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第2507篇学习笔记
★来源:2025年1月6日《中国组织人事报》全部5篇评论文章
01 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
发布时间:2025-01-06 作者:高进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政绩观是领导干部的为政之德、从政之道、施政之要,不仅影响领导干部个人成长,更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近年来,天津武清区委组织部聚焦干部工作全链条,突出思想教育,树牢用人导向,改进考核评价,强化管理约束,大力推动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深化教育引导,筑牢践行正确政绩观的思想根基。政绩观直接反映干部从政的价值取向,是干部履职尽责的思想基础。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首要的是用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引领使命。突出党性淬炼、思想引导,把政绩观教育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重要内容,组织广大干部通过交流研讨、案例剖析等形式,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论述。把正确政绩观作为干部教育培训主体班次必修课程,用好红色研学等载体,以区管处级干部为重点进行全覆盖教育,在思想深处拧紧“总开关”。强化专业历练、实践锻炼,开展落实“四个善作善成”、“通武廊”三地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服务京津产业新城和消费新商圈建设推动经济发展、服务大运河文化生态发展带建设推动乡村振兴等专题培训,着力提升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能力水平。选派干部到北京通州挂职、到深圳等发展前沿地区跟岗学习,让干部在实践中经受历练,切实把正确政绩观根植于心、付诸于行。
坚持选贤任能,激活践行正确政绩观的动力之源。选人用人导向是政绩观的风向标,用准用好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干部,才能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要把正确政绩观作为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的具体体现,坚持事业为上、以事择人,鲜明树立重担当、重实干、重实绩的选人用人导向。精准考察识别干部,组织开展干部队伍专项调研,综合运用年度考核、民主生活会、审计、巡视巡察等工作成果,加强综合分析,围绕政治素质、思想状况、工作实绩等精准画像,既看干部招商引资、资产盘活等显绩,又看生态环保、基层治理等潜绩,既听领导同事评价,又听群众普遍声音,真正把既有政绩又有口碑的干部选准看好。树立鲜明用人导向,坚持以发展论英雄,以实绩论功过,聚焦全市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发展新质生产力、“三新”、“三量”等大战大考,突出实干实绩实效,大力选拔那些坚持高质量发展、埋头苦干取得实绩的干部,让见贤思齐在干部队伍中蔚然成风。
完善考核机制,引领践行正确政绩观的科学路径。政绩考核是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抓手,也是引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的“指挥棒”。要加强和改进干部政绩考核工作,优化指标设置,提高考核质量,推动干部忠诚履职、实干担当。完善考核指标体系,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主力军”定位,紧扣推动综合实力、京津产业新城、“通武廊一体化”、群众满意度、营商环境“五个跃升”等重点目标任务,精准设置考核评价指标,以考核之为助推重点工作落实。做实过程管理,聚焦考核评价全周期闭环管理,明确沟通联络、分析调度等关键环节工作机制,重要时点督促推动、重点领域统筹调度、重要情况分析报告,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考核成绩争先进位。注重考用结合,将考核结果与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等结合起来,对市区两级考核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充分运用提拔晋升、及时奖励、全媒体宣传等手段,有效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强化管理约束,防范践行正确政绩观的方向偏差。从严管理监督是防范干部政绩偏差的重要手段。要用好政绩观偏差主要问题清单,健全履职用权风险识别机制,加强日常监测,着力发现和纠治政绩观偏差问题。加强日常管理监督,落实“三重一大”决策监督机制,随机列席下级党组织会议,在干部任职、试用期满、重点任务开展前深入谈心谈话,提醒干部用好手中权力,切实监督防范急功近利、劳民伤财等问题。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任期制,保持干部任期稳定,扎实开展干部离任审计、离任交接,防止频繁调整滋长浮躁情绪、诱发短期行为。聚焦重点开展督查,定期深入工作现场、村街社区开展调研督导,每月开展“督晒促”专项行动,全程跟踪调度点评、实地观摩等环节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政绩观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推进干部能上能下,把政绩观偏差问题清单作为重要依据,做实准确识别、核实认定等关键环节工作,切实把不作为、乱作为等政绩观有偏差的干部调整下来,真正以严的举措督促干部正确履职。
(作者系天津市武清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02 实事求是树政绩
发布时间:2025-01-06 作者:陈俊杰
“实事求是”一词最早是东汉史学家班固用来评价河间献王刘德,赞许其做学问时一丝不苟、脚踏实地、刻苦钻研的精神,后来被中国共产党人作为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思想遵循,成为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然而现实工作中,有些干部往往被名利欲望所蒙蔽,没有恪守“实事求是”的原则,导致政绩观偏差。
