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第2540篇学习笔记
★来源:2025年1月10日《人民日报》全部9篇评论文章
01 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重要讲话精神
本报评论员《人民日报》(2025年01月10日 第 01 版)
“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努力取得更大成效”。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深刻阐述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正风肃纪反腐一系列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重大问题,对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作出战略部署。
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干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肩负着团结带领14亿多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只有搞好自身建设,才能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新时代以来,从“打铁还需自身硬”到“打铁必须自身硬”,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保持高度的历史自觉,在认识和实践上不断深化。从一体推进“三不腐”,到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再到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正是因为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使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变得更加坚强有力,引领和保障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当前,身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是更加艰巨繁重的任务,是绕不开、躲不过的各种风险挑战。如何把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如何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回答好这些重大课题,关键就是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
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党的团结统一是党的生命,党中央坚强有力领导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说到做到。”这既是确保党的团结统一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战胜挑战、赢得主动的迫切需要。新时代新征程,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推进政治监督向具体聚焦、向精准问效、向常态落实,确保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合力推动改革攻坚、促进高质量发展。
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也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障。过去一年,党纪学习教育扎实开展,推动全党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推动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取得明显成效。同时要认识到,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是一项经常性工作,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纪律教育机制,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准确运用“四种形态”,才能引导党员、干部把他律转化为自律,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党的纪律和干事创业是内在统一的,党的纪律既有教育约束功能,又有保障激励作用,既是“紧箍咒”,更是“护身符”。要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使干部在遵规守纪中改革创新、干事创业。
一个地方和部门全面从严治党局面如何,关键在于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是否尽到了责任。正因如此,兑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铿锵承诺,就要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党委要主动抓、主动管,纪委要把专责监督履行好,聚焦主责、干好主业,各责任主体都要知责、担责、履责,确保以责任主体到位、责任要求到位、考核问责到位,推动管党治党责任落实到位。要以理想信念强基固本,以先进文化启智润心,以高尚道德砥砺品格,推动廉洁文化建设实起来、强起来,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纪检监察机关要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不断加强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以更高标准、更高要求打造纪检监察铁军,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
“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十分繁重,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时不我待,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干字当头、奋发有为。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把管党治党的螺丝拧得更紧,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一贯到底,我们定能以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成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
02 现代化道路上,中非是真朋友(和音)
《人民日报》(2025年01月10日 第 03 版)
今年是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落实的开局之年。近日,乍得、吉布提、马达加斯加、刚果(布)等非洲多国同中方签署经济技术合作协定,高效务实的中非各领域合作进一步深化,彰显中非携手同行、共同迈向现代化的行动力。
在习近平主席亲自引领和擘画下,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功举行,中国同所有非洲建交国的双边关系提升到战略关系层面,中非关系整体定位提升至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中非沿着携手推进公正合理、开放共赢、人民至上、多元包容、生态友好、和平安全的“六个现代化”大方向,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和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形成更多思想共鸣、理念认同,必将为双方关系发展开辟更广前景、注入更多动力。
