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正在加速进入深水区,而围绕国企的一系列考核、容错机制的改革,是关键之一。9月的国常会指出,要推动国资出资成为更有担当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完善国有资金出资、考核、容错、退出相关政策措施。再加上此前一些省市出台了容错的具体措施,这让不少想要大干一场的国企和领导都兴奋不已。不过,正如一枚硬币有两面,容错机制不断推出的背后,必然有收紧的一面。正如近几年中央一边加大对地方化债的支持,一边严控债务新增。国企容错机制这事也是一样的。根据部分媒体的报道以及我们的调研,今年的国资LP审计考核比往年要严格得多。
经营,好坏不能凭感觉,自然要考核。做投资,是个高风险的活动,考核更不能少。对国资LP的审计早些年就已经开始了。2018年以来,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制度逐步建立。近几年国资的监管也不断加强,尤其是涉及投资领域的。虽然政策鼓励发展新质生产力,鼓励投早、投小、投科技,但是另一方面国有资产流失又是国资LP不得不正视的。特别近些年,传统发展模式越来越乏力。以招商为例,过去是以土地为杠杆,目前这种模式越来越不灵了。以投带引是个好办法,合肥、苏州等就闯出了一条康庄大道。不过,受到的限制颇多。只说一点,大家就明白。产业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的会计处理不同。基础设施资产是按照成本计量,确认为城投的「固定资产」。可是,如果产业基金投资,所投的项目一旦出现亏损,这笔资产负债表上的「长期股权投资」或是「金融资产」就将会被核销,并且体现在利润表上的亏损。点这里,帮你盘清资产家底 · 掌握经营效益 · 加强资产监管国有资产必须保证增值和保值的强制要求,是一条底线。这让地方国企和相关领导都十分谨慎。有国企老总告诉小明,原以为今年政策层面的容错空间不断扩大,考核也会松一些,没想到比往年更加严格。目前,各地国资陆续迎来新一轮审计,且拿到国资LP资金的VC/PE,也需要穿透进行审计。风险投资本来就是高风险,很多问题并不好回答,如何应对审计,一直都是个大难题。有人甚至直言,最近,全员都在处置风险,感到压力山大。然而,这可能仅仅只是开始。未来,监管还会更严格。
10月14日,国家公务员局官方网站发布公告,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名即将开始。其中,证监会办公厅(党委办公室)等机关部门、稽查总队、北京证监局等直属/派出机构参加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拟招录331名具有法律、会计、财金、计算机等相关专业背景,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职级的专业监管人才。人数创近五年第二高。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参加证监会招录的部门中出现了稽查总队的身影,而在去年证监会录用公务员的公告中,并没有稽查总队。《旗帜》2024年第9期刊发的国务院国资委党委署名文章——《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展现新气象取得新突破》指出:「支持国有企业大胆试错,着力当好发展实体经济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试错的同时,必然伴随着严监管,不然很容易如脱缰的野马,出大问题。
最近,随着股市成为大众热议的话题,合肥风投之城的名号,也为更多人所知。有人一番回顾后,得出结论:跟着合肥政府炒股,都财务自由了!2007年,合肥市拿出了全市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押面板,投了京东方,最后赚了100多亿;2011年又拿出100多亿押半导体,投了长鑫、兆易创新,又赢了,上市估计浮赢超1000亿;2019年,又拿出100亿赌新能源,投蔚来又赢麻了。同年,欧菲光被苹果踢出产业链,营业额从500亿跌到150亿以下,股价从20块跌到4块多……合肥出12亿救了它,登上华为大船,让欧菲光迎来了困境反转机会。2021年9月,合肥买入欧菲光的价格是6.22块/股。3年之后的今天,欧菲光涨到了17.64块。随着股价暴涨,合肥政府悄悄撤退,有人测算,合肥6.22买入,14.58开始卖出,起码赚十几个亿。「以投带引」的合肥国资平台产投模式,还让其产业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6年合肥还是一个中国中部名不见经传的城市。当年,合肥全市GDP仅1000亿元,在全国位列58名,与许多其他省会城市相距甚远。然而,2021年合肥GDP进入「万亿俱乐部」,晋级为「新一线城市」。×月×日,××率队赴安徽省合肥市,学习考察该市在强化科技创新、壮大新兴产业、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里面的×可以填入无数字样,因为近些年合肥市太热门了,大家都想学习合肥的风投模式。很多人用「赌」「押宝」等词形容合肥国资。虞爱华则指出,准确地说,合肥不是「风投」是「产投」,不是「赌博」是「拼搏」,赌博是有今天没明天,拼搏是抓今天赢明天,赌博靠的是手气,拼搏靠的是手艺。事实上,它是建立在一套科学分析和运作机制基础之上的。「以投带引」的合肥国资平台产投模式,已形成引进团队——国资引领——项目落地——股权退出——循环发展的链条,其中有着多重风险控制关卡。如最关键投资决策环节,招商部门推荐项目后,会有专业团队评估投资可行性,对于体量大、技术先进、专业性强的项目,会更大范围地借用外脑论证和把脉问诊。
为了能与企业在一个频道对话,合肥从市领导到普通招商人员,都在深入学习研究产业投融资政策、行业发展报告、上市企业招股等各种与产业相关的知识。合肥的政府招商团队从上到下都投行化、专业化,一个基层的招商员都具备全产业链知识。戳这里,让园区招商找的准、引得来、留得住合肥产业投融资的成功绝不是单靠运气。苏州、深圳等同样如此。有胆的背后是有识……回到开篇提到的国企容错机制。近期从中央到地方都频繁强调国企容错机制的出台、完善与落实。在探索容错率上,四川、安徽等地都提出了不同程度的容错率。以四川成都高新区为例,针对种子、天使、创投、产投、并购基金等不同阶段、不同类别的基金,设置了20%~80%不等的容亏率,为国有企业放开手脚赋能。深圳市发布的《深圳市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公开征求意见稿)》提出,深圳将在未来三年内构建万亿元级的政府投资基金群,进一步支持一级市场的发展。除了耐心资本之外,深圳此次的行动方案还提到了「大胆资本」。
不少人担心,如果没有完善的监督与评估机制辅助,那就有可能出现机制漏洞,造成「容错」的滥用,需要警惕。所以,不难理解审计会加严了。虽然相比之前,现在的条件要宽松得多,但容错不代表免责。里面仍然有诸多的细节需要完善。说个最简单的点,同样是政府的投资公司,新加坡淡马锡模式下,会根据投资组合的长期表现,给予投资管理团队绩效奖金,数额与公司整体的财务表现挂钩,而且还会为高级管理者提供股权激励。将业绩与投资管理团队的切身利益绑定,会让员工更有动力。而这一块,各地地方国企还十分的欠缺……戳我,承接“一利五率”指标,稳增长,创效益
事实上,不止投资业务。早在2015年,「容错」这一带有整治色彩的词汇就开始逐渐进入主流视野,2016年《人民日报》11 版更是以接近一个整版的篇幅集中报道了各地正在推进的容错机制,其中重点回溯了湖北模式,「作为全国首个以地方立法促进全面深化改革的省级条例,《湖北省全面深化改革促进条例》已实施一月有余,其中提出建立的容错免责、纠偏和责任追究机制成为关注焦点。」
从那时候到现在,应该说,取得了不少进展,制度不断完善,但仍然还有大量提升的空间……※ 这是2024年明源不动产研究院「国企改革」主题文章第24篇。点击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