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第2541篇学习笔记
★来源:2025年1月10日《经济日报》全部14篇评论文章
01 破除门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 金观平
近日,有企业通过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反映,一些地方存在违规设置市场准入门槛、企业自主迁移受限等问题。在有关部门介入推动下,上述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但也暴露出当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仍存在难点堵点痛点,亟需强化正向引导和负面约束,不断提升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工作质效。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一个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既有利于促进要素资源更加高效配置和顺畅流动,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也有利于以高质量供给创造和引领需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可以说,建设好全国统一大市场,就有了集聚资源、激励创新、升级产业、推动增长的坚实依托,就有了应对变局、开拓新局的强大底气。
近年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在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市场监管公平统一以及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等方面持续发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在稳定发展预期、释放市场活力、促进经济循环畅通等方面的作用正逐步显现。
但也要看到,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点多面广、千头万绪,需要找准工作着力点,不折不扣狠抓落实,以更有力有效、可感可及的举措,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不断走深走实。在这个过程中,要更加注重五个“围绕”,即围绕保障市场体制有效运行,加快完善市场制度规则;围绕提升要素协同配置效率,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围绕打通经济循环各环节,不断提升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水平;围绕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着力提升整体监管效能,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围绕解决市场反映强烈、群众密切关注的突出问题,清理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坚决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
全国统一大市场,是面向全球、充分开放的大市场,是对所有经营主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大市场,绝不是搞自我循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的大市场。要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以畅通的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更广阔的发展舞台,共享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机会和成果。
02 依法严惩中介财务造假
李万祥
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3件典型案例,直指中介组织财务造假相关犯罪,极具警示意义。
近年来,康得新、康美药业、獐子岛等重大案件揭露的财务造假相关犯罪触目惊心,影响恶劣。相关部门对此加大惩治力度。2021年以来,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相关犯罪案件206人。其中,2024年1月份至11月份,起诉82人,同比增加78.3%。案件中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中介组织从业人员等责任人员,都被依法从严追诉。
财务造假“毒瘤”之所以存在,一方面是公司层面治理机制缺失、权力失察、利益失衡,另一方面则是中介组织主动配合,提供专业助力,直接参与企业财务造假,实施包括策划造假方案、篡改财务数据、伪造审计证据等行为。最高检公布的案例揭露了涵盖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等中介组织人员的多种犯罪手段。其中,有的按照企业预先设定的数据“量身定制”审计报告或者评估报告,有的核查验证“走过场”、不履行审计核查程序,有的主动配合、协助企业修改财务数据,甚至直接指导伪造审计证据等。
依法依规、履职尽责,是会计、审计、保荐、法律等中介组织安身立命之所在。其所作所为,关系上市公司等经营主体能否做到诚信经营、依法依规披露信息,发挥着审核把关作用。部分从业人员监守自盗,丧失底线,破坏资本市场诚信基础,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应当依法从严惩治,斩断帮助财务造假“黑手”。同时,针对财务造假犯罪呈现利用上下游企业等关联方、第三方虚构交易、签订虚假交易合同、资金空转等手段配合造假的特点,予以全链条打击,开展系统治理。
以案为鉴,需进一步压实“看门人”责任。通过加强行业监管、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等,守住不做假账的底线。在信息共享、线索移送、会商研讨等方面,检察机关与证券监管机构及其派出机构还需进一步加强协作配合,各展所长,完善识别、预警、处置等环节机制,明确司法执法规则,形成遏制财务造假的合力,以法治力量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03 加快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
李 丹
教育部近日公布新一批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名单,914门课程入围。这些课程是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成果,将有力促进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建设、开放和共享,增强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
