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回忆——通渭县作家协会端午节征文诗文精选(一)

文摘   2024-06-10 01:44   甘肃  

传统

传统


端午回忆——通渭县作家协会端午节征文诗文精选(一)


刊首语


杨柳依依,青草萋萋。五月的襄城大地,风和麦浪轻,云舒燕穿行。“端取乎正,午得其中”,端午佳节,应时而至。满山满屲飘荡着秦韵秦腔,满街满巷飘浮着粽叶的清香;花花线牵扯着万里乡愁思绪,高高山点燃了一季耕耘激情;香包包装满了一腔平安祝福……

  五月如花,生机盎然,通渭作家协会的会员们妙笔低吟,将在充满诗意的仪式中享受端午佳节的愉悦,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们的诗情画意中吧!

                                                                                         ——通渭县作家协会编辑部



本期目录


韩蓉芳||香草浓浓端午情

朱智勋||怀念儿时端午节

史魁星||过端午

魏碧霞||悠悠艾草香  浓浓端午情

刘俊||传统习俗——点高高山

金燕||端午粽香情

李永红||过端午

张娟||我在回忆里过端午

张相利||端午节

陈国璧||话家乡的端午

杜莉||马莲花的想念



香草浓浓端午情


韩蓉芳


端午将至,夏季还这样年轻。

麦浪翻滚,玉米亭亭玉立,洋芋还没开花,裸露的大地被大片的绿覆盖着。我家被白杨树、柳树、杏树团团围住,透过树荫的光斑驳地撒了一院。从树缝里滴落的鸟鸣,夹杂着蜜蜂的嗡嗡声,清晨的忙碌从半空传来,也从母亲的厨房传来。提前捂好甜醅,做上些花馍馍,还要撒一盆凉粉,炒一盘韭菜咸菜,炝上一碗浆水,再准备一碗油泼辣子。等孩子们都到家,就能吃上母亲美味的饭菜了。

端午快要来临的时候,我们就这样拾掇光阴。

端午节的仪式感来自于母亲的精心准备。她一定提前去镇子上赶集,买回香草、彩线、雄黄,也肯定给孙子们买了大香包。等我们刚踏入家门,母亲就忙不迭地给我们手腕上缠上彩线,给耳朵和鼻孔里吹上雄黄,给孙子们挂上大香包。一个五彩缤纷的端午节,就这样开始了。

清晨的光窸窸窣窣地撒在地面上,摇曳着。野草莓顶着小如星辰的花瓣,在河边静静地开着。清澈的溪水绕过青苔、碎石缓缓流去。路边上的大白杨树亭亭如盖,发光的树叶在风中闪动。青草覆盖着山坡,草尖上露珠端坐,旷野空阔,狗蹄子花儿漫山遍野恣意绽放。河边的沙棘,深灰色的小叶片,像水墨晕染而成,枝干弯曲,密密匝匝地簇拥着长成了沙棘林,供小鸟们安家筑巢。静默的群山上每一条细长而陡峭的山路都曾遍布我的脚印。

端午节是我们村除春节之外最盛大的节日,到山上看戏又是节日里最重要的事情。方圆几百里的乡亲们在这一天都会相聚到山上看戏、会友。

我依然清楚地记得小时候看戏的情景。我们沿着野沟咀细长而陡峭的山路而上,到达山顶后,又穿过宽阔的大路。路上都会遇见三三两两的乡亲,我们胸前挂着大香包,脚上穿着新布鞋,背上背着干粮和水,气喘吁吁,你追我赶,恨不得插上翅膀飞进戏场。

戏台建在低处,由于戏场过于窄小和炎热,看戏的人有的在山上、有的在戏场、有的在大树下乘凉……到处是人的海洋。看戏的时候,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拿着父母给的几毛钱,买汽水、买瓜子、买冰棍,在人群里蹿来蹿去,将所有亲戚呼唤到一起,那时的人们没有手机,亲友们相见分外亲热,相互分享带来的食物,叙着家常,谈论庄稼。

折柳挂在屋檐上,折花插在方桌上。焚香,卷起门帘,让细碎的光束照进来,让香烟袅袅飘至院落中。小鸡悠闲地啄食,小猫翻来覆去打滚,孩子们在院里打闹嬉戏。我侧耳聆听,树叶、微风、流水……水声淙淙,就在附近,也许更远一些。我终于可以一动不动地凝视晴空,那样澄澈而蔚蓝,不受任何世俗的牵绊,不用刻意掩饰心中早已裸露的荒原,仿佛正在经历着明亮的童年。



怀念儿时端午节


 朱智勋


芭蕉绿了樱桃红,岁月太匆匆。转眼又到粽叶飘香时。“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脍炙人口的诗句早已渗透在每一个游子的心里。

记得小时候老家人把端午节叫“五月五”,每逢这天早上我们从甜蜜的梦乡醒来,发现手腕和手指上被绑上了花线,那种喜悦之情无以言表,因为早早盼望着这一天的到来,这天不但可以绑花线、挂荷包,而且家里会做很多好吃的。小时候听老人讲绑花线可以防蛇,但从我们孩子的心里来讲觉得绑花线更是一种时髦。记得端午节这天,天还是麻麻亮,父亲拿就着斧子去村里砍些柳枝,然后插在屋檐上,微风吹过,柳枝在屋檐上摇曳,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当然我们小孩也会拿一些柳枝做个帽子戴在头上,很凉爽舒服,据说插柳枝可以起到驱鬼避邪的作用,这种习俗也体现了老百姓对健康和吉祥的追求。

小时候过端午节没有条件吃粽子,也没有赛龙舟。但记得母亲会在厨房里面忙乎一天,早早起来发面烙“馉饳”,馉饳,其实就是锅盔一样的花馍馍。其做法就是擀成各种形状的面饼,再用剪子、梳子、草帽、顶针等物件雕刻出各种图案,既好看又好吃。还有甜醅也是老家过端午必做的美食,母亲会把发酵好的甜醅调配好盛在瓷盆里,那种酒香味香气四溢、沁人心脾。有时候母亲还会做些凉粉等美味食品,那种熟悉的味道弥漫氤氲在房前屋后,连过路的人都会驻足停留片刻。在那个物质匮乏年代,这种生活只有在过传统节日才能享受到。

