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每日评论

2025-01-07 07:30   内蒙古  

这是我的第2515篇学习笔记

★来源:2025年1月7日《人民日报》全部15篇评论文章

01   开启中博战略伙伴关系的崭新篇章(大使随笔)

范  勇《人民日报》(2025年01月07日 第 03 版)

  1月6日,习近平主席同博茨瓦纳总统博科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50周年。博茨瓦纳地处南部非洲,风光旖旎,文化悠久,民风淳朴。中博建交50年来,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幻,两国关系始终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成为平等相待的好朋友、携手发展的好伙伴。

  中博政治互信历久弥坚,双方领导人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推进双边关系,始终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两国元首宣布中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今年是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落实的开局之年。中博进一步增进双方政治互信,坚定支持彼此重大关切,携手推进各自现代化事业,将开启中博战略伙伴关系的崭新篇章。

  中博互利共赢成果丰硕。目前中国是博茨瓦纳最大贸易伙伴之一。2024年前9个月,双方贸易额达7.79亿美元。中国向博茨瓦纳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帮助博茨瓦纳开展60多个项目,包括翻新铁路、修建公路、建造住宅等。中国在博茨瓦纳援建了4所小学,助力当地基础教育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中国人在博茨瓦纳投资兴业、带动就业,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2021年,博茨瓦纳与中国签署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双方在工业、农业、矿产、清洁能源、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合作前景广阔。

  中博人文交流愈发频密,进一步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中国文化在博茨瓦纳广泛传播,博茨瓦纳现有两所孔子学院,已吸引累计超1.5万名当地民众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中国向博茨瓦纳先后派遣17批次共计500余名医护人员,为当地民众提供约300万人次优质医疗服务,提升博茨瓦纳医学学科建设水平。不久前,中国侨联“亲情中华”艺术团跨越万里,在博茨瓦纳首都哈博罗内举行了庆祝中博建交50周年专场文艺演出,受到当地民众热烈欢迎。博茨瓦纳吸引着越来越多中国游客,两国人文交流的纽带将进一步拉紧。

  博茨瓦纳是“全球南方”的重要一员,是中国推动“全球南方”团结振兴的重要伙伴。博茨瓦纳新政府执政以来,重视改善民生,着力推动经济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积极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中博双方将系统总结建交半个世纪以来的成功经验,坚持做彼此信赖、共同发展、民意相通的伙伴,中国将继续秉持真实亲诚理念,携手博方共逐现代化之梦,推动共筑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

  (作者为中国驻博茨瓦纳大使)

02   从“三句台词”说起(人民论坛)

马  利《人民日报》(2025年01月07日 第 04 版)

  最近,39集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西北岁月》持续引发观众好评。该剧艺术地呈现了西北革命历史和革命先辈精神风范,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事业不懈奋斗的艰辛历程,在电视大屏累计收视超过6亿户次。缅怀革命先辈,感悟精神力量,《西北岁月》中的三句台词令人难忘,引人思考。

  第一句,“永远把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在剧中,为了解决错综复杂的民族和宗教问题,习仲勋同志直接去找毛主席要政策。毛主席欣然准许,并称赞他“永远把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无论是在关中守卫陕甘宁边区南大门,还是在绥德保卫边区北大门,习仲勋同志都坚决执行党中央指示,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党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党的利益即是人民的利益。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就要像老一辈革命家那样,时刻想到自己是党的人,坚定跟党走,竭尽全力完成党交给的职责和任务;就要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决不允许把个人利益摆在党和人民利益之上。

  第二句,“把我们的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这一边”。

  电视剧中,在批评“左”倾错误时,习仲勋同志说:“什么是走群众路线?群众路线,就是要把我们的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这一边!”义正辞严,振聋发聩。习仲勋同志坚持群众观点、站在群众立场来解决群众的问题,把群众的事情看作是自己的事情。群众信任他,把他看作是自己人,有疑难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找仲勋去”。

  共产党就是给老百姓办事的,不走群众路线,就不是共产党人;走不好群众路线,就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坐在老百姓这一边”,既是根本政治立场,也是根本工作路线。到群众中去搞好调查研究,才能形成好政策好办法;到群众中去做好思想工作,才能把党的正确主张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第三句,“咱们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嘛”。

  剧中,习仲勋同志拿着南梁政府起草的十大政策征求刘志丹同志的意见,刘志丹同志认为十大政策很有水平,尤其是没收的土地不光分配给贫雇农,地主参加劳动的也可以分地。习仲勋同志赞同道,“咱们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嘛”。

