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第2516篇学习笔记
★来源:2025年1月7日《经济日报》全部17篇评论文章
01 管好用好专项债券资金
金观平
专项债券是落实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抓手,能直接有效拉动投资。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的意见》,提出扩大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实行投向领域“负面清单”管理、加强监督问责等举措,推动专项债券更好发挥强基础、补短板、惠民生、扩投资等积极作用。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制度自2014年开始实施,发行使用规模逐年扩大,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2024年,安排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3.9万亿元,加上2023年结转的1000亿元,累计4万亿元,规模创历年新高,为经济运行注入强劲动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25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其中一条重要举措就是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
如何提高发行使用效率、充分发挥资金效益,一直是专项债券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从实践看,有的地方缺乏合适的项目,出现资金闲置、“钱等项目”现象;有的地方项目质量不高,收益水平较低;有的地方资金使用不规范、投向不合规,存在风险隐患。更好发挥专项债券功能,需要优化完善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特别是在扩围、放权、提速和严管上下功夫。
扩围就是扩大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按照新规,实行专项债券投向领域“负面清单”管理,未纳入“负面清单”的项目均可申请专项债券资金。“负面清单”管理方式在明确禁止性规定的同时,提供清晰的规则指引,帮助地方政府判断本地投资决策方向,促进专项债券项目与各地实际需求相匹配。扩大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提高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的比例,有利于进一步发挥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
放权包括开展专项债券项目自审自发试点、打通在建项目续发专项债券绿色通道等。通过这些优化专项债券项目审核和管理机制的措施,适度增加地方政府自主权和灵活性,促进提高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效率。
提速要求加快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进度。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财政逆周期调节力度,不仅要体现在扩大支出规模上,还需要靠前发力、加快支出进度。各地要在专项债券额度下达后,做到早发行、早使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有效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带动作用。
优化完善专项债券管理机制,严格监管是重要一环。扩围提速并不是“萝卜快了不洗泥”,更应加强专项债券“借用管还”全生命周期管理,确保规范运行,提高政策效能。同时,完善专项债券偿还机制,保障专项债券偿还来源,切实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对资金闲置、违规使用等问题,加强监督问责、严格落实整改。
2025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打好政策“组合拳”。作为重要的财政政策工具,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必须用好,为扩大有效投资、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有力支撑。
02 环境监测数据容不得半点虚假
刘 瑾
生态环境监测数据是反映生态状况的“晴雨表”,也是环境治理的关键依据。在这项关乎民生与发展的数据上,容不得半点虚假。日前,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透露,自2022年10月以来,共查处1968家弄虚作假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移送刑事案件167起,公开曝光62个典型案例。
一组组数字彰显了执法力度,也反映出造假现象的猖獗。“不到现场、到了不采、采了不测、测了篡改”,造假手段令人咋舌。本该严谨科学的监测流程,竟被当成随意摆弄的儿戏,背后是个别机构与人员毫无底线的逐利心态,把职业道德、公众利益抛诸脑后。
生态环境监测主要包括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测两大类。其中,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由生态环境部门组织开展,监测数据总体客观准确、独立权威、真实可信,与公众感受保持一致。污染源监测方面,问题主要出现在排污单位委托第三方监测机构开展的监测活动中,弄虚作假现象较为突出,已成为生态环境工作的“毒瘤”,亟待根除。
要从根源解决上述造假问题,需在“部门联动、科技赋能、法治保障”三个方面持续发力。
此前,生态环境部已会同市场监管总局研究联合开展第三方监测机构检查工作指南,联合最高检、公安部以及最高法解决难点、堵点问题,打破了过去单打独斗的监管困局,今后还需进一步加强联动,畅通部门间的线索通报、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
提升监管执法效能,离不开科技赋能。可应用视频监控、北斗定位、数据和参数直联直采等技术,强化技术防控,实现“现场可视、设备可溯、监测可控、样品轨迹可追”,通过建立智能化监测体系,解决监测数据造假问题。
法治保障不仅给执法者武装法律利器,更是对潜在违法者的强力威慑。要加大法律责任追究力度,提高造假者的违法成本,以法律手段遏制弄虚作假之风,确保数据真实准确。
生态环境监测数据造假,践踏的是生态保护红线,触动的是全社会公共利益。唯有秉持“零容忍”态度,强化监管、革新手段、完善法治,才能让每一个环境监测数据都经得起检验,让生态环境治理的步伐稳健而踏实,向着美丽中国的目标笃定迈进。
03 休护理假重在落地
刘 莉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不少劳动者面临工作和照看老人难以兼顾的矛盾。近年来,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出台护理假制度,假期从5天至20天不等。如何推动相关制度安排不断完善、落地见效,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目前,老龄人口规模越来越大,家庭少子化情况不断加深,子女的护理压力也随之增加。建立护理假制度,不只是实际层面的考量,也是情感需求的必要安排。
休护理假在某些层面仍面临落地难。比如,有的地区政策限定仅独生子女可享受护理假,将非独生子女也纳入覆盖范围的仍占少数;还有不少劳动者对这项政策缺乏了解,选择休护理假照看父母的还属少数;对用人单位来说,如果越来越多的人休护理假,或将增加企业运行成本。
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等存在差异,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护理假制度的实施效果。要根据不同地区发展情况,制定既符合当地实情,又能切实解决老年人护理难题的护理假政策。护理假制度可由小及大、由点及面地有序铺开,在落实过程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进而完善制度设计。护理假制度还可与现有社会保障体系相衔接,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相结合,在保障好老年人照看质量的同时,减轻个人和家庭的压力。
护理假制度的设立和完善符合当前的国情社情,也回应了广大职工和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护理假落地需要社会、个人和用人单位的良性互动,让年轻人放心休假,让老年人的生活更有保障,老有所依的愿景才能真正变为现实。
04 全球经济如何增强复苏动力
2024年,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之下全球经济韧性凸显,总体呈现出平稳增长态势。新的一年,面对债务风险上升、保护主义加剧、地缘局势紧张等诸多挑战,全球经济如何增强增长动力、延续复苏态势?这是各方需要直面的必答题。