914门入选课程中,有超过60%的内容与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养老托育等民生紧缺领域相关,着重培养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所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如“焊接机器人操作基础”围绕装备制造企业的焊接技能人才需求,着重培养学生掌握机器人轨迹示教、编程、焊接等能力;“面包生产技术”课程则面向消费者对营养、健康、美味、多元的食物有更多期待的需求,重构升级了课程内容,让学生掌握先进的面包制作工艺。
新入选的课程紧密对接生产实际,及时融入新技术新方法,许多课程都是由学校和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开发的,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以及最新研究成果都纳入课程中,实现了内容动态更新。例如,围绕航空装备制造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飞机钣金成形技术”课程,将机翼整体壁板喷丸成形、大型蒙皮拉伸成形等8项国产大飞机新技术、新工艺引入课程;“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导论”课程则让学生学习后能具备智能产品开发和解决产品故障的基本能力。
本次入选的课程不仅注重培养技能,更充分发挥育人功能,旨在培育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课程还将接入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平台将持续在“智”上发力,通过课程AI伴学、技能图谱、多样化AI教学工具等,让技能人才可随时随地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提升专业水平,这顺应了职业教育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将为更好培养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所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增添助力。
04 汇聚中美传承友谊正能量
郭 言
新年伊始,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向美国华盛顿州中学师生代表回赠新年贺卡,致以新年祝福,希望中美两国青少年“加强交流互动,增进相互了解,传承传统友谊,为推动中美关系发展、促进世界和平贡献力量”。温暖有力的鼓励,为促进和平与传承友谊凝聚起广泛共识。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回首过去,人文交流是中美关系的重要纽带,人民友好一直是两国关系发展的基础。100多年前曾聚居中国福建鼓岭的美国人所开启的“鼓岭情缘”、80多年前美国“飞虎队”与中国共同抗击法西斯的慷慨之歌……至今仍然感动和激励着两国人民。1971年,中美“乒乓外交”拉开了中美关系改善和发展的历史序幕,成就了“小球转动大球”的佳话。中美建交后的40多年里,两国民间和人民的交流合作更为频繁密切,覆盖文化、教育、科技、媒体、旅游、卫生等多个领域。历史充分证明,中美两国人民完全可以跨越制度、文化、语言的差异,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中美关系发展到今天,成果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数十年来,中美充分发挥互补优势,不断做大合作蛋糕,为各自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今,两国双向投资存量超过2600亿美元,建立了284对友好省州和友好城市,7万多家美企在华投资兴业,年利润达500亿美元,仅对华出口就支撑美93万个就业岗位。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事关两国人民福祉,双方应该本着对两国人民负责任的态度,处理好、管控好、发展好两国关系,共同为两国人民交往提供更多支持和便利。
中美关系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活力在地方。过去一年,来自美国艾奥瓦州的老朋友和小朋友,“鼓岭之友”“飞虎队”的传承者,以及市长、学者、工商界人士,跨越太平洋书写中美人民友好的新故事。近1.5万名美国青少年通过“5年5万”项目来华,种下中美友谊的种子。高盛、苹果等美国知名跨国企业高管扎堆访华,探寻合作发展的新机遇。第六届中美友城大会、中美湾区对话、第四届中美农业圆桌论坛、中国—美国经贸合作论坛等机制活动成功举办,为中美民间交往增添新的活力。
立足当前,中美仍有许多可以转动“大球”的“小球”可打。近期,两国直航航班进一步增加,文体互动热络,工商界和地方省州也往来密切,多领域、多层次合作促进人员往来,以人文交流赓续中美友谊。作为中美友好的使者,大熊猫“宝力”“青宝”也搭乘专机抵美,在华盛顿国家动物园开启为期10年的旅居生活。在中美关系处于关键十字路口的当下,中美交流合作为两国关系健康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横跨太平洋的航班越多、货轮越多、游客越多、学生学者越多,中美两国关系发展的民意基础就越厚实,空间就越广阔,动力就越强劲。
不论形势如何变化,中美和平共处的历史逻辑不会变,两国人民交流合作的根本愿望不会变,世界人民对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普遍期待不会变。期待两国人民多走动、多来往、多交流,不断书写新时代两国人民友好新篇章。
05 英国经济连续负增长引发市场担忧
□ 马翩宇
英国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数据显示,继2024年9月英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下降0.9%后,2024年10月英国GDP再度环比下降0.1%,这是英国经济连续第二个月萎缩。英国国家统计局部门主管麦基翁表示,10月英国服务业整体零增长,包括制造业在内的生产部门以及建筑业均出现负增长。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也在声明中表示对10月的经济表现失望,但肯定秋季预算及产业政策将实现长期经济增长。保守党则认为,工党政府上台后采取的举措有失水准,从而导致英国经济增长面临巨大压力和不确定性。
数据显示,2024年10月英国服务业产出增长停滞,14个服务业子行业中,信息和通信行业(0.9%)、运输及仓储(0.8%)、专业(法律)及科学技术活动(0.2%)等7个服务行业产出增加,与行政、就业相关的服务(-0.8%),批发及零售(-0.3%),艺术、娱乐及休闲活动(-2.0%)等6个行业产出下降。此外,面向消费者的服务产出环比下降0.6%。其中,食品和饮料产出下降2.0%,百货、服装、家居等非食品类商品零售额下降1.4%,在这当中,服装零售额降幅创下当月最大跌幅,环比下降3.1%。英国零售商均反映,消费者信心低迷叠加秋季预算对经济增长前景的负面影响等因素,直接导致市场需求疲软。市场调研公司捷孚凯(GfK)的最新调查显示,由于经营主体对英国总体经济形势的持续不乐观情绪,12月消费者信心依然低迷,英国消费者普遍陷入消费迷茫,在购买家用大件商品时仍表现谨慎。