在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大潮中,永远都有非洲的广阔空间;在非洲发展振兴的进程中,中国永远不会缺席。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为双方全面深化合作制定了“路线图”,中方致力于为非洲现代化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更加实用的技术、更加稳定的投资。给予所有同中国建交的非洲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已经正式生效,为非洲国家优质产品更加便捷进入中国大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深化对非职业技能培训和人力资源合作,帮助非洲国家加强能力建设;中非合作建设的光伏电站装机容量累计超过1.5吉瓦,双方还将建设“非洲光带”,真正走出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刚果(布)总统萨苏近日表示,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提出十大伙伴行动,覆盖中非合作所有领域,针对非洲面临的挑战,符合非洲的需要。
在共筑现代化之梦的道路上,中非合作论坛为促进非洲发展、改善非洲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5年来,中方帮助非洲建设了10万公里公路、1万多公里铁路、近千座桥梁、近百个港口,仅过去3年就为非洲创造了超过100万个就业岗位。中方还在非洲实施粮食、供水、教育等民生项目,惠及非洲各国人民。如今,中非合作论坛已经成为中非团结合作的标识、南南合作的“金字招牌”,也是引领国际对非合作的样板。中国对非洲的重视带动国际社会更加关注和支持非洲,进一步促进了非洲发展。
面对百年变局,世界越来越需要中非加强合作。中非的发展代表着全球南方的崛起,代表着正义力量的增强。在泛非主义旗帜引领下,非洲各国加快联合自强、发展振兴的一体化进程,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全球治理贡献变革力量。中国始终是非洲最可信的朋友,始终是非洲追求发展振兴最可靠的伙伴、在国际舞台上最坚强的后盾。中国外长连续35年新年首访非洲,就是中非传统友谊历久弥新、中国对非友好合作一以贯之的体现。中非加强团结合作、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符合历史正义、符合时代潮流。
中国人讲“志同道合”,非洲有句谚语“同路人才是真朋友”。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非将坚定不移推动双方合作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宽领域迈进,携手推进现代化,构建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
03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的文化视角(人民论坛)
李 斌《人民日报》(2025年01月10日 第 04 版)
八项规定何以改变中国?从文化角度观察,可以看得更分明。
文化的力量,深沉而澎湃,可沉淀为定力,可转化成动力,可生发出活力,“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的过程,可以更好理解“涵养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性。
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加强作风建设,离不开文化的导向、约束、教化等功能。
一方面“激浊”,既“拔烂树”也“治病树”,从查摆“官本位思想严重、权力观扭曲”问题,到清理“剥削阶级思想和腐朽生活方式”,再到“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另一方面“扬清”,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充分发扬“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的实干精神,树立和践行“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的正确政绩观……
实践证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引导党员干部处理好公私、义利、是非、情法、亲清、俭奢、苦乐、得失的关系,思想道德防线就愈加牢固。
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是我们管党治党的重要方略,实现二者的有效协同,离不开文化的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
用制度的笼子关住“任性的权力”,彰显的是制度规矩的效力;党员干部把他律转化为自律,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则有赖于思想的引领和文化的滋养。之所以驰而不息正作风、治歪风、树新风,为的正是巩固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高地,打赢这场廉与腐、实与虚、俭与奢的价值观较量,通过不懈努力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又影响经济和政治的发展。通过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气象,可以反观八项规定是如何化风成俗的。
月饼、大闸蟹价格更加亲民,传统节日找回文化底蕴;光盘行动减少粮食浪费,守护粮食安全;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更多资金被用于支持高质量发展和保障民生;亲而有度、清而有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刹住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纠治了,作风建设的成效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违规吃喝纠治了,面子文化没市场了,政商关系清爽了,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等光荣传统得到弘扬,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得以树立……八项规定不仅荡涤了看得见的歪风,更带来全社会价值观念的重塑,有效解决了物化、异化等顽疾。以八项规定为引领带动,深入净化全社会的“精神生态”,正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透过八项规定深入人心、改变中国的非凡历程,可以感知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历史逻辑,也可以感悟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实践品格。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一定能不断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书写中国奇迹新篇章。
04 让一体化绘就大写的“一”(评论员观察)
李洪兴《人民日报》(2025年01月10日 第 05 版)
一张社保卡,能办多少事?
