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回忆——通渭县作家协会端午节征文诗文精选(一)
刊首语
杨柳依依,青草萋萋。五月的襄城大地,风和麦浪轻,云舒燕穿行。“端取乎正,午得其中”,端午佳节,应时而至。满山满屲飘荡着秦韵秦腔,满街满巷飘浮着粽叶的清香;花花线牵扯着万里乡愁思绪,高高山点燃了一季耕耘激情;香包包装满了一腔平安祝福……
五月如花,生机盎然,通渭作家协会的会员们妙笔低吟,将在充满诗意的仪式中享受端午佳节的愉悦,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们的诗情画意中吧!
——通渭县作家协会编辑部
本期目录
韩蓉芳||香草浓浓端午情
朱智勋||怀念儿时端午节
史魁星||过端午
魏碧霞||悠悠艾草香 浓浓端午情
刘俊||传统习俗——点高高山
金燕||端午粽香情
李永红||过端午
张娟||我在回忆里过端午
张相利||端午节
陈国璧||话家乡的端午
杜莉||马莲花的想念
端
午
安
康
香草浓浓端午情
韩蓉芳
端午将至,夏季还这样年轻。
麦浪翻滚,玉米亭亭玉立,洋芋还没开花,裸露的大地被大片的绿覆盖着。我家被白杨树、柳树、杏树团团围住,透过树荫的光斑驳地撒了一院。从树缝里滴落的鸟鸣,夹杂着蜜蜂的嗡嗡声,清晨的忙碌从半空传来,也从母亲的厨房传来。提前捂好甜醅,做上些花馍馍,还要撒一盆凉粉,炒一盘韭菜咸菜,炝上一碗浆水,再准备一碗油泼辣子。等孩子们都到家,就能吃上母亲美味的饭菜了。
端午快要来临的时候,我们就这样拾掇光阴。
端午节的仪式感来自于母亲的精心准备。她一定提前去镇子上赶集,买回香草、彩线、雄黄,也肯定给孙子们买了大香包。等我们刚踏入家门,母亲就忙不迭地给我们手腕上缠上彩线,给耳朵和鼻孔里吹上雄黄,给孙子们挂上大香包。一个五彩缤纷的端午节,就这样开始了。
清晨的光窸窸窣窣地撒在地面上,摇曳着。野草莓顶着小如星辰的花瓣,在河边静静地开着。清澈的溪水绕过青苔、碎石缓缓流去。路边上的大白杨树亭亭如盖,发光的树叶在风中闪动。青草覆盖着山坡,草尖上露珠端坐,旷野空阔,狗蹄子花儿漫山遍野恣意绽放。河边的沙棘,深灰色的小叶片,像水墨晕染而成,枝干弯曲,密密匝匝地簇拥着长成了沙棘林,供小鸟们安家筑巢。静默的群山上每一条细长而陡峭的山路都曾遍布我的脚印。
端午节是我们村除春节之外最盛大的节日,到山上看戏又是节日里最重要的事情。方圆几百里的乡亲们在这一天都会相聚到山上看戏、会友。
我依然清楚地记得小时候看戏的情景。我们沿着野沟咀细长而陡峭的山路而上,到达山顶后,又穿过宽阔的大路。路上都会遇见三三两两的乡亲,我们胸前挂着大香包,脚上穿着新布鞋,背上背着干粮和水,气喘吁吁,你追我赶,恨不得插上翅膀飞进戏场。
戏台建在低处,由于戏场过于窄小和炎热,看戏的人有的在山上、有的在戏场、有的在大树下乘凉……到处是人的海洋。看戏的时候,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拿着父母给的几毛钱,买汽水、买瓜子、买冰棍,在人群里蹿来蹿去,将所有亲戚呼唤到一起,那时的人们没有手机,亲友们相见分外亲热,相互分享带来的食物,叙着家常,谈论庄稼。
折柳挂在屋檐上,折花插在方桌上。焚香,卷起门帘,让细碎的光束照进来,让香烟袅袅飘至院落中。小鸡悠闲地啄食,小猫翻来覆去打滚,孩子们在院里打闹嬉戏。我侧耳聆听,树叶、微风、流水……水声淙淙,就在附近,也许更远一些。我终于可以一动不动地凝视晴空,那样澄澈而蔚蓝,不受任何世俗的牵绊,不用刻意掩饰心中早已裸露的荒原,仿佛正在经历着明亮的童年。
怀念儿时端午节
朱智勋
芭蕉绿了樱桃红,岁月太匆匆。转眼又到粽叶飘香时。“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脍炙人口的诗句早已渗透在每一个游子的心里。