吃罢早饭,我同伙伴们高兴得到处炫耀自己手上的花线,村前村后,大家一拥而过,成群结队互相玩耍,这一刻也是最开心的时刻。在老家通渭,很多地方都有唱戏的风俗,例如鹿鹿山、清凉山、陇阳等地的庙会都在端午节举行。戏场上,老人们叼着烟袋,正津津乐道地讲着戏的情节,时而让台上的丑角逗得老人哈哈大笑,露出了被旱烟燻黄的大豁牙。女孩子们穿着各种鲜艳的衣服,胳肢窝夹着麦秆,手腕上挂着一盘草辫,站成一排,说笑间双手交织着编草辫,动作是那么的娴熟。戏场上摆满了各种小吃,小贩们大声吆喝着、叫卖着,我们也会从兜子掏出皱巴巴的两毛钱,买上一碗辣椒油飘香的浆水凉粉或来一碗甜醅解解馋,在炎热的夏天那种感觉甭提有多爽。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屈指一算,已在外面过了三十个端午节了,每到这天都会去超市采购一些食品和粽子,在物质方面相对比小时候更丰盈一些,但总是找不到小时候过节的那种感觉。都说“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我想,起码那份最淳朴的乡情是无法忘怀的。像我们这些游子,在节日里,除了和家人团聚,战友或同乡可能会偶尔聚在一起,看似在推杯换盏、 觥筹交错中发出爽朗的谈笑声,心中有种说不出,是孤独和落寞。

随着社会的发展,龙其在城市,端午节的节日气氛也在逐渐减弱。人们对于节日的概念,首先便是“去超市买点粽子吧”,甚至有时想吃不吃,也没有多大关系。有时候买些粽子放好几天没人动。孩子们放假几天,每天怀揣手机,好像对节日也没多大兴趣。端午节,愈来愈若有若无。对我们成年人来讲对端午节感触最多也只是沉浸在儿时的一些回忆里。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尤其传统节日更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每一个节日都是在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形成的,绝不是“封建”、“落后”的代名词。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应该感到自豪,因为这些传统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值得我们挖掘和弘扬。





过端午


史魁星


转眼已是农历五月,这时候,玉米拔节,豌豆吐丝,胡麻郁郁葱葱、花如紫云,洋芋茁壮生长、含苞待放。艳阳撒满沃野,阳光下尽显七彩缤纷,暖风抚动麦浪,风中包含花粉的味道。乡村最美是五月。

端午节,这个传统的标志性节日,就在农历五月初五,所以民间习惯称呼为“五月五”。

端午节还有一个名称,叫端阳节。记得很多年前的一个五月五,我和一群小伙伴骑着自行车去吕阳铺看戏,那时候摩托车很少,自行车还算流行一点的代步工具。我们在沙石路上颠簸了近一个小时才赶到目的地,打老远就看到了戏场门口搭建的巨大彩门,彩门上方用大红纸贴着四个墨笔大字:“共赏端阳”,字体苍劲,气势磅礴,毫不吝啬地展示着翰墨通渭的风采。再看那戏场内外,街道上、商铺中,河滩里、树荫下,摩肩接踵、额头上汗晶晶的人潮,当时就感觉那个题字确实非常应景。“端阳”,听起来更奔放、更热烈一些,和这个时候的天气还有人们的心情有种相辅相成的意味,使人闭着眼睛就能体会到艳阳中到处游山玩景、人头攒动的节日氛围。但是,“端午节”这个称号,还是被人们所常用,大概是文化主导的作用吧。

当然,如果在端午节这一天只知道游玩看戏,那么祝贺你,你看淡了浮云,做到了了无牵挂,说明你的人生真是无忧无虑。在节日里,普通人应该是心中有所期待、有所向往、有所信仰和崇拜的。就像“十一”祝福祖国、清明祭祀先烈,端午节也有内涵,它也是非常现实,不能忽视的。

天刚刚亮,太阳还没有升起来,家家户户屋檐上就已经插满了带着露水的柳枝,那是主人早早起床才折的新柳。据说,端午节的柳条有神奇功能,插上它可以祛病避邪。常言说:不怕没钱,就怕有病。对于病邪,人们自然希望远离,所以想方设法百般祛除,什么单方、偏方、经验方,看见的、看不见的,瞬间的、永恒的,显性的或者暗物质,只要不是死钻牛角尖,即便使用迷信手段也无妨初心,哪怕它有万分之一的效果就值得一试,何况它是柳条,还是绿色的纯天然的柳条,风情万种,檐前一插,心情大好。

给社庙上献旗幡也是“五月五”的重要节目。这个无关科学不科学,如果硬要套上科学的话,那就可能是“心理暗示”的范畴了,伟人也说过“头上三尺有神明”呢。纸做的幡旗上印着盛开的花朵,鲜艳夺目,喻示着百业兴旺、繁荣昌盛,乡亲们虔诚地各自将幡旗挂在显眼的地方,献给那冥冥之中美好的愿望,心中自然如愿所为,就会坦然面对一切了。

五月五扎五彩丝线拧成的手环,是为了防止毒虫咬伤,如果你爱家人,会错过这个约定俗成的预防机会吗?我想你一定不会忘了它,并且,会在孩子还在睡梦中的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捉起她的小手腕,小心翼翼地给她扎上。还有彩色的香囊、项圈和各种挂饰,将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

俗话说:五月五,吃不吃胀着呢。其实,那还是吃多了的缘故, 因为端午节这一天,好吃的实在太多了,除了特别准备的主食,还有甜醅子、凉粉、酿皮、牛筋面,这些五月五普遍流行的小吃,都是抵挡不住的诱惑。



悠悠艾草香  浓浓端午情


魏碧霞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一个令人向往的节日。端为正,午为阳,端午为正阳之日,这一天人们一般选择采艾蒿、插杨柳、撒雄黄,扶阳祛邪、驱邪避灾,是对家人的连绵爱意。

艾叶飘香,佩戴香囊。手中的五彩丝线牵着我的思绪,晕染了眉弯,在时光的倒影里,演绎着生活的唯美,载运着童年的往事。

农历五月是黄土高坡里一年最美的时节。田野里发着绿油油的光,不,是蓝盈盈的光。哦不,确切地说应该是五颜六色、姹紫嫣红、欣欣向荣、生机盎然的。是大地和农作物给庄农人的精神馈赠,也是给庄农人深深的敬意!