同时,10月英国生产部门产出环比下降0.6%,其中,制造业产出继9月环比下降1.0%后,10月继续下降0.6%,是生产部门总产出下降的最大因素。具体来看,10月英国13个制造业子行业中有7个行业产出下降,降幅前三名为医药产品和药物制剂制造(下降2.6%)、机械和设备制造(下降2.8%)、化学制品制造(下降3.7%)。标普全球(S&P Global)近期公布的英国综合产出采购经理指数(PMI)显示,12月英国PMI快闪指数为50.5,仅略高于50.0的荣枯线。PMI数据表明英国制造业产出下降速度正在加快,创下11个月以来的最大降幅。此外,服务业新订单出现一年多来的首次下降,反映出市场需求恶化,同时有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制造业的深度衰退已经蔓延到服务业。英国制造商协会(Make UK)发布的季度调查展望也显示,2024年四季度英国制造商对未来12个月经济前景的信心指数从3个月前的6.8降至5.8。
标普全球分析认为,英国12月的PMI快闪数据表明其经济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与2024年初相比增长势头明显减弱。同时,英国商业信心进一步受到打击,跌至两年来的最低点,已远低于长期平均水平。英国国内企业普遍对市场前景以及成本上涨表示担忧,并将担忧情绪归咎于工党政府秋季预算案,尤其是企业缴纳的国民保险金费率的上升。企业认为这是一种变相“滞胀”税,将导致企业减少雇用员工,同时提高商品价格以向消费者转嫁成本。此外,部分外向型出口制造商还反映了对美国“保护主义”抬头和全球贸易增长乏力的担忧。英国劳动力市场的表现也显示出疲软迹象,在企业担忧秋季预算案导致用工成本上升的背景下,12月英国就业人数大幅下降,金融服务行业及娱乐行业的裁员幅度上升。英国商会调查显示,多家一线零售商、酒店均表示缩减招聘计划,并考虑裁员。相关数据显示,12月英国失业率创下202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劳动力市场疲软可能会进一步导致消费者信心受损和家庭支出下降,增加经济下行风险。
在通胀方面,受生产要素投入成本上涨影响,10月英国通胀率从9月的1.7%上升至2.3%,核心通胀率从9月的3.2%上升至3.3%,已超出英国央行2%的通胀目标,未来通胀走势仍存在不确定性。英国连锁超市森宝利表示,英国财政大臣决定2025年4月将雇主缴纳国民保险金标准提高1.2%至15%,将给森宝利额外增加1.4亿英镑的运营成本。考虑到超市行业的平均盈利能力,在不对商品涨价的情况下,将无法负担如此高昂的成本。在通胀抬头的背景下,英国央行可能对降息持谨慎态度,在应对通胀和稳定复苏势头上艰难权衡,从而给2025年经济增长带来更大不确定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英国存在“重新陷入滞胀”的风险,2024年四季度经济环比增长0.3%的判断目前看来过于乐观。
市场分析认为,阻碍英国经济复苏的因素不仅是秋季预算案中的企业税费负担上升,基础利率在过去3年间的持续高位对经济复苏造成的拖累可能比预计的时间更长。英国央行2024年已降息2次,但4.75%的利率与疫情前相比仍相对较高。目前,企业扩张活动被搁置或取消,生产部门收缩,市场需求乏力,很难判断经济下滑将会持续多久。英国国民经济与社会研究所经济学家表示,在全球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和企业信心下降的背景下,英出口环境不断走弱,再加上10月底宣布的政府秋季预算影响,引发了人们对经济复苏的普遍担忧。
同时,部分经济学家也表示,不应过分看重10月的月度数据表现,这是国家统计局对经济增长的初步估算,后续可能会进行修正。工党秋季预算案及经济增长政策促使政府公共投资和支出扩张,短期内企业税费负担上升将影响其投资积极性,但随着公共投资逐步扩张并产生乘数效应,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将在2025年逐步释放并推动经济复苏加速。
06 扩大投资重在提高效益
投资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关键作用。提高投资效益,投资方向要更加精准有效,加大对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增后劲项目的支持力度;投资环境要更加公平便利,持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新年伊始,江苏、安徽、陕西、上海、重庆等多个省市密集启动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年度计划投资额从数百亿元到数千亿元不等,全力奋战2025年“开门红”。在多地召开的“新年第一会”上,扩大有效投资也是重要议题。
各地重大项目建设呈现出投资发力早、规模体量大、产业领域新、注重补短板的特点,新质生产力更是重要投资方向。以陕西省为例,2025年陕西安排省级重点项目616个、总投资2876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917亿元。其中产业类项目总投资达12328亿元,占比最高。安徽第一批开工动员的622个项目中,投向新兴产业的项目有344个,占比55.3%,包括新能源汽车、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绿色食品等产业,从中可以看出我国投资结构的新变化新趋势。2024年前11个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3%,明显快于全部投资增长以及基建投资、房地产投资,对投资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
投资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关键作用,短期看有利于熨平经济周期波动、抵御外部冲击,长期看有利于优化供给结构、推动高质量发展,近10年来我国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40%。2024年以来,“两重”“两新”等领域投资对于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人均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只有发达国家的20%至30%,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还比较突出,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还面临不少难题……我国在短板领域、薄弱环节、新产业新领域的投资还有很大空间,无论从发展阶段还是发展目标来看,都不存在要不要投资的问题,只有投向哪儿、谁来投、怎么投的问题。
