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张芳霞:失落的街边“守”艺人

文摘   2024-10-10 20:09   甘肃  

街边手艺人的失落

也是我们的失落




文图 | 张芳霞



已经很久没见过手艺人了,我花了十五元买下他的作品,不过我好像用不上,或者送给能用上它的人,或者留下来,若干年后,从旧物里翻捡出来,看这不朽的手工品!最好还是自己留着。


他知道我只是想留下他的手艺而非实用,眼睛里光亮起来,说我是个念惜旧物的人,他也是!于是给我讲他珍藏的一些古物件和钱币。


他早年行走乡间做手工箩时收集了许多古钱币,不过一些钱币跟别人换零钱时流失了,很可惜!他收集古物件不是等将来涨价了出售,只是喜欢!他还收集过麝香,后来有人生病原价出让了,别人说他是傻子,他说,遇见了他愿意收藏着,对自己是好的,如果有人更需要它,那就对别人是好的,挣中间的差价没意思!



说话间,他已经将箩圈固定好了。我问弯曲的箩圈怎么来的?他跟我讲,用电锯将柳树裁成3厘米厚,在火焰上烤,趁热曲成一卷又一卷。固定好的箩圈还需要打孔用针缝合。他拿过一个工具,手柄磨蚀得很光滑,木头的纹理清晰可见,他将手柄挟在腋下,一只手抚箩圈,一只手左右来回拉动附在锋利锥子上的绳子,五六个回合,一个小孔就做成了。我见过电钻打孔,从没有见过这种,这么简易又方便的打孔器,发明者一定是个有智慧的人。孔打好了他穿针引线,只见麻绳在他手中飞快地缝进缝出,最后打的那个结子刚好掩住孔窝。为了安装箩网,箩圈的内围需要加固一条窄窄的木条。最吃力的是装箩网,他一边拉平网面,一边将木条裹紧网,网的边缘长出箩底的部分,他用手翻到箩圈里侧了,最后又用窄木条卡紧。怕木条掉了,还需要打孔固定,只是这次他没用麻绳缝,用废弃的木条削成小尖头,塞进孔,多余的削去。



一只纯手工的箩做好了,他双手捧在面前,像捧着一件稀世宝物,半会儿没说话。我跟他说,纯手工的物品已经很少了,难得一见!他说自己已经做了三十年,一年比一年做得少,要不是老母亲生病,他原不会出门在街上做,一早上就卖出俩。正说时,他接了电话,催促去医院。不一会儿,他的妻子赶来一起收拾工具,那些专门的工具,常年累月地使唤,光亮又灵巧,好几样我都没见过,更叫不上名字,他刚才用得多娴熟。


临走时,我看见他的手工布鞋全湿了,虽没有沾满泥巴,可鞋面颜色模糊,看来在水里浸泡过的。这清晨没有雨!他的妻子说昨天街上浸湿了,早上没来得及换!我很惊奇,除非他就那一双鞋子,不然换个鞋子不会耽误多久时间的!我对他的妻子说,潮湿鞋子凉脚,脚凉容易生病。她说,那快回去把儿子的鞋子换上,果然只一双鞋子!他有五十好几了,如果不是不得已,不会穿着湿鞋在街头!



生活不易,可他多精神,收集古物件,坚持自己的手艺,他过去经历过什么我并不知道,可他一定活得踏实!在这个雨后的清晨,我和他的相遇多么偶然,他为我展示了一件濒临失传的手工品的制作过程,他是艰辛生活的亲历者,又是传统手艺的传承者。我作为一个真诚的观众,为他娴熟的手艺和执着的精神而心生感动。


他走后,一个女人拿起我的箩,说,多粗糙,多贵。可是她怎么知道我心中小小的朴素的愿望呢!多想留住那些古老的手工品,那些经由人手缓慢制作的物件中,凝结了手艺人一生的心血和代代相传的智慧。在过去物质极贫乏的年代,走街串巷的传统手艺在乡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今天,我们的用具轻薄而简捷,充斥在各个角落,我们也许会因为获取得太过容易而失去惜物的情怀。那些拥有高超手艺的人,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场景,渐渐老去,那些价值连城的手艺也随之销声匿迹。如果有一天,我们和我们的后辈再也没有机会看到那些技艺,多么可惜!如果我们每个人有心保护并传承这些技艺,该多好!


心若还在,世界就不会枯萎!


● ● ●  

作者简介



张芳霞



张芳霞,女,生于1984年,中学地理教师,任教于甘肃省通渭县第一中学。


通渭县作家协会
通渭县作家协会官方网上平台,是加强通渭县籍文友乃至关注关心支持通渭各项事业发展的所有人相互交流的重要平台,旨在以文会友,共同促进。 本公众号主要发布通渭作协报道、各种征文赛事信息、推介本地文学成果,定期或不定期展示相关文学作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