娇俏的豌豆花儿在徐徐微风里争奇斗艳,枝干壮实的已经结出了翠绿香甜的果实。麦田里麦穗吐露出白白嫩嫩的花蕊,小时候,我不知道麦子会开花,我问爸爸、妈妈,每一种粮食都开花,为什么最受庄稼汉青睐,养活人的麦子不开花。是爸爸、妈妈让我知道平淡无奇的麦子也会开花,而且开的是与众不同,和她的身体一样白胖胖的白花。勤劳的小蜜蜂精心地传授花粉;胡麻地里更是星光璀璨,一朵朵、一排排蓝色,紫色的花儿迎风招展;还有玉米、洋芋、高粱,山坡上娇羞如新娘子般的狼毒花、野菊花、紫花苜蓿……这里是我可爱的故乡,她见证了我无忧无虑、欢蹦乱跳的童年,回家的小路上炊烟袅袅,鸟语花香。

记忆中端午的清晨,露珠儿俏皮地和小鸟打着招呼。天微亮,花草的芬芳伴着泥土的清香和着母亲轻柔的声音,唤醒熟睡中的少年。

呼朋引伴,一个呼唤着另一个的乳名,不一会儿,庄间的孩童各自佩戴着鼓鼓的妈妈连夜赶制缝好的荷包、香囊。

荷包、香囊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工艺复杂,手工精细,造型灵巧,形态各异。香囊里一般装置名贵的中草药或香料,而荷包则装置棉花,荷包和香囊是端午节里一道必不可少的装饰品、吉祥物,如今被国家列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人和小孩分别在手腕和脚脖子上一一绑上漂亮的五彩丝线。五彩丝线寓意着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的向往,五表示农作物粮食五谷丰登,彩线表示家家户户都吉祥如意。

大家伙儿七嘴八舌,纷纷炫耀着自己的“宝物”,比谁谁的颜色俊,谁谁谁的手工好,谁谁谁的香……与此同时,大家又不约而同地夸赞着各自心灵手巧、技艺超群的母亲。

手脚麻利的孩子从树林里采来了柳条,学着大人插在了门框上,寓意着风调雨顺,庄稼能有个好收成。    

也有在门上插艾蒿的,寓意着驱灾辟邪。艾蒿适生性强,喜阳光、耐干旱、耐严寒,全草入药,有温经、祛湿、散寒、止血等作用。艾叶晒干了,捣碎成艾绒,可以制成艾条,用来艾灸治病,还可以做成印泥,盖章时使用。除此之外艾还可以熏烟、消毒、杀虫,嫩的芽和幼苗可以食用,民间有艾叶煮鸡蛋养生食疗法。

庄间也有种沙枣树的人家,换作平时都不敢折,端午这天可以破例,顽皮的孩子一跃一纵爬上树干折下许多枝,正如老人说的:放羊娃上树——明折来!

一串串茂盛的金色花香沁人心脾,童年时能拥有一个沙枣花的荷包是每个孩子梦寐以求的心愿。当然有幸在端午节清晨用露水洗脸,更是让人神清气爽,心灵通透。

民以食为天,中午放学,家家灶房里传出了香喷喷的美味,洁白如玉的爽口凉粉、晶莹剔透的漏鱼(凉粉的一种,形状极像小鱼儿)、粘粘糯糯的甜醅子、精致可口的花馍馍、韭菜炒鸡蛋、腌缸肉炒粉条……是必不可少的端午盛宴。

一年一端午,一岁一安康。端午,是团圆,更是思念,端午的美味浓浓满厨房,端午的艾叶悠悠香满堂。

站在不惑之年的门槛眺望,一边学习包粽子,一边学母亲样子给我的孩子家人做美食,顷刻间被思念和爱重重包裹!

鼓鼓的荷包和五彩丝线,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传承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和苦中作乐的感人情怀,凝聚着庄稼人勤劳的心血和崇高的思想。我把思念的点滴情意寄于笔尖,跃然纸上,愿朴实美好的乡村田园生活被更多的人儿分享!





传统习俗——点高高山


刘俊


端午节,又称五月初五,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其名称在中国所有传统节日当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这一节日主要庆祝活动包括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喝雄黄酒等,这些活动丰富多彩,热闹喜庆,体现端午节的独特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我的记忆中,在我们北方,既没有赛龙舟,又无喝雄黄酒的习俗,只有吃甜醅、插柳条、戴香包、点高高山的习俗,在此我就专说说点高高山。

小时候,在端午节前十几天,由年龄较大的孩子集合同村伙伴,从山地、河湾、沟岔、山坡的杨柳树上折下枝条,堆集到一起,经过一段时间风吹日晒风干后,在端午节的前一天下午,中间找一些既长又粗的枝杆作为支撑,其余柴禾、枯枝、树叶都堆集周围。一切准备齐全后,伙伴们吃过晚饭,都聚集在山神庙前的一个窑洞里,等待凌晨五时一到,由点火手把事先准备好的火棍(棉花上蘸上煤油)用火柴点着,捅入高高的柴禾里,一时间熊熊大火通天际,半边天被大火照得通红,伙伴们载歌载舞,欢呼雀跃,全庄老少被通天大火和孩子们的喜笑声惊醒后,依次来到高高的山火前同贺节日,一个端午节日氛围笼罩在寂静的小山村。

