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学渣,让我焦虑的却不是成绩…

教育   2025-01-07 21:00   天津  

.



这几天我放飞自我,吐槽了不少养娃的糟心事!


我也没想到那个被班主任老师劝退,让娃下学期居家学习小图文,阅读量居然这么高!我猜大家也没想到,满满的难搞程度居然到这般地步吧?


这孩子是有多让人脑壳疼,才逼得班主任说出这样的话。




留言区里也有不少小伙伴说,小学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班主任凭什么不让娃到学校上学?


这里必须替我们班主任说句话,她以往的管理风格是有些强势,说话方式也很硬(对此我也并不喜欢)。


可就事论事,老师这次真不是以威胁或者居高临下的态度说出这个话的,相反她充满了无力感,小心翼翼和我商量着,说自己确实搞不定。


其实这么说的老师和教练不止一个,甚至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一个真能镇得住满满的老师。



(看过《大宅门》的朋友可以参考剧中的少年白景琦,我也是用这部电视剧安慰自己的,厉害如二奶奶也管不住混世魔王,别说我个普通人了。我得找个厉害的师父去,哈哈哈😂)


昨天参加老张的研究生毕业典礼,我还调侃满满这个学渣估计考不上这样的学校....于是就有朋友觉得,我可能也开始为孩子的学习状况感觉到焦虑了,就各种安慰我,让我别太着急。


哈哈哈,说不焦虑是假的!亲生的儿子怎么不担心,不过我还真不是因为满满是个学渣,为卷不动而着急上火的。



.


其实在我眼里,娃小学阶段的成绩好坏,并没有那么重要。


👉一是现在小学所学所考,总有种钻犄角旮旯绕弯子的感觉,并不是为长远知识体系的搭建而准备的。


👉二是教材编排的合理性、条理性和逻辑性都差强人意,多少有点难为孩子的认知力和理解力。


可能教材的目的是为筛选就是为了真正的学霸,也努力抻练孩子的思考力和学习能力,不是冲着知识本身去的。


孩子一开始学不好、学不会都是正常的,而且学好了也不一定就意味着以后一定没问题。



我个人觉得,家长不用在小学阶段太过计较学习成绩,而是着眼于学习过程,在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上下功夫,找到孩子的长处和问题,为将来深入学习高阶知识做好准备。


其实满满的成绩并没有很差,分数上算不得学渣。之所以说他是大学渣,完全是跨过成绩去看背后的问题了

——在小学阶段最应该好好养出的习惯、态度和学习能力上,满满真是渣到让我咬牙切齿。


👉首先他压根不想学习,完全意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


👉其次是不认真,态度敷衍,对学习效率和方法一点都不讲究;


👉最后是懒,脑子不想动一点,最喜欢摆烂和等现成的。

.


别人说他“脑瓜很聪明,只是不用在正经事上”,可这才是我最担心的地儿。学习只是一个载体,关键是背后是思维方式。


在我看来,真正的聪明不是智商高脑子快,而是人有自知之明,且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干什么事儿。


学习可以不成,但脑子得清醒。只要脑回路很清晰,孩子其实干什么都可以。


可满满这个状态,更像跟学习杠上了!全是小孩子心的任性和对抗。能理解,但这般内耗,折磨自己折磨家长折磨老师。



娃找不到学习的快乐和用处,是我眼下最需要解决的困境…但这个困境,并不是单纯家庭教育造成的,还有教育大环境闹的。




众所周知,现在孩子的学习氛围实在是太压抑了,学校太拘束,竞争太内卷,知识又多又难。从上小学开始,学习就不是有趣好玩的,压力大得不行。


前段时间有一个小学生毕业生“希瑞公主”在抖🎵发了一个颇有深度的视频,说现在的学校就是一场巨大的服从性测试,通过学习和答题路数,纪律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规训约束。



可每个孩子都不一样,都有着独特的个性和天生气质,对服从性测试的态度和反应也天差地别。


早慧且有心计的孩子,很懂得趋利避害。他们往往会主动先摸清这场测试的解答套路,再故意给出系统喜欢的答案。


哪怕心里不认可表面也假装顺从,以此通过测试以逃避内耗。


相对顺从听话的孩子,则会乖巧地按照规则的需要,收敛自己的个性和情绪,把自己变成希望成为的样子,只不过没有玩转规则的单纯顺从,多少会让孩子有压力和内耗。



还有一种孩子是一身反骨的叛逆娃,这种孩子普遍活泼好动还有主见,更自信也更自我。


当面对服从性测试的种种要求和自我意愿发生冲突时,他们不仅不会服从,还直接揭竿而起,和规则要求一杠到底,搅合得上下鸡飞狗跳。


这种娃相处起来内耗也是最大的,主打一个杀敌八千,自损一万二,颇有“不自由毋宁死”的气势。


视频里的小女孩是少数派的第一种,生活中大多数孩子属于第二种,而满满就属于为数不多但杀伤力有点强的第三种造反型了。



就是这种反叛心理,让原本就玩心重,对学习还没开窍的娃对学习和老师的教育更加厌恶和抗拒,不仅不好好学习,还在学校里惹事生非,用过激的言行表达自己的不满。


说白了,他不是不懂事,而是故意为之,孩子在用自己的方式反抗他们眼里的不公平不合理。


其实换一个角度去想,孩子还敢于表达自己的态度,在当下是一件难得可贵的事,甚至说明满满是个自信,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判断力的娃。


虽然作为家长,我没办法去鼓励他、支持他的特立独行,甚至也担心太过鲜明的个性,太锋利的棱角,在现实中会被摩擦得更狠....


换个思路想,这主见和超强的心理素质,也是一种实力了。如果未来需要拼心理健康和抗压能力,满满肯定稳赢。



至于居家上学这件事,我想过也认同不适合在学校上学的娃,居家也许是个更好的选择。


但我目前肯定不会这么选!娃一旦离开了学校,脱离了社会化,他可能再也回不去了…


而目前的我,还没有这个实力给满满的自由意志兜底....


有朋友说的国际学校,据我所知那里更卷,只是卷形式不一样罢了。现在的娃几乎没有一条好走的路。就算有,也很快挤满了人,再次卷了起来。


我现在终于理解“鸡娃不如鸡自己”的奥义了,是真的拼父母的高度和钞能力。



除了自己努力给孩子探索更多选择和可能性,眼下更实在的,还是做好娃和学校之间的衔接。


我承认自己在难搞的娃+不合理的学习现状的左右夹击下,自己也乱套了。两边的压力都让我喘不过来气,加上生活和工作的压力,我已经接不住娃的暴躁了。


现在我就等着通过寒假的间歇,重新梳理和纠偏:


先把自己的状态放平稳,再给娃疏解对立+重新捋三观+调整心态,把孩子的对抗性和攻击性给降下来。


然后等开学的时候再去调和学校那边,努力让娃回归校园,找到平衡状态······最后再改进孩子自己的各种问题和毛病。



虽然这是个大工程,过程复杂,环环相扣,也极其考验老母亲的稳定性。但从长远来看,我觉得这是眼下我能想到最好的解决办法,你们说呢?


.

满曰成长记
Hi,我是满妈,我儿子叫满满,曾是一枚高需求宝宝、职业胀气娃。为此,爱研究爱思考的我,愣是发明了“规律喂养”法,并帮助10万余位新手妈妈。现在,我继续发挥自己的“较真”随满满一同成长,琢磨启蒙,钻研教育,为了孩子,成就更好的自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