  实事求是是我们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共产党人就是要讲实话、干实事、求实效。一个“实”字里,既蕴含着世界观,也启示着方法论。习仲勋同志说过,“我们党讲党性,我看实事求是就是最大的党性”,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须臾不可离此四字箴言。

  这三句台词,就是共产党人以党性立身做事的准绳,也是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的重要密码。做到这三点,忠诚与胆识,缺一不可。对党忠诚,立场才不会动摇;有胆有识,才能无私无畏、担当任事。

  远大前程在我们脚下延伸,唯有坚持人民至上,接续奋斗、忠诚担当,方能不辜负党和人民重托。

03   让科普与创新比翼齐飞(大家谈)

《人民日报》(2025年01月07日 第 05 版)

  前不久,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正式公布施行。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本期大家谈刊发3篇稿件,与读者一起探讨如何依法推动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

  ——编  者  

  让优秀科普人才脱颖而出 

  李秀菊

  做好科普是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支撑,有赖于高素质的科普人才。科普法中专门增加“科普人员”一章,提出“建立专业化科普工作人员队伍”,凸显对人才的重视。

  科技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共有科普专、兼职人员215.63万人,同比增长7.99%。科学家、科技工作者、科技志愿者等群体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科普工作中。激励各类科学界人士发挥自身优势和专长,积极参与和支持科普活动,能有效做大做强科普人才“蓄水池”。

  全媒体时代给科普带来了新的挑战、提出了新的要求。研究火山数十载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主动“触网”,把科普阵地拓展到视频平台,凭借其专业的知识、亲切风趣又通俗易懂的风格,受到许多网友喜爱。这表明,科普人才队伍建设不仅需要重视专业知识储备,也需要更多关注传播规律和技巧。

  中国科协在2024年科普职称评定工作中,将网络阅读量“10万+”的优秀科普作品等同于发表论文,体现出对传播效果的重视。以人才评价、职业路径、激励机制等改革为牵引,强化效果导向,有利于激发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的主动性,让更多优秀科普人才脱颖而出。

  (作者为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员)  

  扩大科普活动的辐射范围

  林成华

  科普法提出:“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高校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和科技人才,应当在科普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与社会高期待相比,高校科普存在一些短板,体现为科普资源开发不足、缺少系统机制建设、没有形成品牌效应、辐射范围不广等。

  短板就是发力点。科普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要抓好制度建设,把科普纳入组织建设、工作规划、激励考核等工作中。另一方面,要做大优质内容,用足用好校内科普资源,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科普资源库。可鼓励教师根据本学科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编写科普读物,开设选修课程,开展科研诚信和科技伦理教育等;也可通过科普竞赛、科普研学等趣味性活动,动员学校师生广泛参与。

  扩大科普活动的辐射范围,推动科普资源共建共享,高校亦大有可为。比如,可与当地企业、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历史纪念馆等场馆合作,形成科普合力;可组织高校教师和学生进小学、进中学、进社区、进街道,营造科普氛围,努力提升人们的科学素养。

  (作者为浙江大学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调动社会力量兴办科普事业

  喻思南

  发展科普事业是国家的长期任务。发展科普产业,鼓励兴办科普企业,促进科普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构建政府、社会、市场等协同推进的科普发展格局,既是科普法的明确要求,也是厚植创新沃土、夯实创新之基的内在需要。

  当前,我国科普产业比较薄弱,促进科普与文化、旅游、体育、卫生健康、农业、生态环保等产业融合发展,有助于提高产业的内生动力。2024年10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的科普项目——甲状腺癌防治技术培训,通过上海技术交易所成功实现科普成果转化。科普效果和市场效应互促共进,这样的有益尝试,能大大激发各方的参与积极性。完善科普创作激励机制,鼓励更多科技成果以科普作品形式走向市场,有助于调动更多社会力量投身科普事业。

  以法治护航,确保科普工作与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同步推进,新时代科普事业必将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作者为本报经济社会部记者)

04   不搞“政策洼地”,精心打造“营商环境高地”(人民时评)

杨  柳《人民日报》(2025年01月07日 第 05 版)

