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毛改琴:给父亲的一封信

文摘   2024-07-18 16:27   甘肃  

给父亲的一封信

毛改琴

敬爱的父亲:您在那边还好吗?

很早就想给您写信,却不知道从何说起,拾起来又搁下好几回,直到现在。我一直感觉很自责:您供我从牙牙学语到大学毕业甚至工作二十多年,我却连给您的一份信都写不好!每每想起,就像一只虫子在吞噬我的心……

今天和同伴出去散步,看到一户人家门前的对联,其中有一个字我不认识,便和同伴讨论起来,回到单位还查找它的出处,猛然想起您每年春节给咱们家写春联的情景:每逢腊月二十八九,您都是提前安排好了家里的农活,准备好笔墨纸砚,专心致志地为村里人写春联。客房里凡是有空的地方,都摆满了红底黑字的春联,一股浓浓的年味随着墨香充满院子,将无比的喜庆挂上每个人的眼帘眉角。每当路过村里人家门口,看着每户门两侧熟悉的字迹,我就感到非常自豪。而咱们家的春联就是一年的生活浓缩,那一副“一一一十十十,丰衣足食”的对联曾让村里人钦佩,虽然简单,但折射了咱们家生活变化的丰富内涵,也成了村里人见证咱们家变化的依据,尤其在您生命的最后一年,您写了自己因为生病,儿女们为您洗澡、伺候,让您感觉连累儿女,并表达自己歉意的文字,让我无比汗颜。

曾记得每年大年初一,拜年的人们总是争先恐后来欣赏咱家的对联,那情景感觉就是一道津津有味的年夜饭;而今,弟弟及侄儿们也会重操祖业,时不时地写一份对联,让我感到后继有人,无比欣慰!在您的熏陶下,我读初中时就对春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那些用语典雅、文字精炼、对称性强、形式优美的春联,让我感觉品读它就是一种享受。您订的春联集锦连环画,不但让我爱不释手,而且养成了闲暇阅读的好习惯。常言道,身教大于言传。我现在的处世、学习、生活等习惯,不论是充满积极,还是有些许的负面,或多或少都有您的影子。这些习惯有的让我终身受益,而有的也会让我束手束脚。不论影响如何,我都会怀着一份平和坦然的心态全然接受,甚至正因为这些所谓的不完美,才让我拥有了一份多姿多彩的立体生活

您,一生只安心从事一项工作,那就是在咱们村当一名乡村教师;但您却将它视若生命,倾尽了您的一生去经营。不管家里有多忙,您都不会因任何原因而耽搁您的工作时间。村里老老少少,没有一个不说“大毛先生”的课教得好;有的学生交不起学费,您要么自己垫资,要么直接把辍学的孩子从家里拉回教室。记得我上四年级的时候,冬天农民手里的活忙得差不多了,您就村里辍学的女孩上半个学期的扫盲课,看着个头比我高许多堂姐和一年级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当时看着是那么不协调事后才终于明白,要不是您当初为了她们读书识字下狠心,现在她们一个个都成了睁眼瞎。东城——咱们村里那个最可怜的孩子,因为他母亲力有碍、父亲年迈,温饱问题不能解决,三四岁就跟着他母亲走街串巷讨吃,到了上学年纪,别人家的孩子都学校接受教育,东城却还四处游荡,您就三番五次去他家动员,让东城读书识字。当初连温饱不能解决的东城家,对教育这件事根本不足挂齿,他父亲头摇得像拨浪鼓:“不,不,哪有钱去读书!”于是您就掏腰包,强行让东城三年级——他父亲认为东城已经能撑这个家了,于是就再也不让他上学了。

看着别人家的孩子辍学,您心里不是滋味,常常恨自己不能解决村里所有孩子的上学问题,在我们姐弟求学路上您更是不惜血本。在八十年代,您一个民办教师的工资,供家里四个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实在是杯水车薪。于是您便在每年寒假,凭着祖传的碗儿匠技术,迎着刺骨的寒风走街串巷、补锅钉碗。

