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李树华:秋天的回忆

文摘   文化   2024-09-11 08:00   河北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秋天的回忆  

   天津  李树华       

      又一次踏上这片热土,站在这一望无边的大地旁,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淡淡的金黄,庄稼还没有完全成熟,庄稼地里显得非常安静。现在农村实行的是家庭承包制,不知这大片土地由哪些人家承包了。当年我们下乡时,农村实行的是人民公社集体所有,大队统一经济核算制。人老了,喜欢怀旧,当年在这片土地上参加秋收劳动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

      我们下乡的地方,地处松花江边,地势低洼,我们称之为“大洼村”。这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小村庄,村子周围是大片的草原湿地。从村庄往南望去,远处有一道不太高的山岗,我们称之为“南岗”。岗上是一望无边的庄稼地,还有大片的果园。秋天的南岗,是沸腾的,喧嚣的,充满了欢笑声。

      记得这里当年是一大片谷子地,我们下乡的第一天,就是在这块谷地里拔草,后来多次到这里铲地。转眼秋天到了,整个大地变成了金黄色,这是我们在城里没有见到过的壮观景色,感觉真是美极了。秋收开始了,我们跟社员一起投入了紧张的劳动。整个秋收大忙季节,我们几乎天天出工,劳动强度比较大,印象比较深的是割谷子,割豆子,还有摘果子。
最累的活是割谷子
      岗上的那片谷子成熟了,金灿灿的,沉甸甸的谷穗垂下了头,在微风的吹拂下摇曳着。秋收季节到了,我们和社员们一起,到岗上收割谷子。

      在这之前,我们参加过几天割麦子的劳动,自以为会使用镰刀了。这次我们拿着镰刀,信心十足地来到谷子地,打头的队长让大家每人六条垄,一字排开就开始干了。

      社员们是从中间两垄开始割,先割下一把谷子用手拧成个“结”,放在垄沟里,然后割把谷子压在上面,接着再割两边的谷子。他们割起来,非常有节奏,右手用镰刀把谷穗搂到左手抓住,然后把镰刀放到谷杆的底部贴着地皮上用力一割到底,一把谷子就割下来了,地上的谷茬很整齐,割完一捆就随手捆起来,活儿干得非常漂亮!

      我们第一次割谷子,先试着割了几刀,感觉镰刀在手里好像不好用了。我是左撇子,用右手拿镰刀割,自然比同学们更费劲一些。谷子杆比麦子秆粗,我们女生力气小又不会用力,镰刀在谷子杆上蹭来蹭去割不下来,割的谷茬狼牙锯齿的,还有的同学不小心割到了自己的脚。

      打头的队长一看,我们确实不会割,又做了一次示范。但我们的速度还是太慢了,割地这活可是偷不了懒的,你不用力那谷子就还长在地里。队长只好让我们两个人干一个人的活,其实我们真是连“半拉子”都不如,哪干过这个呀!也别说不行,后来学着社员的样子,用心练了一阵,找到了一点感觉,把镰刀贴着地皮,一口气割到底,一把谷子就割下来了,就是速度还是慢点儿。不过,我们都咬牙坚持下来了。

      这个秋天,我手里的这把镰刀,割过谷子、黄豆和玉米杆,原来细嫩的手上磨起了泡,用手绢包扎上继续干,后来手上磨成了一层厚厚的硬茧子。
最有意思的是割黄豆
      当年岗上种了不少黄豆,黄豆夹长成之后,非常坚硬,里边还掺杂着带刺的植物(老苍子),用手摸是扎手的,可是割黄豆不能不用手啊!那些社员真是厉害,他们很会用巧劲儿,用镰刀把豆棵割下来,搂到一起堆成堆儿。我们模仿着社员的干法,你追我赶地干。后来有女生倒着割,速度更快些。

      其实这活也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只是有些扎手。那时没有劳动保护,我们把防冷用的手套拿出来戴上了。干这活,我们女生还不算落后。

      有意思的是休息时,社员们割了一些干草点着了火,又抱起几堆豆荚放在火上面烧,一会儿就听见“噼里啪啦”响了起来,豆荚里的黄豆蹦了出来,看烧得差不多了,他们把火打灭了,让大家都围过来来“拱豆”(当地社员的说法)。开始我们不好意思去捡着吃,看社员们吃得那么开心,我们也围了过去,这豆子还真是很香,以前从来没有吃过。

      捡了好一会儿,地上的豆吃得差不多了,大家不约而同抬起了头,你看看我,我看看他,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原来每个人都变成了大花猫,有的人连脑门上也抹黑了,真是太有趣了。
最开心的活是摘果儿
      秋天到了,南岗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一天,妇女队长说要带着我们女知青和女社员们去摘果,大家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那片果园还是夏天铲地的时候去过,果树的叶子是绿绿的,现在会是什么样子呢?我很想看看秋天的果园。