  部分新能源车企为抢占市场份额一味压价,“赔本赚吆喝”;储能行业装机量暴增,均价却接近“腰斩”;有光伏胶膜企业卖出产品后,款项回收周期长达8个月。以“新三样”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相关领域却也出现了不容忽视的“内卷式”竞争问题。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在招商引资时,违规实施各类优惠,人为制造“政策洼地”,让企业成本、利润进入不合理状态,也造成产业规划同质化、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一些企业通过“价格战”跑马圈地,不仅难以保障产品质量与服务,更使行业形成低效运转生态,影响创新投入。

  前不久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狠抓落实,破除低价竞争,才能更好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形成良好产业生态,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关键在于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规范地方招商引资法规制度,严禁违法违规给予政策优惠行为。”近期,多地推出务实举措,以更市场化形式招商。比如,广州市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涵盖100条改革任务,深化打造“产业版”营商环境。在招商引资方面,不能比拼优惠政策、搞“政策洼地”,功夫要下在比拼服务意识、打造“营商环境高地”。

  既看一域,也看全局。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治本之策。坚持长期主义,从长远谋划当前,进行差异化产业布局,避免“一哄而上”,才能找准自身定位、发挥比较优势。避免搞封闭小市场、自我小循环,依法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破除区域壁垒、打通循环堵点,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才能在更大的经济循环中拓展发展空间。

  在这方面,一些实践值得关注。浙江开展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严格实行“非禁即入”等措施。湖北发布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规范地方标准,上线全链条公平竞争审查系统。此外,多地清理废止违规出台的税收返还优惠政策,将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问题举报纳入12345热线接办事项。

  整治“内卷式”竞争,不是不要竞争,而是要鼓励公平竞争,引导企业告别价格战等粗放发展的老路,坚定走创新发展的大路。这就需要完善创新创业环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社会资源向高附加值产业转移。同时,培育壮大耐心资本,为科技创新提供稳定的长期投资,鼓励企业专注于技术进步和模式创新。对企业来说,也应该跳出打价格战、同质化竞争的死胡同,从创新产品、提升质量、走差异化发展路径等方面提升市场竞争力。

  下大气力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优化经济运行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创新潜能,必将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05   从乡村脉搏中寻找艺术脉动(金台随笔)

常 晋《人民日报》(2025年01月07日 第 05 版)

  过去,综艺节目往往将镜头对准都市场景,聚焦明星互动,传播潮流文化。近年来,越来越多综艺节目扎根沃野乡村、记录新时代田园生活,涌现出不少佳作。

  在《种地吧》见证庄稼丰收的喜悦,到《山水间的家》聆听山乡巨变的拔节之声,来《宝藏般的乡村》感受绿水青山间的生活之美……以乡村为主角,把大地放“C位”,一个个乡村综艺如同一扇扇窗口,展现出乡土文化的万千风情与乡村发展的勃勃生机,受到观众喜爱。

  沾满泥土气息的“乡”味,是乡村综艺最宝贵的地方。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写道,“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数千年“乡土中国”,使乡村文明成为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使乡村成为我们精神的故园、文化的原乡。一个农村老家、一缕炊烟袅袅,总能勾起浓浓的乡愁。紧扣这份情感所系,勾染风土物候、捕捉稻香阵阵,乡村综艺以充满泥土味与烟火气的写意笔触,描绘出一幅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画卷,让观众沉浸其间,感受来自大地深处的记忆连接、精神脉动。

  乡村综艺虽植根乡土,主要受众却是都市人群。舒缓质朴的“慢”节奏,安宁和乐的“桃花源”,简单而治愈,为紧张忙碌的都市人提供了别样的“精神绿洲”。这片“绿洲”的价值,绝不仅限于呈现乡土的浪漫,更在于记录耕作的不易。比如,在《种地吧》中,10名年轻人拿起锄头、镰刀下地干活,用近200天在142亩土地上播种、灌溉、施肥,将一粒粒麦子变成麦田。对农业生产的真实记录,拉近了城乡间的距离,人们能够更好了解食物的来之不易、体会乡村的发展变迁、领悟土地中蕴含的劳动智慧。

  乡村综艺之所以能走红“破圈”,还有一个重要的背景——乡村全面振兴扎实推进。如今,农村发展日新月异,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都取得了非凡成就,这为乡村综艺的蓬勃发展提供了丰厚土壤。《我们的美好生活》以乡村民宿为切口,展示“千万工程”带来的生活变迁;《云上的小店》以便利店为载体,观察真实的新农村生活;《出道吧!科技小院》将镜头对准扎根农村一线的高校学生,探讨农业新技术落地应用、农业农村发展等问题……产业跃迁、文化新貌,今天的乡村,有太多故事值得被讲述。乡村综艺从乡村发展的脉搏中寻找艺术的脉动,用镜头呈现乡村之美、奋斗之志、发展之果,切中了人们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美好期待,满足着人们对故土新生的热情憧憬。

