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董贵森:只有山歌敬亲人

文摘   文化   2024-09-16 08:00   天津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只有山歌敬亲人

      天津   董贵森       

      “多谢了,多谢四方众乡亲,我今没有好茶饭,只有山歌敬亲人,敬亲人。”

      这是歌剧《刘三姐》中的一首插曲,在中央电视台播送的《走进广西》专题节目中,我又听到了这支歌,那知青岁月中的一件往事便从心底浮现出来......

      下乡的第一年,我在围场老窝铺修水库。那一天,我们在半山腰伐树。休息时,我和另一个天津知青坐在伐倒的枝叶丛中,恢复着刚才消耗的体力。夕阳暖暖地照在我们身上,我们闭上眼睛,任和煦的暖风轻拂面颊,听山下泉水淙淙歌唱。

       “多谢了,多谢四方众乡亲,我今没有好茶饭,只有山歌敬亲人,敬亲人.....”

      突然,山下传来清脆悦耳的歌声,我俩不由地直身坐起,睁大眼睛往山下望。在这偏僻的山沟里,当地的村民很少会唱这样的歌曲,这是谁在唱呢?

      山下的小溪旁,一个穿着补丁蓝制服、挽着衣袖和裤腿的姑娘在洗手和刷洗锄头,蓝制服上不同色彩的补丁格外显眼,衣领内往外翻的白衬领和衣袖挽起露出的肤色含蓄地显露着青春的色彩。站在青山绿水的背景里,简直是一幅绝佳的山水画。

      我俩小声地议论:看衣着、观形态、听歌声,估计可能也是和我们一样的知青。

       歌声随着身影渐行渐远,流散在不远处炊烟袅袅的小山村里。

      第二天晚饭后,我们几个同住在一起的知青民工回到房东家,看到房东家有个客人,正和房东大娘唠家常,我怎么看怎么像昨天唱歌的姑娘。一口的乡音是那么亲切,果然是个天津的知青老乡,在和房东大娘娓娓诉说着生活琐事。

       平时我们几个臭小子回到屋内,打打逗逗,说笑喧哗,今天进了屋里,不约而同都屏住了呼吸,静听着外屋的对话。

       姑娘和房东说了许多,从她们的对话中得知了她下乡的批次、村里仅有她们两个女知青及最近的生活状况。天津姑娘说了很多,给我产生一个错觉:仿佛是在自叙,又好像是在和我们述说。

      直到现在想起来还在埋怨自己(也包括我们几个),怎么就没能大大方方地走出去,和天津老乡认识认识,交谈交谈。两个女知青在这里一定有许多生活上的困难,我们这些小伙子去帮着她们打打柴,挑挑水,再一起谈谈家乡,说说笑话,用快乐冲淡一下生活的困苦和精神的寂寞,不是很好吗?

      也许人家姑娘正好有这个意思,可是我们这几个没出息的窝囊小伙子,居然没有一个出去搭话的。

       不久,我先行一步离开了水库工地,从此再也没有见过那位女知青老乡。

      有时回忆起下乡的生活,偶尔也想起那位女知青。尽管没有说过话,也不知她的姓名,甚至连音容笑貌的记忆都很模糊,但还是有着一丝的牵挂,不知她是什么时候离开的?是选调还是病退?甚至还想过,如果当时她是有意想和家乡的同学们搭搭话,是不是会埋怨我们几个的冷漠?

      几十年过去了。从那以后,只要我一听到“多谢了……只有山歌敬亲人”的歌声,就想起那个挽着裤腿在小溪旁,边冲洗锄头边唱歌的姑娘,那是一幅青春色彩融于山水间的美丽画卷。



董贵森,天津知青,曾编辑和撰稿多部知青书籍,作品散见于一些省市报刊。









本期微刊管理团队

责编:李    韵

编校:韩佩瑄

制作:吴金程




温馨提示

1、天津散文微刊每周一、三、五早上八点,与您不见不散!敬请阅览!

2、为了回报广大散文爱好者支持与关注,凡是在本微刊推送散文作品的作者都可参与年终的“网络人气奖”。本奖根据单篇文章的阅读量、点赞量、留言量进行综合评定。

诚邀加入

天津散文研究会欢迎天津和全国的散文作家、文学爱好者加盟,共享文学盛宴,我们将热诚为您服务。有意合作,或者申请入会者,请联系刘银环老师手机(微信):13512073421,电子邮箱:lyh621017@126.com

微刊编辑部


顾问:张宝树

主编:李锡文

执行主编:陈彩洁

副主编:李韵

编辑:晓 轩 田光兰 紫 月 吴金程 王小平 沈晓东 于国永 李金胜  曹丁匀 周璇  范忠民  穆怀书  郭淑红  杨晓霞

荣誉编辑:李相清

天津散文•微刊邮箱:tjsw20230403@163.com

温馨提示:为节省编辑们的宝贵时间,微刊投稿必须原创首发,谢谢配合!

立足天津,面向全国

博采众长,力推精品

欢迎关注天津散文微刊

合作单位:晋泰轩


天津散文
天津散文•微刊为天津散文研究会的网络微刊,倡导抒写真情实感,讴歌美善人生,展示精良原创散文,力推优秀作品,开展作品研讨,促进创作交流。欢迎关注投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