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创投:政府当"风投合伙人",赌一个科技未来

财富   2025-02-04 10:00   广东  

深圳创投:政府当"风投合伙人",赌一个科技未来

 

一、砸钱姿势:政府带头"梭哈"硬科技

215亿产业基金:像开盲盒一样押注7大未来赛道(低空经济、AI机器人、新能源等),相当于用财政资金给科技创业发"启动红包"

"大胆资本"新概念:全国首创政府引导基金全额让利(赚了归你,亏了政府担),专门投早期/小公司/硬核技术(类似用纳税人的钱买科技彩票)

二、创投生态:深圳已成"科技赌场"

资本密度:每平方公里挤着8家创投机构,管理着1.5万亿资金(相当于深圳人均手握7.5万创投资金)

全明星阵容:本土巨头(深创投)+国际资本(红杉、淡马锡)+国家队(社保基金)同台竞技

硬件制造外挂:华强北"下楼一周出样品"的产业链,让硬件创新像拼乐高一样快

三、创新密码:企业的"六个90%"

深圳科技企业承包了:

90%研发人员、90%研发资金、90%发明专利...

短板暴露:基础研究薄弱(好比能造手机但造不了芯片)

补救措施:立法要求30%科研经费必须投基础研究,2023年研发投入2236亿(超北京仅次于上海)

四、政府当"天使":亏钱算我的

种子基金:20亿专投"没人敢碰"的极早期项目(类似科技慈善)

强制跟投:投资人必须自掏腰包跟投1%(防止胡乱决策)

保险托底:政府联合保险公司,最高赔3000万投资损失(创投界的"跌停板保护"

五、深创投:中国版"伯克希尔"

战绩:投出270家上市公司(含宁德时代、中芯国际),平均每10天诞生1家上市企业

投资哲学:

不搞地方保护,全国撒网找项目

专注"卡脖子"领域(半导体、新材料)

95%被投企业是民企(专治"国家队"不愿碰的风险)

六、未来野心:要做全球科技"传感器"

中东布局:在沙特建创新中心,带大疆、影石等18家科技企业出海

新标杆:不仅要超越戴森(电机转速18万转/分钟),更想孵化"下一个华为"

普通人机会

创业者:带着硬科技来深圳,政府送钱送政策

打工人:博士后进创投研究院,拿高薪赌未来

投资者:借道政府基金,低风险参与早期科技投资

风险提示

政府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215亿基金需兑现产业回报

"强制跟投"可能劝退保守型投资人

基础研究见效慢,可能需要十年磨一剑

总结:深圳正在下一盘大棋——用政府资本当"点火器",吸引全球赌徒来押注中国科技未来。这里不养闲钱,只赌改变世界的可能性。

 

 

“敢为人先”,创投在深圳

深圳发布

2025020318:06 广东

“从全国创投重镇到打造国际创投中心,深圳的科技金融正踩着油门发展。”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报道《创投在深圳》,介绍深圳“敢为人先”,持续推动科技金融创新与发展,以下为全文。

创投在深圳

新华社记者:陈融雪

2024116日,深圳市财政局在官网发布公告,公开遴选七大产业基金管理机构,涉及低空经济产业基金、人工智能和具身机器人产业基金、新能源产业基金等,基金整体规模达215亿元。这是继《深圳市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公开征求意见稿》)发布后,深圳在新质生产力创业投资领域再次发力。

 

图片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

1024日,深圳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发布《行动方案公开征求意见稿》,提出“以大胆资本引领创投机构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备受关注。

“这是深圳首次在全国范围内提出要发展‘大胆资本’。”深圳市科创局局长张林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专访时表示,从1999年,深圳市政府设立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创投”),掀开了中国本土创投的历史帷幕;到202212月,深圳“20+8”产业基金发布;再到20241月,《关于做好深圳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实施意见》发布,深圳一直在积极探索科技金融发展的新路径,可谓是“敢为人先”。

截至目前,这片 1997 平方公里的土地,云集了近 2000 家私募股权创投管理企业,管理规模超1.5万亿元。这里不仅有致力于成为中国风险投资事业探路者和引领者的深创投、对标国际一流的深圳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天使”),还吸引了淡马锡、红杉、IDG、社保基金和启迪控股等创投天团出资落地。

