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白羽肉鸡产业趋势与市场分析

文摘   2024-10-31 18:44   江苏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李晶,现任鸭高创(山东)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师,曾在北京博亚和讯和新希望六和工作。拥有咨询公司的客观视角,又有参与经营决策的实践经验,对家禽产业的变化趋势具有深刻认知,擅长评估产业供需关系和量价波动变化以及相关驱动因素分析,能为企业关键决策提供独立判断。


2018年非洲猪瘟暴发以来,白羽肉鸡已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肉类产业,出栏量从48亿只快速增长至2023年的80亿只。产能快速增长的背后,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加大,高峰时期毛鸡价格可至10元/kg,低点时毛鸡价格可至7.0元/kg,波动幅度高达30%,产业利润波幅大,不利企业稳定发展。本文通过回顾白羽肉鸡市场发展历程和产业现状,理解肉鸡市场运行特点,预判肉鸡产业未来趋势和发展方向,为从业者提供参考。

白羽肉鸡市场以其生产周期短、市场调节快而备受市场瞩目。2009—2023年间,白羽肉鸡市场经历了三轮周期,在外部产业环境不断变化下,市场供应和需求调整,价格波动运行,毛鸡价格最高价出现在2011和2019年,达9.8元/kg,最低价出现在2017年的6.7元/kg,过去十五年毛鸡均价8.4元/kg,产业平均利润0.9元/只,但不同年度利润差异较大,有过2019年只利润7元的辉煌,亦有2015年2元/只的深亏,有过持续3年的亏损期,亦有连续3年的盈利期。

白羽肉鸡市场价格和利润(元/kg、元/只)


白羽肉鸡市场发展历程回顾



第一阶段,2010—2012年机遇期。2010年,我国对美国鸡肉进口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鸡肉进口总量从2008年的80万吨降至2010年的51.8万吨,进口量大幅减少,肉鸡市场价格大幅上涨至2011年的9.8元/kg,我国肉鸡企业得到发展机会;同时,生猪市场因为仔猪腹泻等疾病,导致生猪供应减少,带动鸡肉需求增加。白羽肉鸡市场利润丰厚,企业开始大规模投资,祖代鸡引种量猛增,奠定了后期产能增长基础。

第二阶段,2013—2017年困境期。白羽肉鸡产业在2011年高利润驱动下,市场投资多、产能逐步开始释放,2013年祖代鸡引种量达到历史最高峰154万套,2014—2015年市场理论供应量达到高峰;同时,“速生鸡”“H7N9流感”“福喜事件”外加经济新常态多个因素影响,鸡肉需求遭遇冲击。毛鸡价格从2013—2014年的8.7元/kg跌至2017年的6.8元/kg,肉鸡市场进入亏损调整期,2014—2017年肉鸡出栏量徘徊于45-47亿只。

第三阶段,2018—2023年发展期。2018年后期非洲猪瘟暴发,2019—2020年猪肉产量大幅下降,较2018年下降21%和24%,带动白羽肉鸡市场需求快速提升,价格高涨,2019年毛鸡价格再次达到历史高峰9.8元/kg。在需求和利润刺激下,2019年起,白羽肉鸡市场再次快速发展:百万规模笼养小区建立、屠宰场扩产能且延伸上游养殖产业链,全产业链公司提升种鸡配比,建设产能增长。最终,在需求带动、产能增加下,白羽肉鸡年出栏量从2018年的48亿只快速增长至2023年的80亿只。


白羽肉鸡出栏量(亿只)


白羽肉鸡市场现状



白羽肉鸡产业经历2018—2023年的快速发展期后,市场已进入新的竞争形势。2023年后期至2024年,外部宏观经济偏弱传导至食品端,内部全产业链公司产能仍在释放,白羽肉鸡市场整体处于“需求信心不足、供应量相对偏高”阶段,产业以亏损为主。但白羽肉鸡市场经历快速发展的5年后,产业已形成明显的产量及利润分化的特点。

一是市场价格波动由大到小。2023年初,种鸡市场大幅调整,上半年肉鸡供应量减少、价格高点上涨至10.3元/kg;随后,种鸡产能恢复正常,12月份毛鸡价格跌至7.2元/kg,波动幅度达到30%。2024年,鸡肉需求偏差、供应增长幅度小,毛鸡价格波动幅度缩窄,上半年毛鸡价格高点7.8元/kg,低点7.0元/kg,波动幅度仅10%,表明市场谨慎、竞争格局优化。

二是头部企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从企业生产量调查数据来看,2023-2024年年生产量超过1亿只的企业总量占比持续增长,前15名市场份额占比达到59%,较2015年提升14个百分点。

三是产业利润分化。从实际调研数据可知,养殖端到屠宰端利润差异明显,养殖端常规利润差异在2.0元/只,屠宰端常规利润差异在1元/只。

白羽肉鸡产业链条关注和建议


1

祖代鸡:产能弹性大,减少对短期量变的过度关注

我国祖代鸡更新渠道为国外引进和国内繁育,因外部环境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因素影响,容易造成我国祖代鸡月度更新量大幅波动的现象。资本市场对祖代鸡更新量关注度高,产业不理性行为多。回望过往,我们会发现对于祖代鸡环节,从供应和需求双向考虑,祖代鸡更新量和存栏量的弹性大,基础产能有保障。对于祖代鸡短期量的过度关注,容易造成过好预期。一是通过调控手段竞相扩产量,造成产能阶段性过度集中;二是父母代种鸡质量差,免疫抑制性疾病多,商品代饲养管理难度大,形成资源浪费。对于祖代鸡,营造正常经营环境,减少过度关注和暴利期待,引种和国产种鸡狠抓质量,提供优质父母代鸡苗。

