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天,深圳南山区的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试卷简直火出圈了!连老师看完量大字多题目难的卷子,都当场傻了眼,最后不得不延长20分钟考试时间。
看完试卷后,别说家长崩溃,就连网友也不淡定了,各种吐槽,问是语文老师出的数学卷子吗?
总之,因为这份卷子,大家都吵翻天了,各种争议和诟病。
就连人民日报这样的官媒都接连报道评论了此事....可见这事儿很值得关注一下。
昨天有空,我赶紧从网上搜罗了深圳那份震惊众人的四年级数学期末卷,打印好准备挑战一下。
向上滑动阅览
才看了几道选择题,我就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倒不是被难度、文字多、题目绕吓到,而是和我以为的相差甚远!
我做题之前真以为是那种很偏很怪,为了难而难的数学题呢。可做了几道,竟然觉得题目的质量意外的高!
好几个考点都深入了数学知识点的内核和深层理解,相当具有水平,都打在要点上。
比如选择题9,是真正考孩子对乘除法的实际意义理解进行考量的,不只是会算数这么扁平的。
①是点数的直接理解,②是赋予单位量的理解,③是增加现实意义的理解,深度是层层递进的。
甚至有的题目让我这个毕业N年的人,都觉得打开了思路——哇哦,这个知识点竟然还能这么理解呀?当年我可没想到这一层。做着做着,竟有了一丝惊艳感。
再比如选择题8,把乘法竖式计算赋予了现实意义,不再只是纯粹的数字,真的挺特别。
选择题10,也是把乘法分配律具像化,匹配到数学相关的各种应用中,不再局限于一个公式上。
选择题2的大语文拓展,虽然字多了点,但内核不离数学,规律总结的题目并不难。
感觉很棒的还有第4页的三道题,很有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
这类创新的题目,我还真觉得应该让孩子们练一练,做一做,把知识用实践的方式灵活地掌握和运用,能让知识学得更透彻,以后也更能学以致用呀!
果然一套题是好还是坏,不能道听途说,人云亦云,还是得亲自做一做才能感受到。
.
但是!卷子题目做到后面,居然变得古怪刁钻起来,脑回路过于清奇。
有些题目真是让人一头雾水,堂堂“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的数学,竟然让我做出文科主观题的即视感,不知道怎么表达才能抓住得分点。
比如太阳光这道天空题,最后一个空问判断理由....直接考定理的题我也是第一次见,这反向测试考的是?难道不是会用了就可以嘛。
再比如竖式计算,还得写出可能的错误和防错方法这道题。
这....我.....我真不知道怎么能算错,基础计算怎么会算错呢?当场就把我整不会了。
考试不问怎么做对,非要怎么会出错,我也是理解不了。万一孩子打开了错误的思路,以后真老往那想了怎么办?
而且这道题并不有利于数学思维和知识理解的提升啊!顶多选择题,填空就过分了。
还有深圳地铁那“80*8”能解决的问题,我想说如果这题放在语文考试里,这句话叫做病句,原因是有歧义!
冷不丁给个没头没尾的8,能根据80km/h的时速猜到是8小时,但并没有实际意义啊。
我还在琢磨,是不是咱不在深圳当地,不知道那段13号线是哪到哪,可能是当地交通不便利?看完参考答案我都哭了,感觉自己被耍了,答案就是8个小时的行程距离。
请问这句废话叫什么解决问题,这不是制造问题嘛!
卷子做到一半,我也快哭了。
怎么这大的题量、阅读量和计算量啊。我一个大人,身体开始出现不良反应:
脑瓜子明显变迟钝,开始转不动了;阅读变得困难,信息提取卡顿,就连读卷子也渐渐感到眼花。
这是我密集用脑过度宕机的表现,只想坐下来发会儿呆休息一下。
在我的学习生涯中只出现过一次,就是高三那年考物理竞赛决赛时,到最后我有过类似的症状。想不到20年过去了,写张四年级考卷能到这个程度。
难怪这套卷子饱受诟病,被全网声讨!我做完才算真正理解。
就四年级孩子的认知和知识水平,就算新脑子好使,长时间进行学习考试训练,一套卷子考下来,谁也招架不住。
.
做完卷子,我的感受也经历了好几波起起伏伏:一开始惊艳喜悦,后面莫名其妙,接着一头雾水,然后精疲力尽,最后无力吐槽。
若让我评价这套卷子,只能说....心情复杂!明明出彩的地方很出彩,但拉胯的地方也是真的很拉胯,还不止一两个点。
从题目上的创新拓展出发,我觉得这套试卷还是很不错的,跨学科思维和真实应用场景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这些要点都有照顾到。
那几道创新拓展性题目,出得确实很到位很精彩,把知识和应用结合得很好,还有助于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能让孩子未来在生活中、工作中灵活运用所学。
这个思路很紧跟时代的需要,也是我很希望看到的未来教育改革。
做为家长,我并不希望孩子成天沉浸在题海中刷熟练度,绞尽脑汁去迎合一些套路和框架去赢得分数。
那样不仅毫无乐趣,只有痛苦压抑不说,还将孩子的创造力都捆绑束缚起来,和真正的学习背道而驰,毫无意义,都是负面作用。
我更希望孩子能看见感受理解数学之美,还有面对问题和困难时能运筹帷幄,见招拆招,游刃有余。
但这需要过程,出题人自身没有接受这种创新教育,让他们无中生有,摸着石头过河,过程一定会出现很多离了大谱的情况出现。
比如那些被网友辣评“语文出了轨,数学劈了腿”的大量文字数学题,有点为了创新而创新,硬拗的造型。
这也是深圳试卷让人闹心的地方之一。说实话,这卷子一看就不是语文老师出的数学卷子,更像数学老师出的语文卷子。
最后一页读的我都要碎了。
好人家的语文老师,谁说话这么混乱绕弯?讲了一大堆字却让人不明所以,摸不着重点,才造成“题目很难,阅读量太大”的印象。
这锅语文可不背,明摆着应该加强阅读能力的是数学老师。我一天天码字的人,做得我阅读困难症都要犯了!有些题说的都是些什么啊,问的都是啥啊?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闹心的地方就是题!量!太!大!一篇卷子不仅题目太多,计算量还大得惊人!
所有卷子拼一起,感受一下文字量~
再看下局部,一节更比六节强,一道填空题包含10道计算题:
除了几道不绕弯子的基础题,一大半都是需要苦思冥想的创新题型,加上文字多还表述不清....谁做谁崩溃。
用来做期末考试卷子,这不是存心让深圳南山的四年级学生和家长过不好年嘛!
我的总结是:出题人想法挺好的,也很用心,但下次不要了。
但这张卷子也给大家提了个醒,改革创新的风已经吹来了,早点做打算吧!
既要跟上时代,还得趋利避害,别被语文不好、经验不足的数学老师误伤了才好,哈哈哈哈。
🛒 截团通知!!!
应大家强烈要求幼儿画报在本月初再次上架,不过本周就要截团啦!
下周会在文中公布前150名的快手中奖名单,其他赠品数量也有限,还有需要的朋友们快点下单吧,别再错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