待大火逐渐熄灭后,人们开始在山坡地埂上采艾草,用山泉水洗脸洗手,大人给孩子们戴上事先购买的花线手纩,传说戴上这种花线手纩,能防蚊虫叮咬,这时采摘的艾叶能防治百病。

点高高山就此宣告结束,每家每户在大门上插上柳枝,接着开始享用以凉粉和甜醅为主的节日美味佳肴,这就是我记忆中的山村端午节的盛况。








传统

节日

小扇引微凉,

悠悠夏日长。


端午粽香情


金燕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在这粽叶飘香的季节,我们迎来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等,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端午节的由来,有多种说法。其中,最广泛流传的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据《史记》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却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格,影响深远。公元前 278 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的习俗丰富多彩,除了吃粽子、喝雄黄酒、赛龙舟之外,还有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等习俗。这些习俗都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寓意。

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等习俗,主要是为了驱邪避瘟。菖蒲、艾叶、苍术、白芷等都是具有芳香气味的植物,它们可以驱除蚊虫、净化空气、预防疾病。在古代,人们认为这些植物具有神奇的力量,可以驱邪避瘟、保佑平安。因此,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将菖蒲、艾叶等悬挂在门口、窗户等地方,或者将它们薰烧,以驱除蚊虫、净化空气、预防疾病。

赛龙舟则是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习俗之一。赛龙舟不仅是一项体育竞技活动,更是一种团结协作、勇往直前的精神象征。在赛龙舟比赛中,队员们需要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这种团结协作、勇往直前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

吃粽子则是端午节最受欢迎的习俗之一。粽子是一种用糯米、红枣、肉类等食材包裹而成的食品,它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寓意深刻。粽子的形状像一个三角形,寓意着“三角四楞长,珍珠里面藏”,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粽子也是一种团圆的象征,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和家人一起吃粽子,共同庆祝节日,享受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端午节,是一个充满诗意和温情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我们可以品尝到美味的粽子,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和友情;我们可以欣赏到精彩的龙舟比赛,体验到团结协作、勇往直前的精神;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让我们一起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让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




过端午


李永红


小满节气过后,在襄城的街道上,常常可见一些小摊小贩,他们在行人过往的拐角处,支起架子,上面挂着各式各样的彩色香包,惹得路人驻足观看,特别是妇女儿童,往往要逗留半天。这气象,预示着一个充满人间烟火气的端午佳节快要到来了。

端午节前一天或者早上,年轻的妇女大多会涌向超市,购买时鲜的浅绿色粽子。这粽子,有米包的,也有肉包的,味道各异。出于习俗,人们选择米包的居多。吃粽子的时候,颇有些讲究。取三五个粽子,剥掉粽叶置于碗里,将蜂蜜倒入油锅中熬一会,然后用勺子在紧巴巴的粽子上浇少许,夹到嘴里,软糯又有蜜香,令人满口生津。吃罢早餐,该是小孩们的欢乐时光了。大人会为他们换一身崭新的夏衣,在稚嫩的手腕处绑上五彩线,胸前自不必说,系着鲜艳的荷包了。这满目斑斓的世界,全然是为小孩子们造就的。

这天,人们放下活计,放松心情,携儿带女,或出游,或逛庙会,沉浸在节日的氛围里。

我小的时候,物质贫乏,不似今天有着成品的粽子,有着琳琅的五彩香包,但端阳节的气息,却是浓浓的。

五月初四日,母亲就开始忙乎了。她在厨房里,会为我们做各种各样的节日食品。麦膳、凉粉、油饼子等等,应有尽有。遗憾的是,那时候糯米紧俏,唯独就没有粽子了。这“麦膳”,可不是用麦秸秆制作的扇子,而是扇形的白面饼子。母亲做麦膳的时候,非常有耐心。她往面粉里掺和了鸡蛋、蜂蜜、胡麻油,在案板上揉啊揉,直到软和了,切成大小等同的面团,擀开来,在上面用镊子夹出花纹,再拿刀具切一切,用手捏一捏,麦膳的雏形,就一个个列队于案板上。小时候嘴馋,等不及出锅,直嚷嚷母亲赶快取出来,拿一个金灿灿的麦膳,揣在怀里,一边玩一边吃去了。

当时,尚不明白做麦膳的用意。为何非要做成扇形的饼子?而且非得端午节这天吃?后来才知道,这麦膳里,蕴含了太多的农家寓意。麦膳的底部,呈梯形状,好似一座粮仓;顶端有“头”有“胳膊”,笑意盈盈,也许是正在麦田里玩耍的孩童吧?想想看,五月的田野里,麦浪滚滚,生机勃勃。要不了多久,麦子熟了,农家儿女齐上阵,大人割麦,小孩拾麦穗,一片农忙的景象。不久的一天,农人将新麦子磨成面粉,就能吃上鲜味的“麦膳”了。

孩子们成群结对的,寻找有柳树的地方,折些柳条。老柳树往往又高又粗,够不着,我们便“搭架”攀上去,就是一人踩在另一人的肩膀上,胆大的男孩,脚一蹬,就蹿上去了。拿回家的柳条,插于房檐上,密密的,颇有些树荫的感觉。至于为什么要插柳条,长辈们说,是为了纪念一位“有名望”的古人。现在想来,大概是介子推吧。只是,人们在端午节常常缅怀的是屈原,倒把他,给忘却了。