在长三角,65个居民事项支持一卡通用,2800余个文旅场馆支持一卡通游,2.4万家医院和6万余家药店支持一卡通结……
卡还是那张卡,功能一直在“进阶”。事还是那些事,办事一直在提质。一卡通用,“一”展现了一体化水平,“通”彰显了融合程度,长三角居民日益成为“一家人”。
长三角一体化,何以为“一”?论区位,山水相连、河湖相通、生态相依;论发展,生产要素在地域之间紧密流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征更加凸显。地理上彼此相连,发展上协同联动,这是“一”的底色,是一体化的基础。
相近相亲,不意味着相同。三省一市产业基础不同、优势各异,一体化不是同质化,要有区域的“一盘棋”,在统一目标下,各尽其责、打好配合。下好这盘棋,就要有打破行政区划、跨越自然阻隔的整体意识。
江苏、安徽有段界线叫滁河,两边分别是南京的顶山街道、滁州的汊河镇。秉持“他人所需,我之所能”,两地围绕轨道交通积极布局,南京的企业为汊河提供技术和订单,汊河则提供稳定便捷的供应链。得益于一体化,“近邻”成了“紧邻”,产生了“1+1>2”的效应。正是因为同下“一盘棋”,长三角各地原来相对分散的产业形态加快聚合、加力强链、加速延链,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群。形式上“有界”,实践中“跨界”,让“我的优势”成为“你的资源”,便能从协同联动中实现共赢。
一体化,“化”是关键动词,既是理念上的“心往一处想”,也是行动上的“劲往一处使”。
看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有张江、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同创”,也有完成组建的12家长三角创新联合体,长三角战略科技力量稳步壮大。看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西起太湖、东到黄浦江的太浦河,过去沿河的工厂、养殖场已腾退,岸线修复、清水东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展新貌……以高质量为追求,推动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机制创新,理念上的一以贯之、落实上的一抓到底,为推动一体化发展注入源源动力。
区域能级的跃升,离不开日积跬步,这也是“长三角人”拼搏实干的每一步。长三角有超过2亿人口。一体化发展,人人可为、人人作为,无数小写的“一”,助力一体化绘就大写的“一”。
大写的“一”中,有守护边界河道的“联合河长”,让跨界水体共保联治成为一致行动;有跨省份创业的年轻人,发挥科研特长、依托产业支持、受益人才政策,“创”的劲头十足;有推动改革的实干家,在优化流程、打通堵点中让数据流动、办事便捷,用自己“辛劳的加法”换来群众“幸福的乘法”……
过去或许还是“我与长三角”,当大家切实成为一体化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时,这里就变成了“我们的长三角”。远眺前路,每个小“一”都需要与时俱进,贡献具有创见的“金点子”;都需要担当奋进,拉长所长、补齐所短,在自己的行业、领域挑起大梁。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征途上,先行者越多、实干者越多,攥指成拳的合力就会越大。
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区域发展协同联动、积厚成势”。这为推动长三角真正成为区域发展共同体指明了路径。相关各方要乘势而上,继续下大功夫、久久为功,不断破除壁垒、推陈出新,强化机制协同。这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
“只要认准是正确的事情,就一以贯之、坚持不懈干下去,决不半途而废,决不南辕北辙,决不回头倒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如此,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亦如此,正待我们砥砺奋进、勇毅前行。
05 乡村聚才要巧搭台(现场评论)
邵玉姿《人民日报》(2025年01月10日 第 05 版)
钻牛棚,查用药,盯产量……初见23岁的刘墨轩时,很难把眼前的“牛倌”与大学生相联系。
辞了城里的工作,来到河北保定曲阳县嘉禾镇大盖都村当兽医,刘墨轩并非一时冲动。相反,他心里有笔清晰的账:收入有保障,每月5000多元;职称有倾斜,评上助理兽医师指日可待;工作很对口,大学学的是动物药学专业;创业有支持,政府设有“新农人”基金。种种利好,让人干劲满满。
利好来自改革。保定探索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机制改革以来,针对人才下乡需求,面向涉农专业高校毕业生,出台生活补助、职称评定、创业支持等配套政策,已引来600余名大学生。制度保障,让人信心坚定、冲劲十足。
如何更好为乡村引才育才,是一个老问题。大学生能下沉、愿进村,留得住、发展好,需要各地因地制宜,找解法、巧搭台。
