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作者 | TonyWong
在生活的浩渺海洋中,每个人都可能遭遇暴风雨的侵袭,而抑郁症,恰似那最为猛烈的风暴,无情地将人卷入黑暗的深渊。但即便身处绝境,只要心怀希望,便总有一丝曙光,引领我们穿越重重迷雾,找到前行的方向。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一位抑郁症患者跌宕起伏的内心世界,见证他如何凭借坚韧不拔的意志,从黑暗的谷底攀升,实现自我救赎,并让家庭重归温暖与和谐。
这是《郁金香》的第394个生命故事
三十多年来,抑郁症如同恶魔般紧紧纠缠着我,把我禁锢在冰冷、绝望的牢笼之中。我虽在内心深处牵挂着父母妻儿,然而,悲观与冷漠却如同厚重的乌云,将我的心灵完全遮蔽。割腕、住院,这些曾经难以想象的痛苦经历,竟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在黑暗的隧道中,我孤独地徘徊,看不到丝毫光亮,仿佛被整个世界遗弃。
我的原生家庭,宛如一座无形的囚牢,成为痛苦滋生的温床。母亲勤劳善良,却被焦虑和悲观的情绪所笼罩,她牢牢掌控着家庭的每一个角落。记忆中,母亲的指责如影随形,“只有读书才能走出农村” 的观念,如同沉重的枷锁,深深地烙印在我的灵魂深处。山村生活很艰苦,家中唯一的电器只有手电筒,没有任何娱乐设施,没有报刊杂志,唯一的课外读物是家家户户都有的《计划生育指导书》。寒暑假我只能在家里看着课本发呆。我如同一只被困在狭小笼子里的鸟儿,失去了自由翱翔的权利,也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父亲的性格与母亲截然相反,他做事慢条斯理,时常沉浸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之中。因此,父母之间的争吵如同家常便饭,让家庭氛围充满了紧张与压抑。姐姐自幼便性格叛逆,而我出于对母亲的顺从,母亲把我视作榜样,姐姐认为我和母亲穿同一条裤子,是她共同的敌人。无意间加剧了姐姐对我的不满。家庭中的矛盾与冲突,如同尖锐的荆棘,刺痛着每一个人的心。中考,我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了重点高中。不幸的是,父亲遭遇了严重的车祸,我每晚都做噩梦,梦到一具黑色棺材抬回家,里面躺着自己的父亲,泪水打湿了枕头,醒来继续做同一场景的噩梦。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将我推向了极度焦虑与恐惧的深渊。于是我更加懂事,体谅父母的不容易,家里给的零花钱基本不花。更加努力学习,对自己更加严苛。我顺利地考入全国重点大学。平时5分钱一根冰棒都舍不得买的父母亲,居然花费100元,请乡里电影队在村里放了2场露天电影,接受着几乎全村人的祝福和从未有过的无上荣光。放电影当晚,亲戚齐聚,推杯换盏。
考进大学,我没有特别兴奋。看到父母高兴,我心里才稍有安慰和开心。姐姐运气却没有那么好,被父母逼着复读4年,直到考入一所普通本科。大我三岁的姐姐,最终比我晚两年上大学。无形之中给姐姐造成了极大的创伤。
肩负着整个家族的殷切期望,我来到北京上大学,对生活的热情却在日复一日的重压下渐渐消逝。1994年9月,大四上学期一开始,长期压抑的我彻夜失眠,持续整整一个学期。那时,没有“抑郁症”这个名词,校医把我诊断为神经衰弱。
毕业分配到上海,我的失眠有所缓解。步入职场后,由于心智不够成熟,面对工作中的挑战,我常常选择退缩,这使得失眠的症状愈发严重。
2000年,我第一次被正式诊断为抑郁症,内心极度恐慌,似乎未来一片黯淡。国企的宽松环境对我的病情有利,但病耻感和无价值感一直在我的脑海里萦绕。我的抑郁症反复发作。
2013年1月11日,割腕的冲动如恶魔般不时袭来,住院治疗也成了无奈之举。在绝望的边缘,是同事的一个电话,如同黑暗中的一道闪电,将我从死亡的悬崖边拉回。我虽然还是100%顺从父母,但和他们推心置腹的交流几乎没有。
我的妻子,和我性格非常相似,100%服从她的父母,没有主张,极度依赖,沉迷小说与游戏世界,很少与外界交流,包括与我的交流。心地极度善良,无欲无求,对我的抑郁症也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满和嫌弃。也不太操心家事,不太负责儿子的学习。在我心里,对妻子开始产生诸多不满,羡慕同事妻子的能干,我压抑着我的感受。我的儿子,是我的相反数,初二以前,活泼可爱,对我提出的要求言听计从。初二以后他逐渐活出了自我,学习越来越少,娱乐越来越多,花钱越来越大方。他虽然用他的强项理科弥补了他的弱项文科,考入上海市重点高中重点班,但高中后,他玩电子产品脱离了我的管控,饮食习惯脱离了我的管控,睡眠时间也脱离了我的管控。我和儿子因为这发生了无数次的争吵、打骂、断网、断零花钱,依旧没有改变。在我心里,我的儿子变成了陌生人。我的姐姐,和我交流少。她的女儿两次出国求学,都因抑郁症中途荒废,只能回国宅在家,她焦头烂额。她与父母交流极少,和母亲的关系非常紧张,几乎达到了凡是母亲说的她必反对。姐的反常,妻的无能,儿的叛逆,让我的抑郁之火重新燃起,那是一种熟悉的味道,也是极度难受的味道,我又进入了那一条黑暗的隧道,那里黑暗、寒冷、无情、绝望。