投资既是当前的需求,也是未来的供给,投资的质量、效益、结构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结构。2023年1月31日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提出,“尽快形成完整内需体系,着力扩大有收入支撑的消费需求、有合理回报的投资需求、有本金和债务约束的金融需求”,近两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先后提出,“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提高投资效益”,都对做好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投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提高投资效益,投资方向要更加精准有效,加大对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增后劲项目的支持力度。在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公共领域,政府投资需要发挥好“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从地方层面而言,各地既要充分考虑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来谋划项目,又要增强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坚持“全国一盘棋”,避免造成产能过剩和资源浪费,更要杜绝装样子、搞花架子、盲目铺摊子,真正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提高投资效益,投资环境要更加公平便利,持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民间投资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主力军,也是提升投资质量、增强投资活力的关键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近期相关改革举措更是接连出台。比如,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持续向民间资本推介优质项目;推出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平台,进一步畅通政企沟通交流渠道。又如,印发《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着力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为各类经营主体营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改革发力、政策加力,将进一步推动民间投资“有得投”“放心投”“投得好”。
以更有效益的投资支撑更高质量的发展,是发展所需也是改革所向,需要综合施策,久久为功。以提高投资效益为切入点,政府市场优势互补,供给需求动态平衡,投资消费相互促进,新旧动能平稳转换,中国经济“稳”的基础将更实,“进”的动力也会更强。
07 抓住关键发展人形机器人
马小强
人形机器人产业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代表领域之一,正在进入发展上升期,成为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未来产业的新赛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发展潜力大、应用前景广。
人形机器人集成了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本质是人工智能技术与机器人机电技术的深度融合,属于人工智能在具身智能(EAI)方向的应用落地,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之后的颠覆性产品,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格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2月份,全国人形机器人存量企业为2474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1051家。
一系列政策相继出台。2023年8月份印发的《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明确提出,开展人形机器人运动、操作、交互、智能能力分级分类与性能评估等系统评测标准预研;开展机电系统、人机交互、数据隐私等安全标准预研;面向工业、家庭服务、公共服务、特种作业等场景,开展人形机器人应用标准预研。同年10月份印发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强调,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培育2家至3家有全球影响力的生态型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打造2个至3个产业发展集聚区,孕育开拓一批新业务、新模式、新业态;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各地纷纷出台相应举措,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例如,北京市政府近年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提出要着眼世界前沿技术和未来战略需求,加紧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开展整机产品和关键零部件的攻关及工程化应用,推动机器人技术从“仿人”向“类人”演进,并努力降低产品成本,加速实现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又如,江苏省提出,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大脑、小脑、肢体”等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加快发展,典型应用场景更加丰富,争创国家级产业发展集聚区。
在产业发展迅速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短板弱项。例如,具身智能的底层技术与世界领先水平还有差距,产品硬件成本、端到端大模型部署成本也亟待降低。此外,标准体系不完善、行业规范不健全、场景应用不广泛等问题也迫切需要解决。接下来,应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关键,稳妥施策。