  乡村综艺的价值,不仅在于展现乡村变化,还在于反哺乡村发展。《生机勃勃的我们》打造“潮农”品牌,推动甘肃农产品销售。《种地吧》热播,带动节目录制地农文旅融合体验基地建设。贵州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等地,以综艺为契机,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开发旅游资源,实现文旅新增长。今天,综艺、游戏、沉浸式展演等文化新业态的乡村实践,正发挥强大的溢出效应,推动乡村文化资源活化传承、乡村业态丰富发展。充分利用“文化+”解锁“流量密码”,让更多目光向乡村汇聚、更多资源向乡村集聚,将更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登高使人心旷,临流使人意远。”今天,千里沃野生机勃发。紧跟乡村发展步伐,挖掘、书写、赋能时代中的乡村,广袤乡村必将舒展更加精彩的崭新画卷。

06   与野生动物“距离产生美”(纵横)

付 勤《人民日报》(2025年01月07日 第 05 版)

  前不久,多名网友在社交平台发文称,疑似长期被游客投喂的“可可西里网红狼”,在公路附近被一辆大货车不慎压死。对此,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发布公告称,压死狼一事属实,但无法判断所压狼是否系网民关注的初代“网红狼”,呼吁禁止投喂野生动物,共同呵护好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

  可可西里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野生动物栖息地和生态宝库。事故发生前,可可西里公路边的狼因游客投喂蛋黄派、火腿肠等食物,从骨瘦如柴变得“膘肥体壮”,走红网络,并引来了更多投喂者。投喂食物可能导致它们失去自主觅食的本领,影响种群平衡;人类食物中的高糖、高盐、高脂肪等成分,也容易造成野生动物肥胖,影响其心血管健康;同时,长期投喂还会降低它们对车辆和人类的警惕性,从而导致交通事故。公园管理方和有关专家曾多次建议:不要向野生动物投喂食物。

  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它们的多样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要守护好它们的生存环境,远远观望,不去打扰。近年来,随着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不断提升,伤害野生动物的行为大大减少,但以“爱”为名干扰野生动物的行为时有发生。爱护野生动物需时刻牢记“距离产生美”,让它们可以按照自然规律繁衍生息,这是为野生动物安全负责、为宁静的自然环境负责,也是为自身安全负责。

  入冬以来,候鸟南归,湖北武汉周边的湿地成了鸟儿的乐园。在东湖、府河、沉湖附近,鸟群、芦苇、湖泊、蓝天等一起构成了秀美宜人的生态画卷。候鸟何以纷纷到来?高架桥改道、修建环湖绿道、划定保护区、组织护鸟队伍……多方合力,搭建静谧休憩地,适当“保持距离”,方引得越来越多的候鸟前来,形成万鸟翔集、声闻于野之景。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包含复杂的食物链,动物生存有其自然规律,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呵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尊重自然法则,不破坏、不打扰,如此才能真正保护好生物多样性。

  保护生灵,就要尊重它们的生活特点,给它们一个相对完整、自由自在的空间。今天,人类的脚步几乎踏遍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但有的时候,停下脚步、放轻脚步,站在一个合适的位置,留下一个合适的空间,才能真正欣赏到自然之美和生命之美。

  (摘编自《湖北日报》)

07  水循环经济大有可为

张德元《人民日报》(2025年01月07日 第 05 版)

  河北迁安,一家钢铁企业应用电化学除垢技术,成功解决高碱度、高硬度水源的循环水浓缩问题;浙江杭州,一家印染公司采用膜处理系统和智慧用水管控技术,显著提高中水回用率及水重复利用率;山东日照,一家制浆造纸公司综合应用生物处理等技术,实现废水源头减量和深度回用相结合……如今,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更成熟、效率更高,水循环经济大有可为。

  我国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伴随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需求量持续增长,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加之利用效率总体不高,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都面临水资源短缺的挑战。这样的现状,迫切要求我们进一步转变水资源开发利用观念,大力发展水循环经济。

  水循环经济,以水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实现水的社会循环与自然循环协调统一为目标。其在使用环节强调节约用水,通过工业企业节水改造、发展节水型农业、推广节水型产品等,最大限度减少生产生活用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在污水排放环节,把污水作为“第二水源”大力开发,对污水进行处理并重新用于工业生产或河湖湿地生态补水,减少原生水资源消耗。