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祸不单行,父亲再次遭遇车祸,这一噩耗如同一记重锤,将我从麻木不仁的状态中狠狠敲醒。当我看着病床上虚弱的父亲,内心的愧疚与自责如潮水般涌来。在陪伴父亲的日子里,我开始静下心来,深刻反思原生家庭中那些错综复杂的问题。
我逐渐意识到,姐姐的叛逆并非源于她的任性,而是母亲过度掌控的结果。而我,在不知不觉中也被母亲 “有毒的爱” 所绑架,彻底失去了自我。我仿佛是一个被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人,只会盲目地服从,却从未思考过这是否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如果我再不和母亲切割,我就无法活出自我,也无法修复母亲和姐姐的关系,更不能修复我和姐姐的关系。终于,我鼓起了莫大的勇气,向姐姐真诚地道歉,详细剖析了家庭问题的根源。那一刻,姐姐眼中的泪水夺眶而出,多年来压抑在心中的痛苦与委屈,如决堤的洪水般倾泻而出。她也坦诚地承认了自己内心深处存在的严重心理问题,她发现自己也是带着母亲的这种模式在教育她的女儿。虽然她极度反感母亲,但是她又不由自主地活成了母亲的样子。但我们的母亲也是由于外公外婆的原因,才造成了如今这样的性格,她对我们很爱,只是她对我们的爱,用错了方式。我们一同勇敢地面对母亲,指出她教育模式中的不当之处。让母亲意识到自身的问题,因她不当的教育模式,造成姐姐的叛逆和我的软弱。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人,都会有缺陷,没关系,意识到它,改正它。母亲脸上露出的诧异神情,让我明白,改变的种子已经开始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生根发芽。令人欣喜的是,曾经与母亲 “话不投机半句多” 的姐姐,开始主动与母亲携手,共同悉心照料父亲。在病房里,她们相互扶持,曾经剑拔弩张的关系如今变得无比融洽。父亲的病情也在家人的关爱与悉心照料下,逐渐好转,生命的曙光再次照进了这个饱经磨难的家庭。
与此同时,我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与妻子、孩子之间的关系。我不再一味地嫌弃妻子的软弱,而是用心去感受她对我毫无保留的包容与支持。对于孩子,我放下了过高的期望和严苛的要求,学会尊重他的每一个选择,理解他在成长过程中的压力与困惑。随着家庭氛围的悄然转变,温暖与幸福重新回到了这个家。曾经如同坚冰般的心灵,如今也渐渐融化,我感受到了久违的亲情的力量。更神奇的是,困扰我多年的睡眠问题也逐渐得到了改善。曾经,凌晨两三点便早早醒来,在漫长的黑夜里辗转反侧的日子一去不复返,现在的我,甚至需要依靠闹钟的提醒才能按时起床。这一切的改变,让我深刻体会到,只要我们愿意勇敢地迈出改变的第一步,生活就会给予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回顾这段充满艰辛与挑战的心路历程,我深刻地认识到,原生家庭的问题虽然如同沉重的枷锁,束缚着我们的成长,但我们拥有打破枷锁的力量。我们不应再做父母羽翼下永远长不大的巨婴,而应勇敢地直面问题,与过去那个被束缚的自己彻底切割,去追寻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
在生活中,我们不应该对亲人抱有仇视与怨恨的态度,而应学会换位思考,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与包容。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微小改变,都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能够引发层层涟漪,最终带来整个家庭的巨大变革。当我们从痛苦的深渊中觉醒,勇敢地选择改变,就如同在黑暗中点燃了一盏明灯,照亮前行的道路。抑郁症曾经是我生命中的噩梦,但如今,它却成为了我蜕变的催化剂。我坚信,只要我们怀揣着希望,坚定不移地勇敢前行,生活必将绽放出绚丽多彩的光芒。愿每一个在黑暗中苦苦挣扎的人,都能在绝望中寻找到那一丝希望的曙光,如同破茧而出的蝴蝶,挣脱命运的束缚,尽情拥抱美好的新生。让我们一起用爱与勇气,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让家庭成为温暖的港湾,让世界充满爱与希望的阳光。备注:每个人的成长经历和家庭情况都不一样,因此,文章中的分享,仅做参考。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在文末打赏,支持原创。欢迎分享自己抗郁路上的故事,有公益稿酬喔。点击投稿
如您需要更多心理上的专业支持,点击链接进入郁金香陪伴战略合作服务平台:小龟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