记得小时候老家人把端午节叫“五月五”,每逢这天早上我们从甜蜜的梦乡醒来,发现手腕和手指上被绑上了花线,那种喜悦之情无以言表,因为早早盼望着这一天的到来,这天不但可以绑花线、挂荷包,而且家里会做很多好吃的。小时候听老人讲绑花线可以防蛇,但从我们孩子的心里来讲觉得绑花线更是一种时髦。记得端午节这天,天还是麻麻亮,父亲拿就着斧子去村里砍些柳枝,然后插在屋檐上,微风吹过,柳枝在屋檐上摇曳,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当然我们小孩也会拿一些柳枝做个帽子戴在头上,很凉爽舒服,据说插柳枝可以起到驱鬼避邪的作用,这种习俗也体现了老百姓对健康和吉祥的追求。
小时候过端午节没有条件吃粽子,也没有赛龙舟。但记得母亲会在厨房里面忙乎一天,早早起来发面烙“馉饳”,馉饳,其实就是锅盔一样的花馍馍。其做法就是擀成各种形状的面饼,再用剪子、梳子、草帽、顶针等物件雕刻出各种图案,既好看又好吃。还有甜醅也是老家过端午必做的美食,母亲会把发酵好的甜醅调配好盛在瓷盆里,那种酒香味香气四溢、沁人心脾。有时候母亲还会做些凉粉等美味食品,那种熟悉的味道弥漫氤氲在房前屋后,连过路的人都会驻足停留片刻。在那个物质匮乏年代,这种生活只有在过传统节日才能享受到。
吃罢早饭,我同伙伴们高兴得到处炫耀自己手上的花线,村前村后,大家一拥而过,成群结队互相玩耍,这一刻也是最开心的时刻。在老家通渭,很多地方都有唱戏的风俗,例如鹿鹿山、清凉山、陇阳等地的庙会都在端午节举行。戏场上,老人们叼着烟袋,正津津乐道地讲着戏的情节,时而让台上的丑角逗得老人哈哈大笑,露出了被旱烟燻黄的大豁牙。女孩子们穿着各种鲜艳的衣服,胳肢窝夹着麦秆,手腕上挂着一盘草辫,站成一排,说笑间双手交织着编草辫,动作是那么的娴熟。戏场上摆满了各种小吃,小贩们大声吆喝着、叫卖着,我们也会从兜子掏出皱巴巴的两毛钱,买上一碗辣椒油飘香的浆水凉粉或来一碗甜醅解解馋,在炎热的夏天那种感觉甭提有多爽。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屈指一算,已在外面过了三十个端午节了,每到这天都会去超市采购一些食品和粽子,在物质方面相对比小时候更丰盈一些,但总是找不到小时候过节的那种感觉。都说“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我想,起码那份最淳朴的乡情是无法忘怀的。像我们这些游子,在节日里,除了和家人团聚,战友或同乡可能会偶尔聚在一起,看似在推杯换盏、 觥筹交错中发出爽朗的谈笑声,心中有种说不出,是孤独和落寞。
随着社会的发展,龙其在城市,端午节的节日气氛也在逐渐减弱。人们对于节日的概念,首先便是“去超市买点粽子吧”,甚至有时想吃不吃,也没有多大关系。有时候买些粽子放好几天没人动。孩子们放假几天,每天怀揣手机,好像对节日也没多大兴趣。端午节,愈来愈若有若无。对我们成年人来讲对端午节感触最多也只是沉浸在儿时的一些回忆里。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尤其传统节日更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每一个节日都是在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形成的,绝不是“封建”、“落后”的代名词。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应该感到自豪,因为这些传统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值得我们挖掘和弘扬。