对供需精准把脉,才能找到人才与乡村的契合点,让人才精准匹配乡村大舞台。乡村引才不是盲目地引,必须立足实际、科学布局。出台相关政策前,保定先摸底了乡村人才现状,发现博士农场、农业科技特派员已有不少,但还缺少年轻力量;又调研了乡村发展情况,明确了农业企业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数量多且人才需求紧迫。因此,当地确定引才方向为涉农专业高校毕业生,既为乡村蓄力,又为企业输血。看准问题,明晰导向,引才就更有针对性。
给展示的舞台,更要搭成长的平台,提升资源要素的配置效率。在乡村,一些农业科技特派员的水平高,却精力有限;一些大学生农业职业经理人虽全职在岗,却经验不足。怎样取长补短?曲阳县探索建立“专家小院”。以建在君旭牧场的小院为例,专家团队提出科研方案,刘墨轩跟踪数据、做好分析,双方通力合作,找到了“最优解”。这个过程中,小刘于实战中锤炼技术、增长才干,为更好发挥所长打下基础。可见,“专家小院”犹如人才协作的“连通器”,也像用才育才的“孵化器”。成长靠啥?合作的好平台,协同的好机制。在引才过程中,增强育才功能,就能更好实现助推发展与助人成长的双赢。
留住人才,更要当好强大的“后台”。不可否认,多数乡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不如城市。唯有在人才政策上强配套、抓落实,切实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才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人才支撑。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的张博奕,是保定首批大学生农业职业经理人之一。一年多来,他将部分中药材品种的脱毒苗成活率提高了25%以上,还在政策支持下,利用温室大棚的空闲时段进行果蔬种植,带动农户增收。这样的双向奔赴,动力强、可持续。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一篇大文章。从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到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到完善农村生活设施……一切都没有现成的、可照抄照搬的经验,必须因地制宜找准方法路径。千方百计用好人才资源,确保目标不变、靶心不散,多点发力、同向用力,才能把乡村建设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真抓实干、久久为功”。聚拢人才力量,让人才和乡村共同加速成长,广袤农村大地一定会涌动新的活力。
(作者为本报河北分社记者)
06 下沉市场助力消费升级(人民时评)
朱 磊《人民日报》(2025年01月10日 第 05 版)
继奶茶店、咖啡店之后,近来一种专门售卖零食的店铺——量贩零食店在三、四线城市迅速火起来,打开了一个新的“风口”赛道。
这种新兴的量贩零食店,以居民区为中心多点开花,广受消费者欢迎。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量贩零食门店数量在2500家左右,到2023年10月已突破2.2万家,有机构预测2025年将达到4.5万家。
在高度竞争的零售市场,在商超、便利店、网购等渠道都很发达的当下,线下零售为何还能打开新空间?
贴近消费需求是重要原因。量贩零食店不仅价格优惠、品类繁多、上新速度快,而且基本处于居民的最短生活半径内,有散装零食可买,逛起来也很有趣。不错的性价比,加上新鲜的体验感,让这一新业态迅速在市场上脱颖而出。
量贩零食店的异军突起,显示出下沉市场的巨大消费潜力。不只是零食行业,放眼望去,星巴克、海底捞等知名连锁品牌争相入驻县城;围炉煮茶、滑雪攀岩、明星演唱会等在三、四线城市方兴未艾;淄博烧烤、天水麻辣烫等持续出圈……随着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的完善、数字经济的稳步发展,下沉市场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推动消费升级的重要场域。
在一些人担忧“消费降级”的当下,下沉市场的兴起,让我们看到了“消费升级”的更多可能。有机构预测,至2030年,我国个人消费规模将高达65.3万亿元,其中超过66%的增长将来自包括三线及以下城市、县乡市场在内的下沉市场。
开拓下沉市场,不仅可以打开新的发展空间,塑造新的消费增长极,而且有利于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形成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
也要看到,挖掘下沉市场潜力,不是简单的品牌下沉就能实现,不能盲目复制一、二线城市经营模式,而要深入研究其市场特点,对消费品质、内涵和体验进行提升与再造。
比如,零食行业是消费者“高度敏感”的行业,从价格区间到口味偏好等,有一定的地域性。量贩零食店的成功之处在于,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好的购物体验,还通过工厂直销、带量采购等方式,优化了产品供应链,以更强的竞争力打开了发展的新空间。
下沉市场不是想当然的“低端市场”,而是一片需要创新引领、精心开拓的新蓝海。更好把握这一市场机遇,应坚持长期主义,不断补短板、提质量、优供给,避免陷入以劣质产品、山寨产品抢占市场的短视主义。