  发展水循环经济,首先要从价格和制度设计上体现水资源的稀缺性。水资源的稀缺性体现在价格上,就是赋予水资源以经济价值,如企业取水时缴纳的水资源税、居民日常生活中缴纳的水费等,再如支持开展多种形式的水权交易。水资源稀缺性体现在制度上,就是对用水总量和强度进行管理,如健全节水规划体系、完善用水定额体系等。这些制度、规则,为发展水循环经济打下坚实基础。

  也要加强主体培育。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各类用水企业等生产主体发展水循环经济,比如鼓励农业、工业领域用水大户进行节水改造,开展水的重复使用和再生水的循环利用。另一方面,还要培育服务于水循环经济各环节的经营主体,比如第三方节水服务企业、污水处理与再生水供应企业、节水产品和节水装备制造企业等,以充满活力的经营主体助力水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

  还需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内生动力。从激励机制看,可以通过投资、价格、财税等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支持水循环经济发展,比如实施居民阶梯水价,对工业用水效率达到国家用水定额先进值的纳税人减征一定比例水资源税等。从约束机制看,通过法律、标准、认证等规范和引导用水行为,比如施行《节约用水条例》,对节水潜力大、使用面广的用水产品实行水效标识管理,并逐步淘汰水效等级较低的用水产品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把水资源问题考虑进去”。大力发展水循环经济,把发展建立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基础上,最大程度保障水资源安全,最大限度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尽最大努力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定能更好促进“人水和谐”,不断书写中华民族治水安邦、兴水利民的新篇章。

  (作者为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08   团结和睦 村里更富(快评)

孙佩瑾《人民日报》(2025年01月07日 第 06 版)

  达西村的发展变化说明,有党的好政策,有各族群众齐心奋斗,就一定能让乡亲们过上舒心幸福的生活。

  生活中,村民们亲如一家。腾出房子借住、掰开热馕一起吃……各族村民心连心,邻居处成亲人,有事尽心帮忙照顾。团结和睦,是共同生活的基础,也是更加幸福的保障。

  致富路上,大家携手奋斗,村里能人带头做电商,大家一起努力销售农特产品;建设美丽家园,深度开发特色文旅资源……曾经的贫困村,走出宽阔的致富路。“口袋里要鼓囊囊,精神上要亮堂堂”,正是达西村群众团结一心、勤劳致富的生动写照。

  生活富足,齐心协力,相信达西村的未来会越来越好。这样的村子,也将在祖国大地上不断涌现,为民族团结、乡村全面振兴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09   还清白者清白 为担当者担当(专家解读)

陈 卓《人民日报》(2025年01月07日 第 07 版)

  扶正必须祛邪,激浊方能扬清。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五十九条明确提出了如何依规处理政治品行恶劣、匿名诬告、有意陷害或者制造谣言的违纪行为。这些具体内容是党的纪律教育约束党员干部行为、激励保障党员干部权利的表达,体现了党的纪律对干部的严管与厚爱,能够持续释放“为担当者担当”的强烈信号,为干事创业的干部撑腰鼓劲。

  针对党员干部的诬告陷害行为,不仅会空耗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的工作精力,挫伤党员干部的干事热情,也会危害政治生态、破坏干事创业的发展环境。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开展澄清正名工作,才能还清白者清白、为担当者担当,让领导干部敢于担当作为。近年来,重庆常态化开展澄清正名工作,市级层面、各区县等相继出台文件、明确细则,创新工作举措,通过专项行动,持续推动澄清正名规范化制度化,为干事者撑腰、为创业者鼓劲。

  澄清正名工作的开展,坚持惩治诬告和澄清正名并举,不仅要激励被澄清者群体,也要严查诬告陷害人群,以监督加压、以信任加力。通过严把澄清标准、慎选澄清方式、巩固澄清效果等,着力增强工作的规范性、精准性、可操作性。通过精准定性处置、甄别诬告错告、依规依纪依法惩治诬告陷害等,推动工作的制度化、震慑性、标本兼顾,让错告者受教、让诬告者受罚。

  (作者为重庆市委党校重庆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副编审,本报记者王欣悦采访整理)

10   需求升温呼唤服务升级(快评)

陈圆圆《人民日报》(2025年01月07日 第 10 版)

