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云南有两大国宝级艺术:杨丽萍的舞蹈和罗旭的建筑。
蚁工坊就是艺术家罗旭在建水一片废弃的老窑、垃圾遍野的山坡上用3年时间打造的一个独特、奇美的艺术园区,自2019年8月对外开放以来,备受游客喜爱,成为到建水必来打卡的网红景点。
这是一座用空心砖建造的大迷宫。穿过圆拱形的门洞,里面别有洞天,就像走进了一个童话世界。阳光透过空心砖所折射出的斑驳光影,绚丽的马卡龙配色,充满了浪漫主义彩色。漫步其中,有一种时空穿越的感觉,随手一拍的照片,都充满了大胆前卫的艺术感。
紫陶艺术品展览厅里,同样是粉色和白色的建筑主色调,与有千年历史的古老陶艺艺术品,构成一种全新的审美。陈列的别具风格的紫陶艺术品,每一件都让人爱不释手。
园区内鲜花盛开、天鹅游弋、建筑奇特、色彩斑斓、风格迥异,艺术建筑与自然环境相映成趣、互为一体,处处皆风景,是一个打卡拍照的好地方。
与蚁工坊异曲同工的贝山陶庄,位于建水城南,占地80余亩,由紫陶大师向炳成老师设计创造而成,前后历时11年时间。整个陶庄由陶器和石头搭建而成,古朴厚重,乍一看有欧式古堡的设计风格。不同的墙体全部是用石头和各种坛坛罐罐镶嵌装饰,极具建水的紫陶特色,随处可见的石椅、石凳、石墙、石头房,造型独特,独具匠心,充满了异域风情。远远望去,宛如一座“紫陶城堡”矗立在山头。
走进陶庄,一股文艺气息扑面而来,空地上、台阶上、砖墙空隙里,都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陶器,层层叠叠、密密麻麻堆在一起,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极具个性,为这里增添了一抹艺术色彩。
建水紫陶是我国四大名陶之一,与江苏宜兴的紫砂陶,重庆荣昌陶,钦州坭兴陶并驾齐名。那一件件陶器,是土与水的交融,泥与火的抚摸,窑与人的呼应,从一把土历经水、土、泥、火,脱胎蜕变、灵魂附体,终得涅槃重生。
贝山陶庄除了各种陶器,还有向炳成大师收集来的各种石头,有奇石、也有贝壳化石,装饰着贝山。这里是一个陶艺世界,也是奇石的归宿。无不在向到来的游客展示着建水紫陶灿烂瑰丽的文化历史和属于石文化的那份独特魅力。步步是景,处处是文化。
这里是新晋的网红小众之地,来得人不多,可以在这里慢慢地游览,尽情地拍摄,拍照非常出片。
1915年,个碧石铁路开工建设,这是连接滇越铁路的重要路段,是中国第一条也是到现在还唯一存在的民营铁路,原为寸轨铁路(轨距0.6米),1970年改建成米轨。
一百年后,建水至团山的旅游小火车开通,百年梦想圆梦。这条米轨旅游观光铁路全程约12.82公里,起点临安站、经双龙桥站、乡会桥站,到达终点团山站。乘客不仅可以乘坐列车欣赏沿途乡村田园风光,还可以下车到各站点的景区游览。
在双龙桥站下车,去看双龙桥。双龙桥,俗称“十七孔桥”,是一座三阁十七孔大石拱桥。它横跨于泸江与塌冲河交汇之水面上,因两河蜿蜒如龙,故而得名。它造型奇巧,雄伟壮丽,如长虹卧波,倒映于水天一色之中。是云南省著名古迹之一,已列入中国造桥史册。
小火车到达终点团山站后,会有免费的大巴送乘客去附近的团山民居游览。因天气不佳,我们放弃了。
建水古井众多,大板井最为有名。它的井水清澈透亮,味道甘醇,经久不涸,取而复满,其井和水质名列建水水井之首,有“滇南第一井”的美誉。很多当地人都带着水壶、水桶来此打水。
大板井旁的豆腐坊,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就近取用甘醇的大板井水,做出来的豆腐细腻、嫩滑,吃起来口感较佳,从而铸就了经典品牌“板井豆腐坊”。2010年,CCTV《舌尖上的中国》在此拍摄,从而使大板井、板井豆腐坊、建水古城闻名全国。品碗豆花,味道如十年前一般。
冒雨去寻建水的特色美食——草芽。草芽是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根部的芽苞,长盈尺余,色若白雪,因形似象牙,故又称“象牙菜”,被喻为建水十八怪之一:草芽当作象牙卖。草芽品质脆嫩,味道鲜美,唯云南建水所特有。除了草芽,建水的烤豆腐也不可不尝。
朝阳楼是建水的标志性建筑物,虽历经多次战乱和地震,至今六百多年,仍旧巍然屹立。它与北京天安门的建筑风格如出一辙,有“小天安门”之称。朝阳楼建于1389年,比天安门早建28年,据说是师傅建造的朝阳楼,徒弟建造的天安门,所以建水十八怪之一称:东门比天安门早盖。