多家国际机构在最新报告中对2025年的全球经济前景谨慎乐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预计增速3.3%,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UNCTAD)和世界银行相对保守,预计增速分别为2.7%和2.6%。有分析认为,如果考虑到全球经济已经在高通胀、高债务、高利率的条件下运行日久,那么目前可以视为实现了软着陆。展望2025年,有诸多关键因素对全球经济复苏产生重要影响。
增长分化态势延续,要让发展中经济体在全球经济增长中发挥更大作用。在2024年,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长分化。发达经济体中,美国利用美元的优势地位大肆举债,催动经济增长,而欧洲和日本等美国盟友的经济却近乎停滞,德国更是在衰退边缘徘徊。与此同时,从亚洲、非洲到南美洲,诸多发展中经济体在本轮美元周期中展现出应对外部冲击的韧性,与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相比有明显提升。此外,进入2025年,以亚洲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工业生产仍保持稳定,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制造业颓势未去,增长分化态势仍将持续。
全球贸易保持复苏,但要采取更积极举措应对保护主义加剧的局面。世贸组织(WTO)预计全球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仍将保持增长。不过,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西方国家正试图绕开WTO,不断增加贸易限制措施,这阻碍了商品和服务自由流通,令国际贸易体系呈现碎片化趋势,提高全球生产和消费成本。美国新一届政府的有关表态,可能引发全球新一轮贸易摩擦。
对债务风险,特别是美国政府债务风险应保持高度警惕。IMF预测,到2024年底,全球公共债务的规模预计将超100万亿美元(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93%)。这其中,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债务大幅攀升,推升金融市场震荡风险。高昂的偿债成本将制约美欧等经济体的财政空间,限制央行的回旋余地,债务推动的经济繁荣难以持久。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一旦债务危机爆发,将对全球经济带来严重冲击。同时,在保护主义加剧以及发达经济体央行持续降息的情况下,还需要密切关注通胀回升问题。
此外,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以及能源环境问题也将是影响2025年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当前,人工智能有望通过提高整体生产率,促进全球经济的长期增长。同时,能源需求增速放缓,价格下行压力增大,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继续对全球经济产生影响。各国需要加大科技投入,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以适应全球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同时共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全球性挑战层出不穷,这考验着各国的应对和选择。全球经济要想继续保持稳健增长,仍然离不开各国加强合作,唯有通过加强国际政策协调,完善全球治理架构,才能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实现更加平衡、可持续的发展。
05 美国经济增长仍面临挑战
□ 孙天昊 盛 斌
对美国来说,2024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一方面,美国经济虽整体温和增长,但仍面临重重挑战;另一方面,2024年美国大选是疫情后的首次政治格局“洗牌”,其结果直接影响美国未来的经济政策。回顾2024年,美国经济形势的主要表现是:个人消费支出平稳增长、私人固定投资增速放缓、贸易逆差持续扩大、制造业处于收缩区间、劳动力市场相对稳定、通胀回落速度放缓、财政赤字日益严重。此外,美国经济还面临诸多挑战,如产能利用率下降、劳动参与率较低、政府债务规模持续攀升、贸易保护主义日渐抬头等。具体而言,2024年美国经济形势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个人消费支出平稳增长,未来支撑作用可能走弱。个人消费支出(PCE)是推动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主要动力。美国经济分析局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美国实际GDP按年率计算增速分别为1.6%、3.0%和2.8%。其中,个人消费支出分别贡献1.3个百分点、1.9个百分点和2.4个百分点。同期,美国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也保持了增长势头。不过,随着美国实际DPI增速放缓,未来个人消费支出对美国经济的支撑作用将逐步走弱。亚特兰大联储此前预测2024年四季度美国实际GDP按年率计算增速为3.1%,其中,个人消费支出的拉动作用趋于下降。
二是私人固定投资增速放缓,新设企业数呈下降态势。美国经济分析局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美国私人固定投资(PFI)环比增速分别为1.6%、0.6%和0.4%。另外,美国人口调查局数据显示,自2023年9月以来,美国新设企业数每月呈下降趋势,2024年5月下降至42.4万家。2024年下半年,美国新设企业数每月虽略有起伏,但与2023年同期相比,整体依然呈现下降态势。该数据同美国企业首席执行官信心指数相契合,美国企业首席执行官信心指数显示,企业家们对美国商业环境的评价在2024年4月至11月保持低位,12月份有所改善。
三是进出口温和上升,贸易逆差持续扩大。根据美国商务部数据,2024年1月至10月,美国货物贸易总额为44476亿美元,同比上升3.5%。其中,货物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为17338亿美元和27138亿美元,分别同比上升1.7%和4.7%。服务贸易总额为15872亿美元,同比上升8.0%。其中,服务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同比上升7.7%和8.4%。同期,服务贸易盈余2313亿美元,货物贸易赤字8865亿美元,贸易赤字6552亿美元。与2023年同期相比,2024年1月至10月货物贸易逆差扩大936亿美元,服务贸易盈余129亿美元,总体来看,美国贸易逆差持续扩大。2024年1月至10月贸易赤字累计值为7359亿美元,同比上升12.3%。
四是制造业处于收缩区间,产能利用率难以回到长期平均水平。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仅在2024年3月达到枯荣线以上,其他月份均低于50的扩张临界点。美国制造业已连续数月处在收缩区间,表明近期美国需求疲软、产出增长放缓。从行业看,只有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和计算机及电子产品在近两个月处于扩张区间。另外,美国总产能利用率和制造业产能利用率持续下降,2024年1月至10月的平均产能利用率为77.7%,同1971年至2022年的长期平均水平相比,仍然存在约1.93个百分点的差距。同时,2024年1月至10月,美国的平均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为76.88%,低于长期均值,其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在短期内难以回到长期均值附近。
五是劳动力市场相对稳定,劳动参与率仍低于疫情前。2024年1月至11月,美国失业率保持在3.7%至4.3%之间,意味着失业率已连续37个月低于4.4%的自然失业率或非周期性失业率。同期,美国的劳动参与率在62.5%至62.7%之间,同疫情前的63.3%相比,依然有0.6至0.8个百分点的差距。该数据与美国会预算办公室预测的潜在劳动参与率基本相同并且保持了一定的稳定性。这表明劳动参与率基本达到短期顶点。另外,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在近几个月波动较大。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4年10月,美国仅新增3.6万个非农就业岗位,11月则新增22.7万个非农就业岗位,主要来自医疗保健、休闲和酒店业等行业。
六是通胀回落速度放缓,通胀预期平缓上扬。从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等指标分析,2024年美国通胀回落速度整体呈现放缓态势。其中,2024年1月至3月通胀率上升,4月至9月持续下降,10月和11月略有上扬,整体处于下降态势。尽管2024年美国的通胀有回落态势,但许多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仍然处于高位。以2024年11月的数据为例,反映长期通胀趋势的黏性核心CPI同比增长3.87%,高于CPI同比增速,显示通胀回到美联储设定的目标区间尚需时日。另外,密歇根大学调查数据显示,2024年11月对未来1年的预期通胀为2.6%。该数据与克利夫兰联储在12月对未来1年的预期通胀相近。克利夫兰联储在12月对未来5年、10年和30年的预期通胀分别为2.34%、2.32%和2.44%。美国通胀预期在近期呈现平缓上扬的态势,并且各期限通胀预期均超过美联储通胀目标2%以上,表明市场对美国通胀减缓的信心依然不足。