  场馆更智慧、服务更精细、讲解添特色,原本资源有限的中小博物馆通过加强与大型博物馆的交流合作,有效提升了服务质量。吉林“大馆带小馆”的实践,是文化需求“升温”与公共服务“升级”的双向奔赴。

  小众不意味着“遇冷”。国家文物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8月,全国备案博物馆达6833家,其中中小博物馆有4000多家。如果说大型博物馆是彰显文化品位的“城市客厅”,那么中小博物馆就是承载地方记忆的“宝藏花园”。“奔县游”“文博热”的爆火,让一度“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小众博物馆提升能见度,化身文旅融合新的“流量密码”。

  应当看到,基础条件受限、展陈落后单一、资金人才缺乏等,仍是制约基层博物馆的痛点。中小博物馆提质升级,还有较大的潜力。一方面细化需求,以分众化讲解、沉浸式体验、立体化展示打造观众友好型博物馆;另一方面扩大半径,把更多高品质文博展览和文化产品送到群众家门口。事实证明,“小而美”也有吸引力,“小而精”才能释放大能量。期待更多小众博物馆解锁新体验,更好浸润文化生活。

11   各方合力让患者用上集采药械(民生观)

商 旸《人民日报》(2025年01月07日 第 11 版)

  人民群众反映的看病贵问题,原因之一在于部分药品和耗材价格虚高。国家组织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目的就是要挤掉虚高价格中的“水分”,切实减轻患者就医负担。国家集采陆续开展以来,中选的药品和耗材价格均出现明显降幅。价格降下来了,集采成果如何落地执行成为关键。

  让患者及时享受国家政策优惠,不能只靠某个部门或地区,必须集纳医保、卫健、药监和医疗机构、中选企业等各方力量。大家都拿出行之有效的办法,才能确保集采成果在老百姓身边可感可享。

  各级医保部门是集采的组织者,也是落实集采成果的主要责任人、联络人,担子很重。一方面,要会同卫生健康部门,指导和监督各级医疗机构优先选择集采中选产品,鼓励科室和医生优先开具、使用中选产品。为此,建议医保部门更加科学地指导医院填报采购计划,按时按量完成计划,并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建议卫生健康部门进一步规范医院的考核体系,明确规定集采中选产品的使用数量和使用比例。在临床方面,通过处方审核、抽查、药学服务、用药监测等措施,持续加强合理用药管理。

  另一方面,医保部门还要会同药监部门把好中选产品的质量安全关。严格技术标准,对中选企业全覆盖监督检查、对中选产品全覆盖抽验。要稳步推进追溯管理,实现集采产品上市后全过程可追溯。

  各级医疗机构应提高使用集采产品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对医院来说,原本虚高的药品、耗材价格降下来,可以有效降低药占比、耗占比;在按病组、病种支付的背景下,使用统一定价的集采产品可以标准化、直观化临床诊疗过程,有助于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节约医保资金。当然,医疗机构也可以积极反馈使用情况,基于临床和患者实际需求,为集采产品的更加丰富提供建议。

  中选企业应按照采购合同要求,保质保量供应产品。要实时保持与医疗机构的沟通、联系,根据临床需求量加大备货力度,确保配送到位;要按照医疗器械法律法规和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技术要求,做到“降价不降质”。医保部门和医疗机构也要充分照顾企业合理的利润诉求,缩短货款结算周期,使企业有充足资金投入科研,形成集采推进研发、研发改进产品、产品进一步丰富集采的良性循环。

12   青春接力,播撒运动的种子(快评)

唐天奕《人民日报》(2025年01月07日 第 15 版)

  一次体育支教,奏响一段旋律。无论是来自高校的志愿者,还是身处偏远地区的中小学生,都展现着动人的成长。

  武术招式里的礼仪、黑白棋子间的智慧、小小乒乓球承载的荣光……体育像一扇窗,让更广阔的世界在孩子们眼前徐徐展开,帮助他们强身健体、增长见识,更在心中埋下梦想的种子。

  与孩子们的相遇,也让志愿者成为更好的自己。他们收获了珍贵的实践机会,在教学相长中巩固了专业技能,收获了真挚的情谊,孩子们纯真的笑脸治愈人心。通过支教,志愿者们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体育强国建设,让青春在祖国需要的地方绽放光彩。

  体育支教志愿服务启动以来,一批批高校志愿者挥洒青春、贡献力量,而退役运动员和社会体育组织也不断加入,共同为偏远地区体育教育添砖加瓦。这场持续接力,让人温暖,给人力量。

