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每日评论合集(2025.1.7)

2025-01-07 10:16   内蒙古  

这是我的第2517篇学习笔记

★来源:2025年1月7日《光明日报》全部5篇评论文章

01   【光明论坛】创新实体零售 提升消费体验

  近日,商务部召开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推进视频会,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部署落实7部门联合印发的《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商务部相关负责人提出,各地商务部门要把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作为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畅通经济循环、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重要抓手。

  最新公布的《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共有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468.8万个,资产总计151997.7亿元,营业收入232178.2亿元。统计显示,2023年我国商品零售额41.9万亿元,占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9.0%;吸纳就业人数约6000万人,占全国就业人数的8%;2024年1—10月,我国商品零售额达35.5万亿元。

  从中国零售业在世界的方位来看,我国商品零售额多年居世界第2位;连续11年稳居全球网络零售市场领先地位;有13家泛零售企业进入全球500强榜单,排世界第2位。

  但也应清醒看到,我国零售业仍存在业态发展不平衡、部分设施运营低效、经营承压及优质供给不足等问题。比如,近两年人山人海、火热出圈的大型商超品牌数量减少,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零售业在商品与服务品质上的整体不足。

  事实上,我国蕴含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居民存款率高、消费需求大,零售的便利度与性价比、商品自产率及创新能力等都位居世界前列,关键是要把零售业创新提升作为全方位扩大内需重要抓手,善于推动硬设施与软环境双提升、好商品与好服务双保障、降成本与提效率双优化,让老百姓主动消费、放手消费、快乐消费。

  近年来,网上零售对实体零售业发展带来一定冲击,有人担心百货时代是否真的结束了。但数据显示,2024年1至11月,我国实物商品的网上零售额占商品零售额的比重仍未超过30%。线下消费提供的直观体验、即购信任、情绪价值和社交功能等也是网上零售所无法替代的。线下实体零售要保持定力,沉心静气做好自己,只要顺应需求、寻找需求、激发需求,就能把实体零售做成永不消逝的经典产业。

  当前,我国消费者变得更加谨慎冷静,更加关注产品真实价值和实用功能以及产品背后的情绪价值,零售行业正在从经营“货”的时代进入经营“人”的时代。要认清零售业商业逻辑已发生巨变的现实,回归以人为本的商业本质,从商品逻辑转向服务逻辑、从品质逻辑转向体验逻辑、从单次交易转向长期服务,推动品质化供给。要以消费者为中心,诚信经营、品质当先、服务至上,优化商品和服务体验,让消费者更放心。

  随着消费碎片化的趋势加深,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多元,消费场景也更复杂,零售企业面临重大考验。《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提出,百货店和购物中心要开展“一店一策”改造,因地制宜,丰富消费内容。在购物中心里你可以打篮球,可以玩滑板,还可以看各类展览,甚至你还能带着宠物一起逛,未来这样的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服务只会越来越多。

  不管是从集中式零售到分布式零售,还是从电商零售再到现在的全域零售,“人、货、场”始终是核心的三大要素,如何降本增效尤为重要,推动供应链提升则是实现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径。要实行精细化管理,围绕商品力实施精益采购策略,着力扩大制造型零售,重视发展自有品牌,大力联合研发热销产品、联合采购拓量、精选品类增加单品采购量,深入推广源头直采、订单生产、农超对接。要探讨智能时代下零售企业增长的新路径,推动数字化赋能,在需求预测、快速响应与高效运营上再进一步,打造出自己的产品力、渠道力和私域用户优势。

  最近,国家又将设备更新支持范围扩大至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等领域,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3类数码产品给予相应补贴。此外,还加大了家装消费品换新的支持力度,一视同仁地支持线上线下渠道与各类企业参与以旧换新,这些举措既为居民个人的日常消费减负助力,又为零售企业放量销售增添了动能,购销两旺、热气升腾的红火景象值得期待。

  零售只是渠道,核心在于商品。不管如何“调改”“爆改”,零售行业立身的根本一直没变,那就是始终要遵循第一性原理,把提供高质量高性价比的商品作为关键;把提供以人为本的服务作为核心;把发展顺应时代要求的业态和管理模式作为根本,实现消费者、企业、员工、供应商多方共赢。相信随着零售业的优化升级,会有更多的优质商品和服务涌现出来,零售企业也会在焕新升级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作者:周湘智,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政策研究与智库建设部部长、研究员


02    【光明论坛】让科技成果不再“沉睡”该如何发力

  2024年是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十周年。2023年上海基础研究投入增长至2013年的三倍以上;科创板首发募资额和总市值位居全国首位;科技创新助力上海经济体量突破4万亿元大关……闯在基础研究“无人区”,创在体制机制改革生态田,育在未来产业新质生产力,上海加快从“建框架”向“强功能”推进,迈向科技强国建设的下一个十年。

