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马茶业十年四闯IPO!“改道”港股!最新招股书暗藏收购野心!

财富   2025-02-02 09:36   广东  





1. 十年坎坷上市路——"考试多次挂科"

第一场考试(2013年):最初想进深交所中小板(重点中学),结果只考上"新三板"(普通培训班),待了5年觉得没前途自己退学。

第二场考试(2021年):改报创业板(科技特长班),但考官发现:

研发投入太少(科技含量不足)

商业模式就是开茶叶店(不符合"创新企业"人设)

→ 连答3次都没过关,主动弃考

第三场考试(2022年):转战主板(传统高考),但被揪出46处问题:

营销烧钱太猛(广告费比研发费高10倍)

亲戚供应商扎堆(关联交易像"家族内部倒手"

→ 再次弃考

第四场考试(2025年):"国内高考屡战屡败,转战海外留学"

内地IPO像考清华:三次冲刺深交所(2013中小板、2021创业板、2022主板),都因"偏科"(研发弱、销售费用高、家族关联多)被刷

改道港股如申海外名校:带着同一套"成绩单"(商业模式),换个考官(香港联交所)碰运气

为什么选港股?—— 现实妥协

门槛差异:港股更看重"市场化能力"(比如品牌知名度、现金流),对"科技含量""研发投入"卡得不如A股严 → 更适合讲"传统消费品牌故事"

退路考量:即便港股上市后破发(股价跌破发行价),也能先拿到钱续命(参考某幸咖啡美股上市操作)

潜在风险点 —— 旧疾未愈

老毛病依旧:招股书显示,2023年前9个月销售费用占比仍超25%(每卖100元茶叶,25元花在营销),研发投入仅0.3%(几乎可忽略)

新考题出现:港股投资者更关注 国际化能力(但八马99%收入来自国内)、 分红承诺(茶行业现金流不稳定)

行业参照物 —— 港股茶企生存实录

前车之鉴:

✔️ 澜沧古茶(普洱茶第一股)2023年港股上市,首日破发,当前市值不足10亿港元

✔️ 天福茗茶港股PE(市盈率)仅10倍,远低于A股消费股平均30

残酷现实:港股对传统消费股 估值吝啬 ,但可能是八马眼下唯一的救命稻草

总结:八马这次像极了"复读多年转申冷门专业"的考生——明知港股不是最优选(流动性差、估值低),但A股大门已关,只能赌一把。成败关键在能否包装出"东方星巴克"的故事,而非继续用"茶叶铺"人设闯关。

 

2. 核心问题揭秘——为什么总考不上?

定位尴尬:说是"科技新茶饮",实际还是传统茶叶铺模式

研发抠门:三年研发费合计不到1500万,不如头部茶饮品牌一个月投入

成本失控: 2022年销售费用高达5亿,占总收入30%(相当于每卖100元茶叶,30元花在打广告)

家族生意痕迹:大量采购来自实控人亲属控制的企业,存在利益输送嫌疑

 

3. 行业照妖镜——传统茶企的资本困境

资本市场想要:标准化产品、可复制的科技元素(如数字化供应链、新式茶饮)

八马现状:依赖人工制茶、门店扩张缓慢、产品同质化严重

致命伤:既讲不出科技故事,又做不到老字号的文化溢价(对比港股上市的澜沧古茶)

总结:八马茶业的IPO困局,本质是传统农业思维与资本市场对"现代消费品牌"期待的碰撞。就像用算盘参加编程比赛,看似努力但方向错位。(2023年最终弃考或与全面注册制下审核更严、茶企IPO通道收窄有关)





中国高端茶叶领军品牌的实力总结:

江湖地位

全国茶叶店数量第一(2023年底近3500家,加盟店占9成)

高端茶销量冠军,乌龙茶和红茶市场双料第一

铁观音连续10+年销冠,岩茶连续5年霸榜

品牌知名度和顾客满意度双料行业第一

业绩亮点

2023年营收超21亿,线上渠道增长明显(2023年线上卖6.2亿)

