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白露衣裳冷

文化   2024-10-17 18:12   北京  

树叶一天天变色,天气一天天变凉,想到了白居易《晚秋夜》,“凝情不语空所思,风吹白露衣裳冷。”

我这篇的内容跟诗没什么关系,我单纯就是喜欢“风吹白露衣裳冷”这个调调,心里头念一念,感觉很有味道。

还是说说日常。

小宝之前一大早独自离家去坐公交车,弄得我心里挺不落忍的,幻想他在寒冷的秋风中瑟瑟发抖,真正体验“风吹白露衣裳冷”的滋味,内心可能也会生气。

后来听他在电话中的语气,他自己走挺远去坐公交,并没有跟我们赌气的成分,他只是有点不好意思,因为意识到顶撞父母,咎由自取。

这个周二晚上他又给我打电话,预约周三晚上回家,我答应了,也在微信上跟班主任老师说了一下。

我下班在地铁上突然想起这个事儿,周三一整天他都没再打电话,那么,他到底是回来了还是没有回来?周二他说四点多放学后他就坐地铁走,但没说不再打电话啊。

越想就越焦虑,心急、心慌,打开家里的摄像头看,没见他人影,再加上他提到之前跟高三男生发生冲突的事,我又增加一层担心,万一他落单了,那男生找他麻烦怎么办。

滴滴快车惊魂之后,我说要给他买个电话手表,他坚决拒绝,说电子产品他一概不带去学校。

运动会上,他带了数码相机拍照,另外一些同学申请到拍照任务,带的是手机,拍一会儿就都偷偷玩手机去了。他看在眼里,知道如果自己带手机肯定也要玩的。电话手表之类也有屏幕、能上网、能玩游戏,可以安装微信等聊天工具,他大约是怕管不住自己。

当我焦虑得不行的时候,仿佛身陷迷雾,所有的想法都指向了不好的事情。我一再打开摄像头。没看到他的身影更让我难受。

正难受时,我心里升起一种对自己想法的觉察:“我现在正在为了孩子忧愁、焦虑。”

现在要描述当时的心理状态,我只觉得词穷,但当时把我从焦虑中拉出来的只不过就是这样的一个觉知,仿佛浓雾中一个轻轻的转身,看到了一个出口。

处在焦虑中,跟意识到自己正处在焦虑中,是两种不同状态。如果不对自己头脑里的想法有觉察,那么我当时焦虑的解除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外部因素,就是得到孩子确切的消息。不然的话,焦虑的心会像野马狂奔不止,让我身心疲惫。

但当我检视自己时,我知道自己正在焦虑,就那么一刹那,野马停住了脚步。这就是所谓的“正念”。

这个词的意思并不是“积极、正确的念头(我以前就这么想当然地认为)”,因为念头本质上并不存在积极消极、正确错误的区分,那就是你脑子里层出不尽的一个又一个想法,跟水开了后咕嘟咕嘟冒泡一样,你又怎么说这个泡正确那个泡错误呢。

书中是这么说的:正念是当下的觉知,它就发生在此时此地。它是对现在正在发生的事件做观察。它永远待在现在。

我想到小宝说要回家,但我不知道他到底有没有回来,他是在路上还是遇到了什么事,那是我的思虑;接着,当我觉知到我正在为这件事情焦虑,这个就是正念。再把这个过程概念化,并对自己说:“噢!我正在焦虑。”这是思维。

到了这一步,不夸张地说,我瞬间平静下来,开始正常思考:有两种可能,他走出校门,坐上公交、地铁,往家里赶,这是最可能的一种,因为他如果临时决定不回来,他会打电话(对,如此简单的逻辑关系,在焦虑之中时,我居然想不到。而且我还可以打给老师,问他是否有让老师批出门条)。

假设他回来了,现在已经快七点,而他没在家,他出现在地铁站的概率是不是很大?我需要留意一下四周,尤其是他喜欢光顾的一个小吃店。

这样想着,我也下了地铁。抬头一看,果然就见他在那个小吃店门口呢!他的蓝白相间校服很显眼。

这样说有点戏剧化似的,但当时我就有明确的预感,我会在地铁口遇到他。预感和推理同时存在,因为他平时就爱吃这家的烤冷面,每次只要坐地铁都会到这里买。

就这么一点心理活动写了这么多,是想跟读到这篇的朋友传递我学到的东西:你可以看见你自己的想法,或者说觉察、觉知到你的想法,尤其是那些带有痛苦的想法,不管是自责、忧虑、嫉妒,还是贪婪。

当你“看见”自己正在这么想的时候,你就可以摆脱头脑里的胶着,让思维继续进行:为什么自己会有这样的想法,以及可以进行哪些理性的思考。“在正念的状态中,你看见自己真实的样子。你看见自己自私的行为,看见自己的痛苦,以及你如何创造那个痛苦。你也看见自己如何伤害别人。你突破了平常告诉自己的谎言假象,看见事物的实相。”

看到小宝那一刻,我简直狂喜。

此时再运用一下正念的经验,就是我“看见”自己在狂喜,而这种状态也是会变化的。

情绪就像水流,有时急,有时缓,我们所要做的只是退后一步,观察这水流,而不是让自己总是置身在水流里,任凭它的冲刷。这是我理解的正念。

我再次郑重地告诉小宝,走出校门,必须在门卫室那里给我打个电话,不管是不是之前跟我说过了要回家。他满口答应,并说自己已经吃了一份烤冷面,还要再打包一份。那个摊主都认识他了,免费给他多加了两个鸡蛋。

我在地铁上六神无主时,他正在美滋滋地吃烤冷面。感觉这是给父母的一则寓言。

一起回家的时候,我提到他和高三男生的争端,告诉他,他们的争端当然还上升不到刑法层面,他们只是吵架。

除了罗翔,中国政法大学还有个马凯教授。马凯有教孩子学会吵架的三个小妙招,我转述给他:

1.如果有人冤枉你,不要自证,谁主张谁举证,如果对方没有证据,他就是诬陷;

2.有人试图欺负你时,不要窝窝囊囊,做受害者姿态,而是挺胸抬头,硬刚回去;

3.如果别人骂你,你不知道怎么反击,那就重复对方的话,反弹给对方。

我觉得这三点对不会吵架的大人(比如我)来说都很有启发。

最后,再完整地念一下白居易的诗:

碧空溶溶月华静,月里愁人吊孤影。

花开残菊傍疏篱,叶下衰桐落寒井。

塞鸿飞急觉秋尽,邻鸡鸣迟知夜永。

凝情不语空所思,风吹白露衣裳冷。

月亮、菊花、梧桐、飞雁、鸡鸣、白露,这是客观存在的秋夜事物,而孤单、寂静、冰冷、寒夜漫长都是一个人心里的想法、身体的感觉以及时时刻刻在变化的情绪而已。

如此一说,这篇也不算是离题万里啦。


绿茵陈
清夜沉沉动春酌,灯前细雨檐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