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唐蕃古道(八)——吉祥太阳部落

文摘   旅游   2024-04-22 19:37   湖南  

从玉树出发,我们前往石渠。

顺巴塘河而下,看到平缓清澈的巴塘河水汇入湍急混浊的通天河,真是泾渭分明。通天河起自当曲与沱沱河在囊极巴陇的汇合处,在玉树与巴塘河汇合后,注入金沙江。

古人认为西边是世界边缘通天之处,通天河因此而得名。它全长813公里,因辑入《西游记》而名闻天下,书中著名的过渡晒经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通天河大桥南岸,有一块巨大的岩石名
晒经石,石旁古柏树上挂满经幡。相传,当年唐僧师徒取经归来,渡通天河时,因负老龟嘱托,被掀翻落水。唐僧师徒上岸后,在此石上晾晒被水浸湿的经卷,谁知经卷上的字都印在石头上。虽是神话传说,然石上字痕犹存,清晰可辨。

通天河两岸山峦险峻,河中乱石穿空,水流湍急。通天河渡口,自古以来就是西宁通往玉树、青海通往西藏的必经之路,也是唐蕃古道上的一个重要渡口。这里每年一到洪水季节或深秋浮冰季节,就只能休渡,不少行人曾慨叹:“走遍天下路,难过通天渡!


1963年7月1日,长江上游第一桥——玉树通天河大桥建成通车,划时代地结束了高原人民夏天靠牛皮筏子过河,冬天踏冰而行的历史,被人们称作“幸福桥”。

如今这座桥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安静地像个功勋卓著又归于平淡的老将军,默默地细数着通天河两岸往来车辆,任寒来暑往,任风吹雨打……

2005年,幸福桥旁架起一座现代化的大桥,在玉树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期间发挥出了巨大作用,玉树人民亲切地称之为“生命桥”。

2017年8月1日通天河高速大桥建成通车,极大地缩短了玉树到西宁的通行时间,更是为玉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带着玉树人民迈上高速发展的康庄大道。因此这座桥也被誉为“腾飞桥”。


站在通天河岸,看着三座桥并驾齐驱,忠实履行着各自在不同时期肩负的使命,一种震撼和力量便从心底油然而生。


幸福桥畔,耸立着高大挺拔、气势恢宏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纪念碑的整体造型是两只向上托举的巨手,象征着人类对抚育我们的三江源的爱护;组成碑体的56块花岗岩,则象征着56个民族大团结。







一路上又见到许多的绿绒蒿,浅蓝、深蓝、浅紫、深紫、五瓣、六瓣
……让人目不暇接,也让我们不断地停车拍照。







来到海拔
4700米的安巴拉山口,这里是青海玉树与四川甘孜的分水岭。站在界桩处,一脚跨两省。

翻过垭口,就进入了四川省甘孜州的石渠县。石渠藏语称为“扎溪卡”,意为“居住在雅砻江边的游牧部落”。相传在很久以前,一头神牦牛被冰雪禁锢在雪山之上,一群康巴勇士爬上雪峰,从太阳上引来火种,融化了冰雪,神牦牛苏醒了,一股清亮甘甜的雪水从它的鼻孔中喷涌而出,从此草原上有了涓涓的溪水和清澈的河流,也有了肥壮的牛羊和悠扬的牧歌。太阳与火成为了部落崇拜的图腾,扎溪卡也有了另一个名字——太阳部落。


扎溪卡草原是四川最大的草原,车行其中,就像一叶小舟航行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这里原始纯净,没有人工修饰的痕迹,有一种不事雕琢的自然美;这里辽阔苍茫,有一种大美不言的深沉韵味。


漫步在遍地野花的草原上,清澈的溪流犹如丝带一般,缓缓从草原上流过,温柔地相拥着草原。绿色的草原,生机盎然。湛蓝的天空上,云朵随风飘荡。这一幕幕温柔而又活泼的画面,将人心一把揽入扎溪卡的怀抱。在这离天很近离尘世很远的草原上,我仿佛梦游在仙境,天地间只有风声吹过,让人思绪飘远,沉醉其中。