端
午
安
康
过端午
史魁星
转眼已是农历五月,这时候,玉米拔节,豌豆吐丝,胡麻郁郁葱葱、花如紫云,洋芋茁壮生长、含苞待放。艳阳撒满沃野,阳光下尽显七彩缤纷,暖风抚动麦浪,风中包含花粉的味道。乡村最美是五月。
端午节,这个传统的标志性节日,就在农历五月初五,所以民间习惯称呼为“五月五”。
端午节还有一个名称,叫端阳节。记得很多年前的一个五月五,我和一群小伙伴骑着自行车去吕阳铺看戏,那时候摩托车很少,自行车还算流行一点的代步工具。我们在沙石路上颠簸了近一个小时才赶到目的地,打老远就看到了戏场门口搭建的巨大彩门,彩门上方用大红纸贴着四个墨笔大字:“共赏端阳”,字体苍劲,气势磅礴,毫不吝啬地展示着翰墨通渭的风采。再看那戏场内外,街道上、商铺中,河滩里、树荫下,摩肩接踵、额头上汗晶晶的人潮,当时就感觉那个题字确实非常应景。“端阳”,听起来更奔放、更热烈一些,和这个时候的天气还有人们的心情有种相辅相成的意味,使人闭着眼睛就能体会到艳阳中到处游山玩景、人头攒动的节日氛围。但是,“端午节”这个称号,还是被人们所常用,大概是文化主导的作用吧。
当然,如果在端午节这一天只知道游玩看戏,那么祝贺你,你看淡了浮云,做到了了无牵挂,说明你的人生真是无忧无虑。在节日里,普通人应该是心中有所期待、有所向往、有所信仰和崇拜的。就像“十一”祝福祖国、清明祭祀先烈,端午节也有内涵,它也是非常现实,不能忽视的。
天刚刚亮,太阳还没有升起来,家家户户屋檐上就已经插满了带着露水的柳枝,那是主人早早起床才折的新柳。据说,端午节的柳条有神奇功能,插上它可以祛病避邪。常言说:不怕没钱,就怕有病。对于病邪,人们自然希望远离,所以想方设法百般祛除,什么单方、偏方、经验方,看见的、看不见的,瞬间的、永恒的,显性的或者暗物质,只要不是死钻牛角尖,即便使用迷信手段也无妨初心,哪怕它有万分之一的效果就值得一试,何况它是柳条,还是绿色的纯天然的柳条,风情万种,檐前一插,心情大好。
给社庙上献旗幡也是“五月五”的重要节目。这个无关科学不科学,如果硬要套上科学的话,那就可能是“心理暗示”的范畴了,伟人也说过“头上三尺有神明”呢。纸做的幡旗上印着盛开的花朵,鲜艳夺目,喻示着百业兴旺、繁荣昌盛,乡亲们虔诚地各自将幡旗挂在显眼的地方,献给那冥冥之中美好的愿望,心中自然如愿所为,就会坦然面对一切了。
五月五扎五彩丝线拧成的手环,是为了防止毒虫咬伤,如果你爱家人,会错过这个约定俗成的预防机会吗?我想你一定不会忘了它,并且,会在孩子还在睡梦中的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捉起她的小手腕,小心翼翼地给她扎上。还有彩色的香囊、项圈和各种挂饰,将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
俗话说:五月五,吃不吃胀着呢。其实,那还是吃多了的缘故, 因为端午节这一天,好吃的实在太多了,除了特别准备的主食,还有甜醅子、凉粉、酿皮、牛筋面,这些五月五普遍流行的小吃,都是抵挡不住的诱惑。
午
端
悠悠艾草香 浓浓端午情
魏碧霞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一个令人向往的节日。端为正,午为阳,端午为正阳之日,这一天人们一般选择采艾蒿、插杨柳、撒雄黄,扶阳祛邪、驱邪避灾,是对家人的连绵爱意。
艾叶飘香,佩戴香囊。手中的五彩丝线牵着我的思绪,晕染了眉弯,在时光的倒影里,演绎着生活的唯美,载运着童年的往事。
农历五月是黄土高坡里一年最美的时节。田野里发着绿油油的光,不,是蓝盈盈的光。哦不,确切地说应该是五颜六色、姹紫嫣红、欣欣向荣、生机盎然的。是大地和农作物给庄农人的精神馈赠,也是给庄农人深深的敬意!
