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唐蕃古道(二)——公主走过的路

文摘   旅游   2024-02-28 09:42   湖南  

一早,我们三辆车在酒店门口集合,正式开启我们的唐蕃古道之旅。我们夫妇在头车,驾驶员刘师傅,曾经的军人、刑警,对藏区特熟,驾驶技术倍棒。同车的付老师,曾经的女军医,一位酷爱旅行、读书、写作的知性女子,我神交已久。


从西宁出发,西行不久便到了湟源县。湟源,史称“丹噶尔”, 即藏语“东科尔”的蒙语音译,来源于东科尔寺,意为“白海螺”。历史上,它是丝绸南路和唐蕃古道上的重要驿站,是从青海进藏的必经之地,扼唐蕃古道之险塞,据丝绸辅道之要冲,素有“海藏咽喉”之称。


丹噶尔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自西汉以来,这里便逐渐成为商业、军事、宗教、民俗等多元文化交融的重镇。以“茶马商都”、“小北京”之美称名扬四海。


古城不大,有两座城门,西门叫“拱海门”, 拱是作揖,海是祭海,取意向西海额手称敬。源于当时羌地祭海的风俗,历代官员在农历的七月十五从此门西去青海湖举行盛大的祭海大典,祈求民族团结,国泰民安。



从拱海门走进古城,左侧便是城隍庙,这是中国最西边的城隍庙,是青海乃至西北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建筑之一。它创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距今已有二百四十多年的历史了。山门正中悬挂着光绪皇帝钦赐威灵赫濯牌匾。



城隍庙三进院落,规模宏大,布局层次分明,结构紧凑连贯,格调协调统一,制作工艺精良,堪称艺术精品。表现了丹城先民精湛的技艺和智慧,折射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丹噶尔从唐朝设“茶马互市”后,商贸日益繁盛,到了清末民初成为当时西北地区最大的贸易集散地。西方各国商人,以及京、津、晋等地巨商大贾纷纷来此设立洋行、驻庄经商。现存的仁记洋行,是旧中国外商在湟源经商的历史见证。



仁记洋行,是英国人开办的,他们主要从事青海羊毛的收购贩运,在国际市场上赚取丰厚的利润。如今在洋行内,还能看到当年英国商人使用过的支票和信件,并还原了当时的贸易场景,时光仿佛停滞在百年前,一展彼时的繁华盛况。


仁记洋行的斜对面是丹噶尔厅署,设于清道光九年(1829年),这里既是清、民时期丹噶尔政治中心,也是旧中国封建统治的象征。


丹噶尔厅署气势恢宏,大堂、议事堂等建筑保存完好。大堂内每天定时有署衙升堂审案的表演,再现了当时行政办公的场景。


丹噶尔古城是一座文化之城,各个民族、各种宗教在这里交汇融合。建于1918年的文庙,是至今青海省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孔子庙。文庙别致典雅、古朴简洁、文静秀气、小巧玲珑,糅合了古代殿宇建筑和江南园林式建筑的秀美风格。



徜徉在文庙内,瞻仰着孔子的圣像,恍若间淡淡的书香伴着一阵阵清风弥漫在古城上空,令人感受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脉博。



古城的街头悬挂着许多精美的灯笼和排灯。湟源排灯起源于清代中期,至今已有
200多年的历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具有“青海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珍品”之称,湟源也成为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排灯艺术之乡”。



每年的农历正月元宵节前后,丹噶尔古城会举行大规模的湟源排灯艺术展,那流光溢彩的排灯,如摇落了满天的星星,成为古城一道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风景线。




古城内一条主街连通东西,街两旁店铺林立,延续着古城的商业气息。这里出产陈醋,街头随处可见醋店,隔老远都能闻到一阵醋香。边逛边品尝特色小吃狗浇尿饼和青稞甜醅,感觉也挺不错的。

沿着老街走到了古城的东城门——迎春门。此名取“迎接和风日丽的春天”之意。古时,每当立春后,人们将一头体质硕壮的耕牛披红挂彩牵到此门前,由县官出面举行春耕开始仪式,号称“打春牛”,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故而得名“迎春门”。


城门外的城墙高大巍峨,斑驳的夯土墙上芳草萋萋,有几分沧桑,也有几分生机,无言地诉说着古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漫步丹噶尔,穿行于经纬交织的幽幽街巷,欣赏着气势恢宏的古建庙宇,观赏着璀璨多姿湟源排灯,品读着厚重浓郁的多元文化,去感受一座古城的时光流转、千古繁华。

离开丹噶尔古城,途经日月乡时,突然下起了冰雹,夹着雷鸣大雨。炎炎夏日遇上冰雹,让我们很是兴奋。在高原上一天经历四季很平常,刚还是雷雨冰雹,转眼又是晴空万里。


去日月山的途中,路边满是油菜花,阳光下一片金光灿灿。高原上的油菜花总是开得晚一些,似乎是为了慰藉那些远道而来的游客。





日月山古时称为“赤岭”,因山顶砂土赤红而得名。这里地处要塞,形势险峻,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自古就是内地通往西南边陲的交通要道,也是唐蕃古道的必经之路。唐代开元年间,唐朝与吐蕃以日月山为界,并立界碑,成为民族友好的象征。今天的青藏公路从日月山垭口穿过,山口中立有“修筑青藏公路纪念碑”。