有的电商平台,针对偏远地区推行“免费包邮送货进村”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便利;不少一线茶饮,承诺下调价格不变味,针对下沉市场集中备货,提升消费体验……结合本地特点,合理应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才能推动下沉市场提质升级,更好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
不久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增活力、挖潜力,下沉市场是一片不可忽视的热土。这里有巨大的消费人口基数、持续完善的商品供应链、充满活力的电商环境,紧抓市场风口,不断优化环境,在消费分层中推动消费升级,定能更好满足群众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07 文化市集应避免“千集一面”(纵横)
李方向《人民日报》(2025年01月10日 第 05 版)
苏州双塔市集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杭州武林夜市灯火辉煌、摊贩林立,北京潘家园夜市古玩云集、游客众多……近年来,赶文化市集已成为年轻人的一种新时尚。他们悠然穿梭于琳琅满目、各具特色的摊位之间,兴致勃勃地挑选心仪之物,享受着文化市集独有的人文韵味与魅力。
文化市集不同于以买卖日用品、食品、蔬菜等为主的传统市集,是一种集文创产品销售、文化活动体验、演出交流展示等于一体的文化消费新形态。赶文化市集,既可以购买装帧精美的文学经典、可爱灵动的手工艺品,也可以观看形式多样的非遗展示、腔调不同的戏曲演出,还可以品尝风味各异的地方美食、香气扑鼻的街边小吃。文化市集不仅是消费场所,更是体验文化、感受创意魅力的独特空间。
文化市集没有商场的拘谨,少了写字楼的严肃,充满了讨价还价声、欢笑声的人间烟火气。漫步其间,在浓厚的文化气息中,能够让身心得到放松,为生活积蓄能量。这种疗愈内心的情绪价值,也正是年轻人爱逛文化市集的原因之一。
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有机融合,文化市集也日益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比如,辽宁多地推出非遗购物节,集中展示、宣传和推介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产品,游客在逛市集时,就能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体味。文化市集不仅满足了人们对新奇体验的追求,也让传统文化在新业态、新场景中焕发出新的活力,有助于唤起人们独特而美好的文化记忆,推动文化创新发展。
赶文化市集能让人们在获得历史文化滋养的同时,放松心情、解压充电、丰盈精神。但要看到,如果展示的产品、活动等没有特色、不能持续更新,游客在新鲜劲过后,很快就会感到审美疲劳。
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底蕴,文化市集应当激活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将地域文化融入市集建设,形成独树一帜的品牌符号,避免“千集一面”。同时,还需不断创新产品和活动方式,可以定期引入文化讲座、艺术展览、联名快闪等活动,丰富市集体验。未来,期待各地能够继续在个性化建设、创新性发展上下功夫,将文化市集打造成城市新名片,实现消费增长、城市建设、文化传承等多维度共赢。
(摘编自《贵州日报》,原题为《让赶文化市集成时尚》)
08 来论
绵绵用力推动移风易俗
山东省济南市 王安琛
前不久,全国移风易俗优秀文艺节目集中展演在河北沧州举行。戏曲、小品、歌舞、情景剧……从全国各地精选的12个优秀节目,宣传文明理念、弘扬新风正气,呈现广大群众在追求文明新风方面的生动实践,获得观众普遍好评。
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基层落地生根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意义重大、十分必要。农业农村部将移风易俗纳入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推广高额彩礼治理“一张图”工作流程;全国妇联确定了64个移风易俗工作试点,探索立足妇联职能优势、推进移风易俗的有效模式……一系列举措,打出涵养文明新风的组合拳。移风易俗重在常抓不懈,倡导性和约束性措施并举,绵绵用力,坚持下去,一定能见到好的效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江西永修县举办集体婚礼,100对新人用实际行动倡导婚恋新风;云南弥渡县持续整治滥办酒席风气,以良好党风政风带动民风社风向好……因地制宜、因时而变,大力弘扬新风正气,持续推动移风易俗,就能让更多人成为新时代文明的主动参与者、传播者,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积极健康发展低空经济
