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武采风】‖ 许清清:松林里的感念——走进芦芽山森林康养基地

文摘   文化   2024-09-18 06:08   河北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松林里的感念  

           河北 许清清           

      2024年8月21日随《天津散文》举办的“晋泰轩杯”颁奖宁武采风团,走进山西省宁武县的芦芽山。山西,总让人想到旌旗猎猎的三关要塞、气势雄浑的古都城墙、梵音袅袅的云冈石窟、晋商传奇的乔家大院……数不尽“地上文物看山西”。但芦芽山于我,听说与走进重叠在一瞬间,这里雪藏了大自然的奇山异水,不仅仅“人说山西好风光”一句歌词所能涵盖。万年冰洞、高原天池、马伦草原……一个接着一个颠覆认知的惊艳让我心潮激荡。

      那一日前往芦芽山万亩标准林,景区的专车里,文朋诗友热情洋溢,张家口作协副主席海霞,眉飞色舞地向我讲述着她采蘑菇的故事:“姐姐您不知道,在树林里看到蘑菇像看到金子一样。”车沿着蜿蜒的河谷公路逆流而上,窗外,松树与云杉像绿色的宝塔,把崇山峻岭连接成绿色的海洋。路边的谷底是清澈的河流,一团团浪花跳跃着晶莹剔透,河边碧绿的草甸平坦而柔和,三三两两的牛群,在悠闲地吃草,为碧绿的底色点缀带着白色斑点的橘黄,自然色彩的绝配,和着河水“哗哗哗”的声响,生动了满目翠色。山路十八弯,只有一车之宽,此刻我才理解为什么专车来接,走这样的路车辆必须专业有序。

      管涔山森林国家公园到了,这里是芦芽山森林的腹地,被誉为“云杉之家”“落叶松的故乡。大自然赐予的天然氧吧林幽景秀,海拔2500米,有“高山翡翠”之称,空气甜美、凉爽宜人。一座精致的木桥拱于河上,连接起公路与走向林间的木质康养步行道,林中流出的一条清河从桥下哗然而去。走过木桥循水而上,却再也看不到水的踪影,耳边却有水声不断传来。一块棕色的木牌上写着“千年暗河。伏流,俗称千年暗河……在砂岩的缝隙间流淌全不见水踪。”沿步道前行,水声依然如玉盘作响。

       眼睛被林中几朵蘑菇突然点亮,我离开松散的人群,奔向密林深处,脚底传来松软的舒适感。蘑菇也喜欢群居,一簇簇、一片片、一朵朵排成一条曲线、有的如繁星棋布散落,点亮林中的幽暗。别致的造型、温润的质感、柔和的色彩,每一次撞进视线,总会引起狂喜的心跳,海霞那句“像看见金子一样……”并非诗人的艺术夸张。没带任何容器无法采摘,不期而遇的对视已是莫大的满足。一些小小的圆圆的顶部,弧状的曲线肉质丰厚;有的却像一个小小的浅碟挤在一起,圆融的轮廓宛若大自然的柔情。乳白、微黄、中心一点橙黄渐次向外晕染,偶有太阳把光斑漏在上面,闪烁着奇妙的光芒。低矮的小翠云草,众星捧月般蓬松地匍匐在它们周围,闪着翠绿的光亮。轻轻扒开蘑菇的根,原来它们的根扎在松树裸露在泥土外粗大的根上,也有的扎在松叶层积的腐质上,堪称正宗的松蘑,是人工无法培植的天然菌类。这让我想起了那些村庄农户,门前房顶到处晾晒的蘑菇,丰富的资源成为这里的一大产业。

      年复一年凋落的松针,形成的大量腐殖质,这些含有丰富有机质的微酸性物质产生的菌丝体,在温度、湿度、光线的作用下,一夜间华丽转身,以一种新的生命姿态脱颖而出。落叶,并不意味着死亡,遍布森林的一柄柄“小伞”,是开在地上别样的花朵,它鲜嫩的生命,饱含着前世神谕般的秘密。风中张扬过的生命,更懂得大地的恩赐,化作“春泥”,是落叶对根的情意。生物界的化学反应转换着物质形态,让它们带着今生的使命,回报水土喂养一方生灵。突然明白,所谓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实是一方水土养一方植物,一方植物养一方人。

