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身份建构——基于《论语》“为己之学”的解读||张璇,周霖

学术   2024-09-19 09:12   上海  

张 璇

张璇,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教师哲学。

周霖,东北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教育改革与教育政策。


摘要: 无论知识分子被如何界定,其核心要素始终指向“对世界进行解释”。敏锐性、公共性与俱进性是知识分子的基本特征。不能忽视的是,重申教师作为知识分子是新时代教师身份建构的应有之义。教师职业的意涵、中国传统教育的实践经验以及深化教育改革迫切需要教师成为知识分子。通过深度解读《论语》“为己之学”,可以发现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前提要素是教师能够学以悦己,学以冶己是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基本立场,同时教师作为知识分子应以学以尽己为精神追求。新时代需要彰显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身份,既需要培育教师的理论自觉,也需要塑构教师文化涂层,同时教师自身要汲取传统思维方式中的智慧,在“平和的适应”与“深刻的追求”间保持张力。


关键词:教师身份;知识分子;为己之学


基金项目: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重大成果培育性项目(2019-03-026-BZPK01)

明晰教师的“身份坐标”是提振教师内生力量的重要前提。在社会期望与个人认知情感的缠绕性互动中,教师的“身份坐标”得以塑形,教师专业发展的适切性进阶更深层的文化践履。近年来,关于教师身份建构的研究不断拓展,但已有研究多集中于教育政策话语的释读[1]、特定教师群体的身份区隔与认同叙事[2]以及教师专业身份的重构。[3]在政策、心理以及专业之维以外,定位教师的“身份坐标”亦离不开传统之维的着色。“任何民族、任何社会的发展都不能离开本土文化的精神家园。”[4]回溯教师职业的意涵,回望中国传统教育的途辙,回顾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轨迹,教师作为知识分子展现出超越时代的“自为”品格,这正是新时代教师身份建构需要珍视、敞开与光大的文化根性。其中,“为己之学”作为儒家学习哲学的核心命题,在教师身份层面的解释力同样明显,有必要对此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何以重要:新时代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根本依据

溯源教师职业本身的意涵,寻根中国传统教育的发展脉络,循迹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知识分子的精神内核嵌合其中,为新时代教师身份建构提供了重要镜鉴。在此意义上,重申教师作为知识分子有其必要性。
    

(一)先天根源:教师职业本身的意涵指向知识分子的人文内核

重申教师作为知识分子,首先需要明晰何为知识分子以及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合理性和可能性。已有关于知识分子的界定很多,例如,“主要是感受到来自上面和下面的双重威胁的阶级,它们出自社会的必然性,寻求一条中间的出路……就是‘无社会依附的知识分子’”;[5]“知识分子是为理念而生的人,不是靠理念吃饭的人”;[6]“知识分子是具有能力‘向’(to)公众以及‘为’(for)公众来代表、具现、表明讯息、观点、态度、哲学或意见的个人”;[7]“尽管我们可以说知识分子,却不可以说非知识分子,因为非知识分子并不存在……作为制造者的人(homo faber)不能和作为思想者的人(homo sapiens)分开”;[8]“所谓‘知识分子’,除了献身于专业工作以外,同时还必须深切地关怀着国家、社会以至世界上一切有关公共利害之事,而且这种关怀又必须是超越于个人(包括个人所属的小团体)的私利之上的”;[9]“知识分子是思想观念性的精神群体,而不是外在的职业类型或特定经济利益的阶层”。[10]  

综合来看,无论是着力寻找社会出路、深耕意义和价值,还是强调连结公众、在劳作中思考以及凸显公共关怀与精神建构,核心要素都可以归纳为“对世界进行解释”。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解释是以知识、价值和方法三位一体的方式进行的。仅仅拥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并不足以作为知识分子,与知识积淀嵌合的价值结构与方法系统是知识分子之所以为知识分子的内在规定(如图1所示)。这也是国内外学者着重阐述的关键所在。正因如此,敏锐性、公共性与俱进性是知识分子的基本特征。丰厚的知识积淀赋予知识分子觉察世界变化以及洞见其背后根源的敏锐性,使知识分子对世界进行科学解释得以可能。而这种对世界的解释并不是孤芳自赏,而是提供给社会成员、进而对社会世界观的建构发挥影响,因而知识分子天然地具有公共性的价值倾向。最后,由于世界本身是变动不居的,这就决定了知识分子对其作出整体的、清晰的解释也只能是一种有限行为。如何从现象性的层面进阶更深层的逻辑纹理,如何从隐微处洞见更广阔的世界是知识分子必须面对的终生课题。