  科技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唯有高效、顺畅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才能让知识资本真正成为发展的不竭动力。

  从全国来看,各地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在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仍有许多优质成果因“机制不畅、政策不细、资金短缺”停留在实验室层面,成为“沉睡”的科技成果。如何在新时代拓宽科技成果转化渠道,让这些宝贵成果产生更大价值,已成为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建设科技强国的关键命题。

  提升供给质量,让原创成果更易“破茧成蝶”。成果转化能否落到实处,取决于“源头”能否持续输出高质量成果。结合产业痛点与科技前沿,探索“需求导向+潜力前瞻”双驱动模式。在科研立项时,产业与科研机构应建立定期对接机制,共享产业需求与技术发展的相关信息,对未来新兴领域预留一定资源。建立“迭代式”成果评价与孵化机制,引入动态评估,重视成果的早期市场验证与商用潜力,通过分层孵化为早期技术提供支持。此外,还应推动“企业前移+科研后移”耦合机制,让高校与企业在早期研发中同频互动,为技术方案设置“导向牌”和“红灯区”,加速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完善政策体系,搭建从“纸面”到“落地”的衔接桥梁。科技成果转化涉及科研立项、经费管理、设备采购、成果评估、确权、收益分配等多个环节,只有环环相扣、扎实推进方能将纸面成果“落地生金”。当前,我国虽已出台多项促进成果转化的法律法规及配套文件,并在部分地区探索专门条例,但实践中,一些科研人员仍因缺乏明确操作指引,对政策执行的效果与可预见性心存顾虑。

  为此,应从两方面发力:一方面,进一步简化、细化转化流程,充分运用现有改革举措,切实下放审批自主权,让高校、科研院所乃至科研人员“一看即懂、一操即成”。另一方面,加强监督问责和尽职免责相结合,给敢闯敢试者以明确制度支持,让他们敢于试错、勇于担当。只有打通“纸面”与“落地”之间的“肠梗阻”,才能让科研机构放心使用公共资源,把成果高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发挥专业力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从“单打独斗”转向“生态共建”。成果转化常需技术与市场、科研与法律、实验室与投融资等多方对接。除政策助力外,更需打造协同联动的专业化服务生态。平台体系要系统布局。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分级孵化”与“概念验证”中心,为早期技术提供小规模试验与市场检验;对成熟度较高的项目,支持与社会资本共建转化平台或加速器,提供从原型打磨到市场推广的全流程支持。人才与资本要深度协同。在技术经理人培养中,应兼顾知识产权布局、商业模式设计与投融资策略,打造“跨界型”技术经理人队伍;政府与社会组织也可通过“母基金+子基金”等模式,引入天使投资与“耐心资本”,配合专业评估机构严控风险,让潜力成果平稳跨越“死亡之谷”。

  优化激励机制,让“能者多得”成为鲜明导向。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角”是科研人员。只有让他们敢想、敢拼、敢干,才会激发持续的创新创业热情。要在激励与约束上双管齐下,为科研团队、管理者等主体制定清晰的“利益航标”和“责任红线”。推广“技术股权+分期付费”模式,在成果确权、收益分配上充分赋权,鼓励拥有突破性成果的研发团队享有更大自主决定权,让科研人员真正享受创新的红利;并可试点“转化跟投制”,允许科研团队以部分科研经费或股权收益进行再投入,持续为后续研发与孵化赋能。在职称评审、项目审批、人才选拔中增设“转化业绩”独立指标,将转化成效与科研人员职业发展紧密挂钩,倒逼团队聚焦“真难题”攻关。同时,通过“尽职免责+责任约束”为基础研究、中试等阶段的失败或试错留足空间,赋予人员更多创新探索的勇气与魄力。

  强化协同互动,让“沉睡”科技资产找准用武之地。科技创新从来都是学界、业界、政府多方深度融合的系统工程。唯有各方协力,潜能巨大的科研成果才能真正“物尽其用”。应倡导“跨主体共同体”思维。支持组建产业联盟和跨学科专家团队,完善“揭榜挂帅”机制,鼓励企业高管、技术骨干与高校科研团队组建柔性项目组,开展联合攻关和示范推广。深化“场景牵引+资本撬动”双轮驱动。在重点区域或行业扩大公共应用场景,允许技术团队快速“试水”并迭代升级;鼓励金融机构以“产业链金融+成果担保”模式介入,为潜在商业价值高的技术提供专项债或风险分担基金,挖掘更多耐心资本“投早、投小、投硬”,让更多高水平科研成果“破茧成蝶”、为社会生产生活带来福祉与利好。

  (作者:产健、张丽,分别系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评估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评估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03   【文化评析】赋予城市公共空间更多文艺色彩

