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旅行的目的除了行走唐蕃古道,还有一个就是探访三江源。三江源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长江水量的25%、黄河水量的49%、澜沧江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是世界上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被誉为“中华水塔”。
玛多,藏语意为“黄河源头”,黄河发源于此,有“黄河源头第一县”之美誉。我们的三江源行程就从这里开始。
玛多县城海拔4300米,入住的头一晚先生一夜都没睡着,我躺着也感觉自己心跳如鼓擂。虽然没休息好,第二天早上七点半还是按计划出发前往黄河源。
黄河,干流全长5464公里,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九省区,最后注入渤海。黄河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远的象征意义,她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儿女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在我国5000多年的文明史上,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黄河的源头究竟在哪里?其位置一直是历史上的争议焦点。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对这一象征着中华民族古文化摇篮的河流发源地,进行过长期的探索。有关黄河源最早的记载是战国时期的《尚书禹贡》中“导河积石,至于龙门”之说。所指“积石”,在今天的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附近,距河源尚有相当的距离。
清代齐召南撰写的《水道提纲》,共二十八卷,是一部专叙水道源流分合的著作。书中指出:黄河源头三条河,北源为扎曲,中源为约古宗列曲(即玛曲),南源为卡日曲,中间的约古宗列曲是黄河的“本源”。
约古宗列,是一个椭圆形的盆地,藏语意为“炒青稞的锅”,这是当地藏族群众根据这里的地形而起的一个形象的名字。约古宗列曲发源于盆地的西南隅,在星宿海之上与卡日曲会合后,形成黄河源头最初的河道——玛曲。玛曲,藏语为“孔雀河”之意。
1952年,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的黄河河源查勘队,经过4个月的查勘测量,确认历史上所指的约古宗列曲是黄河正源。1978年夏天,黄河源头考察队实地查勘后认定卡日曲为黄河正源。2008年8月,三江源头科学考察队经过再次考察,最终确定约古宗列曲是黄河正源。如今,在约古宗列盆地西南隅的玛曲曲果,东经95˚59´24˝,北纬35˚01´18˝处可以看到河源标志。
我们要去探访的就是黄河的正源约古宗列曲。驱车进入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一路上白云低垂,蓝天如洗,感觉离天很近。
辽阔的草原上,成群的牦牛悠闲自在地吃着草,路边不时有藏野驴、藏原羚和黑颈鹤出没,平添了几分生趣和惊喜。
不多时,车窗外水天一色,一个广阔的大湖出现在我们眼前,静静地有如一个温婉尔雅的少女,流淌的是静若处子的温情。这是黄河源头的第二个大湖——鄂陵湖。
鄂陵湖,藏语意为“蓝色的长湖”,东西窄、南北长,犹如一个巨大的宝葫芦。湖水极为清澈,走近湖边,会惊奇地发现,水面的颜色随着光线一直在变化,从近到远呈现出粉蓝、青蓝、蔚蓝等颜色的递变,湖面仿佛抽象画一般多彩。
鄂陵湖很大,面积有628平方公里,一路伴着大湖前行,好似没有尽头,转过一个又一个弯,眼前仍然是宽广无涯的湖面。
与鄂陵湖相距不远的扎陵湖是黄河源头的第一个大湖,又称“查灵海”,藏语意为“白色的长湖”。它的形状与鄂陵湖相反,东西长,南北窄,酷似一只美丽的大贝壳,镶嵌在黄河上。苍穹无垠的天幕上,飘荡着棉花似的朵朵白云,蓝天白云之下,连绵起伏的青山和熠熠闪亮的碧波,交相辉映,分外妖娆。扎陵湖和鄂陵湖,是河源地区最大的两个湖,被称为“黄河源头姊妹湖”。