那么,教师是否可以成为知识分子呢?答案对幼儿园、中小学以及高校教师都是肯定的。首先,教师职业任务本身即可以概括成“为学生提供对世界的解释”。在为学生解释世界的日常教育工作中,教师不但是基础知识的保存者和传递者,同时还在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对教育世界进行新的注释,由此生成个人教育哲学。其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亦是以知识、价值和方法三位一体的方式实现的。教师的情感、信念、智慧经由知识、价值和方法的集中凝练在教育的场域中持续迸发,学生由此获致深刻的人文熏陶,步入人类瑰丽绚烂的精神世界。有必要指出,对学生来说,优秀的教师不仅是经师,更是人师,而这指向丰厚的知识积淀以及与之相嵌合的人本价值和科学方法。“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11]最后,敏锐性、公共性与俱进性亦是教师应当具备的核心特质。足够的知识积淀是教师敏锐觉察教育问题、回应学生成长诉求的重要前提。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受国家和社会的委托培养人才,这意味着教师职业甫一诞生就具有公共性的价值色彩。而教育世界充满着非线性、差异性、复杂性与丰富性,严格的心理学规律与独特的发生学逻辑在其中共生并存,这就要求教师以俱进的方法不断革新自己的教育思路,从而获得更为全面的教育学视野。总之,知识分子的人文内核内化于教师职业意涵之中,重申教师作为知识分子是定位教师“身份坐标”的必然指向。  
 

(二)传统根基:中国传统教育的实践经验呼唤教师成为知识分子

寻根中国传统教育的发展脉络,在政统之下安身立命、光大道统一直是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自为性诉求。孔子将其概括为“守死善道”。[12]94也就是说,传统的中国教师不只是关注教学问题,人生境界的提升与社会理想的趋近亦是教师的矢志追求,并且构成了教师向内探寻与向外开拓的根本主题。从历史上看,这种超拔高迈的精神气质始终体现和贯穿于中国的教育实践,历朝历代都不乏博闻多识、疏阔澹泊与积极叩鸣的教师群像。他们以卓绝的风骨开启了一种有思想力量的教育生活,为“化成天下”刻下生动的注脚,立己立人、成己成物由此成为中国传统教育的矢志追求,而这与知识分子的基本特征趋于一致。具体而言,这体现在:尽管受制于政治环境的种种规训以及个人力量的微薄与缺憾,教师拒绝曲意屈从,选择广继往圣之学并赓续于师生的薪火相传,“子以四教:文,行,忠,信”;[12]83即便命途多困顿,教师选择在欲望和原则的天平中寻求平衡,在与他人的感通中塑构自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2]80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12]58纵然感怀于人性的有限与意义的无限,教师拒绝裹足不前,选择将自身生命的确证安放于绵延无止境的进学之路,“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12]100可以说,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自觉自识正是在他们坚定地拒绝流于衰微与庸俗之际得以呈露,于无形中言说着士的气魄,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孔子何以获致“天将以夫子为木铎”[12]35的称许,这正是新时代应当重申的文化传统与价值推断。新时代热情呼唤“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13]急切催促教育家型教师的涌现,需要凝练、汲取和弘扬中国传统教育的实践经验,更要重申教师作为知识分子。 
    

(三)现实根据:深化教育改革要求教师成为知识分子

教育改革本质上是“使教育从‘现有’到‘应有’的创造性的社会行动”,[14]而教育改革的推进是多线并行、不断弥散的行动流,内生性贯穿教育改革的全过程。在此意义上,改革的理念、策略等能否深度嵌入教育实践,有赖教师作为改革主体的能动牵引与积极转化。首先,宏大的改革理论取向对教学的精微细节不具备充足的解释能力,深化教育改革必然需要勾连教师作为“教育学术人”的个性化续写。也就是说,让抽象的改革理念顺利走入教学日常,需要教师敏锐洞察学校改革的阻抗性因素、基于自身知识积淀理性探索改革理念的现实边界、设计和调整实际教学的脚本,才能不断生成贴合改革精神的新实践性解读,从而在教育改革的综合化和纵深化中注入适切性和恰切性的个性化色彩。其次,教育改革作为一种价值性实践,承载了人对美好教育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需要教师以勇气与激情直面伴随改革的困难和挑战,欢迎、接纳和传递改革内含的人文价值,推动自身价值实践的反思与重构。最后,“制度的刚性”与“实践的弹性”[15]是教育改革场域中的一对基本关系,而深化教育改革需要教师拥有足够的实践智慧应对二者的交织与推拉,并在其中谋求一种动态的平衡,这就对教师的方法论造诣提出了严峻考验。总之,教师不能被视为填充教育改革知识、价值与方法的移动容器。唯有超越机械执行与盲目抵制的改革身份定位、释放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自觉自识,才能克服改革理论浮力,将改革根系穿透学校日常与教师生命,抵达实践至深。

