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真正的非洲(三)——一波三折的旅程

文摘   2024-08-14 19:46   湖南  

清晨的营地宁静安详,收拾好行李帐篷来到奥兰治河畔,朝阳明媚,河水微波轻摇,浮光跃金,在这田园诗般的地方感受到平静生活的美妙。


早餐后发车时,我们车的电瓶不知出了什么毛病,半天也没打着火,捣鼓了很久才出发。到海关时间还早没什么人,只有我们的团队排着队等候办理出境南非的手续。


这次团队有两辆车,我们在2号车,车上的翻译领队小汤在我们到达开普敦的当天突发急病回了国,当地的小付翻译充当了我们的临时领队,因为他没有纳米比亚的签证,所以不能陪同我们进入纳米比亚,只能把我们送到南非的出境关口。我们在此和他合影留念,依依惜别。


登车、上桥、过河,看到路旁一块写着“欢迎来到纳米比亚共和国卡拉斯地区”的牌子时,我们便进入了纳米比亚。


纳米比亚于1990年才摆脱南非统治而独立,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最迟摆脱白人殖民独立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后一个独立的殖民地。现在的纳米比亚因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天然资源和原始文化成为旅行者和摄影爱好者的天堂。2016被CNN评为:一生必去的50个地方之一。


在纳米比亚海关办理好入境手续后向北而行,手机没有信号也没有网络,路况也很差,我们的2号车率先在沙漠遭遇陷车,车上的电瓶本就有问题,这一熄火后再也打不着了,车卡在沙地里一点也动弹不了。





所有的人都下了车,司机、向导、助理有的查看电瓶,有的挖沙,折腾了老半天也没有效果。这时旁边一辆皮卡车上的几个白人下车走了过来,男士去查看车况,女士和我们聊天。


白人将皮卡车开到我们车旁,给车辆接线搭火,好不容易打着了火,皮卡车就在我们的车头挂上拖绳牵引,我们所有的人在后面推车,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我们的车终于脱困了。


跟在我们后面的1号车见我们陷了车,不敢沿着我们的线路走,打算从右侧绕过去,不料开了没多远,也陷进了沙地里。于是救援了我们这辆车的皮卡车又开过去继续救援1号车。

皮卡车照例开到1号车的前方,挂上拖绳,发车牵引,1号车缓缓向前滑行,大伙一阵欢呼,谁知高兴得太早了,欢呼声未落,1号车再次被陷,并且尾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下沉去。

后来我们才知道右侧的沙地原本是一条河道,现在被沙土覆盖了,因而下面是虚空的,重装卡车这样的庞然大物压上去,不可避免地沉了下去。

这样的状况皮卡车显然已经无能为力,在反复研究、捣鼓了许久后,最终只得放弃,另找救援队前来。只是在这荒野沙漠,一没信号,二没网络,怎样求救,还是个问题。


我们2号车没有领队,1号车的翻译领队欧阳临时兼任了我们的领队。在向导、司机和领队的共同商量下,最后决定:2号车先把我们送到营地再返回来接1号车的人员。

营地离陷车的地方距离还有点远,车程大约有一个多小时。到了营地后,卸下车上所有的行李装备,厨师准备中餐,我们搭建帐篷,司机返回接人。


当天的风有点大,旁边向导搭好的帐篷还没来得及放床垫进去就被风吹翻了,我和同伴连忙打了地钉加固帐篷。

搭好帐篷去吃中餐,说是中餐其实已是下午了。2号车去接人往返就得近三个小时,还要转运1号车上的所有行李和装备,也不知什么时候能回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就在我以为当天未完的行程会泡汤的时候2号车回来了,卸下车上的人员和装备,马不停蹄地把我们送到鱼河峡谷,又立马掉头去接1号车的人员。


鱼河大峡谷长约 160 公里、宽27米、深550多米,是非洲第一、世界第二大峡谷,这里是纳米比亚最知名的地质奇观,已经有3亿多年的历史,很少有游客造访此地。

鱼河是纳米比亚南部最大的河流,全长约650公里。在亿万年前,鱼河水量充沛,汹涌湍急,给荒蛮的纳米布沙漠带来勃勃生机。然而经过亿万年漫长的时光洗礼,如今的鱼河已丧失了与沙漠抗争的实力。但是,当年咆哮的激流却在沙漠中冲刷出一道壮丽的奇观——鱼河峡谷。


当我来到鱼河峡谷时,仿佛火星表面般的景观出现在眼前,峡谷从平坦干燥的高地毫无预兆的垂直向下,广袤的岩石被河流切割成纵横交错的断壁悬崖,下方的巨石之间是蜿蜒的鱼河。这条季节性的河流是纳米比亚最长的内流河,一般只有12月至翌年3月的雨季期间才会汹涌流动,而旱季时则变成断断续续的狭窄水池和干枯河床。

在当地的神话传说里,鱼河峡谷是一条巨蛇幻化而成的。因为它常常吞吃掉牧人圈养的牛羊,让牧人们的生活陷入窘境,牧人们便联合起来将其围堵在河道附近,用长矛刺穿它的身体。陷入劣势的巨蛇一路逃窜,撕裂山体岩石,随后幻化成了眼前的鱼河峡谷。