七是财政赤字日益严重,联邦政府债务总额创新高。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美国联邦政府在2024财年的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分别为4.92万亿美元与6.75万亿美元。财政赤字已经高达1.83万亿美元,较上一财年上升8.1%,创下疫情以来的最高水平。从赤字构成看,财政赤字扩大的主要因素是社会保障项目和国防支出的增加,以及债务利息的激增。伴随着巨额财政赤字,联邦政府的债务也随之增加。现阶段,联邦政府的债务总额已经超过36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美国债务规模持续攀升将挤压财政预算空间,拖累经济增长。
展望2025年,新一届美国政府的移民、关税、税收、能源等政策值得关注。相关政策的变化也将对美国经济的走势产生重要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随着财政政策逐渐收紧、劳动力市场降温导致消费放缓,2025年美国经济增长将放缓至2.2%。同时,IMF还预测在全球关税增加、移民限制等不同政策背景下,美国的GDP也将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态势。因此,美国未来施行相关政策可能带来经济的下行风险,其中包括关税政策将贸易成本转嫁给美国企业和消费者;移民限制措施会造成劳动力短缺;减税政策可能导致联邦政府债务规模扩张等。
(作者分别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南开大学副校长)
06 对进口牛肉启动调查有多重考量
保障措施的目的是缓解相关国内产业的暂时困难,帮助产业在实施期内适时调整。对进口牛肉进行保障措施立案调查很有必要,要用好WTO规则赋予我国的权利。
日前,商务部发布了对进口牛肉进行保障措施立案调查的公告。该公告对国内肉牛产业将起到稳定预期的作用,有利于保护国内农民生计和产业安全。
保障措施是世界贸易组织所允许的三种贸易救济措施之一。按照WTO规则,在进口产品数量增加,并对一国生产同类产品或者直接竞争产品的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的情形下,该国调查机关可以应国内产业申请发起保障措施调查,以维护国内产业的合法权益。在国际上,发起保障措施调查是常见的。与反倾销、反补贴措施的区别在于,保障措施针对的是来自全部国家的进口,而不是特定国家。我国一向对发起保障措施调查十分慎重,自加入世贸组织到本次调查启动前,仅对外国产品发起过2起,分别是进口钢铁和进口食糖。
近年来,牛肉进口量持续增加,2013年不到30万吨,2023年达274万吨,增加了8倍多,相当于国内产量的36.4%,牛肉成为当年进口规模最大的肉类产品。事实上,2023年6月以来,进口牛肉已连续18个月单月进口量超20万吨,2024年上半年进口量达2019年同期的2倍以上。在此情况下,国内牛肉和活牛价格快速下跌,目前牛肉价格已跌到近5年最低水平,活牛价格跌到近10年最低水平,大部分养殖场户处于亏损状态。以2024年11月为例,出栏一头肉牛平均亏损1600元以上。
牛肉过度进口已对我国肉牛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不仅表现为经营主体亏损,更表现为对基础母牛的危害。基础母牛是肉牛产业的根本。肉牛的生产周期长、繁殖效率低,从母牛养殖到母牛繁育再到育肥牛屠宰长达3.5年,且牛属于单胎动物。一旦基础母牛产能大幅下滑,没有四五年时间难以恢复。然而,在不少主产区,犊牛价格已经抵不上母牛的饲喂成本,有的地方母牛按斤低价甩卖,不少有繁殖力的母牛被送进屠宰厂。如果不尽快采取措施,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优质基础母牛群体将面临萎缩。若情况延续,两三年后,产量下滑,价格高企,也会影响消费者利益。
国际经验表明,只有本国保有一定的产量和自给率,才可能对进口价格有话语权。试想,如果国内肉牛产业垮掉,绝大部分牛肉靠进口,那么现在廉价的外国牛肉到那时就不一定廉价了;我国牛肉进口来源国集中在巴西、阿根廷、乌拉圭等,一旦其发生动物疫情,导致贸易中断,也会影响牛肉供给。如今,牛肉消费已成为全民性消费,养牛业带动的产业和就业范围广,包括上游的育种、饲料,下游的屠宰、加工等在内都是庞大的产业,这么大的产业没有理由放弃。以上说明,对进口牛肉进行保障措施立案调查很有必要,要用好WTO规则赋予我国的权利。
保障措施的目的是缓解相关国内产业的暂时困难,帮助产业在实施期内适时调整。近年来我国牛肉人均消费不断增加,但还没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也不及日本和韩国,提升消费依然很有潜力。国产牛肉和进口牛肉在品质上各有千秋,国产牛肉适合中式烹饪,进口牛肉则是烹饪西餐的首选。国产牛肉的一大优点是新鲜,然而漂洋过海而来的进口牛肉大多是冷冻肉。前些年进口的牛肉大多是高端牛肉,主要是品种调剂;这些年进口的大多是大路货,主要是价格便宜。
当然,肉牛产业也要提高内功,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给消费者提供物美价优的牛肉。要用好饲草料资源,积极开发牛部位肉,利用国人偏好新鲜的特点,建立供应链一体化经营模式。在加工、交易、品牌等环节补齐短板,实现销售模式创新,从卖牛肉转向卖牛肉食品,减少大范围多频次运转。只要持续优品种、强技术,节本增效、提质增效,淘汰落后产能、壮大优质产能,不断促进生产、加工、销售、贸易等环节协同,肉牛产业发展将会越来越好。
07 答好绿色贸易考题
魏 浩
我国有必要也有能力响应全球绿色转型趋势,提供更多低碳环保的产品和技术。这是推进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应有之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积极发展服务贸易、绿色贸易、数字贸易。当前,绿色贸易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所谓绿色贸易,既包括贸易对象的绿色化,即绿色产品贸易和服务贸易,也包括贸易流程的绿色化,即研发、采购、制造、物流、营销等供应链各个环节的绿色低碳转型,强调在贸易活动过程中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防止由于贸易活动威胁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目前,越来越多国家将绿色贸易作为推动经济绿色转型、提升低碳领域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在此背景下,我国有必要也有能力积极响应全球绿色转型趋势,按照国际绿色标准,提供更多具有低碳环保属性的产品和技术。这不仅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要求,也是推进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应有之义。
数据显示,我国绿色贸易进出口总额从2013年的8144.3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的10792.8亿美元,全球占比也稳步提升,由2013年的9.9%提高至2022年的12.2%。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发展绿色贸易,对发展绿色贸易作出一系列部署。比如,《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发展绿色贸易;《“十四五”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规划》明确把“绿色贸易在绿色转型中走在前列”作为发展目标之一,并将“构建绿色贸易体系”作为10项重点任务之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积极应对贸易绿色化趋势。未来,要顺应绿色低碳发展趋势,从顶层设计、能力建设、国际合作等方面,持续提升外贸竞争力。
夯实绿色贸易顶层设计。树立全局思维,完善绿色贸易发展促进政策,制定绿色贸易体系建设框架路线图,明确贸易领域要实现的“双碳”目标、任务清单和主要举措,为经营主体提供清晰指引。加强绿色贸易标准化技术组织建设,加快绿色贸易领域标准研究,尽快在绿色产品认证、碳足迹核算、绿色产品和服务分类、相关统计体系等领域制定相关标准,明确绿色边界,加强监测考评,形成有利于绿色贸易发展的制度环境。制定出台拓展绿色贸易的更多优惠政策,对外贸企业开展碳足迹核查给予政策支持,鼓励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金融产品,加快建立绿色贸易支撑保障体系,减轻外贸企业在绿色转型过程中的成本压力。