实事求是就是要坚持“一是一、二是二”,不能贪功冒进、夸大其词。放大成绩就是“假作为”,是过分追求政绩的表现。近年来,有些干部不靠实干靠“巧干”,不比拼劲比“捷径”,总想着通过联络感情、篡改数字、虚报成效等方法,谋求考核的高分报表,这样既守不住廉政的底线,还踩了纪法的红线。干部要以实事求是为导向,以真抓实干见成效、论英雄,莫让水分浸湿了功劳簿,看似厚重、实则见不了光。这其中,考核工作也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科学精准,决不能让“变不可能为可能”“化腐朽为神奇”成为干部日常工作的常态,以过高的目标逼迫基层干部“假作为”。
实事求是就是要坚持“对就对、错就错”,不能文过饰非、指鹿为马。隐瞒失误就是“乱作为”,是错误政绩观的表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错、有失误都是人之常情、事之常态。近年来,基层常常出现“只能对、不能错”的工作标准,错误认为“凡是改革必定成功,凡是试点必出成效,任务不管多艰巨,最后都能大功告成”,这显然与事实逻辑相违背,也让基层干部养成了“报喜不报忧”,甚至“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的心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新的部署,改革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在敢涉险滩、啃硬骨头的大环境下,只有鼓励创新、允许试错、宽容失败才是改革的良好氛围。坚持实事求是,就是要改变“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逻辑,既对成功经验“喜闻乐见”,也对失败教训“闻过则喜”,秉持“经验是财富、教训也是财富”的理念推改革,卸下基层干部思想包袱,激发改革创新的澎湃热情。
实事求是就是要坚持“好就好、差就差”,不能花团锦簇、雨露均沾。搞平均主义就是“不作为”,是谋求表面政绩的表现。试点工作轮流做庄,考核评比人人有份,项目资金等比切割,凡事讲平均的做法在基层也较为普遍,表面看来既表扬了先进,也鼓励了后进,实际上让优秀的同志吃了亏、泄了气,让躺平的干部不劳而获、心安理得,不符合“奖优罚劣”的工作导向。坚持实事求是,就是要让“先进”有获得感,让“后进”有羞耻感,让“荣誉”有认同感,切不能让“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至少不能徒劳”等降低评价标准,在一团表面和气的环境下让斗争精神缺位失位。
(作者系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委组织部副部长)
03 以高质量培训服务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1-06 作者:付冠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健全常态化培训特别是基本培训机制,强化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深入推进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改革创新,以高质量干部教育培训服务高质量发展。
以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为根本原则。干部教育培训是凝心铸魂的先导工程,是政治教育同能力教育、方法教育、知识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培训形态,放松甚至脱离对原则的认识和把握,将导致教育培训工作事倍功半、流于形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价值所在;党的领导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根本保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是干部教育培训的政治原则和实践原则。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只有坚持原则,才有助于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才能推动干部队伍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更好地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做到令行禁止、上下齐心。
以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为主题主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需要做到“内容为王”,选择怎样的内容进行教育培训实践,是构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新格局必须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党的创新理论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干部教育培训必须要讲好、讲活的内容。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是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实践要求。党的创新理论内容丰富、内涵深厚,根据时代特征、时代诉求形成了较完善的科学体系,使马克思主义随时代发展而发展。同时,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需要培育大批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这就要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者们,必须要适应干部队伍的地域不同、岗位不同、能力不同等差序化特征,把党的创新理论因地制宜地进行讲解、传授、宣导,把理论教育作为党性教育、履职能力培训的重要支撑,使这些干部能够学充分、学到位、学致用。