“从全国创投重镇到打造国际创投中心,深圳的科技金融正踩着油门发展。”张林说。

202311月,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深圳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联合布展,120余家被投科技企业参展

到深圳去

时针拨回到7年前——201735日上午,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启迪”)董事长王济武正在调研“香港智慧城市”计划,看到《政府工作报告》首提“粤港澳大湾区”,他当即决定,启迪要来粤港澳大湾区打造科创走廊。

“启迪大湾区总部就放到深圳。”王济武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圳不仅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城市,更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桥头堡,中国的科技企业要高质量成长、走向全球,就要从这里出发。

2017年至今,启迪大湾区陆续布局建银启迪创投、启迪澳门基金、启榕天使等五支基金,投出商汤、中集天达等100多家科技企业。

在布局启迪大湾区总部的次年,“硬件创业加速器”HAX(海客思)负责人武起予接到刚挂牌的深天使的热情来电,得知这是中国首家100%投向天使期的母基金,由深圳市财政全额出资,并且深圳有QFLP(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试点。接完电话,她决定申请成立一支人民币基金——深创投索斯福基金。

“在深圳华强北,只要下楼跟柜台说一下,一款硬件只需要一个礼拜就能做出来。”武起予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基于深圳完备的产业链优势,深创投索斯福基金专注于链接海外项目来深圳做软硬件创新,目前已投出17个项目,包括3D骨科植入材料打印、数字孪生工业设计软件等。

在北京的阿尔法公社(一家天使投资机构)创始合伙人许四清得知深天使向全社会公开招募子基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还全额让利”,也赶到了深圳。

国家战略指引、产业配套完备和干部积极作为的“天时地利人和”,如同三支穿云箭,召唤着各路创投:2022年,中国国新、中国电信、深国际和坪山城投等共同出资设立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深圳)基金;20231月,中东主权基金——沙特公共投资基金入境,成立蓝海太库(深圳)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20242月,超级LP社保基金出资50亿元落地深圳,成立“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专项基金”;不久前,平安人寿出手,以100亿元的大手笔投向深圳……

敢为人先

在业内,有一种说法——深圳的创投模式是“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充分协同”。深圳的科技创新呈现出“690%”现象:90%以上的创新型企业为本土企业、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于企业、90%以上的重大科技项目发明专利来源于龙头企业。深圳的创新生态链优势在企业端和市场端,短板在基础研究,而基础研究将决定科技创新这幢摩天大楼的高度。

为了补上短板,深圳在全国率先立法,自2020111日起施行《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条例》,提出“市人民政府投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资金应当不低于市级科技研发资金的百分之三十”。近日公布的《2023年广东省科技经费投入公报》数据显示,2023年深圳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首次突破2000亿元,达2236.61亿元,增长18.9%,首次实现总量和强度居全国城市“双第二”。值得一提的是,深圳企业R&D经费投入总量居全国城市第一。

为了引导社会资金投早期,深天使对子基金大比例出资,市区两级联动,合计可达70%;对于子基金投在深圳的项目,深天使承诺收益全额让渡。

深圳为何如此慷慨?对此,深天使副总经理刘湘宁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一切都是为了深圳产业的长期发展。”

2018年至今,深天使接触了六七百家投资机构,优中选优,最终选择了70多个机构合作成立了80多支子基金,投出将近1000个项目。”深天使董事长姚小雄称,这些项目投时估值1500亿元,现在将近5000亿元,已投出6个独角兽公司,160多个准独角兽公司。

2024118日,深天使第三届产业加速营(汽车产业加速营)走进OPPO

就在本刊记者调研期间,在深圳市科创局的指导下,深天使又新设立了一支20亿元的种子基金。刘湘宁表示:“种子阶段是市场失灵最为严重的阶段,越是市场覆盖不到的地方,越需要政府有所作为。没人敢投的好项目,我们投。”

刘湘宁称,当大多数创投机构在要求投资团队懂科技时,深圳的超级创投已走得更远——深创投成立了以博士后团队为班底的研究院,细分赛道做早期科技投资;并且,投资团队必须自掏腰包,按照集团投资金额的1%强制跟投。

据悉,一些发达地区的基金负责人到深圳调研,得知“全额让利”“强制跟投”等制度后,都一边竖着大拇指一边摇头:“这个‘作业’我们真没法抄!”