加强绿色贸易能力建设。推动数字化和绿色化深度融合,以“绿色+数智”工厂为抓手,推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以及新兴产业低碳高起点发展,前瞻布局绿色低碳领域未来产业,以绿色经济筑牢绿色贸易发展基础,持续塑造中国绿色品牌形象,培育绿色竞争新优势。探索建立进出口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追踪体系,大力发展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绿色产品贸易,鼓励链主企业将绿色低碳纳入采购标准,带动供应链各环节企业优先采用环境友好型材料、技术。建设绿色经贸合作示范区、绿色贸易发展示范区、绿色贸易试点等开放平台,加快布局绿色低碳产业新赛道。通过提供培训、政策解读、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等方式,引导传统外贸企业加快树立绿色低碳发展意识。
深化绿色贸易国际合作。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WTO框架下,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循环经济、污染治理等新兴领域国际规则制定,推进环境保护、碳定价等新议题谈判,确保各国的绿色贸易措施、绿色产业发展措施与多边贸易规则保持一致,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和气候治理体系。加强绿色产业链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绿色重构,以绿色贸易带动贸易伙伴国相关产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并在该过程中推动碳标签、绿色电力等绿色产品认证标准的国际合作和互认。加快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围绕绿色基础设施、绿色能源装备、绿色金融、绿色服务以及相关的技术、标准等领域,加强多双边务实合作,不断扩大绿色国际合作“朋友圈”。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08 促进农产品贸易与生产相协调
张玲玲 宋孟韩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完善农产品贸易与生产协调机制,推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这一提法,对于加强重要农产品调控、进一步确保我国农业安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生产和贸易,以“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为目标,稳步提升粮食产能,努力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在充分发挥农产品国际贸易作用的基础上,我国还深度参与国际农产品市场,成为全球第二大农产品贸易国、第一大农产品进口国、第五大农产品出口国。在生产与贸易的双重作用下,农产品需求得到较好满足。
也应看到,我国农产品贸易与生产的协调性还有待增强,以更好稳定市场。2024年以来,玉米、大豆、牛肉、牛奶等农产品出现进口增长过快的现象,对国内农产品价格造成的影响日益明显。农产品价格偏弱运行,不利于保护农民利益和农业产业安全。对此,须统筹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农产品贸易与生产协调发展,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价格运行在合理区间。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促进农业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加快传统种植养殖业提质升级,大面积推广应用科技成果,促进现代设施农业量质提升。在粮食安全方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中国饭碗”科技含金量,大面积提升单产,确保粮食稳产丰产。加大产业帮扶力度,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抓好大豆和油料生产,推进肉牛、奶牛产业纾困,构建多元化的食物供给体系,稳步提升国内重要农产品产能和自给水平。
科学调控进口节奏,掌握农产品进口主动权。做好相关产品的国际市场监测预警和分析工作,研判农业生产和贸易形势变化,及时提出进口相关对策建议。尤其是要积极探索,把握时机,科学调控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进口规模与比例,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底线,确保农产品生产平稳运行。做到控风险、可替代、有备手,防范化解部分农产品“买得贵”“买不到”等风险,构建多元化进口格局,避免过度依赖单一进口来源,从而提升农产品进口稳定性。
培育国际竞争优势,做好农产品出口。在立足国内大循环基础上,对标国际市场,优化农产品出口结构,孕育优质贸易主体,加快发展农业新产业新业态。继续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降低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培育出口产品价格优势。提高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水平,将农业标准贯穿农产品研发、生产、加工、包装和储运等各环节,提升出口产品品质优势。充分发挥优势特色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延伸产业链条,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助推农产品出口稳增长。
09 擦亮“投资中国”金字招牌
年 巍
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放缓、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稳外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布置2025年重点任务时要求,稳步推进服务业开放,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
2024年以来,从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到推动做好生物技术领域扩大开放试点企业登记注册有关工作,再到印发独资医院领域扩大开放试点工作方案……我国持续放宽外资准入,释放欢迎外资的积极信号。2024年12月17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公告,将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延长为240小时,新增21个口岸为过境免签人员入出境口岸,再次彰显我国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
针对性强的政策落地显效,令更多外资企业加码投资中国。数据显示,2024年1月份至11月份,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497亿元;我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2379家,同比增长8.9%,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德国、新加坡、瑞士实际对华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0.9%、4.8%、4%。不久前,中国德国商会发布的2024/2025年度商业信心调查报告也显示,92%的受访企业表示计划继续在华开展运营,超过一半企业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增加投资。
资金、技术、人才在全球自由流动,是市场规律支配的商业行为。投资者在商言商,中国市场的吸引力摆在那里。这个吸引力,源于超大规模人口优势叠加消费活力形成的大市场,也得益于绿色转型、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发展新动能的涌现,还来自于区域协调发展、“朋友圈”广泛拓展开辟的合作新空间。
如何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要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办精办好重点投资促进活动,广泛对外宣传在华投资机遇。2024年,商务部已开展“投资中国”重点活动27场,召开15场外资企业圆桌会议,与外资企业和外国商协会开展常态化沟通交流200余次,协调解决外资企业困难问题300余件。
还要在扩准入和优环境上下功夫,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保障外资企业依法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招投标、标准制定,加大对知识产权和外商投资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以服务业为例,无论是结合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平台建设,扎实开展相关领域开放试点工作,还是在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中继续增加服务业条目,引导更多外资投向服务业领域,这些措施旨在让外资企业不仅可以进得来,而且能发展好。