一方面,提升关键技术。通用人形机器人是产业发展高阶目标,通用人工智能(AGI)机器人大模型、通用机器人本体是关键技术屏障。“大脑、小脑、肢体”等关键核心技术和技术创新体系是主要发力方向。头部企业要集中资源,重点突破核心算法和基础框架、底层芯片和操作系统。关注支持数字孪生、空间智能等技术领域的新进展。上下游企业应聚焦主业,重点突破直线型/旋转型电驱动关节、高功率密度空心杯电机、多维传感器、灵巧手等部组件,持续提升质量、降低成本。相关单位要发挥专长,重点突破类脑感知与认知、人体动力学特征、高能量密度电池续航等基础理论,并在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等领域不断推陈出新。聚焦3C、汽车等制造业重点领域,提升人形机器人工具操作与任务执行能力,打造人形机器人示范产线和工厂,在典型制造场景实现深度应用。加快人形机器人与元宇宙、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融合。
另一方面,优化产业生态。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发挥首发经济牵引作用,推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深度融合。构建人形机器人高实时、高可靠、高智能的专用操作系统,推动与通用大模型等技术深度融合,提供安全、稳定、易用的系统平台。开发面向各类场景的应用软件,完善人形机器人应用开发平台和工具包,构建丰富的软件赋能应用生态。借鉴我国在自动驾驶汽车、自主无人机领域积累的深度融合优势,支持人形机器人重点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深化央地协同、政企协作,编制完善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团体标准,支撑柔性化、定制化生产制造。
08 消费贷不应搞价格战
莫开伟
近段时间,不少银行推出了消费贷新一轮优惠。在这一轮优惠中,有银行消费贷利率再次跌破3%。
央行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末,住户消费性贷款(不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达20.4万亿元,较年初新增6580亿元,同比增长5.8%。应看到,消费贷款呈增长态势,正是得益于我国银行认真落实“惠民生、扩内需”的相关政策要求。我国消费信贷包括长期、中长期、短期3个层面。长期消费信贷以个人住房贷款为代表,中长期消费信贷以汽车贷款为代表,短期消费信贷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消费贷。
消费贷覆盖范围广,囊括衣食住行各方面,如贷款装修、贷款买家电及日用品等。其特别有助于解决居民的“短小频急”消费需求、缓解短期流动资金压力,因此又被称为“周转钱”“急用钱”。
目前,消费贷已经成为部分银行零售信贷扩张以及盈利增长的重要手段。长远来看,消费贷利率降低,也有助于降低金融消费者利息支出,提高消费者申请消费贷的意愿,从而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对于这些银行来说,他们都想在消费贷市场分得最大的“一杯羹”,下调利率的“冲动”可想而知。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消费贷利率亦如此。比如,对银行来说,如果消费贷市场“价格战”过度,就不利于银行业务风险管理。消费贷利率过低,也可能会导致一些借款人进行套利,容易引发部分消费者过度负债,并催生局部资产泡沫风险。又如,个别银行有可能为了追求消费贷增长,缺乏严格审核,致使一些不法助贷中介趁机浑水摸鱼。他们会打着正规机构、无抵押、无担保、洗白征信等诱惑旗号,诱导消费者办理贷款,但是这背后往往暗藏“猫腻”——收取高额手续费、设置贷款骗局等。
可见,消费贷利率并非越低越好,银行应当把控好消费贷利率的“合理度”,根据经济发展实际、民众需求状况以及银行消费贷业务发展方向,进行科学测算,避免出现盲目的下调行为。银行还应当与具有正规资质的助贷中介合作,不断加强对助贷中介组织的审核,将助贷中介名单及时向社会公布,帮助广大金融消费者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
对于消费者来说,要掌握好借贷的“需求度”,既要善用消费贷款,也要警惕过度负债。为此,消费者在购买金融产品前,不妨通过多个渠道了解产品信息,如机构官方网站、客服热线等。切勿盲目相信陌生来电、短信、广告传单、社交平台等渠道推送的“债务重组”“债务优化”等贷款中介信息,避免掉入相关陷阱。
(中国经济网供稿)
09 释放滑雪装备消费潜力
梁思琪 王 翰
日前,长春、大连等地举办滑雪节、冰雪嘉年华等活动,掀起一股滑雪热潮。滑雪运动的火热开展使滑雪装备消费升温。
近年来,我国的滑雪装备产业迎来快速发展。从初步的滑雪入门产品到高端专业装备,个性化、专业化、智能化的滑雪装备不断涌现,提升了冰雪运动的灵活性和舒适性,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与运动体验。根据《2023—2024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滑雪装备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不足50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约22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0%。
各地政府通过专项资金和研发激励措施,支持企业开发高端滑雪装备,逐步形成从研发、生产到销售的完整滑雪装备产业链。例如,河北崇礼在冬奥会筹备期间打造了冰雪装备研发基地,填补了部分国内滑雪装备制造的技术空白。又如,北京冬奥会期间,有关部门为国内滑雪品牌提供了重要展示平台,一些国产品牌逐步进入中高端市场。一些国内企业通过参加德国ISPO国际冬季运动展览,逐步扩大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不过,与国外发展较为成熟的滑雪装备产业相比,我国相关产业仍面临一些短板。目前国内高端领域的滑雪装备仍以国外品牌为主,国内企业在滑雪装备的材料、工艺和设计上缺乏核心技术突破,品牌竞争力影响力不足、市场份额有限仍是突出的问题。此外,作为季节性运动,滑雪产业初级形态比较明显,体验式、一次性的滑雪装备购买情况居多,拉动消费的动力不足。未来,需从产业、企业以及消费者等层面协同发力,释放滑雪装备消费潜力。
完善产业政策和支持体系。在冰雪资源丰富的地区打造滑雪装备制造与消费产业集群,引导产业链协同创新。通过政府采购、科技扶持等方式,提高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和市场渗透率。加大技术支持力度,鼓励突破高端滑雪装备核心技术瓶颈,挤占高端市场。通过建立滑雪装备制造、租赁和服务的统一标准,规范市场秩序。通过“走出去”“引进来”,鼓励国产滑雪装备企业走向国际,引导鼓励国外知名企业在冰雪装备器材领域积极开展对华投资合作。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注重技术突破,重点攻克装备的轻量化、舒适性与安全性技术难关,以新技术催生新产品新模式,提高产品性能和用户体验,实现“品牌力+产品力”双核驱动。根据消费者需求开发初级、中级和高端滑雪装备,依托大数据算法,根据消费者偏好调整产品设计和销售策略,精准满足市场需求。