发现,成就

走进深创投的会议室,PPT大屏幕上的首页标语和其官网标语一样:“发现并成就伟大企业”。

成立于1999年,管理着逾4800亿元资金的深创投是中国头部创投公司,也是首个投出百家、两百家上市公司的机构。

不同于一般的地方产业引导基金肩负招商重任、画地为营,深创投的视野不设限,始终坚持立足深圳、面向全国。这一方面是因为深圳有足够丰富的产业资源。据介绍,深圳有2.48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5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0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近期公示的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显示,深圳入选298家,位列全国第一,累计培育数量突破1000家。

另一方面,是因为深创投自带开放的基因。早在2007年,深创投就联合苏州市政府设立了苏州基金,至今,除了受托管理深圳市政府引导基金1000亿元外,还管理湖北省政府引导基金100亿元、佛山市创新创业引导基金20亿元、东莞市产业投资母基金10亿元等。同时,深创投主动承接管理国家级基金,包括制造业转型升级新材料基金275亿元、社保基金大湾区科技创新专项基金51亿元等。

 

“国家需要什么,深创投就投资什么。”按照此策略,深创投已投出科创企业超过1500家,其中95%以上是民营企业,培育了270家上市公司和42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不仅有深圳本土的中科飞测、迈瑞医疗,还有福建的宁德时代、北京的华大九天、上海的中芯国际、陕西的西部超导、山东的淮柴动力。这些企业实现了我国在半导体、新材料、工业软件等领域的突破,提升了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

发现并成就伟大的企业,实际上也是深圳创投界共同的雄心。姚小雄称:“我们不投华为和腾讯,但也许未来的华为和腾讯就在我们投的初创公司中。”张林对伟大企业的渴求,则在他早期担任深圳市人才工作局局长时已有显露。彼时,深圳提出“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问出身培养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不遗余力服务人才”。

2024年上半年,张林调研追觅科技时,该公司创始人俞浩向他介绍:“戴森的电机转速是一分钟10万转,追觅科技一分钟18万转,还储备了一分钟20万转的技术能力。我们的转速全球第一!”但在张林看来,这还不够,他满含期许地提出两个问题:“转速无止境,可以不断超越,但真正的护城河是什么?你有没有想过,像瓦特改良蒸汽机一样,引领一场真正的科技革命?”

保驾远航

20241017日召开的全省科技大会上,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强调,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科技创新是发展所向、力量所在;战胜外部风险挑战,科技竞争没有退路、只能取胜。

科研之路,伟大又艰辛,常常是最后一把钥匙打开了门。这意味着,成功前会经历无数试错,而投资科研的风险正在于此。

“创投有风险,亏钱是错吗?”当数名基金管理人向本刊记者发出追问,张林给出了掷地有声的回答:“政府敢分担,资本才敢投。我们要用实际行动为耐心资本保驾护航。”

据介绍,为破解投资机构“不想投、不敢投”的困境,助力种子期企业跨越“死亡谷”,深圳市科技创新种子基金的科技保险补偿方案即将落地。

“我们联合深圳国资控股的保险机构国任保险,密集调研走访了深天使、深创投、力合科创以及30多名早期投资人,了解创投机构需求、收集历史数据,设计了科技成果转化费用损失保险,方案已向深圳金融监管部门报备。”张林表示,深圳将以财政资金对社会资本的投资损失进行托底补偿,每支子基金最高赔偿投资总额的5%,累计最高补偿总额3000万元。

同时,该方案还将引入“保投联动”,国任保险可通过“优先认购权”参与种子期项目投资,进一步完善种子基金退出机制。

张林对中国的科技发展充满信心。

“曾经,中国产品是高性价比平替的代名词,现在,我们的产品可以比发达国家更强”。他说,比如大疆,成功开辟了无人机的新场景和新赛道;影石通过创新计算摄像,在运动相机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

20243月,在沙特阿拉伯西海岸的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深圳沙特创新中心正式挂牌。如今,深圳沙特创新中心已为18家中国科技企业对接沙特当地的创新资源。

“深圳,要做全球科技创业者的‘传感器’,我们将以科技金融,让科创者的梦想转化为现实。”张林说。

 

 

内容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记者:陈融雪

编辑:张弛

审读:黄淳 马丹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企业上市
企业上市经验交流分享,欢迎入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