以解决现实问题和矛盾为根本导向。坚持问题导向,是干部教育工作破立并举的重要方法。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干部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前所未有的问题和矛盾,并且这些问题和矛盾的解决办法与化解方式没有现成答案。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需要聚焦“国之大者”,围绕现实问题和矛盾来设置议题,选择适合于解决问题和化解矛盾的方式路径。无论是学思想、强党性、炼品格,还是学历史、学知识、学法规、学政策,归根到底是要通过教育培训来提升干部队伍解决现实工作中的问题和矛盾的能力,并让这些问题和矛盾得以有效化解。实践中,不少干部是带着问题来学、带着想解决矛盾的心情来学的。要在课程内容设计上更加立足于现实情态,使他们能够在思维层面、认知层面等获益,以不断提升的履职能力去解决新问题、新矛盾。
以提高现代化建设能力为重要目标。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社情、民情正在发生复杂深刻变化,干部队伍在政治上面临的考验错综复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需要在总体观念、教育定位、党性培育、培训结构、教授内容、实践方式等方面进行调适。比如,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学习科技发展方面的信息知识,更要加深对科技背后深层次逻辑的认识和理解,在学习中深化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规律性、真理性的体悟,克服唯心主义、机械唯物主义等,从而能够在新一轮的科技发展浪潮中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为了更好地提升干部应对风险挑战能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应当更加积极营造培训机构建设的良好氛围,力求实现“课堂紧跟时事、课程启迪思想、课后形成办法”的办学开班目的,避免把落后现实的课程提供给每日都在面对新问题的干部学员。此外,还应当推动干部教育学学科建设,尝试在人才队伍、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避免用旧的教育培训机制去承载新的时代课题,努力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的变量,转化为构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新格局的增量。
(作者系深圳公共管理教育培训学院院长兼干部教育研究院院长)
04 “小店大家”激发治理动能
发布时间:2025-01-06 作者:张华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北京市大兴区北臧村镇立足区域发展定位,针对小门店“多散乱”等城乡结合部治理难题,成立由各商户组成的“商业联盟”,推动党建工作“两个覆盖”,以联盟党组织建设为抓手,将分散的“小店”凝聚成守望相助的“大家”。
坚持党建引领,筑牢基层治理桥头堡。乡村要振兴,关键是要把基层党组织建好、建强。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大力推进党建聚商、党建助商、党建强商、党建兴商,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基层治理,着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基层治理的战斗堡垒。健全组织体系。以小商户为基础,设立“商业联盟”党支部,成立北臧村镇“商业联合会”社会组织。持续织密治理网络,在“镇党委—联村党总支—村党支部”治理链条上,链接机关单位、驻地企业、商户等多方主体,以区域化党建联动镇内商户和其他组织,构建起党组织领导下的区域治理组织新格局。创新引领机制。建立镇党委领导联盟工作机制,发挥政治引领,定期开展座谈会、恳谈会等,深入了解商户需求,明确联盟发展方向。打造以联盟党支部为核心的社会组织运行机制,构建“党支部+联盟理事会+村级联盟会长+行业自治小组”治理结构,推动商户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激活工作队伍。组建流动党员先锋队,定期开展“上门送学”等理论宣讲活动,引领非党员商户积极参与政治学习,主动悬挂“共产党员商户”标识,亮身份,做表率,带头承诺诚信经营,提供便民服务。
发挥社会组织优势,搭起协商互助连心桥。推进基层治理,找准发力点是关键。“商业联盟”以“德业相劝、过失相规、守望相助”为宗旨,打造商户治理共同体,凝聚商户力量,发展和优化北臧村镇新型乡村治理大格局。平台便商享实惠。联盟搭建采购平台,整合全镇商户需求,发挥规模效应,“抱团取暖”,通过线上平台,实现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订购、统一配送,提高货品质量,降低商户运营成本。协商议事解难题。设立“商业联盟”党群服务站,定期开展座谈会,同商户“拉家常、谈问题、找对策”,让商户理有处讲、事有人办、难有人帮,拓展基层协商渠道,实现各基层治理主体利益的最大公约数。聚焦商户诉求,组织开展商务知识、食品安全、电商直播等业务培训,拓宽商户眼界,提高经营能力。资源赋能促发展。运用数字技术,推动信息共享。通过建立全体商户微信总群,商超、餐饮等行业分群,及时分享行业动态和相关政策信息。对接政府宣传平台,推广优质商户,培育出“前营饭店”“大堤吊子馆”等网红打卡餐厅。推动治理资源下沉,激发政府职能部门主动作为,以“主动服务、邀请互动、典型引入、业务护航”等机制,为商户提供“项目大礼包”,激发商户发展潜力。
突出服务保障,用好镇域发展指挥棒。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关键是要调动各类治理主体积极性。围绕区域发展大局,画出基层治理“同心圆”。服务全镇中心工作。为更好服务北臧村镇服务生物医药基地产业发展,解决基地企业职工职住平衡问题,联盟协助开发职工公寓项目,为基地企业职工提供规范化、标准化的优质住房。联合周边餐饮、商超等商户,打造“一刻钟便民圈”。依托职工公寓,建造多功能党群服务站,助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主动融入乡村治理。联盟自发组建数支安全检查队伍,定期对水电燃气等领域进行检查,督促落实各类经营主体的安全责任。针对“门前三包”、店内卫生、垃圾分类等方面,每月开展“互查互学促提升”活动。构建一体发展新格局。以商助农,引导对接农民需求,形成镇域供应链。以商强商,联盟会员店所需五金等硬件软件配套设施,优先考虑镇域内服务企业。