提升滑雪装备消费热情。加强滑雪运动教育推广,尝试将滑雪运动融入学校教育,培养青少年对滑雪运动的兴趣。依托室内滑雪场和短期课程吸引更多初学者参与,增加滑雪运动“黏性”。提供消费激励,降低滑雪运动的经济负担。鼓励消费者通过租赁方式初步接触滑雪运动,逐步形成购买习惯。宣传引导消费者关注环保型滑雪装备,促进低碳消费。
10 精准施策建好无废城市
田 磊 李伟起
眼下,不少地区通过强化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加快建设“无废城市”,促进城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作为一种城市发展新模式,“无废城市”建设是要通过推动城市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等,着力实现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化、利用资源化、处置无害化。我国是世界上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大的国家之一,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有利于建立健全固体废物管理长效体制机制,为解决固体废物污染问题提供有力抓手;有利于加快城市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城市绿色发展水平。
当前,“无废城市”建设正加速提质,如江苏、浙江、安徽、福建等19个省份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上海率先颁布“无废城市”建设条例。各地积极提升“无废城市”建设要素保障能力,如苏州市指导金融机构发放“无废城市”项目贷款,温州市印发多个“无废细胞”建设奖励办法,持续健全市场体系;兰州、天津、佛山等地将“无废城市”建设纳入绩效考核体系。这些探索实践为全国深入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与城市群发展、生产消费结构性变化等趋势,我国固体废物等处置压力依然较大,每年新增固体废物高达100亿吨,治理任务重、难度高。“无废城市”建设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从多方面着手,进一步提升固体废物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
加强系统性顶层设计。统筹好美丽中国建设、经济社会转型、污染治理、“双碳”目标等要求,制定我国“无废城市”建设中长期规划,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原则,基于城市经济社会所处阶段、产业结构特征、资源禀赋等条件差异制定“无废城市”建设路径和配套措施,形成稳步推进的长效机制。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对清洁生产促进法等相关法律进行修订,强化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要求,明确相关主体法律责任、义务和奖惩机制,充分考虑多源废物协同处理等。修订完善相关配套规章制度,逐步将指导性、鼓励性要求过渡为明确性、强制性要求。完善相关标准体系,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最终处置等全周期各环节的标准制定和修订,解决标准间矛盾、衔接不上等问题。
完善市场激励机制。综合应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手段,引导更多金融机构、社会资本投入,鼓励各类经营主体参与“无废城市”建设工作。积极探索与碳市场、地方碳普惠市场有效衔接,通过固体废物处理减污降碳协同作用,推动相关项目价值转化。研究建立奖励机制,对“无废城市”建设有突出表现的企业、项目进行表彰、奖励。
加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强化关键技术突破,加强固体废物源头减量技术、大宗工业固体废物高值化利用技术、跨产业多源固体废物协同利用技术等技术创新。重视固体废物处理领域技术侵权行为多发的现象,联合校、企、研多方力量建立固体废物处理与利用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形成可持续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强化国内外合作。加强国内城市间、区域间合作,探索共建规范标准、共享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共建联防联控机制等合作方式,构建共建共治格局。加强与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合作交流,推动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标准、模式互联互通。
(作者分别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副研究员)
11 着力降低人工智能应用门槛
技术进步是降低人工智能应用门槛的关键。这有待加大科研投入,强化自主研发能力,在智能芯片、操作系统等关键领域取得更多突破。夯实算力、算法、数据等技术底座,培育若干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
工信部日前公布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应用案例名单,151个案例上榜。这既是要发挥案例示范引领作用,也是引导地方政府、企业加大对典型应用案例的政策、资金及项目支持力度,推动人工智能在新型工业化中应用推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作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推动力,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也是通用性最广泛的关键共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正是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千行百业深度融合。因为广泛的渗透性、替代性、协同性和创新性,人工智能深度融入制造业各环节,能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重塑产业技术体系、生产模式、产业形态,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具备赋能新型工业化的良好基础。目前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接近6000亿元,相关企业超过4500家,已初步构建起较全面的人工智能产业体系,产业链覆盖芯片、算法、数据、平台、应用等上下游关键环节。智能芯片、通用大模型等创新成果加速涌现,智能基础设施不断夯实,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加快建设,加速形成现代化、智能化的产业体系,促使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转型。