  近日,北京CBD的一家影城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展。在为期三个月的展览期间,电影观众可以利用等待开场或者观看电影之后的闲暇时间,欣赏知名艺术家的70余件艺术作品。由此,这家电影院除了观看电影这一传统功能,还具备了艺术参观功能。

  “影城里的艺术展”,为城市公共空间赋予了美术馆、艺术馆、博物馆等所具备的文化功能,使其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类似这样的创举,在城市生活中正日益普遍。

  比如,城市地铁拥有四通八达的网络、遍布城区的站点和庞大的客流量。相应地,除了公共交通这一基本功能之外,地铁空间还成为重要的公共文化空间——在成都地铁孵化园站,市民乘客可以看到不少雕塑名家的优秀作品;在长春轨道交通6号线,沿途站点的文艺展览由专门的团队负责策划、布置;在轨道交通全网络运营里程接近900公里的上海,轨交站点、通道、车厢内外,都有绘画、壁画、雕塑等布展,共同打造出一条条绚丽多姿的“文化艺术长廊”。它们丰富了城市的公共文化生活,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市民乘客的文化素质。

  文化艺术的花朵,还可以在人们意想不到的角落里绽放。在上海市区一处有待开发的里弄旧改基地,原本灰秃秃的围墙上,被艺术家们绘满风格各异的墙画。它们或展现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或描绘石库门老弄堂里的人间烟火,或讲述上海重要的历史文化事件。这些精彩的墙画不但吸引着本地居民驻足品味,还成为游客慕名“打卡”“必游”之所。

  除了这些随处可见的生活场景之外,从文化场馆的专业定义里,也不难发现文化艺术和日常生活互相渗透、深度融合的趋势。早在2022年8月,国际博物馆协会就对博物馆的定义进行了修订。在新的定义中,博物馆不仅是文化窗口和社会纽带,还承载着文化使命和社会责任,并更强调社区参与和可持续发展性。

  文化使命和社会责任,要求文化场馆敞开大门、跨越围墙,使其精神理念和文化活动延伸到更多城市公共空间和社会日常生活之中;广泛的社区参与,则是文博、文化事业壮大繁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

  让城市公共空间承载更多文化艺术功能,这种理念和趋势还获得了城市建设规划层面的自觉呼应。例如,北京市就明确提出全面提升博物馆与城市的融合发展,打造“博物馆之城”。其中,建设“全域活态博物馆”“重点文博区”,以及培育“类博物馆”、探索“类博物馆”开放管理模式的目标和理念,都将大大强化城市公共空间的文化艺术功能,提升其文化艺术价值,使人们对未来“文化生活化、生活文化化”的愿景充满憧憬和想象。北京市文物局2023年公布的《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发展规划(2023-2035)》,更是为这种愿景提供了时间表——到2030年,北京基本形成“全域活态博物馆”格局,实现博物馆与城市发展的深度融合。

  (作者:封寿炎,系媒体评论员


04   【光明时评】探索高原牧区生态治理新路径

  位于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塔拉滩,曾是青海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带之一。如今,700万块光伏板在此铺开,建成了全球装机容量最大的光伏园区。光伏板下牛羊成群,牧光互补模式让昔日荒滩变身牧场。近年来,青海积极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探索形成“光伏产业+生态保护+生态农牧业”的生态治理路径,有效提升畜牧业效益,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发展、协调互促,为牧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高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生态系统既丰富又脆弱,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前往青海、西藏等地考察调研,对高原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有序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近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下,高原地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更加协调。以青海为例,2023年,青海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5.9%,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9%,清洁能源装机突破510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突破3800万千瓦。

  发展成果令人欣喜,但客观来看,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高原地区的生态保护工作仍面临不少挑战,特别是人口相对集中的高原牧区,“人”“草”“畜”矛盾带来的发展压力依然存在。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采取综合性举措破解草地生态系统、能源供给和牧区产业发展这三大核心问题,对推动高原牧区全面振兴、走上高质量发展快车道具有重要意义。

  多措并举提升草地生态系统健康。健康的草地生态系统是维持牧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应积极推动现有草地植被修复与重建技术的推广应用,同时加强新技术研发,尤其侧重乡土草本植物新品种和人工草地新品种选育。创新草地生态修复技术可持续管理协同模式,如草光互补、放牧配额管理,集成多草种、多技术、多模式等形成“牲畜-植被-土壤”综合管理方案,推动草地生态系统健康发展。引导鼓励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技术在草地生态系统修复和维护中的应用。近年来,青海、甘肃、西藏等地建立起一批智慧牧场,采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实现更为精准的放牧管理,推动传统放牧管理转型升级,为草地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探索开辟了新的路径。