二、何以构成:新时代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核心要义

在中国传统教化之道的释绎中,“为己之学”一定程度上被赋予了审美特性,是深扎于教育文化根络、支撑教师职业追求和精神趣味的依托载体。对此,杜维明指出:“中国文化的明确特征即是相信人具有创造性自我转化的能力。”[16]37换言之,孔子推崇的“为己之学”,实质是倡导教师形成“治学和修身于一体”的生活方式,进而由内及外地转化世界。这也与中国传统教育的理想——立己立人、成人成物的基本思路趋于一致。“把教育视为一种高度个人化的事务,是中国传统教育思维中一再出现的主题。”[17]通过“为己之学”的勾勒,可以发现,教师治学和修身的自由自觉、自成目的是教师职业尊严与价值的核心和基本点,为促成教师自本自根和自为生成的知识积淀、人本价值与科学方法提供了可能,从而为新时代教师提供了以学立身之道(如图2所示),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意义世界与文化生活构成由此澄明。    

(一)学以悦己: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前提要素

在孔子那里,“学”被寄予了宏阔深邃的意蕴。正如杜维明所言,儒家之“学”致力于“找回处在危机之中的人类文明的深层意义”。[16]6这样深远的期待并未令孔子心怀沉重,相反,自得其乐是其治学的常有之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12]1除了增长见识与修养德性,学习事实上也是为了愉悦,这是孔子一直强调的治学源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2]68求知之路漫长修远,一旦学习沦为“苦役式”手段,便难以祛除行百里者半九十之虞。只有从学习之途持续汲取乐趣、反哺自身,才能不懈求索、治学不辍。正如孔子的自评:“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12]81学习的乐趣催动着求知欲的高涨,进而扬起好学敏求的风帆,这是孔子十五立志进学,而后能毕生孜孜不倦的重要前提。在此意义上,学以悦己作为“为己之学”的肇始,本质上是倡导教师以审美态度对待自己的学习生活。这意味着学习是教师内心真正向往和喜爱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被迫忍受的重复工作和枯燥任务,同时也是鼓励教师在学习中积极找寻趣味,不断创造精神饱满的生命体验。当学习本身就是发自内心的悦乐之事,教师对知识的渴求不只是困而学之,学习之于教师就成为一种享受性而非枷锁式的“自为”诉求,“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12]75的理想便有可能真正走入现实,丰厚的知识积淀之于教师便不是空中楼阁。学以悦己由此成为新时代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前提要素。
 

(二)学以冶己: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基本立场

在孔子看来,治学深彻离不开伦理精神的蕴养。“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12]6也就是说,修身是治学之本,以德固学是进学必经之路。经由“仁”“义”“信”等价值伦理的自觉内化,教师才能抵制外部侵扰,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最终学有所成。在此意义上,蕴养伦理精神实质是加固内在世界的秩序,以此为进学规引正确的方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12]109这或许也解释了孔子何以能屡处困厄仍不易其志、治学不辍。反之,一旦失缺了品性与德行的磨砺,学习主体便容易受制于困难、挫折与诱惑,造成思考和行动的钝化,对问题的觉知以及与他人的感通便被阻断,无法指涉更广阔的公共考量。正因如此,学以冶己是成就“为己之学”的不可或缺——既是鼓励教师于治学中护养守望崇高的心性,不耽于事功,也是倡导教师涵养守正自持的定力,将正心诚意归于日常的学习生活。倘若教师对崇高的精神世界“心向往之”并且在治学中鞭策自己“正步迫近”,便可以在治学与修身之间建立一种活泼而丰富的联系,继而诱惑和吸引生命伸张之域,开启自我价值的升华。厚植伦理精神的蕴养并作为基本立场的学习生活,不会鹜驰于社会地位的超拔、感官的享受等浅表化价值,而是发现和沉浸道德诗意、不断收获精神享受的弥散体验。事实上,孔子推崇的“君子上达”,[12]173正是指向秉持霜雪之志立身进学的教师生活。教师职业尊严的擎起,也是依靠这种坚实的心灵规约融通和导引教师的学习生活,从而激活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价值确证。学以冶己由此成为新时代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基本立场。       
 