寒冬腊月之际,常常是冰天雪地,冷风像利剑一样,刮得人脸上生疼。走街串巷的工作,白天还凑合,但每当夜幕降临,住宿就成了最令您头疼的问题:求爷爷告奶奶,祈求好心人能收留您住一夜,但因人们固有的高度警惕感,很多时候还是没人愿意收留,于是无奈之下,您只能撕扯上一点人家的麦草,找一个避风的角落蜷缩一夜;有时幸运能碰上人家的草窑,便在里面将就一晚,第二天继续像乞丐一样,走走停停。一个假期四十多天,这样无处安身的夜晚,最少也有十多个。为了多挣几块钱,你常常是大年三十都难得回家。大年三十日,它不仅是辛苦一年的总结,也是家人团聚的重大日子。有道是: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此时,不论是借人的,还是人借的,都会约定俗成的各回各家。然而,就在万家灯火别人团聚的日子,咱们家却过得心急如焚度日如年。家里人魂不守舍,眼瞅着那个龙虎山尖上,是否会闪过一个挑着担的身影,一次又一次。天,越来越黑,各家各户门上都已经灯火通明,熬了一年的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拿上用猪毛换来的鞭炮,肆意地燃放着,噼里啪啦的爆竹声,此起彼伏。而咱们家却是满面愁容,难以抑制的叹息,充斥在每一寸空气里,房子上空像倒扣着一口高压锅,压的人喘不过气来。妈妈锅里煮的肉也没有了水沸腾的响声,直到第二天才发现还是生的。奶奶更是边哭边喊:“我的娃遭难了,肯定被人害了,老天爷呀,怎么办呢”!那凄惨的哭喊声飘荡在院子上空,久久不肯散去。一家人陷入痛苦的绝望中。直到开学前一天,您才会突然出现在家门口,近两月未洗过的衣服,油光发亮,几乎失去了原本的颜色;虱子成群结队聚集在衣服的边边角角,似乎一个不小心都能滚下来。这时,您就会在家人们惊喜的目光里,小心地翻开衣服最里层的口袋,用布满细细裂纹的手掏出厚厚的一卷钱:壹圆、伍角、贰角、壹角,伍分、贰分、壹分,其中一元的最多。毛毛钱和分分钱您通常会分给我们姐弟四人,那一刻的幸福真是无以言表……记得有一年您回来,还给我们姐弟五人各买了一双人造革皮鞋,我的一双比婴儿的摇篮还大,但我会用绳子绑在脚上,从村子东头跑到西头,还时不时地拉起裤管故意让别人瞧瞧,只怕别人看不见我穿了一双皮鞋。

八十年代初期,农家肥是庄稼的主要肥料,由于地多人少,地里经常缺少肥料,于是您每天在上学之前还要挑着粪篓四处拾粪,然后放在操场边的台阶上。学校里那些调皮的、不爱学习的孩子,常常是您管教的对象,挨了打的孩子会拿您的粪篓撒气:一脚下去,粪便四面开花,您粪篓里的粪就只能原地发挥作用了,您只好怅然若失地再一次去慢慢寻找。那时候看着那个又破又脏的粪篓,我躲之不及,甚至在您到处拾粪的时候感到羞耻:作为一名教师,其本职工作就是教书育人,整天挑着个粪篓,成何体统!可我哪里明白,作为一名民办教师的您,每月仅拿着十几块钱的工资,如何去维持七口之家的生活费用啊!

您的爱好广泛,读书、写字、画画、唱歌、跳舞,样样精通。记得三四岁的时候,我就是您的绘画模特,每天晚上,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您会让我端端正正地靠墙坐着,看着我画,我也常常是坐一会因睡着就顺墙溜了下去,您又会把我揪起来,重新坐好、重新画。退休以后,您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画画、练字成了日常生活,没有模特,国家领导人的画像就是您的模特,在您的画笔下有周总理、邓小平、胡锦涛、朱镕基、教育部部长、还有身边人的日常生活照片......临终前您画了堂姐不完整的自画像成了断臂的维纳斯。在不画画的日子里,您就会拿起一本不知道掉了多少页的新华字典,摘抄字词;很多时候,摘抄的笔记是空烟盒金箔纸的背面,而顽皮的我们因没纸叠纸包,包包里的烟盒纸也是我们搜罗的对象。有一次,您写了很多天的一沓纸不见了,问我们姐弟四人(这时候大姐已经长大懂事了),我们吓坏了,都摇头,您拿起皮鞭逐个抽了一遍,从此您的烟盒纸就成了不敢触碰的禁区。