北京市海淀区 赵精武
2024年底,4名乘客搭乘直升机从深圳盐田区起飞,历经约25分钟后安全降落在珠海大剧院,这标志着大湾区低空特快专线首航成功。“低空载人”的消息,展现了低空交通的巨大潜力,也彰显着低空经济发展的广阔前景。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在湖南,首条低空物流应用航线进入常态化运营;在四川成都淮州机场,国内首个阶梯式低空空域正式投入使用……一段时间以来,各地把握低空经济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征,积极推动低空经济健康发展。
支持低空经济发展,需要凝聚合力深化改革、优化治理。有关部门应创新监管模式,聚焦解决空域开放和地面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推动尽快建立健全低空领域基础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行业标准体系,切实保障低空经济健康发展。对企业来说,应提升飞行器产品和低空飞行服务质量。对低空飞行器用户而言,需要提高法治意识,规范自身的低空飞行活动。激发市场力量,提供政策保障,加强技术支撑,政府部门、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定能合力书写好低空经济发展的新篇章。
09 让驻村人才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话说新农村)
王 浩《人民日报》(2025年01月10日 第 18 版)
贵州榕江县兴华乡摆贝村,驻村第一书记领着村民在“村超”现场摆摊、直播,让“流量”变“留量”;河南舞阳县刘庄村,5任驻村第一书记接力干,一个个特色产业茁壮成长。从南到北,50多万名驻村干部扎根广袤乡村,兴产业、美环境、富百姓、强带动,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可或缺的力量。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在乡村全面振兴的“任务书”里,保障粮食安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发展乡村产业等,桩桩件件,任重道远、责任重大。与此同时,空心化、老龄化、缺人才等,是一些乡村面临的现实挑战。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让更多年轻人和优秀干部参与到乡村全面振兴的事业中,是一项制度创新,更是加强党在农村工作力量、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的有效举措。多年实践充分证明,广大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为乡村带来了先进理念、资金项目、技术服务等,加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人才支撑作用。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当前,乡村全面振兴的各项工作,不仅有“夯实基础”“巩固成果”的硬要求,更有“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新目标,这对驻村帮扶工作提出新要求。尽管随着政策调整优化,激励保障提升,驻村帮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同时,也存在有的驻村干部进入角色慢,开展帮扶工作办法不多等问题。因此,必须进一步练好内功,补足短板,着力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
多沾脚底泥,当好农民群众“贴心人”。双脚踩得实,工作就能抓得实。有的驻村干部走家串户问冷暖,写成厚厚需求清单,记下满满民情日志。有的开起了“夜谈会”“坝坝会”,急难愁盼当场“受理”。这些有益探索再次证明,只有真正扎根泥土,才能融入群众。拆掉“心墙”,畅通民心,找到工作突破口,办成一件件实事,让农民群众可感可及、得到实惠。
肩上扛稳责,当好乡村发展的“施工队”。广阔天地,关键在干。驻村干部应发挥视野广、资源多等优势,敢啃“硬骨头”,敢接烫手山芋、敢碰复杂矛盾,真正为农民办实事。比如,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防返贫监测、产业发展、就业增收……各项工作挑战很多。做好驻村工作,必须聚焦这一重点,关键时刻挺在前面,重要工作抓在手上,细之又细落到实处。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驻村干部要开动脑筋,因地制宜,找到切入点,让“千万工程”经验真正成为当地乡村发展的“金钥匙”。
脚下沾满泥土,心中沉淀真情。驻村帮扶工作是奉献,是历练,更是光荣使命。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久久为功、真情付出,就能和广大乡亲们一起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