跟大部分藏区一样,石渠也是一个宗教氛围很浓的地方,目前规模最大最为知名的就是色须寺。“色须”意即“戴黄帽子的部落后裔”,石渠这个名称就是由此读音演变而来。





远远望去,山水相连的
地方,一片红、黄、白色的建筑,那就是色须寺。色须寺的前身为色须大乘昌盛寺,始建于清康熙38年(公元1699年),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经过历代高僧大德的努力,色须寺逐渐成为石渠最大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现已拥有100多座属寺,占地70多亩,是甘孜州最大的寺庙群。色须寺还是康巴地区唯一有资格授予“格西”学位(佛学博士)的佛学院。





色须寺建筑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寺前宽阔的广场上,整齐排列着八座汉白玉大象石雕和四根高耸的汉白玉华表,气势非凡。大雄宝殿金光灿灿,富丽堂皇。寺内壁画精美绝伦,在满殿幢幡和数百上千盏酥油灯的光芒长明下,尽显法门森严。

在数百年历史长河中,色须寺收藏了数以万计的佛教稀世珍宝,其镇寺之宝是密宗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牙舍利塔,据说宗喀巴大师的牙齿世间仅存三颗,色须寺保存的是其中最大最珍贵的一颗。


这里的僧人很和善,我们和那些年轻的僧人聊了好一会天,感觉他们都很活泼可爱。机缘巧合,我们还遇上了难得一见的色须寺法会。


石渠也有跟其他藏区不一样的地方,在藏区随处可见的嘛呢堆,在这儿就被垒成了嘛呢墙,其中最具代表性最有影响的,就是蔚为壮观、堪称一绝的巴格嘛呢石经墙和松格嘛呢石经城。在当地藏民眼里,这两个地方就像布达拉宫和冈仁波齐一样,是他们心目中的圣地。


坐落在雅砻江第一湾附近的巴格嘛呢石经墙,仿佛是草原上筑起的一道长堤,又像是一座绵延起伏的古城墙,墙身最高处有3米左右,厚约2~3米,全长1.6公里,是藏区最长的嘛呢墙,它就像是扎溪卡草原上的一条巨龙,庞大而壮观。





嘛呢墙的整个墙体全部用嘛呢石片垒砌而成,石片上除刻有六字箴言外,还有《甘珠尔》、《丹珠尔》等大部分佛教经文。石墙每隔一段距离就有几座佛塔相连,墙头上挂满了五彩的经幡,墙的两面还有几百个大大小小的“窗口”,每个“窗口”里都摆放着各式各样石刻彩绘的神像和佛像。


藏民并不仅仅只转山转湖,心中神圣的地方都可以成为他们祈祷朝圣的目标。在巴格嘛呢石经墙就有不少来转经的藏民,年轻的僧人看到嘛呢墙上的石片倾斜了,就搭人梯相互协助摆放好。这是一道信仰的长城,数百年来屹立在太阳部落人民的心中。

我们随着藏族同胞一起顺时针绕嘛呢墙一周,看着眼前这座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嘛呢墙,真难以想象如此浩繁宏伟的工程,都是怎样一锤一凿地刻出来,又一块一块地垒上去的。从1640年第一世巴格喇嘛在此放下第一块嘛呢石算起,距今已有380多年了,墙上这些历经风霜雨雪的经石,不知记载了多少人世间的沧桑。它是众多高僧大德和千万虔诚的藏民坚韧执着的象征和历史的见证。


去石渠县城的路上,遇到一辆货车压垮了一座小桥,年轻的交警站在冰冷的河水中为过往的车辆引路护航,让我们感动不已,由衷地道一声“谢谢!”



