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行程的不同,今天我们与另外两辆车就此别过,开启我们的单车独行。
一路上惊喜不断。从称多县城出行不远就看到了满山坡的红花绿绒蒿,让我们惊喜万分。在几十种颜色的绿绒蒿中,红色是比较稀少珍贵的。头一天下过雨,山坡上又湿又滑,为了拍这些红花绿绒蒿,我们踩着松动的碎石和湿软的泥土手脚并用爬上海拔4800多米的山坡,弄得一手的泥,一身的土,即便如此,亦是乐此不疲。
刚翻过海拔4897米的檫日松楚垭口就看到了三匹白色的马,一卧二立,好不悠闲。刘师傅说是野马,距离太远,也看不清楚。付老师回家后放大照片,发现有缰绳,才知道是家养的。
紧接着又是遍地的蓝色绿绒蒿和紫色的绿绒蒿。绿绒蒿很难看到,我们这些日子天天都能与它相遇,还是不同的颜色,真是运气爆棚,兴奋得不断地停车、拍照。
还没从看到绿绒蒿的惊喜中缓过劲来,眼前又是一片金色的花海。欢笑着,惊呼着奔入花中,或坐或卧,或走或跑。静静地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欣赏着如画的美景,有着说不出的惬意。
经过一户藏族人家,看到一头野鹿依在墙角。我们想近距离看看它,拍拍照,召唤了半天它也不出来。于是,我们请女主人帮忙。看到熟悉的面孔,野鹿慢慢走了出来。走近一看,原来是头白唇鹿,这可是个宝贝。
白唇鹿因鼻子两侧以及唇部下颚是白色的,故而得名,它还有白鼻鹿、白吻鹿等俗称。白唇鹿只有雄鹿头上长有淡黄色的角,角的分叉处宽而扁,所以又有扁角鹿之称。雄鹿每年长茸、脱角一次,第二年又重新长出来。白唇鹿每长一岁就多长一枝角,看看白唇鹿头上有几枝角杈就知道它几岁了。
白唇鹿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边缘地带的高山草原地区。它是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迄今为止,国外除了斯里兰卡和尼泊尔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各自收到我国赠送的1对外,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没有白唇鹿的身影,地位堪比国宝大熊猫,当地人视它为“神鹿”。
白唇鹿浑身是宝,所以历来就是被偷猎者狩猎、捕杀的对象,同时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栖息地也遭到了破坏,上世纪五十年代,族群的数量急剧降低,如今只剩7000不到。近年来,随着生态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前难觅踪迹的野生动物频繁现身,良好的生态环境为野生动物的繁衍栖息提供了生存空间。
这头野生的白唇鹿很小的时候和鹿妈妈走散了,被女主人捡了回来喂养,慢慢地有了感情,就一直生活在这里不愿离开了。
白唇鹿姿态优雅,帅气的面庞,高大的身材,我该称它为“白鹿王子”。白唇鹿和女主人很亲近,也很温顺,我们在它身边呆了一阵,也可以零距离接触它了。我抚摸着它,和它说话,它就一个劲地靠近我,都要亲到我脸上去了。
我们要去的地方是尕朵觉悟神山。藏传佛教有四大神山,它们分别是西藏阿里的冈仁波齐、云南德钦的梅里雪山、青海果洛的阿尼玛卿和青海玉树的尕朵觉悟。
四大神山之中,云南的梅里雪山最受关注,西藏的冈仁波齐则是户外发烧友追捧的地方,青海的阿尼玛卿少有人问津,尕朵觉悟则是知名度最低的一个,它披着神秘的面纱,鲜为人知。这里游人罕至,我们就没遇到一个。
尕朵觉悟神山位于离称多县城约140公里的尕朵乡境内。“尕朵”是“嘎巴旦麻”的简称,“觉悟”意为至尊或主神,尕朵觉悟即是“上康区主神”之意。
尕朵觉悟又称觉悟夏尕,在藏族创世说中系创世九神之一,是长江流域神山之王。在佛教经典《甘珠尔》中记述了尕朵觉卧神山有关悟道成佛的功德,它是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供奉的藏区神山之一,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中也以它为岭国的主要圣山之一供奉祭祀。它是保佑玉树藏民的千古神山。每年从藏区各地到此转山朝拜的信徒络绎不绝。
转山,是一种盛行于藏区的庄严而又神圣的宗教活动仪式,在藏区许多地方都有转山的习俗。藏民转山不是简单的绕山行走,而是三步一磕头,五步一跪拜,不管路途遥远崎岖,不管天气风霜雨雪。
信徒们之所以如此虔诚是因为他们相信人要承受六道轮回之苦,只有两个办法可以免除,其一是修成活佛,这很困难;其二就是转山。他们相信绕神山转可以洗清一生罪孽,可以在轮回中免遭堕入无间地狱,甚至脱离六道轮回来世成佛。如果在转山中死去,被认为是一种造化。因此转山朝圣者总是年年不断。
尕朵觉悟转山分外传、中转和内转三种。外传需8-10天,只有最后的两天才能看到主峰;中转2-4天,全程约55公里,有较长路段可以通车,徒步路段约25公里;内转只需1天,但路程比较危险,曾多次出现事故。
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和那么好的体力去徒步转山,就开着车转吧。来到尕朵觉悟神山的背面,山谷间绿草如茵,景色如画,能远远见到神山的群峰。天空极致的蓝,光影变幻的阳光浮动在神山奇特的山间和草地上。