日月山的名称和文成公主有关。唐朝时,唐太宗为了汉藏世代友好,安定边境,应允了吐蕃国王松赞干布的求婚,将宗室女儿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公元641年正月,文成公主一行从长安起程,渡过黄河,进入青海,沿湟水西行,来到日月山,她怀揣宝镜,登峰东望,只见无边逶岭,天高地迥,不见长安故乡,从此远离家乡父老,伤感之情涌上心头。但她想到自己的使命,毅然抛下皇上赐予的宝镜,挥泪西进。传说中公主流下的眼泪汇聚成了倒淌河,宝镜一分为二,一半化为金日,一半化为银月,日月交相辉映,照亮着西去的征程。



千百年来,汉藏人民缅怀深明大义的文成公主,人们把赤岭改名为日月山。在山上建起了文成公主庙,院中有文成公主衣冠冢,殿内祀奉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塑像。



山隘两旁的日、月二亭遥遥相对。日亭内有“文成公主进藏纪念碑”,记述了文成公主进藏和亲始末及历史功绩。亭内还绘有壁画,再现了文成公主进藏的壮丽场景;月亭有珍贵的“唐蕃赤岭分界碑”和文成公主在西藏传播中原文化,促进西藏文化艺术与生产成就等方面的壁画。





日月山建有二个古道博物馆,一馆《青海古道文物展览》中精美的文物,生动真实地再现和见证了民族往来、道通中西曾经的繁荣。二馆的《青海古道民族文物展览》表现了盛世和亲、文化荟萃的唐蕃古道上“金玉绮绣、问遣往来、道路相望、欢好不绝”的繁荣景象。







登上日月山,去追寻当年文成公主留下的踪迹,站在文成公主曾驻足深情凝望家乡的回望石旁远眺,只见绿草如茵,野花灿烂,帐篷点点,风马猎猎,一派田园风情。文成公主的雕像矗立在山坡上,仿佛千百年来就从未离开过这片美丽的土地。



日月山不仅有恢宏的历史意义,还有着非常重大的地理意义。它是我国自然地理上的一条非常重要的分界线,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外流区域与内流区域、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农业区与牧业区的分界线,东西两侧景色迥然不同。


从日月山下来去青海湖的路上不停地堵车,一路走走停停。十多年前我来青海湖时可以直接到湖边,现在环湖都有铁丝网围着,沿路不能随意停车。


夏季正是青海湖畔油菜花盛开的时候,站在路边放眼望去,由近及远,绿色的草地、金色的油菜花,湛蓝的湖水,洁白的云朵,极富层次感和色彩感。



青海湖古称“西海”,藏语称为“错温波”,意思是“青色的湖”;蒙古语叫“库库诺尔”,即“蓝色的海洋”。由于青海湖一带早先属于卑禾羌族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汉代也有人称它为“仙海”,从北魏起才开始更名为青海。青海省也是因此而得名。

青海湖海拔3260米,东西长106公里,南北宽65公里,环湖周长360多公里,面积达4456平方公里,有4个香港那么大,是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


青海湖大概是青海最火爆的景点了。下午六点进景区还是人山人海,各处刻有“青海湖”的标志石前挤满了等待拍照的人。


乘上游船从不同的角度去观赏青海湖。站在甲板上,迎风而立,只见四周群山巍峨,东面的日月山,南面的青海南山,西面的橡皮山,北面的大通山将青海湖紧紧环抱。湛蓝的青海湖就像是青藏高原上一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群山之中。


岸边,辽阔的草原像披上了一层碧绿的绒毯,五彩缤纷的野花,将绿色绒毯点缀得如锦似缎。金黄色的油菜花、数不尽的牛羊、星罗棋布的毡房,充满着诗情画意。





湖上,游船劈波斩浪,白色的浪花在蓝色的湖面划出一条条优美的弧线。阳光透过厚厚的云层投射出一道道耶稣光,梦幻又神奇,天边的云朵和辽阔的水面镀上了一层金光,绚烂又耀眼。

碧波万顷的青海湖勾起我无限的遐想。青海湖畔的金银滩草原上,王洛宾创作的那首不朽之作《在那遥远的地方》,成为华人歌曲在世界传唱最广者之一,让西部民歌走向了世界。享誉全球的巴黎音乐学院将这首歌编入了该院的音乐教材,这首歌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西方文化交流特殊贡献奖


还是在金银滩草原,原子城,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新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在这里诞生,扬了国威,壮了军威,震惊了世界,这里是中华民族挺起脊梁的地方。

疾风劲吹,船上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那么鲜艳,那么明亮。心中的激情如青海湖的波涛翻滚不息。


从游船上下来,意犹未尽,来到了湖边。只见鸥鸟追逐翱翔,鱼儿欢快游弋。这里的鱼是我国五大名鱼之一:青海裸鲤,俗称湟鱼。这种鱼没有鳞片,鱼身泛黄,因生活在咸水湖,可以食用的食物较少,所以生长特别缓慢,据说是一年才长一两。青海裸鲤是国家重要名贵水生经济动物,现在已经禁止捕捞和食用。


青海裸鲤每年6~7月回游源流河中产卵,为食鱼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条件,使得数以十万计的候鸟在青海湖得以繁衍生息,于是也就有了我国八大鸟类保护区之首的青海湖鸟岛。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目前鸟岛已经关闭,停止对外开放。


夕阳西下,青海湖披上了一层柔和的色彩,温暖动人。作为中国最美五大湖泊之首,青海湖有着一个湖泊你能想象到的几乎所有的美,美得让我流连忘返,久久不愿离去。

往期回顾(点击下方蓝色字体即可查看

行走唐蕃古道(一)——又见西宁

想看更多文章,请关注我的公众号



如诗天地
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