      这秋天的果园,枝繁叶茂,果实累累,一眼望不到边际。果树不算太高,树上结的都是太平果和大秋果,果子把树枝压得弯弯的。那果子酸甜的,脆脆的,有红色的,粉红色的,黄色的,在绿叶的衬托下很是显眼。

      望着这一棵棵果树,大家的心情好极了。我们嬉笑着,社员们打闹着,果园里叽叽喳喳、嘻嘻哈哈地沸腾着。妇女队长一嗓子 “别闹了,干活了”,大家才安静下来,开始动手摘果了。

      原以为挺简单的活,没想到也有学问呢。一开始,我们是用力往下揪,这么干很容易把枝丫折断,会影响来年果子的生长。社员们手把手教给我们怎么摘,手拿着一个果子往上一提,轻松地就可以摘下来了。一会儿就摘满了一小筐,然后倒进大筐里。半拉子小花妞儿,个子不高,脸上长了一些白斑,有点像孙悟空的装扮,本来大家一看她就想笑,她还真是风趣,一边哼着五音不全的小曲,一边摘。个子不够高了,她登上了梯子,摘满了一小筐儿,我正从旁边路过,她让我帮她倒一下,我过去接她手中的小筐,当我刚刚接触到还没拿稳,没想到她没站稳一下扑到了小筐儿上,吓了我一跳,小筐儿一倾斜果子撒落了一地,她却哈哈大笑起来了,旁边的人们也都大笑起来,我一看她的样子也忍不住笑出了声,她还真是个小活宝儿。本来静静的果园,顿时又热闹起来了。

      听妇女队长说,这片果林,是几年前村里的年轻人种下的,那些人有的当兵去了,有的嫁到外村去了。我们知青今天来到这里收获果实,享受了这丰收后的喜悦。望着这一筐筐采摘下来的果子,心中不免有一些感慨。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还真是这样啊!那么,我们这些知青来到这个小村子里,是不是也应当做一些“栽树”的事情呢?我还没有想明白呢,只听妇女队长又喊了一声“收工了,回家啦”,打断了我的思绪。

      我们背着小筐,又是一路叽叽喳喳欢声笑语地下了岗,回村去了。后来我们连续干了十多天才摘完那些果子,果园里天天笑声满园……

      紧张的秋收过去了,气温大幅下降,北方的冬天就要来到了。下乡的第一年,知青宿舍还没有建好,我们57名知青分别住在几个临时改造的大宿舍里。我们班13名女生住在一个牛棚改成的土坯茅草屋里,当时已经感觉很冷了。坚持到11月份,我们一起回津过冬了。当时我还不满18岁。

      回想当年,青春岁月一去不复。插队知青的生活是非常艰苦的,但苦中有乐,现在想想也是蛮有意思的。

李树华,网名一树繁华。天津散文研究会会员。天津老三届知青,师范专科毕业,高级政工师。多年从事文字工作,喜欢文学,有百余篇散文、诗歌、回忆录作品散见网刊、纸刊。多年专注文字编辑,曾主编史料四十余万字,收集上百集知青作品刊发网络平台。现为知青群美篇诗刊《醒韵楼》主编和微信公众号《音韵墨舞》主编。










本期微刊管理团队

责编:李    韵

编校:田光兰

制作:周   璇



 


温馨提示

1、天津散文微刊每周一、三、五早上八点,与您不见不散!敬请阅览!

2、为了回报广大散文爱好者支持与关注,凡是在本微刊推送散文作品的作者都可参与年终的“网络人气奖”。本奖根据单篇文章的阅读量、点赞量、留言量进行综合评定。

诚邀加入

天津散文研究会欢迎天津和全国的散文作家、文学爱好者加盟,共享文学盛宴,我们将热诚为您服务。有意合作,或者申请入会者,请联系刘银环老师手机(微信):13512073421,电子邮箱:lyh621017@126.com


微刊编辑部


顾问:张宝树

主编:李锡文

执行主编:陈彩洁

副主编:李韵

编辑:晓 轩 田光兰 紫 月 吴金程 雷大毕 沈晓东 于国永 李金胜  曹丁匀 周璇  范忠民  穆怀书  郭淑红  杨晓霞

荣誉编辑:李相清

天津散文•微刊邮箱:tjsw20230403@163.com

温馨提示:为节省编辑们的宝贵时间,微刊投稿必须原创首发,谢谢配合!

立足天津,面向全国

博采众长,力推精品

欢迎关注天津散文微刊

合作单位:晋泰轩


天津散文
天津散文•微刊为天津散文研究会的网络微刊,倡导抒写真情实感,讴歌美善人生,展示精良原创散文,力推优秀作品,开展作品研讨,促进创作交流。欢迎关注投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