(三)学以尽己: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

按照孔子的说法,学习是教师的终身性事业。一方面,博大深赜的知识世界决定了治学永无止境。即便是孔子,也希望“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12]80加之真理往往是以一种境域性的和相对的状态呈现,毕其功于一役对治学只能是无望的玄想。这就要求教师以开放的心态投身“为己之学”,倾力追寻更广阔更全面的教育真实。另一方面,日新己身是教师修身的必然指向。“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12]84无论起始如何,进步的保存与累积可以澡雪教师的心灵世界,革新教师的精神面貌,进而照亮修身的美好期许。所以倾尽己身、奋进不息一直是孔子推崇和向往的学习境界。“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12]106这种热烈澎湃的求学之心也是孔子称赞得意门生颜回的重要方面:“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12]107在此意义上,学以尽己本质上是鼓励教师在学习生活中主动寻求一种持续“经营性”进取,以此开掘和挥洒个人禀赋,探索、发现更多潜藏的职业风景,为抵达不同可能开辟空间。这意味着教师于有限的生命之上奋起追求无限的超越,以人力之微化育意义之厚,在无穷尽的向前迈步中实现主体性的含弘光大,从而为教师成为知识分子开启方法论的地平线。当治学与修身联结一体、成为教师倾力追求的生活方式,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弹性和活力便得到极大释放。由是,新时代教师作为知识分子需以学以尽己为精神追求。
 

三、何以彰显:新时代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实践指向

承上所述,重申教师作为知识分子是新时代教师身份建构的应有之义,“为己之学”为其提供了构成逻辑。在此基础上,新时代帮助教师明晰“身份坐标”从而提振教师内生动力,彰显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身份也就成为了教育良性发展的明智选择。
    

(一)培育教师的理论自觉

从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前提要素看,激活、释放和光大教师的乐学之心是教师身份建构的重要议题。而教师的理论自觉可以通过理论内化与理论生产为驱动教师乐学供应丰富的引燃源,是支撑教师乐学的强力引擎。因此,彰显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身份需要培育教师的理论自觉。  

教师的理论自觉是教师自为性的、深入探究教育问题根源以及吸纳、反刍和凝练相关经验的一种复杂性创造行为,指涉教师主体意识与理论素养,是教师的教育机智、理论思维、学科知识与能力以及创作表达能力等多要素的综合运用。教师理论自觉的形成指向理论吸纳自觉、理论践行自觉以及理论建构自觉。理论吸纳自觉是教师理论自觉的基石。教育场域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催生诸多谜题,需要教师充分意识到理论的价值和力量,“通过学习、借鉴他人的理论来完成对自我的充实”,[18]进而开拓问题解决的新视角。理论践行自觉由教师的理论吸纳自觉发展而来。经由具体教学的躬行践履以及不断试错,教师尝试从理论开辟的新视角重新审视和整合已有经验,进一步透视实践之困。理论建构自觉指教师立足理论吸纳和实践体认,尝试对理论进行多维性与全域性反身思考,由此融通、反哺和重构已有理论,催动新理论的创生。教师的理论建构自觉能够弥合理论与实践的间隙,是对教师职业生命的滋养和教育学术的重要补充。应当看到,教师理论自觉的生成建基于教师实践的否定之否定,因而永无结束。其培育既需要推进教师专项培训与研修、争取政策激励与拓展社会媒介空间等外在诱导,也需要勾连教师自我蜕变的内引开掘。 
       

(二)塑构教师文化涂层

从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基本立场看,教师身份建构指向伦理精神的蕴养,而教师是作为群体存在于学校场域的,教师伦理精神的蕴养寄寓于教师文化生活。因此,需要以教师群体的力量构筑支撑教师伦理精神蕴养的文化“气候”,塑构教师文化涂层。  

教师文化涂层以教师共同体的生成为核心向度,以互动性、共鸣性和智慧性为主要特征,追求个人与集体、异质性与同质性的动态圆融。在提振教师活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动学校文化建设等方面,教师文化涂层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首先,教师个人的职业生活需要足够的精神鼓励和伦理依据。而教师文化涂层的主线是相异与共融,支持教师之间的互动和倾听,重视教师成员的情感和意志,能够催生共同理解和彼此关怀,带给教师持续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为教师的职业意义建构和身份认同奠基。其次,共同进步是教师群体的核心价值诉求。而教师文化涂层指向群体文化生活的密切联结,可以推动教师成员共建价值信念,引领教师共同走向新征途。此外,知识技术的迭代不断重构时代的伦理观念,“自发性”变革成为常态,迅猛冲击教师的价值生存。而教育改革的推行往往伴生剧烈回响和风险波动,这是“人为性”改革难以避免的“阵痛”。教师身为直面变革与改革的基层实践者,承受的震荡和眩晕不言而喻。教师文化涂层可以通过锻造向心力实现教师力量的有效凝聚,同时不断振鸣和扩增教师集体的智慧之声,从而为教师承接变革与改革的震荡提供一层坚牢的“防护网”。有必要指出的是,教师文化涂层的塑构是慢变量,不仅需要聚焦和回应当下教师价值生活的一般性矛盾,适应现阶段学校发展的需要,也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将新时代的展望与未来学校变革的价值思考传导给教师。 
 