强化情感联结,写好共建共享融合篇。乡村治理有效离不开公共精神的培育。打破地域界限和户籍壁垒,强化流动人口本土身份认同,以公共精神系牢情感纽带。让“异乡客”成为北臧人。人口流动是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尤其是城乡结合部,往往成为外来人口聚集地。如何使他们融入当地社会,发挥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北臧村镇内95%以上的小商户都是外来人口,通过设立“荣誉新居民”项目、书法作品展等本地特色活动,提高商户本地居民身份意识,增强商户本土归属感和认同感。“和”“善”共育北臧情。弘扬“和合”文化,打造和谐邻里。面对雨雪等极端天气,联盟主动带领商户参与扫雪铲冰行动,保障村民出行安全。组织商户开设爱心餐,设置免费茶水点,更好服务环卫人员等劳动群体。挖掘中华优秀“善”文化,每年开展敬老爱老等活动,为高龄老人、失能老人等提供免费上门维修、义诊、代购、义剪等服务,推动乡风文明建设。
(作者系北京市大兴区北臧村镇党委书记)
05 让老干部老有所为
发布时间:2025-01-06 作者:国庆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表彰代表,向他们表示热烈祝贺,希望他们弘扬光荣传统、永葆政治本色,继续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积极贡献。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要聚焦老干部独特优势作用,抓实“五个引领”,积极引导广大老干部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增添正能量、奉献新力量。
抓实政治引领,上好老有所为必修课。坚持把政治引领作为打头的、首要的任务来抓,不断增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引导离退休干部做到政治坚定、对党忠诚、为党尽责。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把政治建设融入老干部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把讲政治要求贯穿到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始终,持续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积极引导离退休干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恪守“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初心使命,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离退休干部的忠诚干净担当。着眼离退休干部特点,聚焦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持续深化“昌都金秋”党建品牌和“六好”示范党支部创建,持续加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
抓实思想引领,立好老有所为风向标。立足老干部特点,坚持将理论教育、“四史”教育、党性教育、纪律规矩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通过集中宣讲、座谈讨论、上门送学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建立健全常态长效学习机制。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用好“昌都市老干部”等信息化平台,引导老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关于老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让理论学习“鲜味”十足,全面激发广大离退休干部学习参与热情,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为提供明确的方向和清晰的思路。
抓实行动引领,用好老有所为动力源。探索拓展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与社区(村)党组织、两新组织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共建共学·互帮互促”党建工作模式,引导离退休干部积极融入街道社区、参与基层治理。充分发挥老干部宣讲团、艺术团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引导离退休干部讲好西藏故事、弘扬“老西藏精神”、传播西藏好声音。及时组织召开离退休干部座谈会、开展“看发展、谈变化、聚力量”参观考察活动等,引导老同志们对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大局建言献策。鼓励支持离退休干部扎实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勉励年轻干部、青年学生要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抓实机制引领,唱好老有所为主旋律。坚持把落实离退休干部政治生活待遇摆在重要位置,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离退休干部走访慰问、谈心谈话、上门随访等常态长效机制。严格落实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工作经费、党员教育活动经费和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委员工作补贴,加大对为昌都各项事业作出突出贡献、持续献计出力、加强支部建设和支持昌都老干部工作的离退休干部的激励关怀。建立健全离退休干部按规定阅读文件、参观学习、参加会议、通报情况等体制机制,持续推进政治学习、思想引领走深走实,积极引导离退休干部发挥好模范表率作用。
抓实宣传引领,画好老有所为同心圆。典型就是力量,是最好的榜样。充分发挥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聚力推动在离退休干部领域形成崇尚先进、见贤思齐、争做先锋的浓厚氛围。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弘扬主旋律,传播好声音,传递正能量,引导老干部发挥优势作用,深入学习宣传等先进典型事迹,全面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积极投身实践,以实际行动带动更多老同志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续为昌都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贡献“银发力量”。
(作者系西藏昌都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