娇俏的豌豆花儿在徐徐微风里争奇斗艳,枝干壮实的已经结出了翠绿香甜的果实。麦田里麦穗吐露出白白嫩嫩的花蕊,小时候,我不知道麦子会开花,我问爸爸、妈妈,每一种粮食都开花,为什么最受庄稼汉青睐,养活人的麦子不开花。是爸爸、妈妈让我知道平淡无奇的麦子也会开花,而且开的是与众不同,和她的身体一样白胖胖的白花。勤劳的小蜜蜂精心地传授花粉;胡麻地里更是星光璀璨,一朵朵、一排排蓝色,紫色的花儿迎风招展;还有玉米、洋芋、高粱,山坡上娇羞如新娘子般的狼毒花、野菊花、紫花苜蓿……这里是我可爱的故乡,她见证了我无忧无虑、欢蹦乱跳的童年,回家的小路上炊烟袅袅,鸟语花香。
记忆中端午的清晨,露珠儿俏皮地和小鸟打着招呼。天微亮,花草的芬芳伴着泥土的清香和着母亲轻柔的声音,唤醒熟睡中的少年。
呼朋引伴,一个呼唤着另一个的乳名,不一会儿,庄间的孩童各自佩戴着鼓鼓的妈妈连夜赶制缝好的荷包、香囊。
荷包、香囊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工艺复杂,手工精细,造型灵巧,形态各异。香囊里一般装置名贵的中草药或香料,而荷包则装置棉花,荷包和香囊是端午节里一道必不可少的装饰品、吉祥物,如今被国家列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人和小孩分别在手腕和脚脖子上一一绑上漂亮的五彩丝线。五彩丝线寓意着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的向往,五表示农作物粮食五谷丰登,彩线表示家家户户都吉祥如意。
大家伙儿七嘴八舌,纷纷炫耀着自己的“宝物”,比谁谁的颜色俊,谁谁谁的手工好,谁谁谁的香……与此同时,大家又不约而同地夸赞着各自心灵手巧、技艺超群的母亲。
手脚麻利的孩子从树林里采来了柳条,学着大人插在了门框上,寓意着风调雨顺,庄稼能有个好收成。
也有在门上插艾蒿的,寓意着驱灾辟邪。艾蒿适生性强,喜阳光、耐干旱、耐严寒,全草入药,有温经、祛湿、散寒、止血等作用。艾叶晒干了,捣碎成艾绒,可以制成艾条,用来艾灸治病,还可以做成印泥,盖章时使用。除此之外艾还可以熏烟、消毒、杀虫,嫩的芽和幼苗可以食用,民间有艾叶煮鸡蛋养生食疗法。
庄间也有种沙枣树的人家,换作平时都不敢折,端午这天可以破例,顽皮的孩子一跃一纵爬上树干折下许多枝,正如老人说的:放羊娃上树——明折来!
一串串茂盛的金色花香沁人心脾,童年时能拥有一个沙枣花的荷包是每个孩子梦寐以求的心愿。当然有幸在端午节清晨用露水洗脸,更是让人神清气爽,心灵通透。
民以食为天,中午放学,家家灶房里传出了香喷喷的美味,洁白如玉的爽口凉粉、晶莹剔透的漏鱼(凉粉的一种,形状极像小鱼儿)、粘粘糯糯的甜醅子、精致可口的花馍馍、韭菜炒鸡蛋、腌缸肉炒粉条……是必不可少的端午盛宴。
一年一端午,一岁一安康。端午,是团圆,更是思念,端午的美味浓浓满厨房,端午的艾叶悠悠香满堂。
站在不惑之年的门槛眺望,一边学习包粽子,一边学母亲样子给我的孩子家人做美食,顷刻间被思念和爱重重包裹!