(中国经济网供稿)
10 创新驱动智能出行安全高效
秦小琪 史诗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作为2025年经济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已加速融入各行各业,发挥出重要作用。在交通运输产业,其产生的影响体现在众多方面。
在基础设施方面,人工智能已在勘察设计、施工建造、检测养护等领域得到积极应用。例如,有企业研发的高精度公路勘察设计成套技术,可大幅减少勘察设计外出作业工作量,在多个省市的公路建设中推广应用,在降低工程造价的同时有效提升了作业效率。
在载运工具与装备方面,自动驾驶汽车、智能船舶、智能高铁等装备不断涌现。目前,我国已建成18座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北京、上海、苏州等10余个城市实现自动驾驶出租车准商业化运行。
在行业治理方面,人工智能为城市交通管理、交通执法、安全预警等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例如,北京市交通运行指挥调度平台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城市日常、极端天气、节假日和重点时期的综合交通协同调度,甚至在冬奥会期间实现交通“万人运输、千车组织、秒级调度”,提升了交通运输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又如,浙江省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自动识别非法营运行为,实现对重点车辆运输全过程监管。
不过,人工智能赋能交通运输业也面临监管力度欠缺、融合应用深度不足、国际发展参与不深等问题。对此,应多措并举,让出行更安全高效。
政策支撑,加快交通运输产业发展统筹规划。分领域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服务调研,准确了解交通与技术、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主要诉求与矛盾,适时调整产业政策规划。完善技术评测机制,定期开展对人工智能技术模型综合服务能力的测评工作,确保技术在应用中的运行效率和可信度。制定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应用规范与数据资源使用准则,采用先进的信息资源加密、云数据平台安全隔离等技术措施,强化对数字信息发布、存储、收集以及使用等方面的监管,增强对数据隐私的保护。
创新驱动,强化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和先进技术应用。推广应用数字建模、倾斜摄影、智能选线、智能监管等技术,建设技术设施智能检测和预警系统,提升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围绕远洋无人货船航运系统、太空运输等未来交通运输场景,构建以重大科技研发为核心、以先进适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为重点、以创新能力建设为保障的原创性交通运输科技创新体系。鼓励各类主体打造“政产研学用”相协同的智能平台,共同筹划智慧交通实验室和研究基地建设,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核心驱动技术的研发应用,深化人工智能与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载运工具和装备、行业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融合与创新应用。
开放共赢,推动交通运输产业融入国际发展体系。主动融入国际创新体系,依托政府间双多边对话机制,深化国家间院校、企业、研发机构交流,拓展在数字交通、智慧运输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支持相关企业建立海外研发平台,打造国际可持续交通创新和知识中心。完善跨境智慧交通运输服务系统,发展多元国际运输渠道,推进与周边国家智能化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跨境交通运输枢纽和对外开放节点,打造全球化智能物流链、智能运输链和智能供应链,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体系。
11 充电无忧让百姓“满电”回家
齐 慧
离春节越来越近了,不少人已经开始盘算过年回家的安排。从这两年的情况来看,春节期间自驾回家的比例大幅上升,带着家人、拉着年货回家的比比皆是。
不过,不少新能源汽车车主开始犯嘀咕,路上能充上电吗?能不能顺利到家?
这并非杞人忧天。从需求上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高速发展,2024年前11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增长34.6%和35.6%,截至11月中旬,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量首次突破年度1000万辆。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2024年国庆假期,新能源汽车出行占比已经达到15.9%,预计即将到来的春运会更高。
从供给上看,近年来我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同时,也积极推动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建设。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数量最多、服务范围最广、品种类型最全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截至2024年11月底,我国累计建成充电桩1235.2万个;高速公路服务区累计建成充电桩3.3万个,已建充电停车位4.9万个,比2023年分别增加了1.2万个、1.7万个。目前,全国6000多个高速公路服务区中超过5800个服务区安装了充电桩,覆盖率达到97%。
尽管如此,面对春节期间大量、集中的出行充电需求,充电设施特别是公路沿线充电设施仍然存在供不应求的局面。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做好2025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就强调,要加强春运期间自驾车出行服务保障,强化新能源车辆充电服务保障。相关部门要提早准备,通过预判需求、增加各种设施、加强信息引导等应急措施强化保障,多方发力、多管齐下缓解出行充电难问题。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布局,增加充电设施供给。不断优化、增加基础设施的投入,解决充电桩分布不平衡问题,在全社会形成布局合理、科学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特别是要在车流量大、充电需求大的公路沿线增加充电桩,确保车行顺畅,不出现因缺电趴窝的现象;要加快补齐农村地区充电设施短板,适应春运期间大量务工人员返乡带来的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同时,还要加强配套电网建设,合理预留高压、大功率充电保障能力,满足充电设施建设需求。
其次要利用大数据预判需求,加强信息引导。完善充电设施布局需要一个过程,不会一蹴而就。而且充电设施不可能按照春运峰值来建设,否则平时会出现闲置浪费。要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技术,提高设施的使用效率。加大充电设施智能化水平,建立充电设施查询平台,推动各类充电设施互联互通、实时更新,保障信息及时有效传播送达,引导公众及时掌握充电设施情况,合理选择充电场所,促进充电设施得到充分利用,进一步提升保障能力。
三要更加灵活机动调配资源,整合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加快形成“固定充电设施为主体、移动应急充电设备为补充、重点节点全覆盖、群众出行有保障”的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在充电高峰阶段,在已有固定的充电设施外,积极利用可移动的充电设施,或引导用户到周边空闲服务区,平衡各地流量,提高充电设施利用效率。此外,城市充电基础设施数量远高于公路沿线,要综合利用高速公路附近的充电桩,更及时满足用户充电需求。
12 高成本揽储非长久之计
王宝会
岁末年初,不少中小银行各显神通,为迎战揽储开门红,在金融市场掀起一波高息揽储热潮。部分中小银行推出超值大礼包,在这期间储户办理7天短期存款产品,叠加送出的福利,远不止支付立减金等优惠举措,换算后的综合年利率可达7%,着实让不少储户心动。
上调利率是部分中小银行揽储的“秘密武器”。2024年以来,国有大型银行相继下调存款挂牌利率,紧接着中小银行陆续跟进下调利率。目前来看,有的中小银行存款利率下调幅度在10个至50个基点不等,有的银行下调的基点甚至更多。然而,在当前金融市场普遍降低存款利率的背景下,部分中小银行却逆势而行,抬高利率揽储,此举究竟有何用意?