母亲会亲手给我缝合香包,绑花线。反正,她用一双辛勤的手,把端午节,过得有滋有味。

现在,我再也吃不到那香甜酥脆的麦膳了。没人会做,也不愿做。一切都是商品,从店铺里购买。或许是年纪大了,吃什么东西,都尝不出小时候母亲做的那个味道了。





传统


我在回忆里过端午


张娟


当拉起行李箱背上背包,坐上北上的高铁,我就注定又要和孤独为伴、寂寞为伍,开启漂泊他乡的打工日子。

“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或许没出门打工的人永远体会不到出门离家时候的心情,那种难离难舍,看着家里的一物一景,心总是隐隐作痛,想起又要离家出远门,不知何时才能回家,眼泪就不争气地冒出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为了生活,在外漂泊这么些年,有多少个节假日,我都是默默地站在窗前眺望家乡,风轻轻云悠悠,千里之外是吾乡。此时此刻又有几人会惦记牵挂着,为了生活漂泊他乡的我是否有家乡风味小吃,过着家乡传统的节日。

“一年一端午,一岁一安康。”转眼间又到了端午节,想起以前在家种地时,每年的端午节前,我都是早早地准备好过端午节的食材,煮甜醅,搅凉粉,蒸凉皮,炸油饼,买来花线做香袋、缠荞颗,等着孩子们放假回来热热闹闹地过五月五。

在学校呆了快半年的孩子终于像脱缰的野马,活奔乱跳地冲进家门,一边叫着:“妈,我回来了,有啥好吃的,我都馋得等不住五月五了!”一边甩下肩上的书包,转身就往厨房里钻。而那时的我,也是掐着时间地准备好凉皮、凉粉,在孩子们进家的那一刻,已倒入调料拌好凉皮,切好凉粉,舀上甜醅。孩子们就像没吃过饭一样地饥饿难耐,一碗凉皮,一碗凉粉,还得再吃几口甜醅。等到“酒饱饭足”,孩子就像麻雀一样叽叽喳喳地开始评价我的端午节小吃:今年的凉皮比去年的好吃,老妈的手艺有进步;凉粉做得少了,明天一天都不够吃的;甜醅你是不是放糖精了,咋这么甜呢?听着三个孩子对我的食材评头论足,我幸福而满足,觉得岁月是如此的静好,一切的付出委屈都是值得的。

当孩子吃饱喝足,一个个争先恐后地给我讲他们学校里的新鲜事,儿子说:“妈,我给你说……。”女儿说:“妈,你别听他的,我给你说我们班……。”此时寂寞了几个月的老房子被孩子们的说笑声塞满,连门口的白杨树都拍着叶子奏响欢快的乐章。

不知门口谁喊了一声,三个孩子一溜烟跑出去再也不见了踪影。我收拾着他们吃过的碗筷,心里美滋滋的!

直到夜幕降临,三个孩子拖着疲惫的步伐回来了,喝水的,吃馍的,一个个都又像风卷残云一样地吃吃喝喝。原来他们和同村的孩子们去折树枝、搭高高山了。

五月五这天,天还没亮,村子里就有人吆喝:“起来点山儿了!”于是鸡鸣狗吠声中,宁静的村子开始躁动起来。大人小孩三三五五,都朝山神庙赶去,有的人家还会牵上牛,有养羊的人家则赶上一群羊,说是图个吉利。人们步伐匆匆,怕去迟了赶不上点高高山。

五月五时,天气一般都是是晴天,天没放亮,天空中星星点点,空气潮湿。路过的小草上露珠闪闪,晶莹透亮,走路时不注意就会打湿鞋子、裤脚。我家的三个孩子听到人们的叫喊声,一骨碌爬起就赶着去看点山了,我站在家门口,从高处眺望山神庙前人影晃动,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不多时,随着噼里啪啦的响声响起,一团熊熊大火燃起来。于是孩子们欢呼雀跃地围着火说笑打闹,大人们则进山神庙上烧香、上贡。一霎时,鞭炮声此起彼伏,东边的天空也被鞭炮声唤醒,出现了鱼肚白色。渐渐地,东边天空由白色转换成橘红色,山川河流也隐隐绰绰现出了轮廓。转眼间橘红色化成红色,一轮红色的圆球弹出山头。天地间瞬间大亮,山沟一缕缕的雾气飘起来,越飘越高,越聚越浓,像一条白色的丝带缠绕在山腰。更显得麦田碧绿,草木茂盛。

一堆大火在噼里啪啦地燃烧中慢慢缩小,火焰不再强烈,于是大人、小孩都靠近火堆撩起衣襟烤肚皮(听老人说用端午节点山的火烤一下肚子,会一年清吉平安,不感冒拉肚子),在人们争先恐后地前一步、退一步的烤火中,篝火渐渐熄灭化成一堆灰尘。大人们呼唤自己家的孩子快回家折杨柳,孩子们则三五成群地跑向河湾的柳树下。手脚麻利、胆儿大的小伙子蹭蹭地爬上柳树开始折端午节的杨柳,胆子小的孩子有的回家拿把锄头,踮着脚尖勾住柳树枝条,这儿勾一小枝,那儿弄折一大枝,东拼西凑地也将就着插满家门口和屋檐下。

此时,家家屋顶炊烟袅袅,女人们锅碗瓢盆一阵叮当响过,腊肉炒粉条,韭菜炒鸡蛋。热腾腾的粽子,黄亮亮的凉皮,白花花的馒头就端上了饭桌,全家人围在一起品尝着端午节的美味佳肴。放下碗筷的女人们,拿出端午节的五色彩线给大人小孩都要绑上花线,老人讲究的是绑上五色花线,下地干活长虫不咬,也不知道灵验不灵验,也没人验证过。有的老人拿出用红毛线编的项圈,上面挂了好几个香袋、荞颗、炮章子,给他们的小孙子带上。愿孙儿们平安吉祥,健康成长。

吃过晌午饭,男人们去敬神的人家去招待念经跪香的人,孩子们难得有一天的放假时间,有的去看念经跪香的,有的去村头打篮球,打乒乓球。女人们离娘家近的趁端午节回趟娘家,去看看年迈的父母。离娘家远或没娘的女人们则聚在村头,拉着家长里短。羡慕着谁家的孩子今年考大学了,有的女人则回应:“你别心急,你家孩子也迟早有高考的一天。”提起孩子,一群女人有的笑逐颜开,有的唉声叹气,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中午时分,太阳火辣辣得挂在天空,出门跪香的大人、玩耍的小孩都回家吃午饭。此时的午饭是干拌的凉面,再浇上菠菜鸡蛋做的汤汁,大热天的来上一碗,劲道又爽口。

唉,不写了,我都馋得流口水了,最主要的是他乡没有家乡的传统节日。虽然国家规定放假过节,不知是我没有入乡随俗还是形单影只,感受不到节日的快乐。虽然也有粽子吃,但是没有家乡的甜醅、凉粉好吃,好像唯一能让我开心的是节假日有双倍工资吧!