鼓鼓的荷包和五彩丝线,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传承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和苦中作乐的感人情怀,凝聚着庄稼人勤劳的心血和崇高的思想。我把思念的点滴情意寄于笔尖,跃然纸上,愿朴实美好的乡村田园生活被更多的人儿分享!
传统习俗——点高高山
刘俊
端
午
小扇引微凉,
悠悠夏日长。
端午粽香情
金燕
过端午
李永红
小满节气过后,在襄城的街道上,常常可见一些小摊小贩,他们在行人过往的拐角处,支起架子,上面挂着各式各样的彩色香包,惹得路人驻足观看,特别是妇女儿童,往往要逗留半天。这气象,预示着一个充满人间烟火气的端午佳节快要到来了。
端午节前一天或者早上,年轻的妇女大多会涌向超市,购买时鲜的浅绿色粽子。这粽子,有米包的,也有肉包的,味道各异。出于习俗,人们选择米包的居多。吃粽子的时候,颇有些讲究。取三五个粽子,剥掉粽叶置于碗里,将蜂蜜倒入油锅中熬一会,然后用勺子在紧巴巴的粽子上浇少许,夹到嘴里,软糯又有蜜香,令人满口生津。吃罢早餐,该是小孩们的欢乐时光了。大人会为他们换一身崭新的夏衣,在稚嫩的手腕处绑上五彩线,胸前自不必说,系着鲜艳的荷包了。这满目斑斓的世界,全然是为小孩子们造就的。
这天,人们放下活计,放松心情,携儿带女,或出游,或逛庙会,沉浸在节日的氛围里。
我小的时候,物质贫乏,不似今天有着成品的粽子,有着琳琅的五彩香包,但端阳节的气息,却是浓浓的。
五月初四日,母亲就开始忙乎了。她在厨房里,会为我们做各种各样的节日食品。麦膳、凉粉、油饼子等等,应有尽有。遗憾的是,那时候糯米紧俏,唯独就没有粽子了。这“麦膳”,可不是用麦秸秆制作的扇子,而是扇形的白面饼子。母亲做麦膳的时候,非常有耐心。她往面粉里掺和了鸡蛋、蜂蜜、胡麻油,在案板上揉啊揉,直到软和了,切成大小等同的面团,擀开来,在上面用镊子夹出花纹,再拿刀具切一切,用手捏一捏,麦膳的雏形,就一个个列队于案板上。小时候嘴馋,等不及出锅,直嚷嚷母亲赶快取出来,拿一个金灿灿的麦膳,揣在怀里,一边玩一边吃去了。
当时,尚不明白做麦膳的用意。为何非要做成扇形的饼子?而且非得端午节这天吃?后来才知道,这麦膳里,蕴含了太多的农家寓意。麦膳的底部,呈梯形状,好似一座粮仓;顶端有“头”有“胳膊”,笑意盈盈,也许是正在麦田里玩耍的孩童吧?想想看,五月的田野里,麦浪滚滚,生机勃勃。要不了多久,麦子熟了,农家儿女齐上阵,大人割麦,小孩拾麦穗,一片农忙的景象。不久的一天,农人将新麦子磨成面粉,就能吃上鲜味的“麦膳”了。
孩子们成群结对的,寻找有柳树的地方,折些柳条。老柳树往往又高又粗,够不着,我们便“搭架”攀上去,就是一人踩在另一人的肩膀上,胆大的男孩,脚一蹬,就蹿上去了。拿回家的柳条,插于房檐上,密密的,颇有些树荫的感觉。至于为什么要插柳条,长辈们说,是为了纪念一位“有名望”的古人。现在想来,大概是介子推吧。只是,人们在端午节常常缅怀的是屈原,倒把他,给忘却了。
母亲会亲手给我缝合香包,绑花线。反正,她用一双辛勤的手,把端午节,过得有滋有味。
现在,我再也吃不到那香甜酥脆的麦膳了。没人会做,也不愿做。一切都是商品,从店铺里购买。或许是年纪大了,吃什么东西,都尝不出小时候母亲做的那个味道了。