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正走深向实。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并加速从最初的研发设计、运营管理、营销服务等环节深入渗透生产制造环节,推动制造业迈向全方位、深层次智能化转型升级新阶段。以传统小模型为代表的专用智能应用逐步成熟,以大模型为代表的通用智能应用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行业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创新,深刻变革制造过程、研发模式,催生新产品新形态,是我国工业由大到强、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方向和重大机会。
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存在供需两端一头热一头冷的情况。从供给侧看,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活跃,技术、算法、模型和解决方案不断迭代升级,企业将工业领域视为人工智能应用落地的重要市场;从需求侧看,整体应用意愿参差不齐,大型企业有资源有能力,许多中小企业因为缺钱、缺人、缺技术,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积极性不高、应用程度低。这导致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供给侧较热、在需求端较冷,表现为先进制造业落地场景多,一般制造业推进难,头部企业落地较好,中小制造企业较多持观望态度。
推动人工智能更深入赋能工业,需着力降低其应用门槛。工业场景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精度要求高,容错率低,各细分行业要求差异化较大,需要提高人工智能技术的专业性、可靠性,针对不同行业、企业推出更适用普惠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行业发展,标准先行。工信部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日前成立,主要负责人工智能评估测试、运营运维等领域行业标准制定修订工作,将有助于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打破技术壁垒。
技术进步是降低人工智能应用门槛的关键。这有待加大科研投入,强化自主研发能力,在智能芯片、操作系统等关键领域取得更多突破。夯实算力、算法、数据等技术底座,培育若干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大力发展智能产品,推广智能化软件应用,促进家电、手机等消费终端向强智能升级。更好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既鼓励产学研合作,支持龙头企业打造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标杆;也建好服务中小创新企业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降低其参与人工智能市场的门槛,形成百花齐放的市场竞争格局。
12 养老金融要重视场景建设
□ 郭子源
如何加快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让全体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发布的《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贯通协调居家社区机构三类养老服务形态,构建养老服务事业产业发展三方协同机制,强化有力有效的养老服务要素保障。其中明确,要完善财政支持相关政策,大力发展养老金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积极发展养老金融。所谓养老金融,是综合运用信贷、保险、债券、股权、理财等金融工具,满足社会成员的多样化养老需求,服务银发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金融活动总和,包括养老金管理、银发经济融资与风险管理、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及老年群体金融权益保障等。
发展养老金融要重视场景建设,场景背后蕴含着需求,更好地满足需求是各类养老金融服务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相较于互联网高频场景,金融服务属于低频场景,低频场景想要更好地触达用户,就要借助多维度服务优势,拓展更多的泛金融场景、生活场景,通过这些场景,更加全面、细致地了解用户需求,进而提升服务水平,形成正向反馈与良性循环。
提高线下服务场景的适老化水平。增强养老金融服务质效,要重塑服务思维,从“我给你什么你用什么”变为“你需要什么我给你什么”。目前,相较于线上服务渠道,老年群体仍倾向于使用线下服务渠道,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夯实服务基础。一方面,科学合理布局线下网点,增加老年居民密集社区的网点配置;另一方面,加强线下网点的适老化改造,为老年群体配置放大镜等辅助设备,与此同时,引导、帮助、教会老年群体使用线上自助设备,提升老年群体在网点非营业时间的金融服务获得感与满意度。
加大对重点场景的金融支持力度。在未来的多种养老模式中,居家养老可能是主流。此类场景涉及多项服务内容,如餐饮服务、基本照护、医疗保健、监护设备制造、养老社区建设、老年教育娱乐等。为此,金融机构可从银发经济的经营主体、产业集群入手,创新融资服务模式,加大对老年用品服务供给、养老基础设施建设、智能助老设备设计研发等领域的信贷支持。此外,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金融机构还可进一步探索银发经济全产业链融资支持模式,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服务主体开展综合化、数智化创新,进而引导其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当前,养老场景建设仍处于初期阶段,需要政银企多方协同,持续创新探索。接下来,金融机构可围绕养老服务的资金流、信息流、客户群、产业链等要素,积极支持各级政府的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健康支撑体系建设,以场景化思维整合资源,助力打造更加全面的养老金融服务生态。
13 用好街头巷尾“宝藏”空间
蒋 波