我们想更近一点观看神山,沿着沙土路继续向前。山脚下有一户藏族人家,溪边的石块上晒着一坨坨牛粪,在高原上牛粪就是个宝,它不仅是是天然的燃料,还是养分充足的有机肥料和环保的建筑材料。没有牛粪,藏族人在高原上就无法生存。牛粪,作为人类与自然之间最深刻的连接,在过去及未来,都将持续守护着与人共生的土地。
我们要爬上山去观看对面的尕朵觉悟神山,付老师背着相机跨过小溪就向山上冲去,我看着那又高又陡的山峰不禁有点望而生畏,于是就和先生溯溪迂回而上,虽然距离远一点,但坡度也缓一点。
溪边有藏区随处可见的玛尼堆,山坡上有各色野花,还有胆小肥硕的土拨鼠,听见一点响动就钻进了洞里。藏民家的那条狗一直尾随着我们,我本是个怕狗的人,但看狗狗很平和,我也就放下心来与它同处一个画面。
在海拔四千多米的地方爬山可真不是件轻松的事情,更沮丧的是发现费力爬到山上后观赏的角度反而不如山下,前面一座山峰完全遮挡住了尕朵觉悟,随即下山。
再换个地方去看神山。沿着山谷来到了赛康寺,寺庙的西面就是尕朵觉悟神山,这里是转山的必经之路。从赛康寺继续往山谷里走,远远地望见一排有如凌空出世般的山尖,那就是尕朵觉悟神山了。一条小溪缓缓流淌,潺潺的流水声仿佛是大自然的柔美乐章。那声音宛如琴音般悠扬,又似清泉般澄澈,令人心旷神怡。
溪边蓊郁的草地上盛开着大片的甘青铁线莲,它的花不是青色的,而是耀眼的黄色,像草地上的太阳,让人眼前一亮。眼前的一切演绎着自然的和谐,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美好,不由沉浸在这无尽的宁静与安详之中。
付老师在跨越溪水时站立不稳掉到水里,鞋袜全湿透了,就这样穿着湿鞋袜走完了一天的行程,也够拼了。
返回到赛康寺,这里是称多县境内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格鲁派寺院。历史上许多高僧大德在朝觐尕朵觉悟神山时,都将所带宝物赠与赛康寺,明清时期的赛康寺是藏区收藏珍宝最多的寺院之一。因此在马步芳统治青海时期,赛康寺曾遭兵匪四次洗劫。历尽劫难后的今天,赛康寺僧人依然秘密收藏有珍贵佛像及古物百余种。镇寺之宝便是活佛所留下的观音肉身铜像,很少有人能亲眼见到。听说只有有佛缘的人才能前去朝拜,见即三生有幸。
改革开放以后,寺院重建有五明佛学院,密宗学堂、显宗学堂,并新建了一座较大规模的藏医院。现有僧、尼共计近800人,其中不在寺里居住的尼姑约200人。在这个教规很严的寺院,女人是不能留宿的,以寺院前的小河为界,对面才允许女人居住,而且一过下午五点,寺院周围还禁止女人靠近。
赛康寺中间为大经堂,僧舍向两侧后延,整座寺庙如同一艘巨大的船舰,甚为壮观。山坡上镶嵌的六字真言非常醒目。我们想进大经堂看看,可惜大门紧闭,无法进去。遥望远处纯净的雪山,近看眼前纯净的寺院、纯净的僧人。我想只有在神山的光辉之下,才能诞生这样济世的佛缘吧。
离开赛康寺,开车来到尕朵觉悟神山的正面。从标志牌的地方进入山谷,可以看到一侧的山体上建有栈道,于是我们再一次攀爬在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山上,这可比在低海拔地区爬山费力多了,走一段就得喘着粗气歇一会。
走在栈道上,我发现许多地方都已朽烂、破损、垮塌。看情形,我猜想这里修建栈道和观景台原本是准备开发成景区的,可能是鲜有人至便荒废了。
好不容易爬到了观景台,这是我们当天观赏尕朵觉悟神山距离最近的地方。尕朵觉悟并不是一座山,它由主峰及几十座环绕的山峰组成,其中主峰海拔5395米,在高峰云集的青藏高原并不出众,但其尖峭挺拔的山形却使任何一个接近它的人望而却步,心生畏念。
尕朵觉悟山势雄伟险峻,气势磅礴,巍峨壮观,颇具阳刚粗犷之美。传说主峰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将军,其周围28座山峰分别是他的7位战将,7位神医,7位铸剑师和7位裁缝师。美丽的传说为神山融入了人性的光芒,神山幻化成民众心中倍受敬仰的英雄。
眺望尕朵觉悟,山峰如一尊尊佛像排列,又似一座座神殿相连。这是神的山谷,神的山顶,神的天空,神的世界。蔚蓝的天空下,神山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经幡飞扬在猎猎的山风里,空气中弥漫着神圣温暖的气息。此时此刻,我在神山的怀抱里,内心平静安详,充实满足,眼在天堂,心在天堂。
由于当地群众的自觉保护,尕朵觉悟神山未曾受到人为的破坏和污染,生态保持着原生状态。这里生长着许多高原珍贵植物,也栖息着不少珍稀动物。在神山脚下喝一口神泉水,那是沁人心脾的清凉与甘甜。
离开尕朵觉悟神山,我们前往治多县。一路上黑云低垂,雨打风吹。这一天,我们从尕朵觉卧神山的背面转到正面,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仰望神山,一次又一次攀爬在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山上,虽然累却很值得,即便没有完整地转完山,却也心满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