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产业争夺战,正式打响!

文摘   2024-10-30 17:59   广东  


新一轮产业转移,来了。不久前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提出,引导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从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转移。



之所以说是“新一轮”,是因为过去已经有过几轮产业转移,有的认为是2轮,也有的认为是3到4轮。早在2010年,当时为了进一步指导中西部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中央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


在2010年的《意见》中,提出要因地制宜承接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包括劳动密集型产业、能源矿产开发和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加工贸易。


前后对比可以发现,最新政策中除了保留了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他几类已经没有了,说明已经处于成熟稳定发展阶段,增加了资金密集型产业。


另外,去年国家发改委成立了一个新组织“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以及日前在多地召开的省委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工作会议上,一个名为“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的新机构接连登场,可以说这是为新一轮产业转移做的铺垫。


产业转移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形成合理产业分工体系的有效途径,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那么,新一轮产业转移,将带来哪些影响呢?


中西部省份迎来新一轮角逐
率先做好准备的,将会胜出

要说产业转移对什么影响最大?排在首位的肯定是涉及地区的经济、产业等。


以四川省为例。2010年中央发布《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时,当年四川省的GDP排名全国第8,如今已经稳居全国前5,仅次于经济大省广东、江苏、山东、浙江。


可以说,以2010年为起始点,实行产业转移后的这些年,四川把能超越的省份都超越了,排名在它前面的都是沿海省份,有着区位等先天优势。


2023年,四川经济总量突破6万亿元,这是全国第六个、西部第一个迈上6万亿台阶的省份。


在产业转移政策的影响下,这些年,四川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一产业稳定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不断升级。


首先,是第二产业。2011年四川省该产业增加值突破万亿元,2023年达到21306.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1953年—2023年,年均增长11.0%,在一、二、三产业中,排名首位。


其中,电子信息、食品饮料等行业成为了四川省的优势产业,显示出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这是四川的第一个万亿级产业。


其次,是第三产业。自2016年起,四川省的第三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过了第二产业,并且持续快速增长。到2023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已经调整为54.5%,反映出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不断提高。这包括了金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多个行业的发展。


......

这次的政策着重提到了资金密集型产业。过去,相比东部沿海地区,尽管中西部地区在资金密集型产业发展中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比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产业配套体系薄弱,产业链条不完整,缺乏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点我了解,园区多渠道拓客

近年来,国家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倾斜和财政支持,使得中西部地区在资金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中迎来了新的机遇。比如,同属中西部核心城市的重庆,在资金密集型产业中,已经有了不少动作和成果。

在招商方面,打造了产科金服务平台。这是由重庆市招商投资促进局联合多个部门共同谋划的,集聚产业、资金、渠道等优质资源,实现由被动“项目招商”向主动“资本招商”的良性转变‌。


在投资方面,于2023年5月成立了重庆产业投资母基金,总规模2000亿。该基金通过“以投带引”的模式,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本投向当地,助力地方产业发展‌。


通过这些措施,重庆不仅吸引了大量资金和资源,还推动了资金密集型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生态和经济增长点。


有了这些经验,在新一轮产业转移过程中,重庆将在资金密集型产业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谁的营商环境好,谁就能招来更多企业
加速改善营商环境,不能再等了

今年以来,已有不少地方在举办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这对各地招商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无论是从签约项目还是签约金额来看,都十分可观,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招商难的问题。


3月,四川在产业转移对接活动开幕式上,签约项目22个,创新型、引领型、高新技术型项目占总项目的60%以上,协议投资1048亿元。


6月,广西在产业转移对接活动中,签约360个项目,总金额3741亿元,其中来自东部地区的项目达到254个。


日前,甘肃在产业对接活动中,签约金额也超过了3000亿元。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今年8月国务院发布的《公平竞争审查条例》中,明确规定不得给予特定经营者税收优惠;不得给予特定经营者选择性、差异化的财政奖励或者补贴。没有了税收优惠,还能吸引如此多的企业前来投资,实属不易。


究其原因,主要是各地在营商环境中下了不少功夫。在日前进行的甘肃产业转移活动中,酒泉市长唐培宏对企业承诺到,将始终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把企业家当成亲人来对待,服务企业“无事不扰、有事上门”。而且,对引进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保姆式”贴心服务,重大项目党政一把手当“店小二”将用好全市力量,聚齐各方资源,积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着力打造东西部产业合作新高地。戳这里,让招商找得准、引得来、留得住

有的地方政府出台政策,主动帮企业降低成本。今年,四川发布了《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其中,自然资源厅在降低企业地价成本方面明确,要将“标准地”改革范围扩大至各类以工业为主的产业园区,将区域评估事项从3项增加至6项。


内江市由副市长牵头,将全省122项重点任务一一对标,制定降成本重点清单,仅水电气,一年为企业节约成本3100万元。



人才越多的地方
产业转移效果会更好
吸引并留住人才,不能光靠喊口号了

产业转移,引进企业只是第一步,重要的是让企业能够留下来,企业运转得好,少不了人才的加持。


本次产业转移是中央在《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中提出来的,直白点说,是从促进就业的角度强调了产业转移。


而且引进的产业大多为技术型。比如,四川在产业转移对接活动现场发布了《四川电子信息产业链供应链协作供需清单》,展示包含链主、链属企业,园区、投融资机构供需内容超210条,发布《四川省制造业“智改数转”场景需求清单》,超100家工业企业提出一系列“智改数转”的场景需求。


这些都需要技术型企业、人才来承接。


四川已经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关人才培育政策,比如《四川省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


从内容来看,十分全面。比如,在薪酬方面,强化数字人才薪酬待遇保障,完善数字科技成果转化、增加数字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完善高层次数字人才工资分配激励机制,落实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政策。制定数字经济从业人员薪酬分配指引,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符合数字人才特点的企业薪酬分配制度。


再比如在资金密集型产业的转移过程中,对资产管理人才的需求量会大大增加。在部分招聘网站上,相关岗位如资产管理经理、投资分析师、资产证券化专家等,其薪酬水平普遍较高,通常在50万至100万人民币之间。加强对这方面人才的培育,也是各地及企业不能忽略的课题。点这里,帮你盘清资产家底 · 掌握经营效益 · 加强资产监管


......


近几年来,已有不少人将就业的目光由沿海地带转向中西部核心城市,比如四川、重庆、湖北等,去年底,重庆市公布了一组数据,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超过630万人、人才密度居西部第一,研发人员超过20万人、较上年度增长21.8%,当年新招收博士后1090名,均创历史新高。


除了技术型人才,在产业转移过程中,还有其他行业的产业工人也备受关注。2023年,中华全国总工会进行了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调查显示77.6%的产业工人集中在制造业和建筑业,制造业也是产业转移的大头。


对此,10月21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该《意见》包含总体要求等在内的9个大类,以及27条具体措施,并提到,力争到2035年,培养造就2000名左右大国工匠、10000名左右省级工匠、50000名左右市级工匠。


当前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产业工人总体来讲平均薪酬不高,激励机制不足,特别是针对技能型人才的薪酬体系还不完善。


这些问题,在新一轮的产业转移,能否得到进一步解决,将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点击了解详情

明源不动产研究院
专注不动产领域发展趋势和创新模式的战略研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