中小银行与国有大行不同,大行资金来源渠道多且较稳定,其潜在的客户群体广泛,揽储压力相对较轻。而储蓄是中小银行壮大资金规模的重要渠道,中小银行与大行同台竞技,只有及时抓住更多对利率比较“敏感”的客群,才能逐步增加资金储备,壮大自身资金实力,从而为放贷提供充足的金融源头活水。因此,在储蓄的规模效应驱使下,中小银行迫切期待能通过提高利率这个立竿见影的方式来筑高资金池,以此推动不同条线的金融业务有序运转。
从强监管角度看,存贷比、优质资产充足率等量化指标纳入中小银行的监管后,中小银行则更加在意“期末”大考的成绩,揽储价格战似乎不可避免。部分中小银行逆势上调利率筹集资金,在补齐资金紧张短板的同时,又能较好地平衡业绩考核。但是,对银行市场来说,表面看上去这是一场双赢的策略,实则加剧银行业整体负债成本,扰乱正常的吸储行为。尤其是个别中小银行暗自通过手工补息、隐秘加息券等违规方式过度竞争,这与监管规定严重背离,不仅为自身存款安全埋下风险隐患,还躲不掉监管部门的重罚。
目前,我国中小银行整体上经营稳健,资本实力显著增强,但行业净息差仍然面临一定挑战。2024年三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已经下滑至1.53%,处于历史低位。在此背景下,中小银行不顾负债成本压力,过度依赖加息的老办法,恐怕并非长久之计。
中小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在服务区域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等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眼下,中小银行与其使尽浑身解数揽储,倒不如尽快探索出自身发展特色,加快实现精耕细作的价值型发展,深耕本地、服务好区域经济,从单纯的跟风追求规模情结转向提升综合经营管理能力,包括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风险把控等领域,夯实主营业务根基。
接下来,在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引领下,中小银行要尽快蹚出一条与大型银行差异化的竞争路径,着重在存款端差异化定价、拓宽多元融资渠道、完善内部治理等方面优化资产负债管理,平衡好低成本存款增长和吸引用户的关系,一味地卷价格难以长期撑起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13 讲好“土特产”新故事
商 瑞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乡村有了产业,农民才能增收致富、改善生活。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做好“土特产”文章,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促进农民增收。
特色产业是乡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产业兴旺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一个个富有地域特色的“土特产”走向全国,如宁夏枸杞、丹东草莓、迁西板栗、盱眙小龙虾等。这些特色农产品不仅饱含绿色生态的附加值,更形成品牌打开市场,培育出扎根乡村的产业链,创造了更多就业岗位。“土特产”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绿水青山的生态产业、共享红利的招牌产业。
然而,在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乡村“土特产”也面临一些新挑战。比如,一些乡村特色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部分产业供应链存在短板,影响市场拓展;科技创新不足,特色产品附加值不高;农文旅融合不够,产品缺少文化内涵,需要增加文旅体验;等等。因此,乡村“土特产”需要讲好新时代新故事。
发展特色产业,离不开敢闯敢试的“领头雁”。当前,各地都在挖掘“土特产”、特色产业的市场潜力,并出台了一系列乡村振兴支持政策,急需一批懂产业、有活力、勇于闯市场的乡村“领头雁”。回乡创业者要抓住乡村振兴发展机遇,创响一批“乡字号”“土字号”,打造为广大消费者所认可、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品,拓出发展新空间。
抓住城乡融合发展机遇,做足特色文章。城乡融合发展将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资金、管理等发展要素,并释放广阔市场潜力。广大乡村要彰显地域特色,挖掘农业功能和乡村价值,培育乡村产业链供应链,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实现增收富民。如,打造标准化、规模化、良种化特色产业基地,提升产品质量效益;将地方名优农产品与旅游资源融合,打造研学旅游品牌,深耕乡村文旅产业链;等等。
注重科技赋能,用新思维讲好新故事。当前,部分乡村“土特产”还处于农户种植、手工采摘阶段,需要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智能技术与乡村产业链深度融合,以科技赋能推动产业升级。如,建设冷链物流延长农特产品保质期,将销售网络拓展至全国;发展网络电商平台,运用大数据分析,精准推送特色农产品;加强种业培育改良,让特色农产品更适应消费者需求。
讲好“土特产”新故事,是助力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产业链条上下延伸,乡村特色产业将催生农村电商、中央厨房、定制农业等新型业态,并带动更多村民就业,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
14 深化对“五个统筹”的认识
赵振华
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经济秩序”“必须统筹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必须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必须统筹好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关系,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这“五个统筹”是我们党从我国经济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规律性认识,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分析和解决当前经济领域突出矛盾的具体体现,既是做好经济工作必须坚持的原则,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方法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经济思想。
统筹的目的是兼顾,就是要善于从全局看问题,平衡好经济社会发展中各方面的关系,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经济发展既面临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的机遇,也面临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极限施压、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内需求不足等挑战。在极为复杂的条件下做好经济工作,必须学会“弹钢琴”,兼顾方方面面。既要善于发现苗头性的问题,抓早抓小,否则,“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小事件可能演变为大风险;又要善于抓主要矛盾带动次要矛盾的解决。
必须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经济秩序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有效市场就是通过价格和竞争机制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做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有为政府就是政府能够及时弥补市场失灵,培育、监督、保护市场,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首先,要科学界定市场和政府的边界及各自的功能。市场的功能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资源有效配置。政府的职责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其次,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再次,要在实践中把握好度。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该为的要为到位,不该为的坚决不为。实践证明,缺乏宏观调控的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导致两极分化、严重经济危机、社会动荡;缺乏市场调节机制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经济缺乏活力。这两种经济模式被实践证明都是不可取的。市场和政府之间不是对立的替代关系,而是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的关系;不是板块式的关系,而是水乳交融的关系;各个国家都需要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实现政府和市场的良性互动。之所以出现“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问题,原因在于政府放了不该放的、管了不该管的,政府职能错位和缺位。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经济秩序,需要政府职能到位而不越位、不缺位。“放得活”就是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放出更高的市场效率、更强的社会活力、更好的市场效益;“管得住”就是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更好弥补市场缺陷,实现有序、公平、高效。
必须统筹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社会生产活动实际提供给市场可供最终使用的产品和服务总量。总需求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社会可用于投资或消费的支出所实际形成的对产品或服务的购买力总量。统筹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就是要在国民经济运行中不断实现高水平动态平衡。如果总供给长期严重大于或小于总需求,就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或资源闲置,难以实现潜在经济增长。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一方面,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为我国居民的需求结构已经发生明显变化,但供给结构没有随之改变,导致国内有效需求不足。这就要求促进产能过剩的有效化解,淘汰落后产能;着力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向质量和品牌要效益;促进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另一方面,要从需求侧发力。因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同样存在有效投资和有效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
扩大有效投资需求,需抓住重点。一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我国新型城镇化还有较大发展空间,新增城镇人口仍然保持较大规模。虽然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持续增加,但结构不平衡,对房地产既存在刚需,也存在改善性需求。要持续改善市场预期,优化存量、提高质量,调整住房限购政策,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二是推动城市更新。我国城镇化正在从过去以人口数量增加、城镇面积扩大的量的扩张为主转向更加注重生活品质和以人为本的质的提高为主,城市更新会释放巨大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三是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