去年端午节,我是站在解放军总医院内科楼的窗口眺望家乡,回忆着家乡过五月五的热闹场景。今年,我又要站在丰台医院的窗前遥望家乡了。如果我的父母健在,还有人在过节过令惦记牵挂着我,如今,我父母已逝,再也没人会牵挂惦记着我,会在端午节时打电话问我有没有凉粉、甜醅吃!而我的孩子们,也吃不到我亲手准备的五月五吃食。

不知何年何月,我能不再为生活奔波,和别人家的女人一样守在家里,每逢节假日都提前准备好吃的饭菜,倚门望子,静等孩子们的归来,让寂静的小屋再次被欢声笑语填满!



端午节


张相利


远处的山,近处的公园,绿色越来越浓。天气越来越暖,爱美的姑娘们终于穿上了连衣裙,在绿色中徜徉。各种的绿、各色的花都竞相媲美,一年中最好的时节到了。在这美好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

通渭人的端午节,有着通渭独特的风俗。我们不赛龙舟,也可以不吃粽子,但节日的气氛一样浓烈,丝毫不减。端午节前,首先热烈起来的是乡村的集市,五色花线与香包摆满了整条街。从上街逛到下街,琳琅满目的节日用品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五色花线颜色越亮越好,香包属相的走得最快。待置办好了,端午节的气氛就浓烈了起来。

端午节的那一天,东方欲明未明之际,母亲就依次为孩子们绑好了花线。等沉睡的孩子醒来,手腕、脚腕上就跟变戏法的一样,拴上了漂亮艳丽的五色花线。一翻身,一股香甜的酒曲味满屋缭绕,妈妈煮的甜醅也好了。浓烈的节日将瞌睡一扫而光,穿衣服、折杨柳、大扫除,任务一一分配下来,三下五除二地干将起来。到晌午时分,家里窗明几净、艾蒿飘香,屋外艳阳高照,花红柳绿。这时候,家人们聚在一起,开始享用节日美食。

每年端午节,妈妈都会煮甜醅、做荞面浆水凉粉。这两样端午节的传统美食,妈妈都是行家里手。常言道:一样的东西,十样的做法。煮甜醅人的手法不同,煮出来的甜醅味道千差万别。邻里间妈妈算是手艺一绝,所以每年端午节我家都会煮上一大盆,除了邻里间共享,还用来招呼客人。暑热的天气,喝一碗甘甜可口的甜醅汤,实在是舒服到了极点。

荞面浆水凉粉,也是妈妈的拿手小吃。通渭人的浆水,有清热去火的作用。一年四季,通渭人的家常饭离不开酸棒棒、浆水面。尤其到了暑热的夏天,酸菜、浆水受到格外地青睐。夏天消暑的佳品,则是一碗浆水凉粉。品相好的凉粉,柔软如果冻,光滑细腻,入口顺溜。大热天,来一碗浆水凉粉,清凉又解渴,实在是夏天小吃一绝。说着说着,就馋涎欲滴,恨不得立马吃上一碗。

只有在过节的时候,思乡的感觉如此强烈,又想念妈妈的味道了。




话家乡的端午


陈国璧


仲夏刚至,一切都是欣欣向荣的景象。我们即将迎来端午佳节,一起来庆祝独属于我们华夏儿女的节日,追望往昔,开启未来。

我出生在陇中的一个人杰地灵的小镇——通渭县马营镇,我的童年时代,每年端午都在老家度过,那几天也是玩得最欢乐的时候!在端午前的几天,大人和小孩都忙碌着各自的事,大人们会弄些柳枝插在大门门楣处,还会给自家小孩买些五彩绳,趁其还在熟睡时系在手腕和脚腕上,把买好的雄黄给鼻孔和耳朵里吹些,买来香包挂在脖颈上——这样一来就不怕毒虫咬人,是为求得一份平安喜乐。各家各户还都会做些好吃食,奶奶和妈妈通常会炸油饼、撒凉粉、酿甜醅、做鸡肉……我们小孩都会吃着这些美食,系着五彩绳,戴着香包,在广阔的田野里尽情嬉戏。

老家的那些人是朴素的,心终归是有所寄托的。大家在吃好、喝好之后,便有了精神上的追求。这时候数最重要且最欢快的事,非逛庙会莫属。此时,农户人家的庄稼正在地里生长着,没有啥要紧的农事忙,农家人在这几天自然会比平时闲一些。