利润率持续提升,2024年前9个月赚了2亿多,利润率12.6%

3年新增近900家门店,平均每天开1家新店

产品矩阵

主打"八马"主品牌(中国驰名商标),覆盖所有茶类

高端普洱子品牌"信记号"(中华老字号)

年轻化子品牌"万山红"瞄准Z世代

不只卖茶,还卖茶具、茶点、茶饮等周边

渠道布局

线下:直营店+加盟店覆盖全国主要城市

线上:全平台电商覆盖,2024年前9个月线上收入超5.5亿

2600万会员体系,分级享受优惠

核心竞争力

百年技艺+智能生产:

安溪和武夷山两大生产基地

全球领先的岩茶智能化生产线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监制

黄金供应链:

只选核心产区(带地理标志认证)

三大采购标准:大师作/古法工艺/名产地

年轻化打法:

产品线覆盖传统茶客到奶茶世代

用茶饮、茶食等周边拓展消费场景

市场前景

中国茶叶市场年增速约5%2028年预计超4000亿规模

高端茶增速更快(年增6%),市场集中度提升

八马在高端市场份额从1%增至1.7%,龙头效应显现

未来计划

加速开店:推进"千城万店"战略

自建产能:减少代工,提升品控

多品牌联动:主品牌+子品牌矩阵

数字化升级:用大数据优化供应链和营销

行业彩蛋

中国茶市场三大板块:

原叶茶(八马的主战场)

新式茶饮(喜茶/奈雪等现制奶茶)

瓶装茶饮(便利店即饮茶)

这个品牌正在用老字号底蕴+新零售打法,试图把传统的茶叶生意做成现代消费品。

 


【控股股东是谁?】

公司实际控制权掌握在一个家族手中,包括王文彬、王文礼、陈雅静(王文彬妻子)、吴小宁(王文礼妻子)、王文超(王文彬兄弟)和王小萍(他们的姐妹)六人。

他们怎么控制公司?

目前共掌握55.9%的投票权(超过半数绝对控制权)

即使后续[某个特定事件]发生后,仍保持[具体比例]的控股权

通过签订《一致行动协议》形成决策同盟

王文礼先生,54 岁,自 2011 5 月起担任本公司董事会主席兼董事。王文礼先生于 2025 1 8 日调任为执行董事。王文礼先生负责本集团的整体策略规划及日常业务运营。

王文礼先生在茶叶制造及贸易行业拥有超过 27年经验。于 1997 7 月,王文礼先生与王文彬先生共同成立深圳市溪源茶业有限公司,自 1997 7 月至 2011 5 月王文礼先生担任监事职位。

王文礼先生分别于 2001 11 月、2011 12 月及 2017 1 月担任泉州市工商联(总商会)第十一屆、第十三屆及第十四屆执行委员副会长,2007 7 月,任泉州市总商会第十二届理事会副会长,并于 2007 12 月担任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副会长。王文礼先生亦自 2021 12 月一直担任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副会长,并自 2022 5 月起一直担任泉州市工商联(总商会)第十五届执行委员副会长。王文礼先生于 1992 5 月取得福建师范大学历史专业文凭。2009 6 月,王文礼先生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乌龙茶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的称号。2022 11 月,王文礼先生作为乌龙茶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参与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项目申遗获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如何做决策?

家族成员在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上必须统一步调

出现分歧时的解决机制:

先按持股数投票,超过半数支持的就执行

如果票数平局,最终由王文礼拍板决定

 

特别说明

这个家族联盟最早在20198月签订协议

20249月又签署补充协议加强约定

根据上市规则,他们被视为"共同控股股东群体"

✍️ 通俗理解:这相当于一个家族企业,六位亲属通过法律协议绑定成利益共同体,确保对公司重大决策的绝对控制权。即使内部有不同意见,也有明确的裁决机制防止分裂,最终能用一个声音对外说话。

 





企业上市
企业上市经验交流分享,欢迎入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