建水古称临安,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就有“文献名邦”、“滇南邹鲁”的称誉。
清晨的建水古城古朴、宁静,斑驳的青石路面,深深浅浅的沟壑镌刻下了历史的足迹;飞檐雕花的民居,或经过修茸,或仍然破旧,却以各自的方式诉说着这里的沧桑。这个古色古香的小城,就像一个深藏不露的隐士,静静地候在那里,等待着我们的寻访。
从建水到元阳,一路上经历阳光、大雨、浓雾,我们的心情也随着天气跌宕起伏。
到元阳是为了看梯田,元阳梯田位于哀牢山南部,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气温在15度左右,全年日照1670小时,非常适宜水稻生长,故哈尼族先民自隋唐之际进入此地区就已开垦梯田种植水稻。
哈尼族垦殖梯田的想象力令人惊绝,其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也开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这一景观构成了千奇百态变幻莫测的天地艺术交响乐,成为举世瞩目的梯田奇观。每年都吸引无数国内、外的摄影爱好者到元阳摄影旅游。
车辆行驶在蜿蜒的山路上,满眼都是层层叠叠的梯田。冬季的梯田里,稻谷都已收割,梯田注了水,闪现出银白色的光芒,凸显出梯田婀娜曲折的轮廓,就如各式各状,曲线完美的容器,盛着映射的蓝天白云。
到箐口梯田刚拍完照就下起了雨,到老虎嘴梯田时又是阳光灿烂。老虎嘴梯田是元阳哈尼梯田最具有代表性、最为壮观的地方。陡坡上的梯田,远看如天落碧波,侧看以天梯凌空,俯瞰似大地版图,气势磅礴,秀丽多姿,独具风韵,美妙绝伦,把山梁深谷组成一幅变幻莫测的天然画卷。
老虎嘴梯田状如一朵巨型的山花,在深谷中绽放。千姿百态的梯田似条条长龙静卧于花蕊之中,又如万块玻璃嵌于大山。站在高高的老虎嘴上俯视,梯田如潮似海,田棚点缀其间,似大海行舟,令人神往。仔细观看,梯田的线条构成一匹骏马奔驰田间,又似一只千年乌龟静卧谷底。这一景观曾被外国媒体列为1993年新发现的七大人文景观之一,被美国摄影家称为最壮丽的田园风光。
老虎嘴梯田虽然规模不算最大,但却是梯田中线条、色彩、光影变幻最为丰富的,连片的梯田在阳光的映照下,如大海般烟波浩渺,碧波荡漾,那变幻多彩的线条曲线,如同根根琴弦,为人们演奏着大自然最美妙的乐曲。这是上天赐予的最原始自然的画布和调色板,而哈尼人民就是最高超的画家,他们用智慧与勤劳把这里的山变成了一幅幅水墨画,雕刻成一件件艺术品。
我们在这里逗留了很长时间。其实这里适合傍晚来,我第一次来元阳时就在这里拍到了极美的梯田落日。
一路游一路拍,看着漫天的阳光,对今天的落日充满了期待。谁知人算不如天算,傍晚到坝达梯田去拍落日,刚走到2号观景台就下起了大雨,等了近一个小时,雨停了,天边也红霞晕染,可是云层太厚,太阳公公就是露不了脸,只得遗憾而归。
第二天早上还是漆黑一片,我们就前往多依树等待日出。多依树的日出是最美的,有关元阳的照片中,最多最美的就是多依树。
清晨的多依树,上层观景台上早已架上了长枪短炮,站满了人,我在最下面的观景台上找了个位置静静等候。早上的风很大,气温很低。还好穿得多,不然真扛不住。
看天边红霞漂浮,是个晴天,以为这次总能看到梯田日出了。可老天似乎就爱和我们作对,厚厚的云层遮住了太阳,只留几条缝隙,霞光就似多情而俏皮的女子,在田间抹上一点胭脂红,描上一道弯弯眉。又像孩童在捉迷藏,一会儿在东,一会儿在西,一会儿在中间,一会儿在角落,呈现出神奇的自然之光。
虽然等了一个多小时还是没能看到日出,但多依树的清晨,晨雾缭绕,梯田的线条像版画一样,也是美到极至的一幅动态风景画。比起我上次遇到浓雾,白茫茫一片,什么也看不到强多了。有遗憾,也有满足。
离开多依树,去爱春村看了独特的蓝梯田,还去了因拍摄过《无问西东》而出名的阿者科村,这里不仅可欣赏到壮丽的梯田风光,同时也是观看云海的好地方,还是观赏哈尼蘑菇房的最佳地,一般游客都少有去到。
放眼望去,形状各异的大小梯田盛满清泉,在明媚的阳光下,山风微吹,波光粼粼,天光云影,色彩斑斓,变幻出绮丽的色彩。
云雾在山谷间升腾,梯田纵横交错,偶见农人耕作生息,孩童嬉戏,增添了一份生气和活力,简直就是一幅大自然与人类融合的绝妙剪影。我不知道该说这是一幅优美自然的田园画卷,还是一处如梦如幻的人间仙境。
漫步在村庄里,那错落有致的蘑菇房,宁静而祥和的氛围,梯田中有山寨,山寨里有梯田,这里是千百年来哈尼人民生息繁衍的美丽家园,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