不少人去黄河源头就只到了两湖(扎陵湖、鄂陵湖)一碑(牛头碑),其实这离真正的源头约古宗列曲还有上百公里。走过一段铺装路后,就是无边的搓板路,炮弹坑一个接一个,尘土飞扬,路上几乎看不见人影,天地间仿佛就只有我们这几辆车。
路过天下黄河第一桥,这座桥不高、不长,也不宽,看上去就是一座很普通的小桥,远不如黄河上其它的第一桥壮观,却是真正意义上的黄河源头第一桥。
路越走越差,刚开始还有几块路牌,到了后面就分不清方向了,只得在广袤的草地上、山坡上四处探路,转过一道又一道弯、翻过一个又一个坡、越过一条又一条沟,远远地看见山坡上保护站的几间小木屋,过了一道有“黄河源”三个字的门,进门后路边有一块刻着“黄河第一哨”的石碑,只是这里现在无人值守。
继续前行,一道铁丝网拦住了我们,旁边的牌子上写着“黄河源头保护区,车辆禁止内行”,于是我们下车准备步行进入。志愿者说里面正在进行“三江源头保护”启动仪式,让我们先等候一会。这时候已经是中午一点多了,我们还没吃午饭,想着正好填饱了肚子再进去。刚把自热饭拿出来,一名志愿者过来和我们说可以进去了,又立马把饭丢进了后备厢。
从这里到黄河源头大约还有两公里,距离不算远,坡度还算缓,但海拔有4600米,也走不了太快。
路边有几朵蓝紫色的花,叫多刺绿绒蒿,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绿绒蒿,此时的我根本没想到,绿绒蒿会一直伴随着我的此次旅程,并带给我诸多的惊喜。
接近源头,会看到山坡上立有两块前国家领导人题写的石碑,一块是胡耀邦同志题写的“黄河源头”,另一块是江泽民同志题写的“黄河源”,两块碑相距十余米。
在石碑的下方不远处,有一块钢制的碑,那是1987年5月1日河南黄河漂流探险队到达黄河源头所立。1987年,一群青年自发组织,成功首漂黄河,被誉为“人类漂流史上前无古人的一次壮举”:这是中国人首次用无动力工具完成的对黄河的全程漂流探险,漂流队一寸不落漂完了黄河全程,填补了世界探险史的空白。漂流过程中,7名勇士壮烈牺牲。黄河首漂的这一壮举成为当时中华民族的精神催化剂。
继续下行,还有2008年9月三江源头科学考察队设立的国家地理标志,标志的下方就是黄河的源头——约古宗列曲。
李白《将进酒》中的名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成为人们对黄河的共同印象。谁又能想到泥沙翻滚、波涛汹涌、气势磅礴、奔腾不息的黄河,她的源头竟然只是一个碗口大的泉眼,安静清澈,温婉妩媚。世界上再伟大的江河源头也如同人类的婴儿时期,或许探源寻踪的意义就在如此。
泉水从泉眼中汩汩淌出,这就是“咆哮万里触龙门”的黄河最初水流,她与盆地内浸渗出来的无数涓涓细流,逐渐形成了一条潺潺溪流,似一条哈达,吸收着天地的爱与光华,蜿蜒在草原上。
为了保护水源,源头四周围了起来,禁止踏入。但在源头的下方设置了一个敬水点,在这里舀一勺黄河源头的水,敬天敬地敬自己;喝一口黄河源头的水,如母亲的乳汁,清冽甘甜;带一瓶黄河源头的水,陪伴我漫漫旅程,给予我力量。这一刻,心中的感动无以言表。
虽然已经到了黄河的正源,但还是想去牛头碑看看,作为来到黄河源头的纪念。然而距离远,时光亦不早了,为了赶时间,我们一路几乎没停车。师傅将车开得飞起,路况本就不好,车速又快,我们就像乘坐小舟飘浮在茫茫大海上,一会儿被高高抛起,一会儿又被重重摔下,晚下九点多才赶到措日尕则山下。
“华夏之魂河源牛头碑”,就建在措日尕则山的顶峰,位于扎陵湖和鄂陵湖之间。此时,天边一轮明月高悬,一抹橙霞晕染。师傅将车灯打开,照着上山的路,我们顶着狂风,冒着低温,走向海拔4610米的峰顶。
喘着粗气,艰难地登上峰顶,终于看到了牛头碑。碑身高3米,碑座高2米,碑体总重5.1吨,纯铜铸造,已故十世班禅大师和胡耀邦同志分别为纪念碑题写了藏汉文“黄河源头”字样。纪念碑选择了原始图腾神圣的崇拜物——牛,以其角粗犷、坚韧、有力的造型,象征着中华民族历经沧桑的悠久历史和勤劳朴实的品格,概括了我们伟大而坚强的民族精神。
若是白天站在这里,可以看到山下扎陵湖和鄂陵湖的绝佳风景,只是此刻黑漆漆的一片,什么也看不到,风又大,天又冷,我们匆匆打卡就下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