13   永葆“干字当头”作风(金台潮声)

希 仁《人民日报》(2025年01月07日 第 19 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指出:“纪律既明确了不能触碰的底线和边界,也为党员、干部干净干事、大胆干事提供了行动准绳。遵规守纪,就会拥有干事创业的充分自由和广阔空间。”

  中央八项规定是铁规矩、硬杠杠,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向好,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转变作风勇担当、真抓实干促发展。岁末年初,人们总结过去一年干了什么,谋划新的一年准备干什么,无论成绩还是计划,都离不开一个“干”字。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看准了就抓紧干。有句俗语,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说的是农民种地,如果错过农时,就会影响一年的收成。干事创业,也是同样的道理。时间不等人、形势不等人,必须只争朝夕、担当作为,以实干作风赢得主动、赢得实效。

  过去一年,从全面深化改革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呼唤更多的行动派、实干家。如何催生新动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安徽合肥市搭建科技成果转化专班,主动为产学研结合提供一站式、精细化服务。如何提高惠企政策落实的针对性有效性,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辽宁沈阳市持续深入开展“我陪群众走流程”活动,广大党员、干部通过换位体验,找准问题症结,谋实改革良策……前进道路上,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新挑战。但一系列改革实践告诉我们,实干是最质朴的方法论,是成就事业的必由之路。

  干,是敢想敢干,锚定目标,迎难而上,也是能干会干,心中有数,破题有招。一年来的实践让党员、干部更加深刻地领悟到,要想干成事,就必须善于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找方向、找路径,坚持到基层一线去找方法、找答案。如今,又到一年冰雪季,从“中央大街铺设新地毯”到“冰雪辽宁舰”,哈尔滨延续着此前的热度。保持人气的秘诀是什么?当地党员、干部干中学、学中干,总结了不少经验,“保持对游客的真心和热情”“统筹推进产业焕新、城市更新,让城市既有颜值又有内涵”……实践证明,只要心中装着人民,务实肯干、勤在事上练,就能不断发现、掌握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就能不断练就担当作为的铁肩膀,就能不断增强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底气。

  作风就是形象,作风就是力量。广大党员、干部锲而不舍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永葆“干字当头”作风,敢想敢干、善作善成,定能不断创造新的更大业绩。

14   警惕流量至上与审美茧房 (文艺评论)

胡一峰《人民日报》(2025年01月07日 第 20 版)

  新大众文艺是时代、科技和生活变革的成果,也面对着来自这场变革的挑战。其中一个重要挑战就是流量和算法。

  如今的互联网平台不仅是社会组织模式,更是文化生产供应基地。借助互联网,一个感人故事被更多人看见并成为创作素材,一部小说在读者“催更”中逐渐丰满,一部舞台作品的十几秒片段“破圈”传播,经典作品在“玩梗”“二创”中再度翻红……

  在理想状态下,互联网平台以其开放性和自主性为新大众文艺提供广阔空间,新大众文艺则以其创作活动及成果充实互联网平台文化内涵,使其用户数量和黏性进一步提升。而事实上,平台充当了传统文艺创作中“编辑”和“发行”的角色,对内容生成和分发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平台运营机制对流量的追逐,也直接影响了内容选择、创作者服务和用户策略。合理运用时,流量像一道光,照亮人们还没关注到的好内容;但若唯流量是从,则会抽空创作的精神内涵,陷入同质、庸俗的误区。

  此时,文艺创作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矛盾便会以艺术价值与流量价值的矛盾的形式表现出来。当创作者的艺术追求受阻,对能否产生流量的权衡,压倒甚至取代艺术、审美和社会价值的考量时,便有可能变为一场流量狂欢,喧嚣过后,满地浮沫。

  算法的诱惑与风险也与流量类似。阅读软件的“朋友在读”,视频网站的“猜你想看”,音乐软件的“通勤必听”,作为互联网重要特点的算法推荐已渗透到文艺生态中。从内容提供的角度来看,算法描摹用户画像、对标用户喜好,让创作者的工作效率更高,更好满足大众个性化的文化需求。然而,在算法过滤机制下,人们总是优先接收到自己感兴趣或期望获得的内容。算法就像一只无形的手,固化了我们的眼睛、耳朵乃至心灵。当个体偏好被无数次加固强化,文艺欣赏就会在被诱导的挑食中越来越偏食,直至审美感受僵硬,文化营养失衡。