鱼河峡谷不仅因其壮美的自然景观被摄影爱好者争相追捧,还是绝佳的徒步旅行目的地,它在南部非洲徒步探险路线中排名前列。整条徒步线路长约86公里,大约需要4到5天的行程。除了起点和终点,中途没有任何服务点,这显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挑战的。因为夏季天气极其炎热,徒步探险鱼河峡谷只能在冬季,这条路线只有5至9月开放。尽管如此每年还是有世界各地的人们来这里挑战极限,领略宏伟壮观的大自然魅力。


峡谷之上,狂风肆虐,我站在峡谷边缘拍照都得使出千斤坠,不然就会被风刮到峡谷下面去。风大气温也低,冻得人瑟瑟发抖,可为了等候落日,一切都忍了。


当金光灿烂的橘红色映射,照进了我的瞳孔最深处,站在峡谷之巅,看浩瀚峡谷,峭壁悬崖、日落晚霞,真的是美到极致的震撼,令人叹为观之。只可惜风太大,手机不稳,拍的延时视频都报废了。


当落日坠入地平线的那一刻,回眸,2号车正载着1号车的人在暮色中急驶而来,扬起漫天尘土,就差了那么一点点时间,1号车的人没看到落日,但司机尽力了。旅途如人生,总是有不尽人意和遗憾的地方。

这个时候也不能让1号车的人在寒风夜色中再等候,于是两辆车的人挤上一辆车返回了营地。


虽然折腾了一天,可看着营地上空繁星闪烁,亮如宝石,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夜晚在帐篷里听见小动物走动的悉索声,早上起来听欧阳领队说她昨晚从洗漱间出来时被豺狗盯上了,后来被向导赶走了,隐隐感觉有些好奇还有点小兴奋。







天边,云层从地平线缓慢上升,用缥缈浮动的身影,一缕一缕地缠绕着那轮即将上升的旭日。万丈霞光迎面冲来,撞得我目眩神迷。远眺而去,只见彩染流雾,霞铺云海。一轮红日冉冉升起,照得天地共色。



1号车还在等待救援,我们得闲逛起了营地。营地很大,环境很好,不时能见到在这露营的车辆。


高高的树上筑有许多鸟窝,这就是纳米比亚“三窝”之一的织布鸟窝。织布鸟喜欢群居,通常数十只以及数百只鸟类共同在一棵树上筑巢,有的鸟巢形状巨大,重达一吨,是世界上最大的鸟巢。


织布鸟巢非常独特,鸟窝的出入口朝下,这是为了避免天敌的袭击,生物们都会在残酷的物竞天择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


营地内还有一种奇特的芦荟树,当地的土著人常常砍下其树枝,挖空海绵组织,当作箭袋,所以又称为箭袋树。


在纳米比亚的南部,全年降雨量不足60毫米,干旱、酷热的环境让生命望而却步,箭袋树却顽强地生长着。它们完全暴露在阳光下,几乎终年得不到水分,为了生存,用了许多贮存水分的办法。



箭袋树的树枝上覆盖了一层明亮的白色粉末以反射阳光。其青绿肥厚的叶片中饱含水分,但叶片外皮气孔极少,将因蒸发而散失的水分减到最低限度。每当遇到干渴欲枯、生死攸关的时刻,箭袋树就会壮士断腕,自我截枝。正在生长的枝叶,断离树干,断口立刻被封住只留下刀削般平滑的疤痕。


站在箭袋树旁,拾捡起断掉的叶片,不禁感慨有时候,懂得牺牲是热爱生命的最高境界,勇于舍弃是一种绝佳的生存智慧



营地内的酒吧中和空地上陈列着许多老爷车,有着浓郁的复古风,是拍照打卡的好地方,令人流连忘返,欲罢不能。











如果不去想陷车救援的事情,在营地看看风景、晒晒太阳、喝喝咖啡、拍拍美照、逗逗猫咪,还是很惬意的。

一直等到中午,1号车都还没被救援出来,听说一支救援队都没搞定,最后来了两支救援队。



等不到1号车,我们2号车先行出发。耽误了半天时间,当天注定到不了预定的地方,只得在中途找个营地停靠。营地环境还不错,只是没有充电的地方,我们一大堆要充电的东西无处安放。

每天到营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搭建帐篷,经过几天的实践,我和同伴已能在几分钟内迅速熟练地搭好帐篷,这也是非洲游猎之旅的一个收获吧。

傍晚时分,1号车终于赶到营地与我们汇合了。这两天的旅程虽然一波三折,却也有瑰丽落日、璀璨星空和壮美日出。祈愿其后的旅程一切顺利。

往期回顾(点击下方蓝色字体即可查看

走进真正的非洲(二)——开启探险游猎之旅

走进真正的非洲(一)——彩虹之国南非

想看更多文章,请关注我的公众号

如诗天地
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