  因地制宜推动牧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动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型是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关键。牛羊粪便、薪柴、煤炭等是牧区家庭常用的传统能源,其大量使用对草地生态、大气环境和牧民健康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当前亟须转变能源消费模式,加快推进牧区能源转型。西部高原地区清洁能源潜力丰富,据估算,青藏高原太阳能和风能发电潜力巨大,为牧区能源低碳转型奠定了良好基础。近年来,青藏高原牧区积极推动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例如,在西藏那曲聂荣县尼玛乡铜龙村,当地实施“零碳”光伏供暖试点项目,通过“光伏+储能”的模式为当地牧民解决了冬季供暖问题,极大改善了人居环境,有力增进牧民生态福祉。未来,持续打造牧区家庭能源发展新模式,实现清洁能源产业壮大、生态系统健康向好和牧民生活改善的多赢局面,也可为其他地区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拓展思路塑造牧区产业发展新动能。要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做好“土特产”文章,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促进农民增收。打造高原牧区特色“土特产”,应加强农牧业遗传资源搜集,加快推进高原牦牛、藏绵羊等特有品种的种业振兴行动,挖掘既能提高生产力又能提高品质的关键因素,积极培育适应消费需求的新品种,为“土特产”提质增效打好基础。同时,加快推动草原生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建立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一体化全过程监管追溯系统,确保产品生产的绿色、安全、高质,提升高原畜产品附加值,擦亮有机绿色品牌。

  (作者:庄明浩,系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


05   【光明时评】绿色电能 点亮未来

  2024年12月30日12时,随着第二批沙戈荒项目哈密玉山风电场并网,新疆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大关,占全疆电力总装机的55%,新能源成为新疆第一大电源。2024年,新疆首次实现“绿电进京”“绿电进闽”,首次将新能源电送到吉林,新能源消纳范围扩至全国22个省份。截至2024年11月底,新疆累计外送电量超过8500亿千瓦时,新能源外送电量占三成,越来越多的绿色电力正被输送到全国各地,优化当地能源结构,改善群众生活。

  绿电的发展不仅仅是能源体系的技术进步,更是经济社会深层变革的催化剂。如何充分发挥绿电的新动能优势,并在长远规划中化解发展中的瓶颈,成为能源转型过程中必须直面的命题。

  优化能源结构,提升能源安全。绿电的发展通过分布式发电、智能电网等方式降低了对传统能源进口的依赖,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新思路。绿电的发展有效降低了中国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为提升能源安全提供了新途径。长期以来,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高度依赖进口化石能源,一度在部分地区产生了环境污染和外部供应风险。绿电的崛起,分布式光伏发电等模式的推广,为偏远地区提供了稳定电力,显著缓解了能源覆盖“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绿电不仅是能源转型的重要工具,更是绿色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绿电产业,例如光伏制造、风电设备生产等,不仅直接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还通过传统产业的绿色转型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绿电产业链上下游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储能、智能电网和新材料等领域的技术突破,为绿电调峰和多场景应用提供更高效的解决方案,助力中国在全球能源科技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

  绿电是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以风电和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在过去十年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6.53亿千瓦,同比增长25%,约占我国发电总装机的53.8%。风电、光伏平均利用率分别为97.3%和98%。有力推动“双碳”目标落实,为达成生态文明美好愿景助力。

  绿电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动力,其贡献不仅体现在碳减排和能源结构优化方面,也在生态治理中展现出独特价值。在生态脆弱区域,基于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估和区域生态承载力考量,可以通过“生态修复+绿电开发”的模式,实现绿电开发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结合。截至2024年11月底,内蒙古计划实施的光伏治沙工程总装机容量为2727万千瓦的新能源项目已全部开工,预计于2025年6月底全部投产发电。这些项目通过在沙漠地区建设光伏电站,利用光伏板下的阴影种植耐旱植物,实现了能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双赢,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模式。

  中国正从绿电制造大国向全球能源治理的引领者转变,为世界能源转型注入“中国力量”。当前,全球绿电市场呈现出“技术领先者主导、发展中国家需求强劲”的双向趋势。中国需在标准制定、融资支持和技能培训上发挥软实力,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平台,推动跨国合作,构建多方共赢的全球绿电价值链。同时,强化国际话语权,通过联合国等多边框架参与规则制定,推动形成开放、包容的全球能源治理体系。

  绿电的发展已超越能源领域,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动力。从碳减排到生态治理,从能源安全到技术创新,绿电不仅承载着能源转型的希望,也正在塑造全球能源格局的新秩序。未来,突破储能瓶颈、实现生态保护与开发的平衡,深化国际合作,将是中国绿电高质量发展的三大关键。在这场深刻革命中,绿电必将成为点亮未来的重要动能,推动中国迈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崭新未来,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更多“中国智慧”。

  (作者:张振涛,系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理论强党
✅国考政治理论︱领导人讲话、重大会议学习笔记︱人民日报每日金句文摘摘抄︱人民日报评论︱每日新闻联播文字版︱求是杂志学习笔记︱学习时报学习笔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