  算法在编织着“审美茧房”的同时,也诱导创作者不断复制“成功套路”。如此往复,算法的不当使用会如越来越细密的滤网,隔绝文艺与现实生活,使本该开放包容的创作平台变成只让熟人入内、不许生人叫门的堡垒,把新鲜感、陌生感挡在大门之外——而新大众文艺之所以令人欣喜,原本就在于其鲜活而新颖、多样而丰富的特性。

  新大众文艺要想走得更稳更远,应当以社会效益优先为原则强化互联网平台治理,使其更好履行“编发”职责,突破“审美茧房”的束缚,为多样化的艺术创意和美学风格留出足够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为新大众文艺繁荣发展营造良好生态,促使其始终与人民生活血脉相通,以清澈质朴的高质量成果回馈大众。

  (作者为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副主任)

15   在浪潮之巅 (文艺评论)

舒平《人民日报》(2025年01月07日 第 20 版)

  这个时代,曾是无数人的梦想。

  上世纪80年代,青年作家余华曾遭遇无数次杂志退稿。每次邮递员把退稿从围墙外扔进来,听到“啪嗒”一声,父亲就会跟余华说:退稿来了。数量极为有限的刊发渠道,不知拦住多少张华、王华、李华的问世。

  今天,我国网络文学作者累计超过2400万人,各文学网站日均更新超过1.5亿字,短视频每天更新近8000万条,每年总计接近300亿分钟(按每条1分钟计)。用北京大学教授邵燕君的话说,在互联网时代,文学没有“怀才不遇”,创作已经“野无遗贤”。

  在海一般的内容浪潮面前,我们反倒容易忽视,这背后隐含着人类社会多么巨大的历史进步。

  这个时代,也激荡着科学家钱学森的憧憬。

  1993年,在给汪成为的信中,钱学森写道:我对灵境(今译“虚拟现实”)技术及多媒体的兴趣在于它能大大扩展人脑的知觉,因而使人进入前所未有的新天地,新的历史时代要开始了!他更是直接预言灵境技术将带来“文艺大繁荣”。

  今天,虚拟现实走进现实,空间计算重构空间,元宇宙蓝图已然绘就……它们共同指向人类媒介的“终极方案”——通过数字仿真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让人们能够全感官、互动式地沉浸于“太虚幻境”,穿越时空,超拔古今。

  钱老梦已成真,人类正在开篇新的生活,造就新的感性,创制新的大众文艺。

  新大众文艺之新,是数字化叠加智能化之新,是文明“代差”之新而非文艺“量变”之新。它如此剧烈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感受与表达,带来无数的新奇与喜悦,也带来如此强烈的未知和不确定:

  ——“看微短剧的超过了点外卖的”,人们欢呼微短剧崛起的同时,长剧集正在革新以应变;艺术家们呼吁戏曲要守住传统程式,前卫的实验者正在借助沉浸式舞台留住观众;图书、影视、演出线下奋楫出海,游戏、网文、短视频海外不期而红……文艺演进充满张力,格局之变未完待续。

  ——“这么多网文作者也没出一个金庸”,网络文学造就“大神”的同时,也面临这般质疑;“人工智能将取代人类作者”“人工智能会产生大量平庸低劣之作”,截然相反的预测同样透露着担忧;“微短剧就是多巴胺生意”“游戏是电子榨菜”,新大众文艺的“直给”和“爽感”也遭受诸多诘难……开新之路考验不断,难题待解。

  站在前无古人的浪潮之巅,既要劈波斩浪也要洞若观火。新大众文艺不仅创造了新类型,也在塑造着新格局。在线音乐没有取代音乐演出,反倒让胜在现场感的演唱会盛极一时、一票难求。正如19世纪照相术的发明没有消灭绘画,反而倒逼绘画艺术开辟新境。新兴艺术媒介的颠覆性态势,倒逼旧媒介重新界定自我,将比较优势发挥到极致,艺术创作终将柳暗花明、别开生面。

  人类艺术演化史、人类文明演进史同样告诉我们:变是唯一的不变,拥抱变化才能掌握主动;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只要科学认识问题、矢志解决问题,就能把我们的文明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新大众文艺,朝向心灵境界的新目标,锚定!

理论强党
✅国考政治理论︱领导人讲话、重大会议学习笔记︱人民日报每日金句文摘摘抄︱人民日报评论︱每日新闻联播文字版︱求是杂志学习笔记︱学习时报学习笔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