近年来,随着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一批现代化都市圈逐步形成。伴随城市长高变大,也产生了不少边角地、零碎地等,怎样利用好这些街头巷尾的碎片空间,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这些城市碎片空间看似不起眼,实则蕴含着丰富文化内涵,是城市的“宝藏”空间。如果得到充分开发利用,不仅能提升城市的整体风貌,还能为市民提供更加多元、便捷的生活体验。眼下,城市空间合理高效利用得到越来越多关注,很多地方将碎片空间的开发建设纳入城市更新工作,通过微更新、微改造、微创意,赋予其新的生命。例如,四川成都市出台《成都市“中优”区域城市剩余空间更新规划设计导则》,将城市中的“边角余料”变为“金角银边”;江苏发布口袋公园建设指南,从功能安排、设施设置等5个方面强化口袋公园设计,满足人民群众就近休闲游憩、运动健身等多元化需求。
城市碎片空间开发利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功能设计单一、文化内涵及特色欠缺、重建轻管等问题,需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实现可持续发展。
加强规划设计是前提。在推进城市碎片空间建设过程中,各地需广泛倾听群众意见,充分考虑市民实际需求,制定全面的空间开发规划,引入现代城市设计理念和方法,明确空间的功能定位、设计风格、建设标准等;注重人文关怀,科学合理地配置功能布局和设施,增强实用性和功能性,满足居民多样需求,于细微处提升居民幸福感;加强绿色生态保护,强化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和统一性。例如,江苏无锡高新区将原本闲置的桥下空间充分利用,打造成休闲健身公园、智慧停车场、绿化景观游园等功能复合的便民场所,解决了城市空间紧张问题,还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休闲娱乐设施。
推动公众参与共建共管是关键。城市碎片空间的规划、设计、管理维护引入公众参与,有助于增强社区活力,促进资源合理利用,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各地需搭建有效的公众参与平台,鼓励社区居民通过提出意见、参与设计、维护管理等方式参与空间改造提升,并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收集公众对改造项目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和优化,实现“为人民”和“人民建”的有机统一。同时,建立完善日常维护和管理机制,市政、环卫、社区等部门形成联动,强化全社会共治共享,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此外,还需进一步突出地域特色,挖掘文化内涵。每个城市都有独特的历史背景、民俗风情和地域特色,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城市的独特魅力。各地在城市碎片空间开发利用过程中,需加强文化内涵的挖掘与传承,妥善保护和修复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元素。根据城市碎片空间的特点和文化元素,积极引入现代艺术与文化创意,将文化内涵与商业、旅游、体育等产业相结合,提供更丰富的文化产品与服务,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14 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于潇宇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主阵地之一,资源集聚度高、创新能力强、产业基础好,具有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优势。经开区应着眼长远,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推动产业转型与变革的内生动力。一方面,经开区应充分发挥体制和政策优势,整合优质科技创新资源,形成覆盖从技术研究、应用验证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创新支持体系。通过加快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突破,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另一方面,经开区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产业化前景和需求的创新企业梯队。还需加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健全产权纽带和利益分享机制,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产业是生产力的主要载体,科技成果只有产业化才能成为新质生产力。经开区应充分厘清战略定位,因地制宜选择产业发展方向,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体系。要注重“新树发新枝”,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积极布局。要引导“老树发新芽”,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赋能传统产业。应坚持辩证思维,用数字技术、绿色环保技术等为传统产业赋能,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经开区应立足开放优势,主动融入国际创新网络,推动园区内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引入外资和先进技术,探索多元化合作模式。应吸引技术密集型、创新驱动型外资企业入驻,鼓励跨国企业设立智能制造基地和离岸创新中心,引进培育高端技术转移、风险投资等领域专业服务机构,形成开放创新和产业发展互促互进。支持外资科技企业与国内企业、科研机构协同开展行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前沿技术攻关,在深层次合作中提升整体技术创新能力,助力新质生产力培育。
健康完善的市场生态是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与良性运行的重要基础。经开区应在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等基础制度建设上下功夫,形成稳定可预期的市场环境,提升企业信心和投资意愿。同时,积极对接国际经贸规则,探索自由贸易政策的联动实施,为园区企业提供更便利的跨境投融资、贸易和人员流动服务,从而充分享受“双循环”格局下开放政策红利。应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围绕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点、痛点,提供精准化、定制化服务,从细节上提升市场运行效率,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作者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