扩大有效消费需求,需构建长效机制。重点在于,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让更多居民有能力消费;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城乡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让城乡居民敢于消费;为低收入者发放消费券,既有利于保障和改善其生活水平,又可以扩大消费需求;深化教育、医疗等体制改革,降低城乡居民支出预期;千方百计增加就业,特别是要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和就业服务,实现充分就业,提高就业质量;着力改善消费环境,让消费者放心消费。
畅通国民经济循环,需要各种生产要素组合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有机衔接,其最主要的任务是实现供给侧有效畅通,凭借强大的有效供给能力打通循环堵点、消除瓶颈制约,并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扩大有效需求。实现供给侧的畅通,需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供给体系韧性,形成更高效率和更高质量的投入产出关系,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
必须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以新动能更新替代旧动能的过程。培育新动能,就是要推动科技创新,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更新旧动能,一方面要以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另一方面要淘汰能耗高、不符合环保和安全要求、低效率的落后产业。只有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发展新兴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才能更好地淘汰落后产能,才能顺利地实现“腾笼换鸟”,才能把稀缺的资源配置到新的动能上,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要瞄准科技进步前沿,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快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规范发展各种风险投资,促进未来产业的萌芽、成长和壮大。健全对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
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传统产业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基础,传统产业不等于落后产业,经过技术改造之后可以升级为现代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要放弃传统产业,而是要用国家技术标准、能耗标准、安全标准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用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我国国土面积广大,自然条件、文化习俗、科技基础、产业配套等有很大差异,这就要求各地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有针对性地补链、延链、强链。发达地区要发挥好科技研发力量雄厚的优势,侧重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欠发达地区要重视先进技术应用。东部地区具有数据研发优势,重点发展数据中心,西部地区具有能源、土地优势和适宜的气候条件,重点布局算力中心,形成合理分工、科学布局、高效协作的机制,优化资源的区域配置。
必须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存量是指在某一指定的时间点,过去积累的产品、货物、储备、资产负债结存的数量,增量是指在特定的时段形成的各类资产增加量。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是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做优增量的重点在“优”,要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实现更大的效益,优化增量结构。盘活存量的重点在“活”,让闲置资产活起来,进入国民经济循环体系,让稀缺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不是矛盾的而是相互促进的。盘活存量可以带来增量,做优增量有助于盘活存量。存量不盘活,直接制约国民经济增长,增量必然受到影响。增量不仅要增加量,更要做优,否则就会形成新的闲置资产,增加盘活存量的负担。
做优增量,就需要支持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发展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引领新方向,开辟新赛道,着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盘活存量,就需要用足用活支持政策,促进产业园区盘活存量闲置低效土地,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堵点卡点,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需要综合运用财政、货币、产业、价格、就业等政策,优化各类增量资源配置和存量结构调整,释放各种生产要素特别是创新要素的活力,促进闲置资源优化利用,加快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经济效益最大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必须统筹好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关系,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是多维的,包括经济增长连续性,即表现为一个连续不断的增长过程;平衡性,即经济结构的协调与优化;可持续性,即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更加注重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公平性,即在分配上注重公平,让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安全性,即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与稳定。提升质量就是要在上述各维度实现新的提高。只有不断提升质量,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经济发展总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做大总量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要前提。只有统筹好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关系,才能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才能做大“蛋糕”、增进民生福祉,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优势和战略主动。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在做大总量中提升质量,在进一步提升质量中做大总量。过去只注重量的增加忽视质的提升的粗放式发展方式和传统的生产力发展路径是不可持续的,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结构优化,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我国正处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要通过质的有效提升引领量的合理增长,通过量的合理增长支撑质的有效提升。
统筹好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关系,就需要充分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打破地区封锁、部门分割、市场垄断,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实现优胜劣汰;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完善现代化基础设施,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在全方位开放中提升质量做大总量。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经济学教研部主任】
15 “人工智能+”应当怎么加
李 哲
从1997年计算机程序“深蓝”战胜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到2016年人工智能围棋程序“阿尔法狗”战胜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在这大约20年间,人们对人工智能在特定领域中是否能够超越人类自身的智力进行了大量争论。近两年来,随着ChatGPT等通用模型及一些专用模型的涌现,如何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怎样应用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等,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如今,人工智能技术已进入实用阶段,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渗透并引领各个领域、各行各业发展。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去理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强调的“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更能深刻体会到“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深度不断发展。
人工智能的发展,一方面依赖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体现在场景应用拓展。“人工智能+”推动技术创新进步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涵盖了从基础技术研发到实际应用落地的一系列环节,“+”的后面可以是各行各业、千百场景,涉及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
理解“人工智能+”的内涵,就需要认识技术革命的经济周期特征和叠加效应,这分别构成了“人工智能+”的宏观基础和微观基础。工业化以来,每次技术革命都带动经济发展形成一次波动,波动周期约50年,波动的上半期表现为所对应新兴产业快速成长和规模扩张,波动的下半期表现为该新兴产业的成熟和新技术对其他已有产业的渗透改造。人工智能是本轮技术经济周期中的引领性技术,“人工智能+”正是体现出下半期技术与各个产业深度融合的特征。
人工智能的叠加效应,既体现为不同人工智能技术的集成,例如,基于文本、音频、图像的生成式智能模拟可以集成为多模态大模型,也体现为与其他新兴技术的集成,例如,与虚拟技术叠加可创造出“数字人”,与机械制造技术叠加则创造出人形机器人、智能汽车等智能体。在此基础上,互联网可为人工智能提供无限数据,无线传输技术、核聚变技术可为人工智能提供无限动力。这种叠加效应,是不同技术及其产业间的相互赋能,是未来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微观基础。
当前,全球人工智能发展面临着新的十字路口。从科技角度看,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两大奖项与人工智能研究相关,表明人工智能在科学研究上的作用越发显著。从经济角度看,智能产品不断创新,技术迭代速度加快,各种工业大模型、自动驾驶汽车、人形机器人、低空智能载运工具等领域成为新的“蓝海”,每一个领域都将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链,带动经济增长。从集群角度看,物理空间内无人的、自主运行的智能科学城、智能制造区在不远的将来有望成为现实。从国际关系角度看,人工智能成为技术经济竞争和国家战略安全的焦点,世界主要国家围绕人工智能的竞赛进入白热化阶段。同时,人工智能治理成为关键,因为人工智能自主性的提高将大规模放大其影响,治理不及时将引发失控危机。