2

父母代种鸡:参差不齐现象已出;笼养模式开始凸显

2023年,父母代种鸡因品种、品牌差异,参差不齐现象更为明显,商品鸡苗常规价格差异扩大至1.0元以上,父母代种鸡厂家利润差异极大,此种背景下纯市场化行为的种鸡经营压力大,同时纯孵化市场空间压缩。而一条龙企业的种鸡配套比例在2020—2022年大幅提升后,增幅逐渐放缓,主要是因为种鸡饲养成本高。因此,一条龙公司与种鸡企业如何优势互补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父母代种鸡质量和商品价格变化的同时,种鸡生产模式已明显发生改变。2023年,白羽肉鸡父母代种鸡新建笼养和平养改笼养现象明显增多。笼养模式提高了种鸡的受精率和产蛋率,同时降低了种公鸡的使用数量,使种公鸡的选择强度提高一倍,保证了遗传性能。

3

商品鸡:养殖指标全线提升,新模式涌现,竞争更上一层

2023年,商品鸡养殖指标全线提升,一是随着笼养技术成熟、人才流动,公司类养殖指标提升,商品肉鸡欧指指数普遍在420以上;二是传统平养肉鸡公司普遍改笼养,目前纯平养公司比例较小。另外,山东最有代表性的临沂区域大型规模养殖场已涌现新的养殖模式。养殖模式改变的背后,是商品肉鸡发展竞争力的体现。同一时期出栏肉鸡,养殖环节常规利润差异可达2元/只,差异主要来自于养殖理念、管理水平和生产资料(鸡苗、饲料)表达不同。商品鸡单纯依赖养殖指标赚钱的优势较往年减弱。

4

产业利润:量、利已明显分化,产能扩张势头放缓

白羽肉鸡产业经历2019—2023年的高速发展,年出栏量由56亿增至近80亿,高量增长的背后一是产业结构持续变化,二是企业利润明显分化。年生产量超过1.5亿只的大型集团公司数量较2021年提升23%,较2019年提升228%。产业集中度提升,年产1.5亿只~3.5亿只的集团公司竞争程度加剧。

2020—2022年,上至父母代种鸡场,下至屠宰厂,各个环节都处于大幅扩张期。特别是屠宰环节日屠宰产能从2500万升至3000万,产业利润发生明显分化。2021年,屠宰环节普遍亏损;2022年,屠宰环节利润差异开始分化,上至盈利0.7元/只,下至亏损0.7元/只;2023年,产业分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部分屠宰企业出现长期停工现象。

白羽肉鸡市场未来趋势和发展方向


白羽肉鸡产业历经非洲猪瘟和新冠疫情之后,产量和质量均得到发展机会,鸡肉产品触达终端消费市场比例提升,占领消费者心智。但高速发展容易造成短期阶段性的产能过剩,行业仍需找准发展方向和企业定位,寻求技术突破,不宜盲目扩量。

随养殖成本差异缩小,未来公司自养和大型规模养殖场出栏量仍将是增长主力军,经销商放养和小规模养殖场逐步退出。祖代种鸡市场已进入国产和进口均分天下的趋势,竞争格局将逐步趋严。父母代种鸡因祖代品种多、生产性能差异大,公司仍需做好质量管控和成本管理。

在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市场格局调整下,随着饲料价格下跌,2024年白羽肉鸡市场供需平衡点对应的表达价格下降,预计2024—2025年,毛鸡价格运行于3.7~3.8元/斤将是常态,较过去十五年价格下调;同时,产业以微利运行为主。

内卷之下,白羽肉鸡出口开始发力。2024年1—5月份,我国鸡肉出口量同比增长达27%。2024年,白羽肉鸡市场在需求偏弱、供应增长受限下,全年生产量预计小幅增长2%-3%,至82亿只,增长势头放缓。但在城镇化、老龄化趋势下,我国鸡肉需求仍有增长空间,目前与美国等国家人均鸡肉消费相比仍有增长空间。相信白羽肉鸡市场仍将充分依赖饲料高转化率的生产优势、健康便利的需求空间,调整之后继续增长。



原创声明

本文版权属于中国禽业导刊,本文选自《中国禽业导刊》2024年第10期,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期编辑:张晶鑫

公  告

中国禽业导刊融媒体平台致力于传播资讯、传播理念、传播技术、传播价值,为家禽业高质量发展、养殖户增收助力,有意愿入群的朋友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

更多精彩内容

敬请扫码关注

中国禽业导刊

专业·深度·权威

排版|赵   晶

审核|李婷婷

中国禽业导刊
围绕我国家禽行业热点、企业焦点、产业痛点、技术难点,致力于传播资讯、传播理念、传播技术、传播价值,助力家禽业高质量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