庙会一般在五月初四登场,唱四天三夜的戏。在老家时,通常我会跟着爷爷蹚过河、翻过山、沿着崎岖的山路、穿过大路,上山烧炷心香,然后我就坐在面对戏台的山坡上看着生旦净末丑演绎历史情节。那时候,我虽听不懂戏台上那些角色所唱的戏词,看不懂所演绎的情节,但从心底里说,那是最令人惬意和享受的时光。晚上的夜戏,大家都早点吃完晚饭,我会跟着母亲、其他伯叔婶姨和兄弟姐妹们去赶夜场。母亲和那些长辈们大多识字少,我也不清楚他们是否看得懂戏里戏外演绎的那些情节。我只清晰地记得,在我小的时候,我从母亲那儿听她说过王宝钏、包青天、陈世美、秦香莲、穆桂英、杨家将……这些历史人物,而庙会唱的曲目里有《探窑》《铡美案》《金沙滩》《穆桂英挂帅》《四郎探母》《五台会兄》等。到了端午这天,庙会恰值正会,通常这一天山场所辖各社及其它地方或近或远慕名而来的人都会先到庙上烧炷香,然后就开始转山场,那场面真热闹,人们摩肩接踵,如同那潮海般。在山场摆地摊的人不少,有卖各色小吃、啤酒、饮料、小孩玩具的,庙门外还有卖牛肉、羊肉泡馍的,那些生意人都有各自固定的摊位,等待买主的光顾。那时的人们生活条件一般,这时候,乡里的庄户人家也愿意花点钱,买些他们平常吃不上几遭的各式吃食,一边吃着喝着,一边享受大戏带给他们的欢乐。有言:神场戏场,憋屈人的地方!虽这么说,但对于我们方社的山场一年仅这一次大型的庙会,若遇上特殊年成,一场也许难以实现。正是因为稀缺,人们还是愿意挤在人海浪潮中看戏、逛山场,大概这也是庄户人家在物质生活得到丰富后,精神上也想有所寄托的真实体现吧!

年年过端午,年年盼端午。在过去物质生活水平不高的情况下,过端午就期盼能吃上点平常几乎吃不到的美食;而在现今物质生活得到极大丰富的时代条件下,过端午是对精神世界的一种追求,对心灵的一丝慰藉。身处不同的时代条件,我们过传统节日的形式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所包含的真正意义,它深深植根于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马莲花的想念


杜莉


一年一端午,一花一寻念。端午节是奶奶的生忌,每年的这一天爷爷都要带着儿孙们到奶奶坟前给她祭献一束马莲花,今年怕是要落空了,爷爷病了……

病床上的爷爷,瘦骨嶙峋,那些瘦痂,像老家被风雨侵蚀的墙壁上斑驳的白灰,任岁月剥落,露出的肋骨,每一块似乎都诉说着他古老的一生!爷爷已经没什么力气了,连坐起来吃饭都需要几个人帮忙,饭菜也需要人一勺一勺慢慢喂,只能吃流食,还吃不了几口。肿胀的脸使眼睛比以前更小更小了,我都怀疑那么小的眼睛是不是真的能看见,或者能看清,直到他喊着我们的乳名,嘴里喃喃地念着“孔子,山东曲阜人,七十二贤士中颜渊是第一名,是最聪明的一个……”爷爷思维清晰如水,眼睛依然纯净明亮!每次我们说要回去的时候,他那像云朵一样温软的双手,紧紧地,久久地,不愿松开,他比任何时候都想让我们留下来……他一定是用尽了所有的力气吧!医生让家人给爷爷准备后事,回家后悲痛难抑,遂书之以为记。

出生蒲柳,身无长物。爷爷出生于民国时期一个偏僻落后的村庄——马营镇花林村,一个马莲花盛开的地方,小时候寒窗苦读,励志成才,从一个小小的放羊娃成长为一名人民的书记员、勤务员、审判员,他的一生朴素、干净、磊落。爷爷前后担任通渭县人民法院正、副院长二十余年,在他任职期间和离休后,被人尊称为“杜法院”、“杜法官”、“杜青天”,他是人民的公仆,是我们的高山,也是最善良、最深情的家人。

从前车马慢,一生只够爱一人。爷爷和奶奶小时候生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长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参加工作后积极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彻底打破了封建思想的桎梏,自由做主,未花分文,结为夫妻。从此,他们的爱情如同家乡的马莲花一样包容、忠贞、纯洁、浓烈地绽放了四十个春秋岁月!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参加工作后的爷爷,经组织安排分别赴西安和兰州省委党校学习深造,1958年省委党校学习结束后,组织决定将爷爷调往定西地区中级法院工作,作为中层骨干配备,准备任职。但不幸的是此时爷爷得了重病,半月多时间未进饮食,当时正处于历史特殊时期(即1959年至1961年中国历史上的“三年困难时期”),爷爷的父亲和兄长因家乡吃公共食堂,没有余粮,征得爷爷的同意后便前往宁夏二姐家暂渡危难,因这件事爷爷被定性为“右倾分子”,成为了开展批斗、围攻、劳动改造的重点对象。经历了重重艰苦磨难后的爷爷腿脚肿胀,崩开口子、流出黄水、无法行走,在生命垂危时刻,爷爷给奶奶写了一封信,两人见面后爷爷开始交代后事,奶奶泪如雨下,开始全身心地护理和安慰,待爷爷身体稍微好转时才回去。回去后的奶奶,不仅要照顾年幼的孩子,还积极参加劳动,给爷爷带来了粮票和熟面,正是这一张张粮票和一口口熟面让爷爷的身体慢慢长出了新的骨肉,将爷爷从死神手里拉了回来。而这些粮票和熟面不仅是奶奶和孩子们节衣缩食省下来的,更是用自己和爷爷的定情之物“梅花手表”变卖换来的。

在最艰难的岁月里,在生活几经处于“断粮”的情况下,奶奶用真情救爷爷于生死,用眼泪换来了孩子们的平安成长,用自己单薄的肩膀撑起一个家。当孩子们长大成人,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像年轻时爷爷奶奶一样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在生活条件大有好转,奶奶应享天伦之乐时,她却因积劳成疾,因病逝世。曾经照亮了爷爷生命中的那盏灯骤然熄灭,他心头的马莲花从此枯萎,他的晚年该是多么的暗淡孤独!