傍晚的草原上炊烟袅袅,仙境一般。入住酒店天已黑,当天的房间有供氧机,虽然我已经适应了高原,也打开体验了一番。

隔日去吃早餐时发现每次在藏区酒店既不需要看房卡,也不需要早餐券,直接取餐即可,这说明人与人之间信任度很高。 



途径雅砻江观景点,两条支流的交汇处便是雅砻江的源头。雅砻江是金沙江的最大支流,上游平缓地游荡在扎溪卡大草原上,河谷平坦宽阔,河流千回百转,一路留下优美的曲线,绵延无边,将水的灵动姿态,深深烙印在石渠。远处,湛蓝的天空上白云如羽毛般漂浮;脚下,雅砻江水唱着欢快的歌曲哗啦啦流淌。一切看上去都那么地赏心悦目。 


去松格嘛呢石经城的路上手机没有信号,不能导航,只得一边开车一边问路,藏民们都很友善,热情地为我们指路。





在扎溪卡草原的深处,有一座四方形的石头城,高约
10米,周长228米,已经走过了千年的时光,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一座嘛呢石堆,它就是松格嘛呢石经城。









“松”为地名,“格”为助词,之所以被当地民众称为“城”,是指它的造型完全是按佛教的“曼陀罗”坛城形式构造。整座石经城由嘛呢石经墙、转经道和佛塔建筑以及地下遗址等构成。题材主要包括六字真言、佛教经文和神佛刻像等。特别是神龛内供奉的格萨尔王及其大将石像,极具历史、艺术、科学和研究价值,堪称草原上的一座石刻艺术博物馆。




石渠曾是格萨尔王的领地,当时为了给阵亡的士兵超度亡魂,格萨尔王的将士们在此垒了一个嘛呢堆。后来渐渐成了老百姓缅怀格萨尔王功绩的地方,纷纷来此朝觐,嘛呢堆越垒越大,越垒越长,天长日久便形成了今日规模宏大的嘛呢城。直到现在每天仍有不少朝圣的人围着嘛呢城转经,表达着他们对传奇英雄格萨尔王的无限景仰和怀念,也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祈愿。



松格嘛呢石经城被人们称为“活着的石头城”,因为自始至今,它的建造就没有停止过。信徒们不断地在上面堆砌石块,地面已不堪重负而下沉,据当地人说石经城地面上的部分有多高,陷入地底下的就有多深,因此,尽管石经城的石块仍在不断增加,高度却并不见明显增长。

松格嘛呢石经城正面有一道城门可以进出,里面是一圈圈的嘛呢墙,中间有狭窄的通道,弯来拐去好似一座迷宫。由于石头垒得太高,现在出于安全的考虑,已关闭了城门,不能进入城中了。


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这个没有任何框架支撑,也没使用任何粘合剂,随意堆砌的石经城,竟然能历经千年风雨而岿然不动,实在是一大奇迹。


碧绿的草原上开满黄色和白色的小花,褐红色的石经城屹立在草原之上,巍峨壮观,成群的藏民不分男女老少,绕石经城一圈又一圈地转经,彰显着信仰的力量。

这是一座用信仰垒起的城堡,即使你对藏传佛教一无所知,面对这跨越千年富有传奇色彩的石经城也会被拨动心弦。









转完松格嘛呢石经城,我们启程返回玉树。这个时候是草原最美的季节,我们每天行驶在草原上,看到的都是遍地的野花,黄的、白的、粉的、蓝的、紫的
……无穷无尽。唐代诗人孟郊说一日看尽长安花,我们则是天天看不尽草原花。









原生态的扎溪卡草原,游人稀少,经常路上只有我们一辆车,这里没有游乐设施,只有成群的牛羊和星罗棋布的蒙古包,还有那路边的狐狸、湿地上的鸟类和看不够的蓝天白云青草地,宛如在吟唱着一曲优美的游牧时光。
 

往期回顾(点击下方蓝色字体即可查看
行走唐蕃古道(七)——走进玉树
行走唐蕃古道(六)——最低调的神山
行走唐蕃古道(五)——翻越黄河长江分水岭
行走唐蕃古道(四)——探访黄河源
行走唐蕃古道(三)——奔赴黄河源头第一县

行走唐蕃古道(二)——公主走过的路

行走唐蕃古道(一)——又见西宁

想看更多文章,请关注我的公众号

如诗天地
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