我在回忆里过端午
张娟
端午节
张相利
话家乡的端午
陈国璧
仲夏刚至,一切都是欣欣向荣的景象。我们即将迎来端午佳节,一起来庆祝独属于我们华夏儿女的节日,追望往昔,开启未来。
我出生在陇中的一个人杰地灵的小镇——通渭县马营镇,我的童年时代,每年端午都在老家度过,那几天也是玩得最欢乐的时候!在端午前的几天,大人和小孩都忙碌着各自的事,大人们会弄些柳枝插在大门门楣处,还会给自家小孩买些五彩绳,趁其还在熟睡时系在手腕和脚腕上,把买好的雄黄给鼻孔和耳朵里吹些,买来香包挂在脖颈上——这样一来就不怕毒虫咬人,是为求得一份平安喜乐。各家各户还都会做些好吃食,奶奶和妈妈通常会炸油饼、撒凉粉、酿甜醅、做鸡肉……我们小孩都会吃着这些美食,系着五彩绳,戴着香包,在广阔的田野里尽情嬉戏。
老家的那些人是朴素的,心终归是有所寄托的。大家在吃好、喝好之后,便有了精神上的追求。这时候数最重要且最欢快的事,非逛庙会莫属。此时,农户人家的庄稼正在地里生长着,没有啥要紧的农事忙,农家人在这几天自然会比平时闲一些。
庙会一般在五月初四登场,唱四天三夜的戏。在老家时,通常我会跟着爷爷蹚过河、翻过山、沿着崎岖的山路、穿过大路,上山烧炷心香,然后我就坐在面对戏台的山坡上看着生旦净末丑演绎历史情节。那时候,我虽听不懂戏台上那些角色所唱的戏词,看不懂所演绎的情节,但从心底里说,那是最令人惬意和享受的时光。晚上的夜戏,大家都早点吃完晚饭,我会跟着母亲、其他伯叔婶姨和兄弟姐妹们去赶夜场。母亲和那些长辈们大多识字少,我也不清楚他们是否看得懂戏里戏外演绎的那些情节。我只清晰地记得,在我小的时候,我从母亲那儿听她说过王宝钏、包青天、陈世美、秦香莲、穆桂英、杨家将……这些历史人物,而庙会唱的曲目里有《探窑》《铡美案》《金沙滩》《穆桂英挂帅》《四郎探母》《五台会兄》等。到了端午这天,庙会恰值正会,通常这一天山场所辖各社及其它地方或近或远慕名而来的人都会先到庙上烧炷香,然后就开始转山场,那场面真热闹,人们摩肩接踵,如同那潮海般。在山场摆地摊的人不少,有卖各色小吃、啤酒、饮料、小孩玩具的,庙门外还有卖牛肉、羊肉泡馍的,那些生意人都有各自固定的摊位,等待买主的光顾。那时的人们生活条件一般,这时候,乡里的庄户人家也愿意花点钱,买些他们平常吃不上几遭的各式吃食,一边吃着喝着,一边享受大戏带给他们的欢乐。有言:神场戏场,憋屈人的地方!虽这么说,但对于我们方社的山场一年仅这一次大型的庙会,若遇上特殊年成,一场也许难以实现。正是因为稀缺,人们还是愿意挤在人海浪潮中看戏、逛山场,大概这也是庄户人家在物质生活得到丰富后,精神上也想有所寄托的真实体现吧!
年年过端午,年年盼端午。在过去物质生活水平不高的情况下,过端午就期盼能吃上点平常几乎吃不到的美食;而在现今物质生活得到极大丰富的时代条件下,过端午是对精神世界的一种追求,对心灵的一丝慰藉。身处不同的时代条件,我们过传统节日的形式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所包含的真正意义,它深深植根于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马莲花的想念
杜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