举箸不下吭,举衣不忍著。有人说“如果思念有声音,那一定震耳欲聋”!奶奶去世后,留下爷爷一人茕茕孑立于这人世间,爷爷将过去二人曾在一起拍摄的照片冲洗加大,放在屋室,常伴左右。更是将奶奶生前戴过的帽子清洗干净,常常拿出来凝视,一抬头便是三十二年的光阴……

所谓亲人,不过缘分一场。我和爷爷的缘分始于我的童年时期!小时候我被寄养在外婆家,那时候我一直以为外婆就是“妈妈”,后来我因上学离开了外婆。孩子的想念啊,就像掉乳牙长恒牙一般,总是密密麻麻地疼,避无可避!而缓解我牙疼的那个人便是我的爷爷。

那时候爷爷还不是我最爱的亲人,而我那些不露声色的想念和难过他尽收眼底,他从父母那里为我争取了去看望外婆的机会。去外婆家要经过一条小河,名叫牛谷河,那时候的牛谷河水清石见,小鱼儿顺着自西向东的河水快活地游过,成群结队的小蝌蚪在找妈妈,石头被冲洗得湿漉漉的,很是干净。我和舅舅家的孩子们曾在这里玩泥巴、抓小鱼、打水漂、学着大人的模样把衣服放在石头上浆洗,把裤管卷起来走在被太阳晒得烫脚的石头上……当我的双脚重新踏上了儿时的小路,便像风一样跑了起来,那一刻的我,像一个导游,一个醉汉,更像一个小丑一样,摇摇晃晃地朝前跑着,耳边呼啸而过的风还是那样轻柔,轻轻拍打着我的脸庞,爷爷在我身后轻轻地说“慢点儿跑,慢点儿跑”!

是啊,只要一提起外婆,我的身上便有了温暖和力量!那一刻我再也不是大家眼里乖巧听话的小女孩了!不知是跑得太快还是太过于幸福,我的喉咙里久久地说不出话来……当我们要过河时,被太阳晒得温热的牛谷河水像一面闪闪发亮的镜子,镜子里映射着小小的我,映射着爷爷清澈的脸庞,在我人生的每一个时刻,每每想起这脸庞,便觉得这人世间温润如玉,而那些悲伤也会随着缓缓流过的牛谷河水慢慢淡忘!

年少不可得之物,终将困其一生。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物质相对匮乏,那时的冬天也是异常地寒冷,火炉是北方人家最常用的取暖工具,火炉不仅可以取暖,还可以做饭、烧水、烘干衣服,有火炉的地方一定是温暖的。爷爷晚上吃完饭有喝茶的习惯,喝罢茶便要开始用功看书、练字,所以他总是睡得很晚,起来时母亲已经拢好了火,火炉上水壶里的水咕噜咕噜地响着,壶嘴里冒出大量白气,掀开盖子,翻滚着白色的水泡像缺氧的小鱼吐出来的小泡泡一样,正是这群可爱的小泡泡差点让我受了伤。当我提起沸水往电壶里灌时,没抓稳把手,开水溅到了我的脚上,我当即疼得直叫唤,爷爷三步并作两步跑过来,蹲在地上,帮我脱掉鞋袜,慢慢吹着、用抖动的温热的双手轻轻揉着,嘴里喃喃自语地念着“不疼了,不疼了,爷爷吹一下娃娃就不疼了”……所幸那时我穿着外婆给我做的厚实的大棉鞋,脚并没有烫伤,只是红肿着,其实比起疼痛,我难为情的是我一个冬天都没洗的脚该有多脏多臭啊!抬眼间,我看见爷爷稀疏的白发跌落下来,一种隐抑的疼痛感倏忽而至,像窗外的雪花落下,在我心里融化,又慢慢变成滚烫的泪水!

童年困不住大人,爷爷是我一生的避难所。童年是一个强大的磁场,人的一生都被这个磁场深深地吸引、浇灌、滋养,每个人在这里汲取了一生所需的养分,带着这些养分,艰难地完成了一生。在生命的最后,最初汲取的那些养分终究叶落归根,轮回往复!

草木光阴,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根。在爷爷病倒的这些日子里,我们会握着对方的双手互相取暖,爷爷浑浊的眼睛常常蓄满了泪水,这苦涩的液体使他疼得睁不开眼,闭上双眼,眼角的泪水顺着他满脸沟壑纵横的皱纹流成一条条小溪,这小溪,哪一条曾是我和爷爷共同走过的呢?我抱着爷爷冰凉的双脚,试图用身体的余热为它们驱寒,而那渗入骨髓的冰凉像铅块一样,在我胸膛摇摇欲坠!我会反复地确认“爷爷,还认得我不?”爷爷嘴唇颤动着,贴着他的耳朵听见他说“是丽丽娃娃啊!”是啊,爷爷在,我们便都是有人疼的孩子,可如今躺在我怀里的爷爷,多像我的孩子一样啊,他那小小的、弯曲的因为疼痛而蜷缩成一团的、轻的不能再轻的身体像寒风中摇曳的马莲花,随时会掉落……

爷爷的一生兢兢业业,一心为民!离休后更是用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作为精神食粮,笔耕不辍!花甲之年为曾祖父创办的学校捐款;古稀之年不遗余力撰写了《传记自述》;耄耋之年仍以《四书》、《五经》、报刊杂志为友。《传记自述》中曾这样写到“我愿我的子孙后代们,要顺应时代的潮流而进,不论做任何事,要有爱国之心,要正大光明的活人,要认真诚实的做事,是为至嘱。”爷爷曾在宦海沉浮,在历经众多浩劫后,仍保留着最初的筋骨血肉。走过了两个世纪的春秋岁月,称出了这人世的斤两后,仍像大地一样包容,撒播着善的种子,任它们生根发芽,长成生命的颜色。

仲夏时节,光影之间,家乡的马莲花又开了,端午节的味道也愈加浓郁了!念故人,惜过往!愿全天下的爷爷百病不侵,祝安康!






通渭县作家协会
通渭县作家协会官方网上平台,是加强通渭县籍文友乃至关注关心支持通渭各项事业发展的所有人相互交流的重要平台,旨在以文会友,共同促进。 本公众号主要发布通渭作协报道、各种征文赛事信息、推介本地文学成果,定期或不定期展示相关文学作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