      轻轻地抚摸着粗大的树干,仰视它的笔指蓝天,原始森林,无法知晓它的年轮。不知是怎样的命运安排,一粒种子机缘巧合,把根扎向黑暗,没有悲观,没有抱怨,没有好高骛远,坚守一寸土地长成顽强的生命。为追逐一线光明,挺拔成笔杆条直的伟岸。始于春寒料峭的一尖嫩叶,绒白、鹅黄再翠绿,直至棕色苍凉的凋落,千万年重复,化作细小的颗粒。纵裂的树皮,像不规则的鳞片呈现出生命的粗粝与昂杨。远离喧闹的树林静得出奇,只有暗河流动的声音裹挟着几声鸟鸣。阳光给树梢涂上一层金黄,鲜有光束照进林间。树枝在三米之上伸展,没有其他灌木的撕扯,很适合于林间漫步。地上到处是细长的圆锥形松果,它们的籽实有的已变成大大小小的松苗,除了与其比肩的云杉,更没有其他树种,视觉与听觉都是那样纯粹而宁静。松香与湿气夹带着腐质中淡淡的酒糟气在鼻翼间缭绕,到处都蕴含着生生不息的气息与哲理,走在百世同堂的高种姓王国,感受它们美好的底色与友善的温度,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沿着步道旁的松林向上,水流的声音越来越响,像瀑布的声音。可始终没有看到瀑布的身影。偶然发现几个巨石不规则的缝隙,附身窥视,下面的暗河汹涌奔流。不知长度的石下河道,被长满绿草与蘑菇的厚厚松针腐质地毯般覆盖。或许它们在陡坡上的巨石覆盖下跳跃而来,迸溅出巨大的声响。

      垂直或倾斜于地面的巨石断面上附着一层苔藓,绿得那样娇嫩可爱。这是一种对温度、湿度、光线、空气极其敏感的物种。绒绒的温柔质感,让人似乎能听见它与水的呢喃。只有这般纯净湿润的生态环境,才能滋养出“幽芳静绿绝纤埃”的石上苔。

      芦芽山海拔2800米特有的高度,得以季风与大气环流的垂顾,东南季风的暖湿气流从汾河谷地陡然攀升后气温下降,云集成滴化作甘霖。丰茂的针叶林沉积腐化,不仅给森林提供有机养分,还像海绵一样吸吮天公降水。茂密的植被,为群山防晒保湿,绿色森林在光合作用的同时,蒸腾为大量的水汽而形成新的降水,如此良性循环让芦芽山成为黄土高原得天独厚的水塔。

      千重万壑茫茫林海孕育的暗河明流,汇集成汾河的源头,滋养三晋大地并成为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母亲河,背负着历史的沧桑,穿过悠长的寂寞与黑暗,跌宕玉碎矢志不渝,哺育着中华大地。芦芽山低调谦卑,从未张扬自己的丰功伟绩。特殊的地质结构与地理位置,集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及中国民间文化旅游示范区于一体,让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它的怀抱。

      天,蓝得澄明透彻,似清泉刚刚洗过。洁白的云像怒绽的巨形棉朵,一动不动。松杉优雅的青枝,如同剪在天上的贴画……好一块人间净土!感谢“天津散文研究会”、山西省“晋泰轩酒业有限公司”、“宁武县作家协会”共同举办的颁奖采风活动,让我有幸轻轻掀开一角面纱,感受它从远古走来的伟大情怀与万千风韵。
许清清,女,1954年出生于河北省井陉县苍岩山镇胡家滩村,1974年就读于河北化工学校,毕业后留校工作至退休,喜欢散文写作,作品曾发表于《人民周刊》《光明日报》《美华商报》《中国人生科学》《当代人》《太行文学》《石家庄日报》等。著有散文集《香树沟之月》《苍岩山之韵》。现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天津散文研究会会员。










本期微刊管理团队

责编:李    韵

编校:田光兰

制作:周   璇



 


温馨提示

1、天津散文微刊每周一、三、五早上八点,与您不见不散!敬请阅览!

2、为了回报广大散文爱好者支持与关注,凡是在本微刊推送散文作品的作者都可参与年终的“网络人气奖”。本奖根据单篇文章的阅读量、点赞量、留言量进行综合评定。

诚邀加入

天津散文研究会欢迎天津和全国的散文作家、文学爱好者加盟,共享文学盛宴,我们将热诚为您服务。有意合作,或者申请入会者,请联系刘银环老师手机(微信):13512073421,电子邮箱:lyh621017@126.com


微刊编辑部


顾问:张宝树

主编:李锡文

执行主编:陈彩洁

副主编:李韵

编辑:晓 轩 田光兰 紫 月 吴金程 雷大毕 沈晓东 于国永 李金胜  曹丁匀 周璇  范忠民  穆怀书  郭淑红  杨晓霞

荣誉编辑:李相清

天津散文•微刊邮箱:tjsw20230403@163.com

温馨提示:为节省编辑们的宝贵时间,微刊投稿必须原创首发,谢谢配合!

立足天津,面向全国

博采众长,力推精品

欢迎关注天津散文微刊

合作单位:晋泰轩

天津散文
天津散文•微刊为天津散文研究会的网络微刊,倡导抒写真情实感,讴歌美善人生,展示精良原创散文,力推优秀作品,开展作品研讨,促进创作交流。欢迎关注投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