我国发展“人工智能+”具有良好基础。国家部署了智能制造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印发实施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从研发、应用推广和产业发展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我国语音识别、视觉识别技术世界领先,文生音乐模型、文生视频模型等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技术快速演进,多个千亿参数基座大模型发布,智能体应用逐步拓展,矿山大模型、物流大模型、港口大模型、医疗大模型等已经在各自领域落地生根,这都将对制造业、服务业的进步带来重大影响。根据斯坦福大学2024年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实力排行榜》,我国居世界第二位,在研发、经济和基础设施方面表现尤其突出。
把握“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需要相关部门在战略规划、科研投资、人才培养等方面更加重视前瞻布局,而成效则主要体现在领军企业、新兴企业是否能够发挥主导作用。同时,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有利于人类文明进步,是人工智能发展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向善,把人机协调贯穿始终,促进人类智能、离身智能、具身智能相互协调。
(作者系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16 做好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
姜富伟
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各方面政策“组合拳”协同配合、精准发力。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把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性政策统一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凸显对打好政策“组合拳”、提高政策整体效能的重视。
做好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是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的前提。在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下,坚持以系统思维制定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性政策,下好全国一盘棋,是必然之举。
经济政策与非经济性政策,共同影响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其一致性对于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非经济性政策,如环保、教育等,尽管看似与经济政策关联较弱,实际上在资源配置、市场预期和社会福祉方面具有深远影响。例如,环保政策在限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度扩张的同时,也将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催生新能源产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同样,教育政策可通过提升人力资本来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全球竞争力。这些非经济性政策能够通过影响劳动力素质、市场活力和产业结构,间接推动经济发展。因此,把经济政策与非经济性政策都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政策目标互补,避免政策目标相互抵消或矛盾冲突带来的“合成谬误”,保障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具体来看,把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性政策统一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统筹政策制定和执行全过程,可为宏观政策制定与调整提供重要参考,确保宏观政策在考虑短期、局部效益的同时,更加兼顾长期、全局的发展目标;有助于优化政策执行路径、简化流程、提高执行效率,保证政策的整体性、连贯性、稳定性,形成可持续发展环境。同时,一致性评估还将提升政策透明度和公众信任度,进而增强对政策环境的信心。这不仅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也有助于增强企业投资和创新热情。在完善评估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跨部门协作,完善反馈机制,将为增强政策协同效应、提升宏观经济治理现代化水平提供坚实保障。为此,应多措并举,做好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
建立跨部门政策协调机制。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性政策的制定涉及多个决策部门。建立有效的跨部门政策协调机制,可以促进政策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打破部门间的信息壁垒,提高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的效率和质量。各部门应明确自身在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角色与职责范围,明确哪些政策内容是本部门的核心职能所在,哪些部分需要与其他部门协同完成。通过构建常态化的信息沟通平台、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等,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等相关事宜进行交流,及时共享各部门的政策信息和监测数据。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评估结果,共同研究与解决政策制定和执行中暴露出的不一致问题。
推进评估体系的数智化建设。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增加了评估复杂性。为此,应打破经济政策与非经济性政策间的数据壁垒,通过构建跨部门数据共享平台,实现数据标准化与互联互通。同时,可引入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动态监测与预测模型,实时跟踪政策执行效果,评估政策组合的潜在影响,识别政策间可能的冲突并及时纠偏。可利用机器学习等技术,从海量数据中筛选关键信息,预测政策效果,降低因政策“合成谬误”造成的目标偏离风险。此外,开发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模拟与决策支持系统,通过虚拟仿真分析不同政策方案的全局和局部影响,为优化政策设计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数智化手段提高评估的科学性和动态调整能力,能够有效促进经济政策与非经济性政策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强评估过程的信息公开。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信息的公开透明,是提升政策稳定性、引导市场预期和强化社会监督的重要基础。非经济性政策可能通过影响企业发展信心、营商环境等,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加强评估过程的信息公开,有利于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提振公众对经济发展的预期和信心。在政策制定时,明确评估标准,保证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性政策按照统一目标制定,从源头上实现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在政策执行中,及时公开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结果,加强对评估结果的解读,及时调整和优化政策措施,持续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凝聚共识。
(作者系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主任)
17 以专利产业化促中小企业成长
李万祥
从专利强到企业强,专利产业化是必经之路。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中小企业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到55.1%,较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其中,小型、微型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分别为57.8%和36.7%,连续两年提升,并创“十四五”以来新高。这彰显了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向专利要发展,加快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以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首先,要保证专利质量。如今,越来越多的创新型中小企业设有专职或兼职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企业要想掌握硬核专利,既需自力更生,积极加大自身研发投入,也要善于借力,用好“产学研”纽带,从高校和科研机构获得转让专利。如今,越来越多的地方通过专利盘点、交易撮合、投融资对接等方式,助力当地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实现精准对接。从2024年前11个月的情况看,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转让许可5.5万次,同比增长19.1%。这些数据说明,中小企业专利研发动力不断增强,在发展中越发注重专利的积累和转化。
其次,要因企施策支持中小企业创新。近年来,涌现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2023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将“以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作为重点任务。目前,有约2万家中小企业参加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门和地方组织的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2024年前三季度,面向中小企业的普惠性贷款惠及企业2.6万家,有力支持了创新型中小企业运用知识产权融资发展。
再次,要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保护创新成果。市场竞争的较量,不仅是看专利研发哪家强,而且还得看专利保护谁更在行。2024年,中小企业在遭遇专利侵权后采取维权措施的比例为84%,较2023年提高1.3个百分点。这说明,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维权意识和保护能力有所提升。聚焦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还需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特别是对于虚假诉讼、批量恶意投诉等加大治理力度。日前发布的《人民法院第六个五年改革纲要(2024—2028年)》明确,要加强对关键核心技术、重点领域、新兴产业等方面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只有通过各方与企业自身的共同努力,营造保护知识产权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才能让企业走得稳、走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