您经常教导我们字如其人,一笔字就是一个人的门面,虽然您的字不十分出名,但一定是最刻苦练习写的,从给人写对联到自己写条幅、中堂,最后学写篆字,您笔耕不辍。包括家里的中堂都是您亲笔写的。在您去世的前两天,镇政府还通知您参加全县农民书法竞赛。

您教我们的歌都是从收音机里听了以后,自己找词,然后依葫芦画瓢般谱曲谱出来教给我们。我印象最深刻的一首歌是《学习雷锋好榜样》,就是您先从收音机里把词抄下来,然后每天固定时间听几遍,最后自己慢慢谱下来教给您的学生。从小到大,很少看见您尽兴地唱歌跳舞,直到有一年春节,村里举办文艺晚会,您成了副导演,我才知道您还有能歌善舞的一面。

从小到大,您对我们要求非常严苛,除了打骂,似乎没有其他记忆,即使最家常的吃饭,我们都不敢和您坐在一张桌前,因为怕一个不小心撒了饭、倒了汤,您虽一声不吭,但“啪”一巴掌直接“伺候”到后脑勺。您的教育方式虽简单粗暴,却让我们犯一次错误就有一辈子的记忆,以致多年以后,每当看到别人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的样子,让我都羡慕不已,那是我内心渴盼已久却不得满足的奢望。

记得在我们年纪尚小之时,每当饭未上桌之前,您总会把我和二姐、大弟三人(大姐帮家里干活,小弟还不到学习年龄)叫到跟前,考一下当天学校学的内容,如口算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简单的乘除法计算,或者背诵一篇课文,当我把退位减法算错的时候,您通常会拉长声音“嗯”,那厚重的尾音,就像一个标准的三声音调。然后让我们再思考再算,如果连着两三次还算错,您就会用食指狠狠地戳我们的脑门:“在学校里干什么!”导致饭桌前,我们常常像老鼠躲猫似地躲着您。只有小弟弟才会在您饭桌前玩来玩去,一会儿问一个稀奇古怪的问题,或者冒出一个很经典的成语,您这时也会竖起大拇指,满眼是难以掩饰的欣慰和自豪。

记得我上大二时,开学要交学费,当时因我是第一届并轨生,学费高达八千元,可您的一笔定期存款还有一个礼拜才到期,您为了那两三百元的利息,想到期了再取,于是您让我先去上学,等一个礼拜之后再寄给我。可我因惧怕权威,哭着不走。您坐在客厅门槛上,紧锁眉头,叹着气,随后便骑上自行车去镇上取钱去了。在九十年代初期,那三百元可是一家人一年的生活费啊!时隔多年,那个画面总是时不时萦绕在我的脑海里,让我难以忘记:您的爱是简单的、纯粹的、深厚的、也是最无私的!

父亲,您离开我们已经十五年了,但您对我们的谆谆教诲,还历历在目,您对我们很少说教,却用行动让我们明白如何做人处世。在您要出殡时,村里您的学生争抢着去抬灵柩,说无论如何也要送“大毛先生”最后一程!

作者简介





毛改琴,女,通渭县科协职工,文学爱好者。


——end——


本期编辑


责任编辑:陈国璧

图文制作:门    徒

监理审核:孙武华


通渭县作家协会
通渭县作家协会官方网上平台,是加强通渭县籍文友乃至关注关心支持通渭各项事业发展的所有人相互交流的重要平台,旨在以文会友,共同促进。 本公众号主要发布通渭作协报道、各种征文赛事信息、推介本地文学成果,定期或不定期展示相关文学作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