(三)汲取传统思维方式中的智慧

从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看,吸纳科学的方法论是教师身份建构的内在诉求。而中国传统教化之道不乏对于教师思维方式的讨论,这将成为新时代教师提升方法论素养的不竭源泉。因此,教师自身要努力汲取传统思维方式中的智慧,在“平和的适应”与“深刻的追求”间保持张力。 
 
在传统思维方式的境域中,教师较之其他职业有独具的方法意境,由此构成教师身份的本土化理解。一方面,“有意义的无奈”是教师职业生涯的一种客观固有,决定了“平和的适应”是从事教师职业的必要心态。囿于主客观因素,教师朝向美好生活的教育寻绎往往只能是一种有限行为。即便是万世师表的孔子,育人之路也不乏“遗憾的努力”。回到当今时代,由于逐渐升级的教育焦虑与内卷、不尽合理的制度惯习等结构性限制,道阻且长的境况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尽管如此,“有意义的无奈”并不是对教师努力的否认,而是指向一种不必苛求的平和心态。教师只有接纳和适应教育生活的遗憾,才能保持内在的恒定,达至方法的渐进。另一方面,“深刻的追求”作为传统为师之道的精神向度,是从事教师职业的不可或缺。这在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那里得到了充分体现。“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以自我的言行去教化他人,意在树立一种行道的社会典范。”[19]进一步说,现实之困无损教师的积极作为,难为亦有可为。新时代教师需要有超越事实世界之喧嚣的信念,拒斥匍匐于现实的混沌麻木,坚持对教师美好生活的寻绎,在规约中不断拓展教育生存和参与变革的空间。




向下滑动阅览

[参考文献]         
[1]邓磊,何鑫兴.大先生引领教师身份建构的内涵、逻辑与体系——兼论“强师计划”的导向意义[J].教师教育研究,2023,35(1):27-34.
[2]李畇赟,刘善槐,谢爱磊.身份区隔与认同危机:乡村振兴背景下编外教师职业承诺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40(6):31-43.
[3]薛寒,苏德.“双师型”教师专业身份构建——基于技术哲学视角[J].教师教育研究,2021,33(1):22-27.
[4]叶澜.中国哲学传统中的教育精神与智慧[J].教育研究,2018,39(6):4-7+23.
[5]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黎鸣,李书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57-158.
[6]刘易斯·科塞.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M].郭方,夏继果,姚宗桥,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前言2.
[7]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M].单德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16-17.
[8]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M].曹雷雨,姜丽,张跣,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4.
[9]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引言2.
[10]尤西林.阐释并守护世界意义的人——人文知识分子的起源及其使命[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28.
[11]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J].人民教育,2014(19):6-10.
[12]杨伯峻.论语译注(简体字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3]习近平.习近平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3(9):1.
[14]刘庆昌.教育问题的划界——兼及教育改革的理性[J].中国教育学刊,2023(5):49-55.
[15]杨跃.教师教育改革阻抗的社会学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3):41-44.
[16]杜维明.道·学·政:儒家公共知识分子的三个面向[M].钱文忠,盛勤,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17]李弘祺.學以為己:傳統中國的教育[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2:2.
[18]高盼望.一线教师需要强化理论自觉[J].中国教育学刊,2014(6):106-107.
[19]李明燊.“祛魅”与“复魅”之间——论“道统”与“政统”纠葛下的中国知识分子传统[J].北方论丛,2014(1):67-71.

本文来源于《教师教育研究》2024年第4期。转载请注明出处,开白请后台留言。
引用本文可参照如下格式:张璇,周霖.新时代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身份建构——基于《论语》“为己之学”的解读[J].教师教育研究,2024,36(04):114-120.

《教师教育研究》唯一投稿平台:

gdsz.cbpt.cnki.net

长按关注《教师教育研究》微信公众号




教育牧笛
本公众号主要发布:1.第一线教师开展有效教学实践研究的成果;2.课堂有效教学实录;3.有关有效教学研究的学术观点争鸣;4.有效教学的国际比较研究动态;5.有效教学的学科研究方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