识。

      据统计,五当召内有金、银、铜、木、泥各种质料铸成的佛像1500余尊,其中最大的有3层楼高,最小的不过盈寸。寺内现存的大量壁画,精细逼真地描绘了历史人物、风俗、神话及山水花鸟,是研究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料。

      五当召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而且也是内蒙古地区有名的学问寺庙,专门设有研究和讲授佛学等知识的各个学部,还是培养高僧的学府。清朝时期,遍布内蒙古大草原的近千座藏传佛教寺庙中的住持喇嘛大多是从五当召派去,或是曾经在五当召学习过,因此五当召素有蒙古高原藏传佛教“最高学府”之称。

      漫步寺院中,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感受到藏传佛教的神圣和蒙古族文化的魅力,耳边不时传来僧人们的诵经声和法器的敲击声,让人不由自主地沉静下来,感受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祥和。

      五当召的名木名树数量大,数百年的油松、榆树,树龄在100年的有2600多棵,最早的树木树龄有400多年。近些年新辟的五当召国家森林公园,是大青山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森林覆盖率达55%。园内特色珍稀树木达320多种,庚毗沟休闲运动区也是高山祈福圣地。

      五当召自创建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这里香火旺盛,信徒云集,蒙民对五当召的信仰程度不亚于藏民对布达拉宫的虔诚。

      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一日,在五当召正殿举行春祭仪式,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献哈达、焚香、供祭品,极其隆重。祭奠结束后,还要举行赛马、射箭、摔跤等民族传统活动。农历六月十三日、七月二十五至八月初一日,均为大型民族、宗教节日,连续7天的“玛尼大法会”及小型“那达慕”,喇嘛们在苏谷沁独宫大殿念“嘛呢经”,傍晚手持经轮,吹着法号,敲着羊皮鼓绕召庙而行,颇为壮观,吸引了周围几百里的各族人民。每年农历八月的晒佛节,僧侣们将珍贵的巨幅唐卡画像展示于露天展佛台,举行晒佛佛事活动,这时会有近万名信众和游客前来膜拜、瞻仰。

      当代诗人黄桐华在《清净诗稿》中写的一首诗这样咏五当召:“古刹庄严气势雄,空灵山水绿丛中。佛徒千百集该殿,数代高僧出此宗。社会哲史诸科目,自然科学有分工。渊深教义擎一帜,脱俗超凡皆天空。”


参考资料:

1.《中国名寺》,罗哲文、刘文渊、韩桂艳编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5

2.《中国名胜词典》,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10


韩佩瑄,笔名晓轩。1982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曾任天津市市政公路管理局党委宣传部长、办公室主任,现已退休,为天津散文微刊编辑部编辑。曾在《天津日报》《天津支部生活》《天津文史》等媒体发表文章。











本期微刊管理团队

责编:李    韵

编校:田光兰

制作:周   璇



 


温馨提示

1、天津散文微刊每周一、三、五早上八点,与您不见不散!敬请阅览!

2、为了回报广大散文爱好者支持与关注,凡是在本微刊推送散文作品的作者都可参与年终的“网络人气奖”。本奖根据单篇文章的阅读量、点赞量、留言量进行综合评定。

诚邀加入

天津散文研究会欢迎天津和全国的散文作家、文学爱好者加盟,共享文学盛宴,我们将热诚为您服务。有意合作,或者申请入会者,请联系刘银环老师手机(微信):13512073421,电子邮箱:lyh621017@126.com


微刊编辑部


顾问:张宝树

主编:李锡文

执行主编:陈彩洁

副主编:李韵

编辑:晓 轩 田光兰 紫 月 吴金程 王小平 沈晓东 于国永 李金胜  曹丁匀 周璇  范忠民  穆怀书  郭淑红  杨晓霞

荣誉编辑:李相清

天津散文•微刊邮箱:tjsw20230403@163.com

温馨提示:为节省编辑们的宝贵时间,微刊投稿必须原创首发,谢谢配合!

立足天津,面向全国

博采众长,力推精品

欢迎关注天津散文微刊

合作单位:晋泰轩

天津散文
天津散文•微刊为天津散文研究会的网络微刊,倡导抒写真情实感,讴歌美善人生,展示精良原创散文,力推优秀作品,开展作品研讨,促进创作交流。欢迎关注投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